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大家都对公务编、社保养老、医疗、高干病房和其它待遇的双轨现象特别敏感。
其实,这些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为啥以前没有这么群情激愤呢?
这种情况的发生,以我个人来看,其实是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的。
确切地说是11月份,引爆点是封控和放开之争,那时撕裂和对立的矛盾开始激发,而医疗改革给老人带来似乎是与民争利的现象,加深了人们的不满意。
在疫情放开后到现在,事情似乎一发不可收拾了。
我们可以说是疫情后遗症,尤其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经济缓慢发展,百姓当前面对了困难的境况,而对未来的预期又不看好,问题就突出起来了。
再加上房地产经济、银行还贷对百姓的不利,包括了医疗改革等措施的出台,百姓好像突然开窍了,原来一白遮百丑的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后,把一些矛盾就一下子深化了,摆在了明面上,大家就开始情绪激烈了。
所以说,大部分矛盾的根本点还在于经济发展,在于百姓的收入。一些不公平平等的事情,加大了人们的心理不平衡感。
原本,大家日子好过了,有钱花了,容忍度就高,啥都好说。因为有更好的选择在等着我们,一些问题大概能说得过去也就行了。
但是,在人们自己利益受损,而某些差距鸿沟却异常刺眼时,这就不能忍也无需再忍了。
当然,即便是经济快速发展,公务编、社保养老、医疗、高干病房和其它待遇的双轨现象,这些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早晚也会浮出水面,早晚也会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