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瞻仰“千古一相”李斯之墓

瞻仰“千古一相”李斯之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4737 更新时间:2024/1/22 4:58:47

李斯是驻马店市上蔡县人,典型的草根出身。“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后“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对这位草根通过打拼成为千古传奇人物发自心中敬仰。为此,前几年前我回老家时专曾拜谒过“千古一相”李斯之墓。

当到上蔡之后才发现李斯的故居其实分两处,其一是故城东门里东西大道路北也就是今天上蔡一中的附近,院落面积约有5000平方左右。其二是上蔡县县城南约5公里的李斯楼自然村。

李斯楼是李斯乡下的故居。据说李斯遇害之后还要“诛三族”。其幼子在邻里暗中保护之下,得以存活并且始终藏匿于该村。直到现在这个村庄上的人皆为李姓,说全是李斯的后代。自秦始该村庄传下一个习俗,在清明、上元节扫墓祭袓时,不在坟头上放祭物,原因就是说李斯被斩首没有脑袋。

李斯是怎么死的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也就是说具五刑之刑。

具五刑,是秦汉时一种残酷之刑。看《汉书·刑法志》对具五刑的解释:''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诅詈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即对犯人先施之墨劓之刑,又斩左右趾,再用鞭或荆条活活抽死,然后割下首级并悬之于木,最后将尸体剁成肉酱。

其惨状可想而知,何止没头啊?!仔细想想还会有啥呢?是不是个衣冠冢就很难说。这一代名相,功盖千秋,昂扬而往,归之如斯!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李斯故居的东门之外,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低凹之地,说是后来赵高率人“挖地三尺”而为的“李斯坑”。当年李斯曾为楚国上蔡郡一仓库小官吏时,这个地方植物繁茂,树木琳琅丛生,野兔时有出没。李斯闲暇之余携儿子,带黄狗追逐野兔,享受平淡人生。至李斯父子在行刑前这位老丞相还在追忆那段平淡而实在的日子。“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李斯的墓就在蔡国故城的偏西南处,是一个比较大的土冢。四周砌有石阶。墓的正前方立有一碑,上书“秦丞相李斯之墓”。另外唐诗人胡曾还有对该墓题诗“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读完这首诗,令人五味杂陈。当年的仓库小吏意气恢弘。谏<逐客令>,名扬四海,协助始皇帝,使江山一统。后推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客死他乡、身首异处……

在即将登车返回时,不觉回眸。在这萧萧秋风中目睹这破败荒芜的土冢,恻隐之心亦油然而生。伴随着萧萧秋风曹雪芹《好了歌》也侧耳掠过: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注:文中引用皆为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墓、故居目前基本还处于野生状态。

标签: 李斯具五刑司马迁丞相曹雪芹

更多文章

  • 李斯有欲望,最终也被欲望拖累死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嬴政,宦官,司马迁

    秦始皇死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估计会变成一个永远不能探求的故事。虽然《史记》在这边写了很多东西,但是因为所谓的胡亥、赵高和李斯之间的密谋,本来就不应该有第四个人知道,那么司马迁又怎么知道呢?但是,有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考虑到秦二世胡亥后来执政的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其中的玄机。那就是胡亥、赵高和李

  • 商鞅、吕不韦、李斯三人都对秦有功,却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商鞅,李斯,秦国,赵高,吕不韦,科学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的吕不韦、李斯等。正是这些人的辅佐下,秦国才日益强盛,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

  • 《资治通鉴》:从客卿到嬴政的左膀右臂,李斯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斯,秦国,秦王,先秦,秦朝,周朝,吕不韦,资治通鉴,秦始皇嬴政

    在《旧唐书·魏微传》中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它的意思是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我们的服饰、妆容;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所以我们才会常说“以史明鉴”。而《资治通鉴》则是最具有代表的一部作品。但

  • 三点复盘秦国第一功臣,李斯的深渊脱轨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斯,赵高,秦国,秦二世,嬴政,扶苏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事。而之于秦国,是如何一统战乱列国林立的天下?这除了秦始皇自己以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李斯。秦国从最初闯荡到后来称帝,几乎所有历史大事件中都有着李斯的身影,他是秦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但也是一个罪臣。就是这么一位在历史

  • 秦朝丞相李斯,辅佐皇帝打下后代基础,又经历怎样的曲折?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李斯,皇帝,秦朝,嬴政,秦王,丞相

    引言:《史记》中记载:“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身为秦朝的第一任丞相,李斯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这一切并不是偶然,而是他通过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仅仅只是地方的一个小官员,看起来和其他人一样没有任何

  • 作为“法家三杰”的李斯,是怎样从落魄到辉煌再落寞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浅青丝烟标签:李斯,三杰,秦国,赵高,丞相,秦朝,书法家,商鞅变法,春秋战国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秦国末年的丞相,被誉为“法家三杰”之一。李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士族家庭,年轻时候曾经在齐国学习,学习了一些儒家思想,但是后来转而向往法家思想,并成为了商鞅和荀子的门徒。在成为秦国丞相之前,李斯曾经历过

  • 一只老鼠改变秦李斯的命运?不可能!真相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说故事标签:李斯,赵高,秦王,秦国,嬴政,扶苏

    说一只老鼠改变了李斯的三观,过于夸张了。李斯的功名心很强,是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个仓库保管员的,老鼠只是个催化剂,唤醒了李斯的上进心,加快了向上的步伐。李斯是一个功名心非常强烈的人一个功名心、进取心很强的人,总会想方设法的追求功名利禄,不可能一辈子总是庸庸碌碌的。有三件事可以证明李斯的功名心之强烈:一

  • 江充、曹爽为何走上了李斯的悲剧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曹爽,李斯,江充,赵高,司马懿,秦王

    作者:闲客(李斯)(一)李斯其人李斯年轻时是一名小吏,一日见粮仓中老鼠吃得膘肥体壮,又不惧人,又想起厕所里的老鼠,吃着肮脏的东西,还要战战栗栗,心中大悟,原来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所处环境。便离开家乡,拜师荀子,一是可以学知识,二是可以博得名气,以后出去混可以自自诩师出名门。学成后拒绝了老师的推荐,认为

  • 李斯本是忠臣,为何要帮助赵高篡改遗诏呢?

    历史解密编辑:风尘讲历史标签:赵高,李斯,秦二世,扶苏,嬴政,丞相

    纵观历史长河,能集忠臣和奸臣为一身的李斯算一例,可见是忠是奸只在一念之间。李斯前半生辅佐秦始皇,为秦并六国出谋划策;后半生助纣为虐,与赵高合谋篡改始皇遗诏,改立胡亥为帝。难道他不知道这么做是大逆不道吗?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但在那个人人趋名逐利的年代,素有才学的李斯也想干出一番事

  • 《大秦赋》:李斯的结局比嫪毐还惨,而根源在于他的“仓鼠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李斯,大秦赋,赵高,吕不韦,秦二世,嬴政

    电视剧《大秦赋》正在上映,剧中吕不韦在嬴子楚死后,以“仲父”的身份专政擅政,时刻把身为大王的嬴政排除权力中心。弹幕观众边看边骂“吕不韦贪恋权位,死了活该”,可是真正“贪恋权位”的那个家伙,却是帮助秦始皇制订统一六国的大计的丞相李斯。作为荀子的高徒,法家学派继承人的李斯是雄才大略的,他为秦朝制定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