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勃拥立了汉文帝,为何汉文帝登基之后,却反倒要将周勃贬黜?

周勃拥立了汉文帝,为何汉文帝登基之后,却反倒要将周勃贬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鉴赏观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3/12/11 2:26:56

汉文帝之所以要打压周勃,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权力。

不管周勃是否想过要篡权,只要周勃威胁到了汉文帝的皇权,他就一定会被打压。就算他有拥立之功,一样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

当然,从结果来看,周勃的结果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周勃退休之后,又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最后平安落地了。而且周勃去世之后,周家依然还是顶级豪门,皇帝依然信任。和历史上其他拥立皇帝的权臣相比,周勃的这个结果,已经算是极好的了。

有关汉文帝和周勃的这段故事,我们得从之前周勃拥立汉文帝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在那位吕后去世之后,周勃和陈平联手其他开国功臣,以及几位刘姓诸侯王,一起干翻了吕家,然后拥立了汉文帝做新皇帝。

最初选择汉文帝做皇帝的时候,周勃他们的打算其实挺好。他们觉得,之前这些年里,刘恒一直默默无闻。而且刘恒母亲那边,也没什么势力,没法和他们争权。所以刘恒登基之后,多半是任由他们拿捏的局面。

然而周勃等人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这位看似人畜无害的刘恒,实际上却是一个少年老成的权谋高手。从刘恒入京那天开始,接下来的几年里,刘恒将会用一番极限拉扯,让这些开国功臣不知不觉间,失去所有的权力。

汉文帝和周勃的较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我们可以称之为刘恒入京。

在被拥立之前,刘恒原本是在山西那边做诸侯王。直到周勃带着那些功臣,在京城这边铲除了吕家,彻底控制了局面之后,这才给他发消息,让他回来接班。

而当刘恒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其实是不相信。

毕竟,从天上掉下来的皇位,不管落到谁头上,肯定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接下来,在麾下几个心腹的建议之下,刘恒还是派了自己的亲舅舅薄昭,去京城那边探查情况。直到薄昭回来之后,确定京城那边确实想拥立他之后,刘恒这才带着几个心腹手下,迅速赶往京城。

而到了京城之后,刘恒也并没有马上入京,而是让自己的另外一个心腹宋昌,再次入城打探消息。同时,刘恒还给京城那边传话,让京城这边所有的大臣,都必须到城外来迎接他。

刘恒的这个要求,倒也不算过分。毕竟,对于一个即将回来即位的准皇帝而言,大臣们出城迎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刘恒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威严,而是为了要在整个长安城内所有人面前,公开接受大臣们的拥立。

只有这样,在刘恒入京的那一刻,他才能平稳接管汉朝的最高权力,避免被架空的局面。毕竟,刘恒入城的时候,大臣们已经进行了参拜,老百姓已经知道皇帝是谁了。就算下面的大臣再怎么势大,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所以后来,在刘恒的要求下,当他入城的时候,长安城内的文武百官,全都倾巢而出,出城相迎。在迎接刘恒的时候,汉文帝当着所有人的面,从周勃手里接过了传国玉玺。从刘恒接过玉玺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成了真正的天子,接管了汉朝的最高权力。

至于周勃,在刘恒入城的时候,曾经提出想要和刘恒单独聊两句。周勃当时到底想说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有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刘恒悄悄入城,然后逐步架空刘恒。也有可能是想和刘恒说明,此时在长安城内,当初汉惠帝留下的几个孩子都还在,周勃想要询问该如何处置这几个孩子。

反正不管周勃是怎么想的,在这之后,刘恒拒绝了这个要求。如此一来,周勃架空刘恒的机会,也就彻底没了。

到这里,第一个回合结束。而在刘恒入城之后,第二回合就开始了。

第二个回合,我们可以称之为‘执掌京城’。

入城之后,刘恒第一时间开始派手下全面接管京城的军队。一个心腹宋昌,直接升任为卫将军,全权负责皇宫内部的军队。另一个心腹张武,则是升任郎中令,负责控制京城内的其他军队。

随着军队被控制,汉文帝也开始越来越有底气。之前汉文帝刚登基的时候,周勃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每次上朝都显得很骄纵。对此,汉文帝最开始也没有任何疑问,反倒是每次上朝,都对周勃极为恭敬。

而且,为了安抚周勃,在刘恒登基之初,刘恒就直接把周勃升为丞相,然后给他增加了不少封地。反正只要能让周勃满意,刘恒肯定是竭尽全力。

但是,等到刘恒控制了军队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随着刘恒逐渐控制了军队,他对待周勃的态度,开始越来越严肃。

对此,周勃自然也有所察觉。而且没过多久,他的很多下属,就开始提醒他,让他避免功高盖主,不要引火上身。直到被下属点破之后,周勃才真正意识到问题。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周勃已经再次失去了机会。

