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明君遇到能臣,驾驭不了只能杀掉,说说周勃过山车一样的人生

当明君遇到能臣,驾驭不了只能杀掉,说说周勃过山车一样的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3/12/4 11:21:23

刘邦是一个无赖,老天爷给他的人生开了挂,从起家到成功,只用了7年!刘邦实现了从屯长到帝王的华丽转身,生了八个儿子,也算多子。

可惜,家有悍妇。刘邦去世后,吕后把情敌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吓死了自己亲儿子,汉惠帝。这个女人一不做二不休,弄死了刘邦4个能干的儿子,留下两个废物,淮南王刘长,代王刘恒

吕后很能干,却没有干过岁月。

吕后死了,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发动了兵变,诛杀吕氏一族!

周勃突然发现,自己必须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选谁做皇帝?老板选员工,自然要能干的。员工选老板,自然选听话的。

周勃面临2个选择!

淮南王刘长年幼,满足听话的条件,可是母亲的娘家人太强势,自然不能立,否则是给自己添堵。

代王刘恒因为母亲薄氏地位低下,娘家没能人,几乎没有存在感,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命运就是这样的神奇,难怪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代王刘恒胜出了!

周勃给出的理由,很搞笑,代王谦虚、谨慎加善良!

代王刘恒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唯一的人选,推辞了几句,就住进了未央宫。

未央宫都是美女,刘恒看都不看,眼前的一切,对刘恒来说,不真实!太不真实了!刘恒恍惚的发现,自己居然从一个偏僻的小县城走出来,直接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安全第一!当晚,就任命宋昌统帅长安的军队 ,张武负责宫廷的近卫。

第二天,刘恒就开始回报,这些从龙之臣,公司上市了,自然要分红,有原始股的,都有份。

周勃已经是侯爷了,加封食邑一万户,金5000斤。

刘恒对周勃非常的尊敬,“礼之恭,常目送之。”

周勃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就在这个时候,陈平给周勃挖了一个坑,突然提出“因病,修养。”因为,陈平发现自己和周勃的势力,已经失去了平衡,自己危险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陈平一生就是这个尿性,刘邦对陈平的评价,不能独立成事,想的太多,智商太高限制了他的成长。

刘恒将丞相分成两半,周勃又成了右丞相。

就在这个时候,剧情发生了逆转,周勃转运了!

太尉一职被灌英填补了,有人对周勃说“功劳太大,君王无可封赏,你危险了。”

周勃想试探一下刘恒,就提出“请归相印。”刘恒马上就答应了。

刘恒发了一道圣旨,“列侯,要回封地,教训其民。”可是,根本没人响应,毕竟有了爵位,再有权力才是完美的人生。一年后,刘恒找到周勃,说“您德高望重,应该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

周勃被撵到了封地绛县,马上有人举报“周勃在家中披战甲,要谋反。”

刘恒立即,将周勃下了牢狱。

就在这个时候,刘恒的老妈忍无可忍,对刘恒说“恩将仇报,丢人!周勃掌控军队的时候不造反,现在住在小县城造反,理由太牵强了,吃相太难看了。”

刘恒装模作样的亲自调阅了周勃的案卷,给出了结论,查无实据,给周勃平反了。周勃出狱后,抑郁了9年,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间,选错了傀儡,被反噬了,怨不得别人,只是因为自己蠢。

不过,平心而论,翻开历史典籍,当明君遇到能臣,驾驭不了只能杀掉,周勃已经很幸运了。

人心难测,有诗词证明:“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帝王判断一个大臣是否忠诚,唯一的标准,就是有没有能力造反。

孝文二年,陈平去世,谥号献侯。同样是从龙重臣,陈平却是平稳落地,原因非常简单,刘邦评价陈平,“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标签: 周勃刘恒三毛明君刘邦吕雉

更多文章

  • 周勃、李广,司马迁,这些铁骨铮铮的硬汉,不怕皇帝,却怕一种人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周勃,李广,司马迁,丞相,周亚夫

    西汉是一个盛产酷吏的王朝。有酷吏就有狱吏,西汉的狱吏也是很残忍,很可怕的。借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说,狱吏猛于虎也。西汉开国名将周勃一生战功赫赫,被刘邦封为绛侯。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正是时任太尉的周勃联合丞相陈平一举平定了诸吕之乱,迎立刘邦硕果仅存的儿子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可以说,周勃对西汉王朝有再造之

  • 周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刘邦临终之前,坚信未来周勃可以安刘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周勃,樊哙,曹参,韩信,汉朝,汉高祖刘邦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临终之前,曾经把自己的皇后吕雉叫到身边,托付后事。按照刘邦的嘱托,在刘邦死后,国家的朝政大事,一律交给萧何管理。萧何死了之后,让曹参接萧何的班。曹参死了之后,让王陵接曹参的班。但是同时,王陵能力稍差一些,要让陈平和周勃给他打下手。布置好这些之后,刘邦像是半嘱托半感慨又说了一句话:

