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

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香茗史馆 访问量:3459 更新时间:2024/2/28 23:12:56

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即位的嬴驷不久便以“谋反罪”杀死商鞅,并诛灭全家。

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

从嬴驷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对于商鞅变法的政策,他应该是相当认可的。那么,为嬴驷刚刚继位,便要处死商鞅呢?

历来变法和改革,必然会触动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商鞅变法同样如此,“商鞅变法”虽然给秦国的崛起打下了基础,但商鞅也因此在秦国得罪了不少人。

1.秦惠嬴驷。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一年后,时为太子的嬴驷触犯新法,由于当时新法推行并不算顺利,商鞅便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由,决定惩处太子嬴驷。后因嬴驷作为储君,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对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施以黥刑(即脸上刻字)。对于此事,嬴驷恐怕多少都会有点忌恨。

此外,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中,军功爵制可以说是给了百姓一个难得的上升通道,也因此诞生了不少获得爵位的新兴阶层,这些人无疑对商鞅极为拥戴,而随着新法的持续推行,这个阶层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在王朝中出现一个声望如此高的人,且在秦孝公病重时大权独揽,这不是任何一个君王愿意看到的。

2.秦国宗室贵族。众所周知,周朝推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天下分封给各个诸侯,而诸侯则又将诸侯国分封给宗室贵族和卿大夫,这些宗室和卿大夫不仅掌握着封地内的土地、经济和人口,甚至还掌握着一定军权,而且可以担任官职,直接参与朝政。

秦国推行新法之后,虽然加强了君主集权,有利于国君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种资源,但宗室公卿的利益却受到了致命打击,这些人岂能不痛恨商鞅?秦孝公在位时,商鞅有秦孝公的鼎力支持,这些宗室公卿只能选择隐忍,如今秦孝公去世,他们岂能不跳出来,对商鞅展开致命攻击?

3.因罪受刑之人。商鞅变法之后实行严法治国,而先秦时期的法律又主要以“墨、劓、剕、宫、大辟”等肉刑为主,不仅会给人带来肉体伤痛,而且对人的精神也会造成极大伤害。例如公子虔在遭受黥刑后,又在迁都咸阳后再度触犯新法,结果又惨遭“劓刑”(即割去鼻子)。

要知道,公子虔不仅曾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是秦孝公的兄长,在秦国的地位极高,就连他都没能逃过惩罚,更何况是普通贵族、官员或百姓?而这些遭受新法惩治之人,无疑对商鞅恨之入骨。

在嬴驷刚刚即位,位置尚不稳固的情况,以公子虔为首的秦国宗室和公卿大臣,纷纷指责商鞅意图谋反。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情况下,而嬴驷本就对商鞅心怀怨恨和忌惮,已无其他路可选,只能宣布商鞅谋反。

商鞅最终兵败身死

在决定诛除商鞅后,嬴驷当即下令以“谋反罪”追捕商鞅,商鞅自知杀死自己乃是大势所趋,不愿坐以待命的他,便打算逃出秦国。

当时,商鞅的封地商於地区位于秦国东南,而秦国以西和以北乃是犬戎胡人所在,想要从这两个方逃走必然要经过关中腹地,实在难上加难,向南虽然可以进入蜀地,且当时蜀地尚非秦国疆域,可蜀道实在太难行走,想要逃出去实在不容易。

因此,当时摆在商鞅面前的其实只有两条路,或出武关逃往楚国,或经函谷关逃往魏国。当时楚国与秦国乃是姻亲,两国关系向来交好,商鞅根本不敢逃往楚国,想来想去其实只有出函谷关逃往魏国一条路可走。

当商鞅逃至秦魏边境时,由于天色已晚,函谷关已经闭关,只好寻找客舍寄宿,结果客舍主人因为商鞅未带凭证,不敢予以接纳。好不容易挨到天明,成功混出了函谷关,魏国却因他曾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

无处可去的商鞅,只得被迫潜回封邑商於,走投无路之下,只能选择拼死一搏。于是,他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然而此举却坐实了他谋反的罪名。秦君嬴驷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兵前往征伐,商鞅最终于彤地(今陕西渭南华州区西南)战败身死。

商鞅去世后,尸体被带回咸阳,由于其起兵攻城已经坐实了谋反之罪,因此即便其身死仍然难逃惩处,秦君嬴驷最终下令将其车裂,并诛灭全家。

商鞅被杀,一定程度确立了嬴驷权威,而他虽然杀死了商鞅,但却并未废除新法,且对于公子虔等守旧派,也并未予以重用,反而是继续从六国引进人才,这为秦国未来的强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 商鞅秦国嬴驷商鞅变法魏国变法

更多文章

  • 秦国统一六国中,嬴驷团队、嬴稷团队和嬴政团队哪个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芷璇谈科技标签:嬴政,秦国,吕不韦,嬴驷,白起,嬴稷

    提到我国中原地区国家林立的时期,那一定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若说春秋时期是各种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那七国雄立、各据一方就一定是战国时期的代名词。那个时期的我国并未被统一,七个国家的统治者也各自称王。但是每个人心中都胸怀一统大梦。然而,起初在这七个国家中最不起眼的是秦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也是

  • 秦国历史上,嬴驷团队、嬴稷团队和嬴政团队哪个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嬴政,秦国,秦武王,魏国,秦孝公,秦昭

