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够从落后挨打走向和平富强,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离不开杰出领袖的坚持带领,离不开热血将士们的艰苦奋斗。
新中国成立之初,因常年战火的冲击,国力薄弱,经济落后,当时大多数百姓就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满足。
但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的带领下从未自暴自弃,拿出了昂扬斗志与不懈的努力,全国齐心协力,将祖国推向了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01
李又兰,是我国英雄儿女中的一员。她是一位心怀民族大义的“军花”,曾在战乱年代为中国的和平与敌人作斗争,曾为和平年代为祖国的发展兢兢业业地做贡献,凭借出色的能力和优秀的思想品格,担任过国防科委,是名副其实的爱国女英雄。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往离不开“志趣相投”的法则,李又兰自身具有高尚的情操,那么爱的自然也是英雄,她的前夫是新四军高干,第二任丈夫则是国务院总理,她的女婿更是厉害,官至正国级!
这位人美心善格局高的女性,具体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1919年,李又兰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幸福家庭,由于她父亲比较有志气和本事,她的家庭条件还不错!在那个动荡穷苦的年代,她不必为了温饱而发愁。
她的父亲名叫李善祥,是一位爱国志士,曾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后来,她父亲因看不惯旧贵族势力对民众的剥削压迫,便投身于商海干实业。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又兰从小就萌生了爱国之心,对底层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非常同情,立志长大后为祖国的和平与发展奉献力量。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条件,她从小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念完小学后转到上海读中学,在校期间踏实勤奋,学习成绩优秀。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又兰作为一个女孩子,不仅没有惊慌失措,还燃起了更强烈的报国之志,跟随父亲踏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02
父亲是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总是以身作则,用坚定的爱国信仰与行为,为她做榜样,使得她不管面对多么嚣张的敌人,都毫不畏惧、从不退缩。
1931年,鬼子听说了她父亲在当地的影响力后试图拉拢。她父亲,面对鬼子的威逼利诱不仅没有一丝动摇,还怒不可遏,拿出了严厉拒绝的态度。
李又兰将父亲的一言一行看在眼里,不断向父亲学习,加上先进思想的熏陶,在全面抗日战争打响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国民党的军训班。
在军训班,李又兰每天都进行刻苦的训练,掌握了不少作战技能。但渐渐地她发现军训班就像是“纸上谈兵”,在实际作战经验上尚不如父亲教她来得实用,于是离开了军训班,前往南昌,加入了新四军这支光明正义的队伍。这一年,她才19岁。
因为李又兰年龄小,又是姑娘家家的,不可能真和敌人面对面的打斗,军中便给她安排了宣传方面的工作。但凡是革命工作,就没有简单轻松的,李又兰虽处于后方阵线,每天的革命工作也很辛苦,且经常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
不过,她从未露出过一丝胆怯,面对敌人,只有痛恨和怒火。所以为了更好的对敌人作斗争,她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用一点一滴的汗水,成长为军中的一名出色书记员和干事。
李又兰工作认真,多才多艺,品格端正,长相清秀漂亮,是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战友们眼中的美丽“军花”,就连当时的副军长项英都听说了她的美名,对她投去了热烈的目光。
自古美人配英雄,李又兰对项英的光荣事迹也早有耳闻,对他也崇敬不已,两人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由欣赏转为爱,渐渐走到了一起。
03
1941年,李又兰与项英在战友们的祝福下,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十分恩爱,相互照顾与支持,成了一对幸福的革命眷侣。然而天不作美,两人结婚2个月后,项英就因为叛徒的出卖壮烈牺牲,与李又兰阴阳两隔。
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李又兰,悲痛欲绝,整天以泪洗面,久久不能振作。不过她从小就是一位十分坚强的女性,为了祖国与人民,最终打起精神,拾起信念,重新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革命的道路上,李又兰结识了亡夫的部下张爱萍,他在一次会议中作出了精彩的演讲,给李又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际上,张爱萍对李又兰倾心已久,在会议结束后主动接近李友兰,两人对彼此的感觉都很好,渐渐发展成了恋人关系,最后结为夫妻。
婚后,两人一直恩爱如初,一起携手走过了60多个春秋,两颗心的不离不弃,造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在事业上两人也各有成就,张爱萍在建国后成为了开国上将,李友兰则在国防科委为人民服务。这对优秀夫妻孕育有4个孩子,其中他们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正国级干部俞正声,那么可以推测,两人的孩子定然也拥有着良好的思想品格,才会与正国级干部走到一起。
2012年2月2日,李又兰因病去世,享年93岁。这位美丽勇敢的女性,以一颗朴实坚韧的心灵,为祖国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同时收获了圆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