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芈月传》原著,嬴驷之所以想除掉芈月,只因一点

读《芈月传》原著,嬴驷之所以想除掉芈月,只因一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雪影的情感 访问量:4801 更新时间:2024/1/24 21:55:18

读《芈月传》原著,嬴驷之所以想除掉芈月,只因一点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你是否也觉得秦王嬴驷最喜欢的女人是芈月?

在剧中,秦王嬴驷的女人不少,个个都希望得到他的青睐,或者是为了权位,或者是为了儿子的前途,或者是为了母国,都把得到他的恩宠当作首要任务。对芈姝来说,嬴驷是她自己挑中的夫婿,有爱情存在,因此,她格外在乎嬴驷的态度,当她看到嬴驷更爱芈月的时候,才会对芈月嫉恨交加,将对方当作夺取自己夫婿、威胁儿子王位的罪魁祸首,欲除之而后快。

在剧中,嬴驷的确对芈月不一样。当芈月有求于他、甘愿服侍他的时候,他会恼羞成怒,只因他要的是芈月的真心,不是单单得到她的人。他带着芈月出宫,让她去四方馆参加辩论,发挥自己的才华,告诉她自己与商鞅之间的恩怨,把芈月当作解语花;他宠爱芈月所生的儿子嬴稷,动了易储之心,留下了遗诏。

在剧版里,嬴驷的确对芈月有几分真心,有几分特殊。然而,当我读了《芈月传》原著之后才发现,嬴驷对芈月动了杀心,曾经想要除掉芈月。

01.在原著里,嬴驷对芈月动了杀心;‍在原著里,芈姝为了除掉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不止一次对芈月下了杀手,甚至拿女医挚的丈夫和儿子做人质,威胁她在嬴稷的避暑药茶里动手脚,女医挚不忍伤害嬴稷,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芈姝和玳瑁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芈月,向秦王嬴驷告状,希望借此机会扳倒芈姝母子。在原著里,芈月从未把芈姝当作姐姐看待,她之所以百般讨好芈姝,是因为芈姝是楚威后的掌上明珠,只有讨好了她,才能保住尚在楚威后手里的弟弟芈戎

然而,秦王嬴驷为了稳固大秦江山,只能轻拿轻放,最终不但没惩罚芈姝,反而立了芈姝的儿子嬴荡为太子。得知消息,芈月大受打击,也看出了嬴驷的真心。

嬴驷把芈月和嬴稷当作棋子,打磨太子嬴荡,让嬴荡有危机感,成长为合格的储君。虽然他确实想要更换储君,但是时间不等人,为了大秦的江山,他不仅把芈月当作了弃子,而且想要除掉她,以免芈姝压制不住她。

秦王驷闭目沉吟,忽然眼睛一睁,眼中杀机尽现:“寡人想杀了芈八子。”樗里疾心头一震,张口就要答应,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臣不同意。”见秦王驷想要说话,却有些吃力,于是继续道:“大王爱其才,欲立其子为储,但时移势易,芈八子母子即便成了弃子,怨恨却已经种下,芈八子与王后只怕难以共处苍天之下……大王之意,臣弟可有猜错?”

樗里疾考虑到嬴稷和魏冉的存在,劝说嬴驷打消了念头,而嬴驷也没有下毒手,看在芈月一身才华的份上,把芈月当作了自己的后手,留下了传位给嬴稷的遗诏,作为保护大秦江山的最后一道屏障。

02.在他的眼里,江山是最重要的,为了利益,他可以牺牲一切;读《芈月传》原著,我发现,嬴驷之所以想除掉芈月,只因一点,那就是利益。在嬴驷的心中,秦国的利益大于一切,他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可以威胁到大秦江山。

看到嬴驷的算盘,我一开始挺为芈月感到不值得。芈月自幼丧父,失去了母亲,一直活在楚威后的阴影下,随时可能丢了性命,因此,无依无靠的她不信任任何人,只相信自己。

她如小兽一般地警惕着,缩在小小的窝里,从不敢探出头来。因为外头的风雨和伤害,她比任何人都更早地经历过、承受过。

芈月原本以为,自己可以信任嬴驷,可以依赖嬴驷,可以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嬴驷,以为嬴驷可以给她撑腰。成为嬴驷的女人,嬴驷保护了自己的亲人,支持、理解、教导她,让她接触了新的天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他倚重自己,宠爱自己,想尽办法把自己留在身边,让芈月以为他可以庇护她和儿子一辈子。没想到的是,她只是嬴驷手里的一颗棋子。

可是,想到嬴驷的特殊身份,我也可以理解。作为一个君王,他虽然是万人之上,但是身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在他的眼里,江山是最重要的,为了利益,他可以牺牲一切。作为一个君王,他不能沉迷于儿女私情,不能为了一己之私置江山于不顾。因此,尽管他宠爱女儿孟嬴,却为了秦国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她嫁给了年纪都可以做她祖父的燕王。尽管他对芈月另眼相看,但是易储带来的隐患太大,他只能把芈月和嬴稷当作弃子。

其实,芈月也知道,嬴驷注定不是一个可以让她依靠一辈子的人。可是,嬴驷的用心让其放松了心弦,选择赌一把。可惜,她赌输了,又没来得及为自己和儿子留有后路。如果不是运气使然,她真的可能死在芈姝的手里。

03.在婚姻里,女人不能完全指望男人。‍司马迁的《史记》写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夫妻为了利益闹翻,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利益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当然不能不当回事。因此,在处理涉及到利益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心里要有个数,别太依赖男人,更别完全指望男人。如果你没有自保的手段,没有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一旦对方为了利益选择抛弃你的时候,你将陷入绝境。

亦舒还说过这样一段话:

“永远都不要低估男人在分手时的冷酷,女人最傻的就是为了所谓的家庭放弃工作,想要思想独立,首先必须经济独立,起码在曲终人散时还有能养活自己的能力,能让自己有尊严地继续生活!”