    秦国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开始算起,赢驷是秦国第33位国君,是为秦惠文王,在位27年;嬴稷是秦国第35位国君,是为秦昭襄王,在位56年;嬴政是秦国第38位国君,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开创“皇帝”称号,嬴政始称皇帝,是为秦始皇帝。要说赢驷时期、嬴稷时期

  • 7年后再看《芈月传》,我终于明白,为何抱得美人归的是秦王嬴驷

    历史解密编辑:秋雅聊爱情标签:嬴驷,芈月,黄歇,秦王,秦国,楚威

    每次看《芈月传》,看到黄歇求娶芈月,芈月满怀欣喜备嫁,楚威后偏偏要棒打鸳鸯,逼迫黄歇迎娶芈茵的时候,我都想骂一下楚威后的智商。真不知道楚威后的脑回路是怎么样的,到底在想什么。如果她真的忌惮霸星之说,认为芈月会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地位,会危害到楚国的江山社稷,那么,要想解除这个威胁,有两个办法。要么,她干

  • 秦国历史上嬴驷团队、嬴稷团队与嬴政团队哪个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陈小九标签:嬴驷,嬴政,秦国,嬴稷,先秦,周朝,秦始皇,秦惠文王,秦宣太后,秦昭襄王,四大名将

    秦始皇赢政能够一统天下,他的先辈们是功不可没的。贾谊的《过秦论》中也有过非常精彩的一句。奋六世之余烈。也就是说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他是六代奋斗。当然,这六世余烈中,最具有战略眼光,也是最具能力的就是秦孝公,秦惠文王嬴驷和秦昭襄王赢谡。然而秦孝公是给秦惠文王留下了巨大的牛人商鞅还有商鞅变法。所以我们来

  • 读懂原著秦王嬴驷辜负庸夫人,就明白芈姝为什么会败给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秋雅聊爱情标签:嬴驷,芈姝,秦王,芈月,嬴稷,秦国,嬴荡,先秦,周朝,惠文后,宣太后,大秦赋

    在电视剧《芈月传》里,赢夫人是秦王嬴驷的姐姐,秦国的公主,备受秦王嬴驷信任。赢夫人被先王嫁给了魏王,两国打起来后,被夹在婆家和娘家中的赢夫人最终选择了娘家,出卖了魏国,帮助秦国获胜。要不是秦王嬴驷还算有良心,念及姐弟之情,把赢夫人赎了回来,赢夫人就要身首异处了。之后,赢夫人就在秦宫生活,抚养了大公主

  • 三看《芈月传》顿悟,其实,芈月早已爱上了秦王嬴驷,他们更适合

    历史解密编辑:秋雅聊爱情标签:嬴驷,秦王,芈姝,黄歇,魏冉,嬴荡,秦宫,芈月传,宫廷片,历史片,古装片,小说改编片

    秦王嬴驷去世之前,问过芈月,心里可曾有过半分自己的地位。“不知道这十几年里,寡人是否有片刻得到过月儿的真心?”当时,芈月给予的回答,是大王待月儿如父如兄。也就是说,在她的心里,秦王嬴驷如同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庇护她,保护她,疼爱她,给予了她安全感。她对秦王嬴驷只有亲情,没有爱情,她的爱情,全部给了黄歇

  • 读《芈月传》原著,嬴驷之所以想除掉芈月,只因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雪影的情感标签:嬴驷,芈姝,嬴稷,秦王,嬴荡,先秦,芈八子,芈月传,宣太后,宫廷片,秦惠文王

    读《芈月传》原著,嬴驷之所以想除掉芈月,只因一点看过电视剧《芈月传》,你是否也觉得秦王嬴驷最喜欢的女人是芈月?在剧中,秦王嬴驷的女人不少,个个都希望得到他的青睐,或者是为了权位,或者是为了儿子的前途,或者是为了母国,都把得到他的恩宠当作首要任务。对芈姝来说,嬴驷是她自己挑中的夫婿,有爱情存在,因此,

  • 7年后才懂,芈姝与秦王嬴驷新婚之夜的对话,早已暗示了她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秋雅聊爱情标签:芈姝,嬴驷,秦王,芈月,黄歇,嬴稷,秦国,周朝,先秦,惠文后,秦惠文王

    初看《芈月传》的时候,我有两大意难平,一是芈月黄歇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最终未能相守,最终形同陌路,虽然心里还有彼此,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芈月要一统天下,黄歇要力保楚国,两个人注定是对手。二是芈月芈姝这对姐妹花最终反目成仇,在芈姝对芈月下毒手的那一刻,她们的姐妹之情彻底完蛋了。相比于原著,剧版里的芈月

  • 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为何商鞅最后又会被车裂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翻开历史和现实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魏惠王,秦孝公

    商鞅这个人、特别是商鞅变法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商鞅变法是条富国强兵之路;有些人则认为:商鞅变法是一个疲民、弱民、维护统治者的权谋之术。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事实: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实变得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事实:秦统一六国之后,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

  • 商鞅之死是否无可避免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商鞅,秦国,秦惠文王,商鞅变法,司马迁,嬴驷,秦孝公,科学家,艺术家,春秋战国

    事实上商鞅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是有一定预计的:就在商鞅受封商於之地十五个封邑之时却迎来了一位名叫赵良的不速之客。这时的商鞅正是如日中天之际,前来登门拜访攀关系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然而赵良却说出了一番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言论。商鞅在和赵良谈话的过程就问赵良觉得自己和秦穆公时期的名臣百里奚相比如何,那么赵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