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非之死:被同门李斯陷害?别拿言情剧来理解历史人物

韩非之死:被同门李斯陷害?别拿言情剧来理解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球球先生 访问量:3722 更新时间:2024/1/28 7:41:23

《大秦赋》本该是一部激动人心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电视剧,但是演到现在,慢慢的开始向古代宫廷斗争剧靠拢,各种狗血情节开始出现。

本该是秦王扫六合的战争场面,但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各种宫斗之下的阴谋诡计,从赵姬到娼后,后宫乱政更是经常被拿来说事儿。

这些作为娱乐的噱头,说说也就罢了,要是拿来当做是正经的历史剧播出,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不过古人八卦的心也丝毫不必我们少多少。

比如说一直流传很广的韩非和李斯的故事,说什么韩非和李斯本是同门,都曾拜在荀子门下学习,结果李斯知道能力不如韩非,就陷害韩非,导致韩非死在秦国的监狱里。

这个故事里包含了许多历史事实,同时更包含了人们将复杂因故关系简单化的故事逻辑,故事倒是个成功的故事,但他却远远不是历史的真相。

用故事来理解历史,虽然简单易懂,但却严重失真,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历史上真的的韩非到底失真怎么死的。

(01)生不逢时的法家人物

我们通常把战国时代成为乱世,所谓乱世当然就是原来的那一套秩序不管用了,各个国家面对新的问题,都在酝酿新的解决方案。

这里面大大小小各个国家都要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既然原来周天子的那一套玩不转了,各个国家都在寻求新的秩序的建立和富国强兵的办法。

在寻求富国强兵的办法中,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流派和解决方案,这就是诸子百家兴起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规模和影响力来看,有四家的主张影响力是最大的,分别是儒墨道法。

这里面又以法家的主张见效快,效果好而备受各个国家君主的青睐,那个时期只要是曾经富强过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采用了法家的主张来主持了本国的变法,区别就是流派和变革的程度不同罢了。

像魏国的李悝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这些都是法家的著名人物,而且在短时间内都在国力达到了一定的兴盛传程度,魏国韩国燕国这些都曾经光芒一时,更不要说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那更是让秦国彻底脱胎换骨。

法家的主张分为了三派,分别是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二韩非总结和融汇和他们三个人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家体系,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有大才,但很可惜生不逢时,韩非活跃的年代,已经是战国后期,时间上已经不可能再给他时间让他来实施变法行为。

韩非是韩国人,当时的韩国是四战之地,而且实力上在战国七雄中垫底,这样一个韩国,是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内部事务的。

更重要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韩国

有弱的道理,情势都如此危机了,面对国内这样一个大宝贝,韩王居然是完全置之不理,对韩非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完全置之不理,这样的国家,成为被秦始皇灭的第一个国家也不算冤枉。

韩王不识货,自有慧眼识珠的人,秦王政读了韩非的著作之后,拍案叫绝大为赞赏,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这就是秦国对待人才的态度,这次为了得到韩非,不惜发兵攻打韩国,这也是为什么秦国有那么多客卿,不是秦国人却愿意我秦国效力的原因,公元前233年,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因为一个人才而发兵攻打韩国,嬴政对韩非的喜欢可真是不一般。

(02)从不两难的韩非

韩非入秦,这也算是完成了秦始皇的心愿,秦国一向对于人才都是来者不拒,但是韩非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韩国的王室,这样的身份注定了他就算到了秦国,是没法完全为秦国服务的。

他不像其他的外国人才,诸如李斯、尉缭、姚贾、顿弱、郑国等一样全力投入秦国统一大业,韩非的心里从来没有纠结过,是否为秦服务的前提是,自己心里是有韩国的,他到秦国的前提就是为了保存韩国。

入秦之后,韩非对秦王上了《存韩书》,力劝秦始皇不要进攻弱小的韩国,而应该首先进攻广袤的楚国,这就是韩非,哪怕是自己的国家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但是他心里依然不会放下自己的祖国,他的所做所为,有点像屈原最后的为国尽忠。

