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勃是拥立汉文帝的功臣,因何落得卸磨杀驴的下场?

周勃是拥立汉文帝的功臣,因何落得卸磨杀驴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万物解读 访问量:2816 更新时间:2023/12/15 15:30:17

作者:许云辉

吕后驾崩后,侄子吕禄吕产分别把持朝廷军政大权,野心勃勃“欲危刘氏”,篡夺刘氏江山,建立吕家王朝。陈平枉为帝国丞相,却无权处理政务。太尉周勃名义上是汉廷最高军事长官,却被二吕排挤得“不得入军门。”

周勃与陈平密谋策划,在一批对刘家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支持下,将吕氏势力一网打尽,并将皇位这个大桃子敬献给时任代王的“仁孝宽厚”的刘恒。

刘恒被朝臣“共尊立为天子”后变身汉文帝,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赏赐分封功臣同时,也对以周勃为首的重臣警告打压,甚至对周勃杀气腾腾举起屠刀。

周勃因何落得卸磨杀驴的下场?

(陈平)

(一)开国元勋

周勃出身低微,“以织薄曲(养蚕器具)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为生。他在秦末预备役部队中,以善于拉强弓著称。参与刘邦起事后,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替刘邦冲锋陷阵,随沛公南北征战,攻城略池,一口气“至咸阳,灭秦。”

刘邦被项羽封为沛公后,“赐勃爵为威武侯。”周勃随刘邦入汉中,还定三秦,在楚汉战争中屡建奇功。

汉建,他先以将军身份“从高帝击反者燕王臧荼”,凭战功“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又随刘邦平定韩王信和陈豨叛乱,劳苦功高。

樊哙被任命为燕国相国,率军平定燕王卢绾叛乱。刘邦听信谗言,采用陈平计谋,借传诏机会把周勃暗藏在马车中。周勃抵达樊哙军营后,褫夺樊哙军权,率部讨伐卢绾叛军,立下赫赫战功。

周勃平定燕国叛乱后,刘邦驾崩。周勃继续忠心耿耿,以列侯身份辅助汉惠帝。

(樊哙)

(二)重厚少文

冲锋陷阵,攻城拔寨,周勃的确是好手。他性格质朴刚直,忠厚稳重。刘邦始终将其视为可以嘱托大事的人才,甚至留下“日后能使我刘氏江山安定的人,必定是周勃”的神奇预言。

但是,周勃因出身微贱而“不好文学”,对读书人不够尊重。他每次被迫召见儒生和游说之士时,总是大大咧咧端坐主座,颐指气使命令客人们:“有话快说!”弄得客人们很是尴尬。

周勃因拥立汉文帝劳苦功高,汉文帝投桃报李“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作为丞相正职,周勃却无法回答汉文帝“全国一年审理多少案件”和“全国每年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这样的简单问题,在金殿上出尽洋相,“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汉文帝有意敲打周勃,是因周勃自恃拥立有功,又时常以没有文化的大老粗自居,很有些不把汉文帝和群僚放在眼里的意思。有些大臣讽谏汉文帝身为帝王,无需对周勃如此谦恭,以免周勃狂得没边儿。于是,汉文帝才准备了这么一出敲打周勃。

周勃退朝回家后,亲信中的文化人得知此事后点拨他:“您诛灭诸吕,拥立代王,威震天下。别看您现在‘受厚赏,处尊位’,只怕很快将大祸临身!”周勃如梦方醒,“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

(三)被迫离京

周勃辞相年余后,陈平病逝。汉文帝因开国元勋中幸存者已寥寥无几,便再次起用周勃为相。周勃头脑简单,欣然就任。

当时,列侯大多居住在长安,他们的粮食供给全靠官府组织人力物力运送至京城,给朝廷带来不少额外负担。汉文帝意欲革新除弊,诏令在京所有列侯回封国生活。列侯们唯恐离开京城后信息不灵、地位难保,都找出各种借口赖在京城。汉文帝屡次暗示周勃带头返回封国,为群僚做个表率。周勃却不知文化水平太低听不懂,还是有恃无恐装糊涂,对诏令置若罔闻。

汉文帝没辙,只好开门见山叫醒装睡的周勃:“朕数日前诏令列侯离京回封国,很多人找借口赖着不走。您是朕的心腹股肱,必须起到表率作用!”话说道这份儿上,周勃无法再装聋卖哑,在被汉文帝免除丞相职务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封国。