  • 刘邦临终前的丞相人选中为何特意提到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周勃,夏侯婴,吕雉,丞相,曹参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对周勃是极其信任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了将来刘吕两家必有一个了断。而周勃与陈平就是安刘的关键人物。按照刘邦的安排,萧何之后由曹参接任丞相,曹参之后由王陵接任,但是要让陈平辅佐他。然后特意交代让周勃当太尉。吕后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这些任命除了是因为刘邦的安排,他们也确实合适,所以吕

  • 周勃“厚重少文”背后的真相:擅长权谋,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周勃,吕雉,刘章,丞相,樊哙,汉朝,汉高祖刘邦

    军令如山安天下——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4)主笔:江湖闲乐生在吕后掌权的十五年间,她虽然打压刘氏、大封吕氏,但总体上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很多时候还是以妥协拉拢为主。所以吕氏家族、刘姓宗族及功臣集团这三派势力,基本处于一种三角均衡状态。但吕后一旦归天,这个均衡就要被打破了,周勃等高祖旧勋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 周勃拥立了汉文帝,为何汉文帝登基之后,却反倒要将周勃贬黜?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周勃,刘恒,丞相,皇帝,汉朝,汉文帝,中国古文献,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之所以要打压周勃,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权力。不管周勃是否想过要篡权,只要周勃威胁到了汉文帝的皇权,他就一定会被打压。就算他有拥立之功,一样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当然,从结果来看,周勃的结果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周勃退休之后,又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最后平安落地了。而且周勃去世之后,周家依然还是

  • 刘邦的将军很多,周勃是他最好用的“打手”?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周勃,曹参,吕雉,文帝,三毛,汉朝,汉高祖刘邦

    作者:傅安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说人在临死时讲的话,还是比较真心的,可信的。话说汉帝刘邦那年平叛陈豨受伤,预感不行后,交代了两件事:一是派陈平、周勃赶去杀樊哙;二是告诉吕后在萧何之后,依次可使用曹参、王陵、陈平和周勃等人,其中特别提到“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让周勃掌握最

  • 拥立汉文帝后,周勃为何与陈平境遇相反?只因周勃与汉文帝有疙瘩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周勃,三毛,刘恒,丞相,刘邦,汉文帝,陈平,陈平(汉朝),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汉文帝登基后,周勃两次免相,退休养老期间,竟然无辜卷入谋反案,吃了几个月的牢饭。很显然,汉文帝对周勃充满猜忌,时时不忘敲打周勃。而平定诸吕行动中的另一位功臣陈平,则要幸运得多,先出任左丞相,后又任独相,安度晚年。二人做了同一件事,为何晚年的境遇差别这么大?汉文帝为何厚此薄彼呢?01二人寿数差异是客观

  • 汉室传奇:说忠良,道忠良,自古忠良无下场,道尽周勃父子不平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周勃,周亚夫,刘邦,宰相,刘恒,刘启

    #历史#(本文大约2000字,阅读5分钟)【刘邦料定周勃保刘家天下,周勃铲除吕氏家族】当年,时年六十二岁的刘邦临终时,对皇后吕雉交代身后事,若萧何死后,就由曹参继任宰相职位,接着是王陵,但是必须由陈平辅助,最后是周勃,他敦厚不善言词,在遗言中,刘邦直接指出将来保刘家天下平安的,必是周勃。果不其然,公

  • 刘邦才去世15年,周勃就杀光了刘邦的嫡孙,背后的原因让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周勃,吕雉,刘盈,皇帝,汉朝,汉高祖刘邦

    刘邦也许想不到,他生前十分信任并且在临死之前委以重任的托孤大臣,居然在自己死后仅仅15年,就把自己的嫡孙一系全部铲除了,要是刘邦尚且在世,一定会对此事十分悲伤。不过这个托孤大臣铲除刘邦的嫡孙一系,实际上也是事出有因的,要是刘邦了解清楚了其中的来龙去脉,也许对托孤大臣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还会比较赞许托孤

  • 周勃:从小手艺人到当朝丞相,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踏实肯干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周勃,刘邦,丞相,刘恒,项羽,卢绾,吕雉,汉朝,历史故事

    周勃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卷县人,后来举家搬迁到了沛县,这才为周勃和刘邦的相识创造了条件!周家到了周勃这一代的时候,家里条件也很一般,周勃主营工作是靠编织蚕箔维持生活,所谓的蚕箔就一种以竹篾或苇子等编成的养蚕器具。可这周勃可不是个单纯的手工劳动者,他还兼职副业,那就是在别人办丧事的时候给人家吹箫奏挽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