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一直被曹操追着攻打,身体状况益差,袁绍回翼州后,跟众谋士商议,想立继承人,袁绍有三子,袁潭为人性刚好杀,辛评、郭图辅佐。袁熙柔懦。袁尚有英雄之表,礼贤下士,审配、缝纪辅佐。袁绍想立袁尚为后嗣。郭图谏言,袁谭为长子,现在领军在外,主公欲废长立幼,这易祸乱。现在军威受挫,敌兵压境,怎能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主公先理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此事不用多商议。袁绍踌躇未决。
袁绍与曹操在仓亭大战又失败了,袁绍军力大损,已不是曹操的对手。当袁绍听到袁尚又打败战后,吐血数斗,昏倒在地,病势渐危,袁绍没来得及立继承人,就病亡。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翼、青、幽、并四州牧。袁尚叫袁潭来翼州商议军事,想杀袁谭。辛评告诉袁谭此行凶险,袁谭称病不去。袁尚想借曹军杀袁谭,令袁谭攻打曹军,袁谭让袁尚出一位谋士给他参谋军机,才与曹军作战。纪逢随袁谭征战曹军,被曹军打败,袁谭叫袁尚出兵相助,不然投曹。袁尚不得已出兵,曹操分路攻打袁谭、袁熙、袁尚、高干,袁军大败。郭嘉献计,不攻袁军,征讨刘表,让袁氏兄弟内讧,为争位自相内斗。曹操同意。曹军走后,袁谭与袁尚相互交战,袁谭打不过袁尚,袁谭假投降曹操,与曹军联合打败袁尚,曹操得翼州。许攸被许褚所杀。袁尚与袁熙星夜奔辽西投乌桓。袁潭收服了袁尚军马,又反叛曹操,被曹操所杀。曹操在乌桓打败袁熙、袁尚整顿的数万兵马,郭嘉病逝。袁熙、袁尚投辽东,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曹操终于统一了北方。
袁谭与袁尚相互内斗的原因?
袁绍立继承人优柔寡断,直到逝世未定好继承人。袁绍非常清楚儿子的品性为人,知道袁谭为人性刚好杀,不适合做继承人,袁熙柔懦也不是继承人的人选,只有三子袁尚有英雄之表,相貌长得英伟,能礼贤下士,有野心,是继承人的最好人选。但是在古代礼法,立嗣是立长不立幼。废长立幼在历史上常发生祸乱。袁绍优柔寡断的性格,使他对立谁为继承人犹豫不决。袁绍到逝世时,也没指定继承人,为袁潭与袁尚相互内斗埋下隐患。
袁军谋士内斗。袁军谋士之间的内斗是袁家争霸天下失败的重要原因。谋士辛评、郭图辅佐袁谭,谋士审配、缝纪辅佐袁尚。当袁绍想立嗣跟众谋士商议,袁绍提出废长立幼,想立袁尚为继承人的想法。辅佐袁谭的谋士郭图立即谏言,自古废长立幼易生祸乱,大敌当前,父子兄弟不能自相争斗,这些不用多商议。众谋士为了自身家族的利益相互斗争,也影响袁潭与袁绍相互内斗。
袁尚有野心,想弑兄争位。袁尚能力比袁潭强,野心勃勃,一直想争位。袁尚利用袁绍对自己的认可,得谋士审配、缝纪辅佐,领兵数万,镇守袁氏大本营翼州。当袁绍病逝,审配、缝纪见袁潭领军在外,立即拥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翼、青、幽、并四州牧。
袁氏集团失败的原因。
- 袁绍为人品性不适合当领导,才能有限。袁绍做事优柔寡断,,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袁绍做事不客观,凭个人喜怒做事,不虚怀纳谏,性迟多疑,识人不明。
- 袁军谋士相互内斗。袁军谋士互相妒忌,相互内斗,谋士为自身家族利益,拉帮结派,相互内斗。
- 袁氏兄弟争位内斗。袁谭与袁尚为争继承人相互争斗,自损军力。
- 袁氏对境内百姓不好。袁绍治理百姓,不爱民如子,重敛百姓,苛捐杂税,徭役繁重,民生怨恨。袁氏集团不得人心。
曹操攻占翼州,许攸为何身亡?
- 许攸居功自傲。官渡之战,曹操军事不顺,粮草告危时,许攸来投靠曹操,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军粮草重地乌巢,为曹操打败袁绍,赢得官渡之战作出巨大贡献。许攸立了大功,曹操对他礼待,开始目中无人,
- 许攸不尊重领导。许攸凭着是曹操的同学,在曹操的部下前面常叫曹操的小名阿瞒。一点都不给曹操留点颜脸。曹操表面仍对他笑哈哈,显得无所谓,其实,曹操心中对他已有杀机。
- 许攸狂妄无礼,不尊重他人。许攸狂妄无礼,不尊重他人,曹军占领翼州,许攸在东城门遇许褚言,你们没有我,怎能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怒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骂许褚,你们都是匹夫,有何了不起。许褚怒杀许攸。
许攸之死,是咎由自取,屡次不敬曹操,才是许攸之死的原因。曹操肚量大,但对于屡次轻慢自已,不敬自己的许攸还是动了杀心,暗示许褚杀了许攸。不然借许褚十个胆,也不敢杀官渡之战的功臣,曹操的同窗。
曹操统一了北方,成为国内最大的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强马壮,谋士如云,军势一时无人能挡。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