(四)死里逃生

周勃认定汉文帝是在卸磨杀驴,唯恐惨遭不测,便把增封受赐的财物全部送给汉文帝的舅舅薄昭,以便随时打探消息。在封国期间,每逢郡守与郡尉例行巡行各县至绛县时,周勃总在怀疑他们是奉汉文帝诏令诛杀自己,于是身披铠甲,率家人全副武装接见他们。“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证据便是他私自拥有并公开使用铠甲。

汉文帝立即指示廷尉将周勃逮捕归案,带回长安作为大案要案审理。

周勃被吓破胆,不知如何为自己答辩,随时遭狱卒羞辱。经人点拨,他才拿出千金贿赂狱卒并向他讨教。狱卒还算有良心,在牍板背面写上“以公主为证(周勃长子之妻为汉文帝女儿)。”这几个大字周勃好歹还认识,一面令儿子找媳妇帮忙说情,一面咬紧牙关申诉绝无反叛之心。

此时,薄昭起了重要作用。他反复在姐姐面前为周勃说好话,力证周勃清白。于是,皇太后在汉文帝朝见时,气得取下头巾砸儿子:“绛侯曾身系先皇印信,统率京城卫戍部队!他不在那时谋反,反而在身居一个小县时谋反,你脑袋进水了!”

汉文帝此前已研究过周勃的口供,又见母后大发雷霆,估计周勃已经被收拾得服服贴贴,“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

周勃获释后,立刻回到封国夹紧尾巴老实做人,“孝文十一年卒,谥曰武侯。”

(五)无知无畏

刘恒八岁被封代王,远离政治漩涡,潜心治理封地。周勃与陈平剿灭诸吕后,派使者接他至长安继承皇位。刘恒满腹狐疑,在与群臣商议和占卜后,终于决定带六个心腹下山摘桃。

周勃与陈平等官员在渭桥迎接刘恒行,并以臣礼参拜。周勃跪送天子玉玺,刘恒最终答应继承皇位。他先任命心腹接管皇宫警卫部队,继而封赏群臣。一切理顺后,汉文帝瞄上了趾高气扬的周勃。

陈平情商极高,借口周勃拥立之功远甚自己,力荐周勃出任右丞相,自己做个副职辅助周勃。周勃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为别人挡枪子,当仁不让出任右丞相,导致当众出糗;第二次复职后,依然懵懵懂懂视汉文帝的诏令为耳旁风。因此,不怪汉文帝心狠手辣,实在是周勃不知何谓急流勇退!

周勃不知激流勇退的根源,全在于他致命的短板“不好文学”。周勃即便不知春秋时文种兔死狐烹的下场,不懂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也该对老战友韩信等异姓王命丧九泉的原因心知肚明!所以,周勃的无知者无畏,为后人生动演绎了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周勃刘恒刘邦丞相樊哙代王

更多文章

  • 周勃陈平为啥要在吕后去世后动手?又为啥选择最没背景的代王刘恒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勃,三毛,刘恒,吕雉,王刘恒,刘邦

    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执掌大汉王朝权柄、临朝称制十五年的吕后去世,留下一个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动荡政治格局。吕后也知道,随着她的黯然离去,大汉王朝必将面临着诸吕(外戚集团)、刘邦还留在世上的刘氏子弟(宗室集团)、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团之间争夺大汉王朝权利分配的血腥斗争。所以,她在临死之前,

  • 汉景帝请客不给筷子,周亚夫面对人生大考0分,真该想想父亲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周勃,刘启,丞相,梁王,汉朝,周亚夫,汉景帝

    周亚夫是绛侯周勃的次子,继承了父亲的军事素养,是文景时期的名将,单就军事能力而言,早已超越了其父,当时无人能出其右。汉文帝在临终前,叮嘱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周亚夫没有辜负汉文帝的赏识,也没有辜负汉景帝的信任。七国之乱,政权几乎倾覆,汉景帝在最艰难的时候,启用了周亚夫。他不负众望,挽

  • 周勃、周亚夫悲惨结局背后的原因,皇帝与功勋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周勃,周亚夫,丞相,刘恒,刘邦,刘启

