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人大代表提的一个建议,博得大家热议双手赞同,那就是“取消高干病房”!
一谈到“高干房”,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管在影视中还是现实中,常常提到这样的话题,真的让人深恶痛绝!
前几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有这么一个精彩情节,那就是汉东省的老检察长陈岩石和老婆的对话,二人痛斥一建设厅老厅长住18年“高干病房”。
陈岩石直接说,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也觉得,老厅长的做法真的令人比较气愤,住18年?什么概念!要花多少纳税人的钱?虽然说这是影视片段,但是故事的原型,往往都是现实的映射。
而现实中,往往比影视中更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我们的人民网就曾经报道过,一退休省级的干部,就光一次的住院的消费就达到了惊人的300万!!!
这样的消费,远远超出常人的心理极限!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今看病难看病贵是常态,有太多的普通老百姓,都是通宵达旦去医院排着长长的队伍,有的人甚至还要在寒冷的夜晚广场上、医院病房楼道里睡上一星期。
就是为了看病,就为了能等到一个普通床位。
此时,我们对比下那些住高干房的人,曾经人民的公仆们,花着巨资,还几乎不要自己掏钱的退休领导们,这不是极大的讽刺吗?这难道就是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么?
这样的高干房,怎能不激起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愤怒呢?这些退休领导干部,在工作时,已经享受了极好的待遇,退休后,治病也几乎不花钱,还大肆浪费医疗资源,真让人难以接受。
这样的公费医疗,造成医疗上的“合法浪费”更加的让人深恶痛绝。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高干房是遗留下来的产物,初衷也是为那些曾经在枪炮下走出来,为国奉献的,流过鲜血战斗过的老干部提供好的医疗服务,也确实有积极的一面。
但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和平时期,这样的老干部已经很少了,对于现在和平时期干部仍然享受这样特殊医疗待遇,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我们应该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所以是时候该取消高干房了。
因为,这些年我们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数急剧增加,医疗资源根本不够用,而此时,高干病房却占用大量的宝贵资源,国家钱不少花,享受的却只是少数人,而我们更多人却享受得不到一点实惠。
所以综合来说,到了取消高干房时机了:
一、首先就像我前面所说,和平年代的老干部不该享受特殊待遇,因为他们没有资格与战争时代的老干部比,他们不够格。
二、其次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急剧增加,应该让所有老年人都享受到合理的医疗资源,而不是让某些人享受特殊待遇,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真正的让普通老百姓普惠,这是公平正义体现。
三、让我们高级干部做到从群众中来,也要回到群众中去,让他们体验下普通老百姓的医疗资源,有利于了解民情,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也有利于解决相关的矛盾。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已经到了该取消高干房的时候了,当然了也不采取“一刀切”,也就是说,对于战争时代的老干部,或者说有真正重大贡献的人,或者因公致残等群体,可以享受特殊医疗优待优惠!
让他们名正言顺地享受特殊待遇,我相信没人有意见,一句话“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大家同意这样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