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干病房真就不合理吗?到底动了谁的蛋糕?网友:又不违法

高干病房真就不合理吗?到底动了谁的蛋糕?网友:又不违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丽姐说圈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1/17 9:58:31

近日,我们人大代表提的一个建议,博得大家热议双手赞同,那就是“取消高干病房”!

一谈到“高干房”,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管在影视中还是现实中,常提到这样的话题,真的让人深恶痛绝!

前几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有这么一个精彩情节,那就是汉东省的老检察长陈岩石老婆的对话,二人痛斥一建设厅老厅长住18年“高干病房”。

陈岩石直接说,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也觉得,老厅长的做法真的令人比较气愤,住18年?什么概念!要花多少纳税人的钱?虽然说这是影视片段,但是故事的原型,往往都是现实的映射。

而现实中,往往比影视中更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我们的人民网就经报道过,一退休省级的干部,就光一次的住院的消费就达到了惊人的300万!!!

这样的消费,远远超出常人的心理极限!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今看病难看病贵是常态,有太多的普通老百姓,都是通宵达旦去医院排着长长的队伍,有的人甚至还要在寒的夜晚广场上、医院病房楼道里睡上一星期。

就是为了看病,就为了能等到一个普通床位。

此时,我们对比下那些住高干房的人,曾经人民的公仆们,花着巨资,还几乎不要自己掏钱的退休领导们,这不是极大的讽刺吗?这难道就是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么?

这样的高干房,怎能不激起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愤怒呢?这些退休领导干部,在工作时,已经享受了极好的待遇,退休后,治病也几乎不花钱,还大肆浪费医疗资源,真让人难以接受。

这样的公费医疗,造成医疗上的“合法浪费”更加的让人深恶痛绝。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高干房是遗留下来的产物,初衷也是为那些曾经在枪炮下走出来,为国奉献的,流过鲜血战斗过的老干部提供好的医疗服务,也确实有积极的一面。

但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和平时期,这样的老干部已经很少了,对于现在和平时期干部仍然享受这样特殊医疗待遇,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我们应该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所以是时候该取消高干房了。

因为,这些年我们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数急剧增加,医疗资源根本不够用,而此时,高干病房却占用大量的宝贵资源,国家钱不少花,享受的却只是少数人,而我们更多人却享受得不到一点实惠。

所以综合来说,到了取消高干房时机了:

一、首先就像我前面所说,和平年代的老干部不该享受特殊待遇,因为他们没有资格与战争时代的老干部比,他们不够格。

二、其次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急剧增加,应该让所有老年人都享受到合理的医疗资源,而不是让某些人享受特殊待遇,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真正的让普通老百姓普惠,这是公平正义体现。

三、让我们高级干部做到从群众中来,也要回到群众中去,让他们体验下普通老百姓的医疗资源,有利于了解民情,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也有利于解决相关的矛盾。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已经到了该取消高干房的时候了,当然了也不采取“一刀切”,也就是说,对于战争时代的老干部,或者说有真正重大贡献的人,或者因公致残等群体,可以享受特殊医疗优待优惠!

让他们名正言顺地享受特殊待遇,我相信没人有意见,一句话“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大家同意这样说法吗?

标签: 病房高干医疗蛋糕

更多文章

  • 曹操联姻的对象——孙策、张绣、张鲁、袁谭、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曹操,孙策,张绣,张鲁,袁谭,刘协

    提起三国里的联姻,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孙权嫁妹妹给刘备,以此巩固孙刘联盟。其实孙刘联姻不算什么,曹操才是三国里最擅长联姻的人,孙策、张绣、张鲁、袁谭、刘协和曹操都有姻亲关系。曹操利用联姻拉拢孙策曹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公元200年孙策横扫江东六郡,而袁绍也已统一河北四州。曹操感叹:“猘儿难与争锋也

  • 袁谭在帮助曹操打败袁尚之后就立即被曹操给一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袁谭,曹操,袁尚,袁绍

    官渡之战的整个战役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天命所归,而袁绍则是大蠢蛋,屡屡拒绝属下们的正确建议,自以为是,最终落得了个惨败,也丢了夺取天下的资本,可是如果仔细去看历史记载的话,就会知道,作为那段历史最有价值的史料,《三国志》多少在偏向贬低了袁绍在此战中年的表现,个人觉得,袁绍在官渡之战时期,决策上并