没了军权,这时候的周勃,其实已经沦落到任由汉文帝拿捏的地步了。所以接下来,周勃只能再退一步,选择暂时辞去丞相的职务。

到了这里,第二个回合结束。在第二个回合当中,汉文帝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拿走了周勃的军权和行政权。

在第二个回合结束之后,周勃虽然暂时退休回家,但是在京城这边,威望还是有的。毕竟,作为开国功臣,周勃的人脉关系以及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所以接下来,第三个回合开始之后,刘恒开始针对周勃的影响力下手了。

第三个回合,我们可以称之为‘逐出京城’。

在周勃主动让位之后,没过多久,另外一位拥立汉文帝的大功臣陈平,就因病去世了。陈平去世之后,汉文帝主动下令,让周勃再次担任丞相。汉文帝的这一招,其实也不是因为要再次重用周勃,而是为了保持平衡,确保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的权力平衡。

而周勃这一次担任丞相之后,虽然有丞相之名,但是却没有丞相之实。很多属于丞相的权力,都被汉文帝给拿走了。

而且,仅仅十个月之后,汉文帝就再次出手。因为当时很多开国功臣以及诸侯王,都居住在京城。而他们的封地,却可能距离京城很远。如此一来,他们封地内收税之后,就只能大老远的运到京城,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对此,汉文帝直接下令,让这些人全部回到自己的封地。因为很多人都表示抵触,所以这个时候,汉文帝就再次找到了周勃,让周勃以丞相的身份,主动带头,返回自己的封地。而被汉文帝这样要求之后,周勃也很识趣,很快就主动上书请辞,然后返回了封地。

等到周勃离开封地之后,接下来,汉文帝再利用一系列手段,把周勃的那些关系,彻底打乱。如此一来,周勃在京城这边的威望,也就逐渐被打消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周勃再次返回京城,想要振臂一呼威胁汉文帝的皇位,他也没这个能力了。

而等到周勃回家之后,接下来,就是双方过招的最后一个回合。

这个回合,我们可以称之为‘平稳落地’。

周勃回家之后,虽然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权力,但还是担心汉文帝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后来,周勃每次见客人,总是身穿铠甲,并且把自己府上的家丁组织起来,生怕客人是来杀自己的。

尤其是每次有中央官员下来巡视,代表汉文帝来看周勃的时候,周勃就更是紧张到了极点,生怕汉文帝会让人刺杀自己。

对此,汉文帝倒是没太在乎。反倒是下面有些人,开始举报周勃私藏甲胄,有谋反的嫌疑。谋反这件事,肯定是个大事。所以被举报之后,汉文帝就只能下令,把周勃抓起来审讯一下。

到了这一步,周勃已经彻底失去了一切。是生是死,都只在汉文帝一念之间了。

好在汉文帝还比较念旧情,没有对周勃斩尽杀绝。再加上周勃被抓起来之后,及时给汉文帝的那个舅舅送礼,让这位舅舅去请太后帮忙说话。经过一番操作之后,汉文帝知道周勃已经被折腾的不轻,再加上那位薄太后求情,汉文帝这才释放了周勃,让周勃平安落地了。

在这之后,周勃虽然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和威望,但是却让汉文帝彻底放心了。自此之后,汉文帝也就不再过问周勃,周勃也得以返回自己的封地,彻底安享晚年了。在家享了几年清福之后,最终去世。而周勃去世之后,汉文帝对周家的后人,也是非常照顾。周勃的二儿子周亚夫,后来更是成了汉朝名将,在汉景帝时期平定了七国之乱。

这就是周勃的故事。

回顾周勃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周勃之所以能够善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没有造反的念头。从始至终,不管汉文帝如何打压周勃,周勃都很少反击,也没有凭借自己的拥立之功,去和汉文帝进行对抗。

这是汉文帝能够容忍周勃的根本原因。

当然,也有可能是周勃这个人,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这种权谋斗争,根本就不擅长,所以才会被汉文帝一步步逼到死角,最后只能束手待毙。

不过要从根本上来说,周勃其实还是得感谢汉文帝。周勃能最后平安落地,还是归功于汉文帝本人念旧情。如果换做其他心狠手辣的皇帝,估计最后周勃就很难善终了。

更多文章

  • 刘邦的将军很多,周勃是他最好用的“打手”?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周勃,曹参,吕雉,文帝,三毛,汉朝,汉高祖刘邦

    作者:傅安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说人在临死时讲的话,还是比较真心的,可信的。话说汉帝刘邦那年平叛陈豨受伤,预感不行后,交代了两件事:一是派陈平、周勃赶去杀樊哙;二是告诉吕后在萧何之后,依次可使用曹参、王陵、陈平和周勃等人,其中特别提到“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让周勃掌握最