作为女人,在婚姻里,一定要让自己拥有生活下去的底气,要养成独立的习惯,不然,你坑的将是你自己和孩子。

今日话题:你认为嬴驷对芈月是真爱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更多文章

  • 7年后才懂,芈姝与秦王嬴驷新婚之夜的对话,早已暗示了她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秋雅聊爱情标签:芈姝,嬴驷,秦王,芈月,黄歇,嬴稷,秦国,周朝,先秦,惠文后,秦惠文王

    初看《芈月传》的时候,我有两大意难平,一是芈月黄歇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最终未能相守,最终形同陌路,虽然心里还有彼此,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芈月要一统天下,黄歇要力保楚国,两个人注定是对手。二是芈月芈姝这对姐妹花最终反目成仇,在芈姝对芈月下毒手的那一刻,她们的姐妹之情彻底完蛋了。相比于原著,剧版里的芈月

  • 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为何商鞅最后又会被车裂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翻开历史和现实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魏惠王,秦孝公

    商鞅这个人、特别是商鞅变法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商鞅变法是条富国强兵之路;有些人则认为:商鞅变法是一个疲民、弱民、维护统治者的权谋之术。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事实: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实变得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事实:秦统一六国之后,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

  • 商鞅之死是否无可避免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商鞅,秦国,秦惠文王,商鞅变法,司马迁,嬴驷,秦孝公,科学家,艺术家,春秋战国

    事实上商鞅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是有一定预计的:就在商鞅受封商於之地十五个封邑之时却迎来了一位名叫赵良的不速之客。这时的商鞅正是如日中天之际,前来登门拜访攀关系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然而赵良却说出了一番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言论。商鞅在和赵良谈话的过程就问赵良觉得自己和秦穆公时期的名臣百里奚相比如何,那么赵良怎

  • 遭到秦惠文王车裂之前,商鞅为了保住性命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秦国,魏国,秦军,嬴驷,先秦,周朝,科学家,秦惠文王,商鞅变法

    遭到秦惠文王车裂之前,商鞅为了保住性命到底做了什么?虽然在历史上商鞅不仅名声不太好,被司马迁评价为“残暴少恩”,还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对于秦国来说,这个之前被秦孝公自嘲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蛮夷国家”之所以后来能够把那些所谓的“文明国家”踩在脚下,绝对离不开商鞅的功劳。哪怕被嬴虔诬告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从商鞅到李斯,法家人物为何下场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罗sir职话标签:秦惠文王,商鞅,李斯,秦惠文,秦国

    在战国变法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商鞅变法。秦国在当时是各大国中最落后的,秦人起源于甘肃天水一带,商鞅变法在各国变法中的时间排序也是比较靠后的,在此之前,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基本相似,商鞅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抄袭者。至于秦惠文王为何要车裂商鞅,我们接着往下看。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我们可以发

  • 为什么说商鞅之死实乃必然?这个细节很多人都忽视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商鞅,秦国,商鞅变法,史记,秦孝公

    商鞅之死,于秦惠文王而言,实乃必然。先来说说商鞅必死的表面原因,当时的秦惠文王还未继承国统,不过当时公子嬴驷已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商鞅虽为重臣,但他却敢不给这位未来继承人的面子,对嬴驷的老师动了刑。得罪了储君,商鞅的悲剧收场只是时间问题,只待嬴驷继位,商鞅必将付出代价。那么, 除开这个表面原因,还有

  • 冷旅游| 商鞅纪念地行走手记

    历史解密编辑:休闲读品杂志标签:秦国,卫国,荆轲,吴起,冷旅游,科学家,商鞅变法,商山四皓,春秋战国

    商君之殇—— 商鞅纪念地行走手记◎陕西商洛市商鞅广场1商鞅,本名公孙鞅,卫国没落贵族,又名卫鞅,后在秦国受到重用,实行强国之法,得到商地的封地,故后世称之为商鞅。商鞅的母国卫国,其国都为帝丘,即今天的河南濮阳市,春秋战国时期,此地人才辈出,除商鞅外,还有著名军事家吴起,商人、思想家和政治家吕不韦,著

  • 商鞅的驭民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听哲学标签:法家,秦国,韩非,孔子,科学家,商鞅变法,驭民之术,春秋战国

    除了历史爱好者和专业学者,我们大部分人的历史知识可能来自课本和电视剧,由此形成了一些坚固却又不无片面的印象。比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孔子是个道德标准很高的严格的老师,而庄子则是个逍遥自在完全不care世俗标准的乐天派,商鞅是助力秦国一统天下“造福”后世的大功臣……但历史还有另一面。这那另一面中,有着更

  • 商鞅对秦国居功至伟,最终诬陷致死,为何历代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商鞅,秦王,秦国,魏国,科学家,秦惠文王,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使得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但最终却被秦国贵族诬陷谋反,最终战死并被处以车裂之刑和诛灭全家,商鞅可以说是被诬陷致死的,但是之后的秦国国君并没有为其平反,只因商鞅推行的变法虽强大了秦国,但也得罪了各个阶层,尤其是秦国贵族,为其平反需要承担风险,并且商鞅是被国君下令处死的,那么

  • 关于商鞅败亡的历史过程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秦国,秦孝公,科学家,商鞅变法,秦惠文王,商鞅败亡,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它不仅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秦国最终一统天下开辟了途径。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持续十八年之久 ,秦国因此国富而民强,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可是为什么在秦孝公去世的当年商鞅就起兵造反,后兵败而被诛?今天我们就从商鞅个人因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