  • 三国时期袁谭手下人才匮乏,但此人算是一员大将,最后英勇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袁谭,袁绍,大将,赵子龙,张郃,文丑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六十二讲:三国时期袁谭手下人才匮乏,但此人算是一员大将,最后英勇牺牲。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许多武艺出众的猛将。豪不夸张地说,在三国前期,河北袁绍手下名将如云,其中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名声最

  • 兄弟阋墙也有遗传?袁绍长子袁谭:宁赠江山于外人,也不予家贼!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袁绍,袁谭,曹操,袁术,逢纪,郭嘉,汉朝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47)主笔:江湖闲乐生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一代霸主袁绍因病去世。死就死吧,糟糕的是,他死的很纠结。按照法统,袁绍本应让嫡长子袁谭继承祖业,但袁绍更喜欢更帅的三儿子袁尚,认为老帅哥的继承人也该是小帅哥才对,可这又于礼法不合,所以他临死也未能确立继承人,最后给

  • 袁绍之子袁谭,初期只有平原之地,是如何控制青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袁谭,袁绍,青州,公孙瓒,曹操,刘备

    提到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谭,可能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的标签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袁绍在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病死,袁谭和袁尚不团结一心对抗曹操,保证袁氏在河北的统治地位,反而互相争斗。袁谭无法击败袁尚,更是与曹操联合对付袁尚。结果就是二袁先后被曹操消灭,曹操比较顺利地平定北方。袁谭与袁尚竞争

  •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42)——袁谭投降·郭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袁谭,郭嘉,曹操,袁绍,孙策,刘备,刘表,乱世群雄,汉朝,三国

    原创(紧接上期)上期聊到曹操在大好形势下却撤兵回去了,是为什么呢?(本期内容不好拆分,篇幅会长一点,请各位读者耐心细看)曹操撤回许县后,于当月下达了一个诏令,看了这个诏令才知道曹操为什么撤军了。史书上将这道诏令称为《军将败抵罪令》,诏令中说:“《司马法》上说‘将军后退者死’,所以赵括母亲请求不受赵括

  • 败袁谭,征乌桓,破马超!被称为三国最强兵种的虎豹骑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青檀子标签:袁谭,马超,乌桓,曹操,骑兵,袁绍,虎豹骑,历史片,驯养动物,三国(电视剧)

    虎豹骑,曹操手中一把精锐无比的利剑!《三国志》中曾记载:“(曹)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由此可见,虎豹骑中的士兵都是由其他军队百人中选一人而来,堪称精锐中的精锐。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促使虎豹骑成为了曹魏独一无二的王牌军队。虎豹骑的由来?虎豹骑并不特指一支骑兵部队,而是由虎骑和豹骑

  • 袁绍逝世,袁谭袁尚争位相斗,曹操坐收渔翁之利,曹操平定乌恒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袁绍,袁谭,袁尚,乌恒,诗人,汉朝,曹操手下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一直被曹操追着攻打,身体状况益差,袁绍回翼州后,跟众谋士商议,想立继承人,袁绍有三子,袁潭为人性刚好杀,辛评、郭图辅佐。袁熙柔懦。袁尚有英雄之表,礼贤下士,审配、缝纪辅佐。袁绍想立袁尚为后嗣。郭图谏言,袁谭为长子,现在领军在外,主公欲废长立幼,这易祸乱。现在军威受挫,敌兵

  • 袁绍死后,为何袁谭和袁尚不联合抗击曹操?郭嘉9个字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袁绍,曹操,郭嘉,袁谭,袁尚,张郃

    很多人认为,官渡之战决定了袁绍集团的覆灭,认为袁绍自从在官渡遭到大败以后,就没有希望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袁绍集团非常强大,虽然他们在官渡之战中败得很惨,但是他们实力仍在,仍然能够组织起力量和曹操斡旋,只不过袁绍过早离世了,使得袁绍集团失去了主心骨!不过袁绍死后,他的儿子袁谭和袁尚还活着,他

  • 从举袁谭、袁涣为茂才,来看刘备的政治手腕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袁谭,袁涣,刘备,袁绍,茂才,蜀汉,三国,政治手腕,曹操手下

    茂才,就是秀才的意思,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才改为茂才。两汉实行察举制,只有被举为孝廉或者茂才,才能正式进入官场,比如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意思是说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入朝为郎,之后担任洛阳北部尉。茂才其实比孝廉更难得,因为名额少,光武帝刘秀曾下令:“三公举茂才各一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