  • 拥立汉文帝后,周勃为何与陈平境遇相反?只因周勃与汉文帝有疙瘩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周勃,三毛,刘恒,丞相,刘邦,汉文帝,陈平,陈平(汉朝),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汉文帝登基后,周勃两次免相,退休养老期间,竟然无辜卷入谋反案,吃了几个月的牢饭。很显然,汉文帝对周勃充满猜忌,时时不忘敲打周勃。而平定诸吕行动中的另一位功臣陈平,则要幸运得多,先出任左丞相,后又任独相,安度晚年。二人做了同一件事,为何晚年的境遇差别这么大?汉文帝为何厚此薄彼呢?01二人寿数差异是客观

  • 汉室传奇:说忠良,道忠良,自古忠良无下场,道尽周勃父子不平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周勃,周亚夫,刘邦,宰相,刘恒,刘启

    #历史#(本文大约2000字,阅读5分钟)【刘邦料定周勃保刘家天下,周勃铲除吕氏家族】当年,时年六十二岁的刘邦临终时,对皇后吕雉交代身后事,若萧何死后,就由曹参继任宰相职位,接着是王陵,但是必须由陈平辅助,最后是周勃,他敦厚不善言词,在遗言中,刘邦直接指出将来保刘家天下平安的,必是周勃。果不其然,公

  • 刘邦才去世15年,周勃就杀光了刘邦的嫡孙,背后的原因让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周勃,吕雉,刘盈,皇帝,汉朝,汉高祖刘邦

    刘邦也许想不到,他生前十分信任并且在临死之前委以重任的托孤大臣,居然在自己死后仅仅15年,就把自己的嫡孙一系全部铲除了,要是刘邦尚且在世,一定会对此事十分悲伤。不过这个托孤大臣铲除刘邦的嫡孙一系,实际上也是事出有因的,要是刘邦了解清楚了其中的来龙去脉,也许对托孤大臣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还会比较赞许托孤

  • 周勃:从小手艺人到当朝丞相,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踏实肯干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周勃,刘邦,丞相,刘恒,项羽,卢绾,吕雉,汉朝,历史故事

    周勃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卷县人,后来举家搬迁到了沛县,这才为周勃和刘邦的相识创造了条件!周家到了周勃这一代的时候,家里条件也很一般,周勃主营工作是靠编织蚕箔维持生活,所谓的蚕箔就一种以竹篾或苇子等编成的养蚕器具。可这周勃可不是个单纯的手工劳动者,他还兼职副业,那就是在别人办丧事的时候给人家吹箫奏挽歌。这

  • 汉文帝为什么只逮住周勃一个人使劲薅?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恒,周勃,丞相,刘邦,灌婴,吕雉

    文 / 子玉汉文帝刘恒在长安坐稳之后几乎就是不遗余力地打压周勃,甚至还一度将周勃关了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这位刘邦口中的老实人其实并不老实,后来,还飘了。吕后驾崩之后,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派联合刘氏皇族迅速在长安城发动了一场政变,将吕氏集团连根铲除。完了,他们经过讨论后决定: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呵呵

  • 周勃感慨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之兵,可哪里知道狱吏的尊贵啊!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勃,三毛,丞相,刘邦,刘恒,太后

    一日朝会时,汉文帝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内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一年内全国钱谷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说不知道。文帝很不高兴。由于紧张和惭愧,周勃汗流浃背,直接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于是,文帝又就同样的问题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陛下要知道这些事情,得问专门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员。”文帝问

  • 周勃案3:周勃与汉文帝博弈,一半心机一半杀机,一半戏码一半真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周勃,刘恒,刘章,薄太后,三毛,周勃案,汉文帝,中国古文献,国防政策,汉朝

    编者按:《史记》关于绛侯周勃晚年遭受的一次牢狱之灾,交代得非常含糊,周勃是莫名其妙进监狱,又稀里糊涂出监狱。笔者认为这其中深含不为人知的内幕,司马迁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所以不好明说,故意把事件说得很含糊,让读者自己去揣摩。笔者尝试着以推演和推测的手段,力图复原真相。五、秘密爆炸的引信您可能看出了这种说

  • 湖北大学教授周勃逝世,系文史大家程千帆得意门生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周勃,程千帆,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澎湃新闻记者从湖北大学方面获悉,著名学者、湖北大学行管系退休教授周勃,于11月7日12时38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逝,享年93岁。公开资料显示,周勃于1929年出生于湖南湘阴,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早年参加革命,1956年毕业于武大中文系,随后开始发表作品,24岁时发表了《略谈形象思维》和《论现实主义

  • 汉文帝打压开国功臣的需要和周勃的有些飘飘然导致其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周勃,刘恒,丞相,吕雉,三毛,文帝,汉文帝,开国功臣,汉朝,军事政策,中国古文献

    周勃,汉初名将,跟随汉高祖刘邦起兵,屡立战功官至太尉。吕后崩逝之后,周勃与陈平等人密谋铲除了吕氏家族,迎立汉高帝第四子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周勃在此事件中可谓再造刘氏家族的汉室江山,周勃也因此出将入相,风光无限,但是很快他就被汉文帝“敲打”的回到封地,随后更是被逮捕入狱,所幸经狱吏“指点”才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