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曾经动辄出兵数十万,为何到了秦王子婴时,毫无抵抗便投降了

秦国曾经动辄出兵数十万,为何到了秦王子婴时,毫无抵抗便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香茗史馆 访问量:437 更新时间:2024/1/16 9:01:40

战国时期,秦国动辄便能出兵数十万,然而到了秦王子婴在位时,当刘邦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后,却几乎兵不血刃便杀到了咸阳城下,秦王子婴更是几乎毫无抵抗便选择了投降,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切,还得从先秦时期的兵制说起。

先秦普遍实行征兵制,秦国具有绝对制度优势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且通常直辖区域较小,国家根本无力负担规模较大的常备军队,因此当时普遍采用动员能力较强的“征兵制”,即百姓在平时接受军事训练并服役,战时响应国家征召参与征战。

根据《诗·邶风·击鼓》的记载,西周时期,“国人”男子20岁开始赴力役和参加军事训练,30岁授兵器充当正卒,60岁退兵器免戍,而根据《周礼·地官·小司徒》的记载,当时为正卒者“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即每家征一人服现役,余丁皆服预备役。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战争频率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开始相继改革田制和军制,虽然依旧以征兵制为主,但却打破了奴隶不准当兵的限制,从而将征兵对象从贵族和国人,扩大到了所有男丁,并通过“编户齐民”的方式确保征兵规模。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集权的加强,为了确保军队战斗力,各诸侯国虽然都通过挑选精锐之士组成常备军,例如魏国的魏武卒,但这类常备军人数通常也不多,在大规模战斗时,仍然以征兵制为主。

随着列国开始推行郡县制或县郡制,为了便于征兵,各国皆推行郡县征兵制,即男丁需要按要求登记傅籍,朝廷用兵时,则按郡、县、乡、里等行政体系征集境内丁壮为兵。如秦国便规定,凡17岁的男子必须向官府登记,申报姓名、年龄、健康状况等,称为“傅籍”,以便随时应征,至60岁免役。

也正是由于这种制度,战国时期才会频繁爆发规模极大的战争,动辄出动军队数十万。

当然,这种寓兵于农的做法,虽然能够确保国家的动员能力,但却无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后世王朝的常备兵同日而语。不过,由于当时所有诸侯采用的都是征兵制,因此战斗力的强弱并不算明显,直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出现。

首先是集权程度,秦国“商鞅变法”后宗族权力丧失殆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集权程度远超其余列国,君权的高度集中,极大加强了国家动员能力,极限动员下甚至能够达到“六丁抽一”,因此秦国虽然只有六七百万人口,但却足以动员出上百万军队。

其次是军队战力,商鞅变法后取消世卿世禄制,转而推行“军功爵制”,这无疑极大激发了百姓从军打仗的欲望,增强了军队的战斗意志,为了军功他们不仅会将敌人的头颅挂在腰间继续杀敌,甚至会为了抢夺军功而互相残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秦国军队被其他列国称之为“虎狼之师”。

最后是武器装备,根据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文物和考古学家的研究,秦国当时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而且武器装备的生产工艺极为先进,同时还利用“物勒工名”制度确保了武器生产质量,这些都极大保证了秦军战斗力的下限。

正是凭借着这些制度层面的绝对优势,秦国不仅可以在战争时动员庞大的兵力,而且军队战力可以得到保证,这才是秦军无往而不利的根本所在。

由于制度被破坏殆尽,秦三世时已经无兵可征

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再到秦始皇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秦国始终保持着“商鞅变法”以来的制度,这才是秦始皇时能够在南北开战的同时,还能抽调大量役夫的原因,可惜秦国百姓虽然适应了这套制度,但六国百姓却很难短期内适应,而这也是秦国迅速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商鞅变法”以来确定的制度优势,才是秦国维持统治的根本,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秦始皇的去世,秦二世胡亥的即位被打破了。

秦二世即位后,不仅残害了兄弟姐妹和蒙氏兄弟等人,在皇位稳固之后,更是一心贪图享乐,而将朝政大权交给了赵高,结果赵高大肆任人唯亲、打击异己,不仅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更是彻底破坏了“商鞅变法”以来的“军功爵制”。

“军功爵制”乃是秦国征兵制的基础,而正是由于该制度被破坏,导致秦二世时国家便已经再难征兵,以至于面对杀入关中的义军,不得不以骊山刑徒组成军队平叛。

此外,后来李斯为保命献上的《上书对二世》,则彻底破坏了秦国的官僚体制,彻底将秦朝的各级官吏变成了酷吏,导致秦国失去民心支持。

章邯的率领下,虽然以骊山刑徒组成的军队屡战屡胜,但兵力的消耗却是难以避免的。当章邯在东阿被项梁击败后,秦二世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征发关中所有兵力增援章邯,此举虽然使得章邯军势复振,最终击败项梁,却也就此导致关中兵力空虚。

虽然后来赵高杀死了秦二世胡亥,子婴即位后又杀死了赵高,但当时的天下局势却是外部叛乱四起,而秦国内部在经历一系列变故后却是混乱不堪,更要命的是,秦国统治根基已经动摇,由于“军功爵制”和官僚体系被全面破坏,朝廷根本征不到兵。

这种情形下,当刘邦于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率大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时,秦国只能勉强组织最后的力量在蓝田阻挡刘邦,但随着这支军队的战败,秦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力量再进行抵抗。

当刘邦一路兵不血刃的抵达咸阳城下后,秦王子婴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最终选择了投降,秦朝就此灭亡。与此同时,秦国最后的军事力量,即章邯和王离的军队,也在巨鹿战场惨遭战败。

