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秦始皇让扶苏继位,是否可以挽救秦国,司马迁的分析极为正确

如果秦始皇让扶苏继位,是否可以挽救秦国,司马迁的分析极为正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吕肥肥来搞笑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3/12/14 4:40:18

秦朝的建立是极其艰难的一段过程,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从秦孝公开始,商鞅变法,经过了百余年的时间,秦国才从一个蛮荒的国家逐渐变的强大,为嬴政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然而,百年的基业却也抵不过一个胡亥秦始皇死后,李四、赵高二人狼狈为奸,拉拢了胡亥之后,以矫诏的方式将胡亥推上了皇位。胡亥无论是才学还是品德,其实都抵不过扶苏,所以他登上皇位没有几年,就将秦国百年积累的家业推向了毁灭的深渊,当然,这和秦始皇也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他灭了六国,但是六国的人民并没有融合,反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那么,如果秦始皇早点确定扶苏的继承人身份,提前将扶苏推上皇位,是否就可以挽救秦国呢?恐怕就算扶苏当上皇帝,也阻挡不了秦国灭亡的命运。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的分析极为正确。因为秦始皇并没有皇后,所以也就没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的说法。但是扶苏是始皇的长子,让他继承皇位也是理所应当。而且扶苏还是秦始皇所有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位,和蒙家兄弟的关系也很好,大臣们也很支持他,由他来继承皇位不存在任何问题。

虽然说扶苏看起来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可是秦始皇却始终没有确定扶苏的继承人身份。因为在秦始皇眼中看来,扶苏虽然品性纯良,但是还没有能力继承大秦江山。做皇帝,除了有温厚纯良的品格之外,还要果断英勇,显然秦始皇也正是知道了扶苏的一些性格缺点,所以才会借着扶苏反对“焚书坑儒”的机会,将他贬去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在这一点上,秦始皇和司马迁的观点不谋而合,扶苏虽然仁义善良,但是却并不适合当秦朝的皇帝,他需要经历铁血的锻炼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帝。如果是在其他朝代来说,扶苏无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但是显然当时秦朝的国政并不适合此时的扶苏。

六国合一,面对人口、土地以及其他的问题的成倍的增多,靠仁政显然是无法解决的,还必须有铁腕的手段,即使不是胡亥即为,而是按照原本的轨迹,让扶苏成为皇帝,可能他不见得能够阻挡秦朝灭亡的命运。

但是扶苏太过仁义,在接到胡亥的矫诏之后,毫无犹豫地就拔刀自尽。要知道当时扶苏手中的有多张王牌,不仅手握三十万精锐大军,而且还有大将蒙恬的支持,在民间也有着很高的威望,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杀,由此可见,其实他的性格也难于统御整个秦朝。

所以司马迁分析的非常正确,以扶苏的性格和手段来看,不可能撑得起当时疆域辽阔的秦朝。秦始皇在世的时候还能压制得住原先六国的贵族,等到秦始皇去世之后,以扶苏的威望和能力,根本无法阻挡六国贵族要灭亡秦朝的决心,而胡亥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提前了。

标签: 嬴政司马迁扶苏秦国秦二世皇位

更多文章

  • 扶苏自刎的主要原因:秦始皇与扶苏的父子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嬴政,扶苏,秦国,蒙恬

    秦始皇的长子,素有贤良勇毅之名的扶苏,是当时百姓心中储君的不二人选。谁知,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一封遗诏被送到上郡:“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诏书上罗列了扶苏与蒙恬的各类罪行,并命他们自杀。为此大将军

  • 秦始皇去世,赵高伪造诏书,扶苏手握30万大军,为何仍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嬴政,赵高,扶苏,大军,蒙恬,秦国,先秦,周朝,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巡游途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秦始皇留下了遗诏:要扶苏进入咸阳为自己治丧并即位。然而这份遗诏并未发出,便被赵高拦截,他伙同丞相李斯,伪造了一封“赐死矫诏”,另立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在接到这份矫诏后,扶苏悲痛不已,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身亡。公子扶苏之死,历来都是一个令人惋惜的