    周勃、周亚夫父子,可以说是汉文帝、汉景帝两朝的绝对功臣,其中周勃不仅是西汉开国功臣,而且是平定“诸吕之乱”的首要功臣,且对汉文帝刘恒有拥立之功,而周亚夫则平定了“七国之乱”。然而,功劳卓著的周勃、周亚夫父子,晚年境遇却极度凄惨,这又是为什么呢?周勃:虽然平定了“诸吕之乱”,但也引起汉文帝忌惮周勃是刘

  • 汉文帝能做皇帝,全靠周勃,他为何恩将仇报,想把恩人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周勃,刘恒,皇帝,吕雉,刘邦,丞相,汉朝,汉文帝,中国古文献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原本被封为代王,他本人既不得父皇的喜爱,母亲也受到刘邦的冷遇,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可是,吕后死后,爆发了诸吕之乱,以太尉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诛杀了吕后的侄子,将代王刘恒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汉文帝即位后,却恩将仇报,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周勃与刘邦是同乡,都

  • 刘邦去世15年后,周勃、陈平为何杀光刘盈的儿子?不能不说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邦,周勃,三毛,刘盈,陈平,陈平(汉朝),汉惠帝,汉朝

    公元前195年,刘邦临终之际,吕后问了刘邦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即“倘若萧何去世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来保刘氏江山?”对此,刘邦早有考虑,他给出的答案是曹参,而关于曹参之后谁又是接替者,刘邦给出的答案中涉及到了三个人:王陵、陈平和周勃。并认为“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的看人的眼光可谓毒辣,最终拨乱反正,平

  • 作为西汉初年的军方第一人,周勃和周亚夫为什么不是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周勃,卢绾,刘恒,窦婴,军方,汉朝,周亚夫,大将军

    熟悉西汉历史的朋友们可能知道,汉惠帝、吕后和汉文帝时期,西汉的军方第一人是周勃。汉景帝时期,西汉的军方第一人是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周勃和周亚夫执掌汉朝兵权几十年,以至于周勃和周亚夫在《史记》里的传记是“绛侯周勃世家”,与萧何、曹参、张良并列。在很多人印象中,西汉和东汉的最高军事官职是大将军。韩信、卫青

  • 曹参之子诛吕有功,功成却被免职!陈平周勃为何卸磨杀驴?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曹参,三毛,周勃,丞相,吕雉,汉高祖刘邦,陈平(汉朝)

    西汉初期,随着吕后去世,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清算,于是吕氏发动政变,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幸亏陈平周勃力挽狂澜,平定了“诸吕之乱”。其中,曹参之子、御史大夫曹窋(zhú或kū),听到贾寿(上军将吕禄心腹)向相国吕产的汇报内容,判断吕氏即将政变,于是将之通报给了陈平(下图,剧照)周勃,由此他俩才会抢得先

  • 汉文帝要斩周勃, 薄太后将头巾扔到他脸上, 你杀一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杜林说健康标签:周勃,刘恒,薄太后,文帝,刘邦,太后,丞相,汉文帝,薄姬,军事制度,国防政策

    汉文帝6年,薄昭进宫找姐姐薄太后叙旧。第二天上朝,薄太后直接当着众臣子的面,把头巾怒气冲冲地摔在汉文帝脸上。汉文帝是出了名的孝顺,看到薄太后如此生气,文帝就纳闷啊,惶恐地问:“母亲大人,我怎么你了。”而薄太后并不领情,大声斥责文帝:“绛侯当年攻进皇宫,手拿天子印玺的时候没有反,掌管天下兵权的时候也没

  • 陈平、周勃看走了眼,严重低估了汉文帝,开局一手烂牌却成了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三毛,周勃,刘恒,刘邦,薄姬

    西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把持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失去了吕后这个擎天柱,吕性王侯瞬间乱了章法,很快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与刘氏宗亲朱虚侯刘章、齐王刘襄等一起联合绞杀。粉碎诸吕的外戚势力之后,谁来当皇帝成了一个问题。刘氏宗亲属意当时出力较大的齐王刘襄,但周勃、陈平等功勋大臣有自己的考虑。齐王刘襄

  • 汉文帝的四个儿子离奇去世,汉文帝和周勃谁是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周勃,刘恒,薄姬,吕雉,刘邦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史记》大家都知道史书是记载大事的,即使再怎么惜字如金,那也会尽可能的把大事描写清楚,不过《史记》中的这一段记载让人实在费解。这句话中的代王不是别人,就是汉文帝刘恒。这句话大致翻译的意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