如上所述,刘邦进入关中后,秦王子婴之所以没有抵抗,主要原因便是秦国引以为傲的“军功爵制”遭到破坏,再加上官僚系统的全面崩溃,导致朝廷根本征不到兵,在主力军队被牵制在赵地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刘邦。

事实上,刘邦之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楚汉争霸”的胜利,少不了关中百姓源源不断的支持,由此也可侧面证明,当时的秦国并非无丁可用,而是朝廷征不到兵罢了。

标签: 秦王子婴秦国刘邦章邯秦二世嬴政

更多文章

  • 秦王子婴到底是谁?司马迁都不清楚,可能是秦二世的祖父你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司马迁,秦二世,秦王子婴,秦王,赵高,嬴政

    富大龙饰演的秦始皇秦始皇创立的秦朝虽然只有区区14年国祚,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浓墨重彩的印记。可是由于秦朝距今年代久远,导致很多事情模糊不清,比如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任皇帝(确切地说是秦王子婴),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就非常稀少,稀少到连他的身世都不清楚。我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他是胡亥之子,实际

  • 让历史来最终揭晓秦王子婴身世的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秦王子婴,秦二世,赵高,扶苏,嬴政,秦王

    在上篇《秦王子婴到底是嬴政之弟还是胡亥之侄?》中,我们讲到秦二世胡亥篡夺帝位之后,赵高再次怂恿他诛杀宗亲公子和朝中功臣,胡亥于是将秦始皇的儿子们共计十二人全部“僇死”(枭首碎尸)弃市于咸阳,连同女儿共十人“矺(音同折)死”(肢解分尸)于陕西杜县,统统都是惨绝人寰的死法。而后人又讲到公子婴(或公子子婴

  • 秦王子婴那么容易就杀了赵高,秦二世却做不到?原因让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赵高,秦二世,嬴政,李斯,秦王子婴

    为什么秦二世都没能除掉赵高,反而子婴却轻而易举的就诛杀了赵高呢?原因让人很无奈。其实不是秦二世没有能力杀死赵高,是秦二世根本就没想杀过赵高,后等秦二世对赵高产生不满和怀疑时,赵高已经有了防备,也就是赵高准备发动望夷宫政变前的这段时间。等望夷宫政变发生时,秦二世即便想杀赵高也做不到了。众所周知,胡亥之

  • 秦王子婴,如何用计除掉大宦官赵高?他如何被项羽残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赵高,项羽,周朝,秦二世,书法家,秦王子婴,汉高祖刘邦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直言劝谏子婴生平鲜见于史册,早年经历不详,最早记载其事迹的文献是《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秦王子婴剧照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

  • 秦王子婴到底是谁?秦二世兄长还是秦始皇的弟弟?更或者是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秦二世,嬴政,秦王子婴,赵高,秦王,刘邦

    子婴是否为扶苏的儿子,这个有争议。秦二世不杀子婴,是因为在他的眼中,子婴不是他的竞争对手,那么子婴与秦二世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到了子婴的身份。秦始皇的子女史载秦始皇虽然一生未立皇后,但子女并不少,有三十多个子女,其中儿子占了二十多个。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时病故于沙丘。死前他给长子扶苏留了遗

  • 秦王子婴的政治生命只有46天,做了四件事,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秦王子婴,秦二世,赵高,刘邦,嬴政,扶苏

    作者:青灯当秦始皇嬴政用十年的时间,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百年乱世,秦这个国家,就已经站在了巅峰。(一)胡亥上位,尽屠兄弟姐妹只是仅秦始皇一人,终究不能延续千年国祚。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却死在行宫。临死之前,召回儿子扶苏,这也是将大秦交给了扶苏。只是在皇位权利面前,秦始皇的宦官赵高,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秦始

  • 假如秦王子婴拒绝投降,他能够守住秦国么?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秦王子婴,秦国,刘邦,赵高,项羽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假如秦王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才能中等的辅佐之臣,即使肴函以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然后太史公司马迁给出的理由是,秦地是四塞之地,山河以为固。看到太史公的评论,大叔在想假如秦王子婴拒绝投降,他能够守住秦国么?答案显然是不可能

  • 刘邦入关中的路线是怎样的?秦王子婴为何轻易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秦军,秦国,关中,先秦,汉朝,周朝,秦王子婴,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7年八月,刘邦兵临武关,派宁昌入关,去咸阳与赵高谈判。此时子婴杀赵高,即秦王位。随后秦王子婴下令将赵高尸首车裂示众,并夷三族,秦人无不称快。子婴本打算只杀赵高等少数人,团结秦国所有力量抵抗刘邦军团,可是赵高曾大肆招揽人马,安插亲信,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在灭除赵高亲信的过程中,很难控制

  • 秦王子婴那么容易就杀了赵高,为何秦二世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赵高,秦二世,嬴政,李斯,秦王子婴

    为什么秦二世都没能除掉赵高,反而子婴却轻而易举的就诛杀了赵高呢?原因让人很无奈。其实不是秦二世没有能力杀死赵高,是秦二世根本就没想杀过赵高,后等秦二世对赵高产生不满和怀疑时,赵高已经有了防备,也就是赵高准备发动望夷宫政变前的这段时间。等望夷宫政变发生时,秦二世即便想杀赵高也做不到了。众所周知,胡亥之

  • 嬴政是如何处置嫪毐的?本人车裂,家属被杀光,嬴政:他自找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嬴政,吕不韦,太后,秦国,昌平君,秦王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嬴政刚刚成年亲政,就接到告密,知道母亲不但和嫪毐通奸,还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在雍城秘密抚养着,这种消息,无论砸在谁的头上,都不是一般程度的震撼。嬴政上任伊始,要处理的头一件事竟然是亲生母亲的私生活丑闻。这类事情,哪怕只是发生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