  • 扶苏:既是君子,也是秦始皇从祖坟破土而出都拯救不了的千年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泽哥扒娱乐标签:嬴政,扶苏,李斯,赵高,秦二世,蒙恬

    欢迎大家关注所念,每日为你呈现有温度的历史,文章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哦公元前210年8月28日,秦始皇嬴政于第六次巡游天下途中驾崩,时年四十九岁。这位“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的“千古一帝”可能至死也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仅仅3年,秦帝

  • 扶苏之死,在于不懂秦始皇的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嬴政,扶苏,秦二世,始皇,秦国,蒙恬,赵高,秦始皇,周朝,先秦

    众所周知,秦始皇雄才伟略,统一天下,堪称千古一帝。但在胡亥即位后,秦朝迅速灭亡,史称“秦二世而亡”。如此一来,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秦公子扶苏,一些人提出,若非赵高等人从中作祟,登上秦朝皇位的应为扶苏。扶苏本人又颇有才干,或许能够避免秦朝二世而亡的悲惨下场。不仅今人如此认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时代,陈

  • 秦始皇死后,蒙氏兄弟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扶持扶苏,反而束手就擒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嬴政,扶苏,蒙氏,蒙恬,赵高,蒙毅,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死后,蒙氏兄弟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扶持扶苏,反而束手就擒?首先,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三者的关系。蒙恬、蒙毅是长公子扶苏最亲密的支持者,而且秦始皇对扶苏也一直寄予厚望。但奈何百密一疏,给了赵高这个太监篡改诏书的机会。蒙恬、蒙毅蒙恬是秦朝最重要的武将之一,所以才被秦始皇派遣于北部

  • 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30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蒙恬,扶苏,秦二世,赵高,李斯,嬴政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就是反叛;没有虎符,即便是扶苏、蒙恬想反叛,但三十万大军未必听他们的招呼。不能调动三十万大军的话,扶苏反叛又有何意义?扶苏是明白事理的人,自杀应该是明智的选择。扶苏自尽的过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至平原津而病。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始皇帝三

  • 扶苏如果没有奉诏自尽,而是和蒙恬起兵夺位,会有胜算吗?

    历史解密编辑:草莓味邮筒标签:蒙恬,扶苏,赵高,秦国,嬴政,秦二世

    秦始皇走了,扶苏是绝对的继承人,一定有很多人拥戴他,再加上蒙恬的三十万能征善战的军队,根本不用打,带着三十万军队直接回咸阳继承皇位,再把秦始皇安葬好。用他的仁政思想治理天下,只怕没楚霸王的英雄故事。蒙恬的30万部队是秦国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关键还是当时秦国很多人都更信任扶苏,本来就是众望所归,而且当时

  • 扶苏有大将蒙恬、三十万秦军精锐,因一道圣旨就自杀,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蒙恬,扶苏,嬴政,赵高,李斯,秦国,秦军,周朝,先秦,秦二世,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一、大秦之殇——扶苏身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视天下,期间他的小儿子公子胡亥央求着要随行,皇帝拗不过,于是就带着他随行。结果,行至沙丘时秦始皇病重,于是连忙写下遗嘱: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多数人认为这份遗嘱摆明了就是要传位给扶苏,秦帝国似乎将会走向一个不一样的方向。但事实很残酷,史书记载

  • 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走走道就疯了标签:蒙恬,扶苏,秦军,嬴政,赵高,李斯,蒙毅,周朝,秦朝,秦二世,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存在于那份圣旨里的秦始皇,而并不是真正的,并且还活着嬴政。毕竟,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嬴政,在圣旨送达之际,早就被做成了“咸鱼”。但是这一切,当时的扶苏却不知道,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已死,更没想到这份要他自尽的诏书,居然是假的。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电话手机之类。而赵高和李

  • 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史记很隐晦地告诉你:是蒙恬出卖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蒙恬,扶苏,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扫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本以为这是伟大王朝的开始,没想到的是,秦朝仅仅经历二世而亡,令人唏嘘不已。很多历史学者开始研究秦朝为什么灭亡,各种学说层出不穷,但是这些讨论都没有说到根儿上,因为秦二世胡亥本就不是正统的继承人,他的哥哥扶苏才是!扶苏被赵高假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