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把持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
失去了吕后这个擎天柱,吕性王侯瞬间乱了章法,很快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与刘氏宗亲朱虚侯刘章、齐王刘襄等一起联合绞杀。
粉碎诸吕的外戚势力之后,谁来当皇帝成了一个问题。
刘氏宗亲属意当时出力较大的齐王刘襄,但周勃、陈平等功勋大臣有自己的考虑。
齐王刘襄和朱虚侯刘章、济北王刘兴居都是亲兄弟,汉高帝刘邦的长子刘肥的儿子,在这次平乱中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到公元前180年诛除诸吕,皇帝换了几茬,但陈平、周勃一直身居庙堂高位,可见他们的远见与谨慎。
在平衡了诸王和外戚的势力之后,陈平、周勃等人选定了代王刘恒为新的皇帝,史称汉文帝。
但这一次,陈平、周勃似乎看走了眼,他们严重低估了汉文帝刘恒。
很多人以为,刘恒将会是一个提线木偶般的存在。
看起来,刘恒实力弱小,有没有强劲的外戚势力扶持。
实际上,汉文帝刘恒的坚强远远超过他的异母哥哥,汉惠帝刘盈。
据《史记·外戚传》记载,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在被汉高帝刘邦宠幸之前,曾经是魏王魏豹的姬妾,魏豹死后被刘邦接收。
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相貌出众被刘邦临幸,很幸运地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刘恒。但自从刘恒出生之后,刘邦就再也没有怎么召见过薄姬了。
按现在的话说,薄姬就是个二婚女,而且还不是明媒正娶的,属于战利品接收性质的。
显而易见,这样的薄姬,自然是没有什么强有力的外戚势力支持的。
就连杀伐果断的吕后,在刘邦死后强力清理后宫时,也没有把薄姬当回事,只是把她打发出宫,跟随代王刘恒到封地去。
然而,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薄姬对儿子刘恒的教育十分上心,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刘恒养成了谨慎沉稳的性格。
陈平、周勃派人去请代王刘恒回京继位,如果是一般人,早就欣喜若狂了。
而刘恒却是对此存疑的同时,时刻保持警惕。
即便一再确认消息是真的,他也没有放松警惕,一路上小心谨慎。
比如,为了消除京城众人的戒心,刘恒轻车简从,只带三两个心腹入京。
临近长安城时,刘恒依旧谨慎地派心腹宋昌先进城探路。
确认百官迎驾的诚意之后,刘恒终于进城了,直接进了自己当年在长安城的府邸。
在离开了15年之后,长安城里也只有这一块地方是他真正了解和掌握的。
面对群臣的跪拜,请求继位,刘恒更是小心辞让了五次,做足了礼数之后才终于答应。
然后,迅速果断地任命心腹掌控宫廷卫队的兵权,扫清一切障碍,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入住皇宫,并择良辰吉日登基。
即便是当了皇帝之后,刘恒也没有得意忘形。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的局势不容乐观,可谓是内忧外患并存。
在外,有从汉高帝刘邦时期就虎视眈眈的匈奴;
在内,有各种心怀不满的诸侯王。
此外,民生凋敝,百姓需要继续休养生息。
从刘恒被选中作为皇位继承人开始,他就成了其他诸侯王的眼中钉,尤其是齐王一脉的诸侯王。
在他们看来,自己出人出力,粉碎诸吕,却被刘恒这个局外人摘桃了,心中自然愤恨不已。
汉文帝刘恒深知这种争夺皇位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于是在封赏功臣时就很注意,没有给他们大的封国,而是把齐国分割成了几块,封刘兴居为济北王,刘章为城阳王。
在刘襄、刘章两兄弟相继去世之后,济北王刘兴居第一个举起了刘姓王反叛西汉王朝的大旗。
当时,汉文帝刘恒正在亲征匈奴,刘兴居起兵偷袭荥阳。
结果,刘恒只是派出将军陈武(柴武),就很快击败了叛军,刘兴居被俘自杀。
从各种迹象来看,汉文帝刘恒显然早就对此有所防备,但刘兴居的失败并没有彻底粉碎诸侯王们的幻想。
在济北王刘兴居之后,又有淮南王刘长准备起兵叛乱。
只不过,还没等淮南王开始行动,朝廷就先一步发觉了他的图谋不轨,召他入京,趁机剥夺王位,同谋者全部诛杀。
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同谋者当中,就有之前平定济北王刘兴居叛乱的将军陈武(柴武)的儿子。
而为了防备诸侯王作乱,汉文帝早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就有布局了。
除了分割齐国之外,汉文帝还分封皇子,成为新的诸侯王,以制衡其他人。
后来,在巩固皇位之后,汉文帝又借着周勃这个典型推行新政,命令列候前往自己的封地,以削弱功勋大臣在京城的影响力,同时加强皇帝对京畿兵权的掌控。
有周勃带头,其他的列侯自然纷纷就范。
而列侯被迁往各自的封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进一步制衡诸侯王。
汉高帝刘邦吸取了强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采取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制度。
但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新的问题,诸侯王逐渐尾大不掉,封国与郡县之间失去了平衡。
而列侯们个个都是功勋卓著,可以很好地震慑诸侯王,相互掣肘,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总体上,对付功勋大臣与诸侯王,汉文帝刘恒采取的是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策略,而对北方虎视眈眈的匈奴,则采取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稳定局面,以积蓄实力。
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下,汉文帝刘恒终于从一个被人轻视的藩王,成长为成绩卓著的有为皇帝,奠定了西汉初期“文景之治”的盛世之基。
开局一手烂牌,玩到最后竟然成了通吃四方的赢家。
而且,睿智的汉文帝对自己的身后事的安排也极具智慧。
在其他皇帝的陵墓被无数盗墓贼光顾的情况下,汉文帝刘恒的陵墓,直到2022年才真正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