从后面的事情发展和韩非本人的见识来看,韩非基本上是知道秦王嬴政是不会信他的话的,春秋战国以来,各个国家都积累了大量的教训和经验,合纵连横反反复复,韩非的目的一眼就能被嬴政看出来,但是为了秦国韩非不得不这样做。

最终韩非无法完全融入到秦国的权力场,更无法为秦国服务,在老同学李斯的建议下,他被关进了大牢,李斯作为韩非的同学,他是了解李斯的。

世人只知道李斯了解韩非的能力,其实李斯更了解韩非的节操,韩非这样的人宁折不弯,留在秦国凭他的能力指不定能出什么幺蛾子来。

《史记》里对韩非的死描述的很有戏剧性,韩非在监狱里还想面见嬴政,但是李斯不允许,并用毒药毒死了他,嬴政本来想放了韩非,但为时已晚韩非已经死了。

这件事很容易理解成,韩非是被李斯偷偷毒死的,那可是秦国的监牢,况且韩非名义上的身份可是韩国使者,李斯身为秦国大臣,是不可能偷偷毒死韩非的。

想杀韩非的人可能很多,比如李斯,姚贾,但最终下命令拍板的却是秦王嬴政,见过无数能人的嬴政,知道韩非不能为自己所用,在大规模灭掉六国的前夕,就只能杀掉韩非了。

至于说用毒药,那也是对韩非的一种优待,不受刑而死算得上是对韩非最大的尊重了,这一点嬴政做的没错,韩非也没错,只不过大家立场不同,而且根本立场就是你死我活那种,所以秦始皇是很喜欢这个人才,但如果不能为秦所用,就只能杀了以绝后患。

(03)一个时代的终结

韩非死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刚刚开始,然而另一个时代却也终结了,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韩非死了,他的著作却留了下来。

《韩非子》被秦始皇反复阅读,最终成了秦朝的国策,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就是《韩非子》里面最有名的一句话。

这句话终结了百家争鸣和游侠满地的时代,秦朝尚短,继承了秦朝制度的汉朝,则完成了对百家争鸣时代终结的最终任务。

从汉朝开始,不再有百家争鸣,从此儒家成了外衣,法家成了里子,外儒内法从来都是历代皇帝做的事情,韩非的细想最终成了法家的经典总结,也让法家一直在这个土地上长生不衰。

历史上的韩非,也许生前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但被后人称作韩非子,已经是对他巨大的肯定了,韩非之死也不是什么李斯妒忌造成了,而是那个时代和李斯个性碰撞出来的唯一结局。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同期名人“李斯”,你知道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李斯,嬴政,丞相,周朝,秦朝,秦始皇,书法家,焚书坑儒,汉高祖刘邦

    #历史开讲#李斯(284BC-208BC)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他是是秦始皇的重要官员之一。也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凭借着卓越的才华和勤奋的工作,最终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斯在秦朝担任了多个职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法律工作。作为一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朕”做自称,丞相李斯:把字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宦卿月动物谈标签:嬴政,李斯,皇帝,孟子,丞相,先秦,周天子,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德高于三皇功过于五帝于是将“三皇五帝”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另外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其他人都不能用这个字来称呼自己后来历代的400多位皇帝都使用这个“朕”自称那么秦始皇

  • 攻坚战丨李斯华:能“侦”善战多面手

    历史解密编辑:南宁警方标签:公安,破案,刑侦,侦查,李斯华

    榜样誓言全区公安机关岁末年初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开展以来,南宁市公安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坚强决心,扎实有效稳步推动攻坚战向纵深发展,全体民警、辅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 “一鼓作气、不胜不休”的闯劲,戮力同心、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攻坚战”。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前行。

  • 秦国三大名相,商鞅、吕不韦、李斯都对秦有功,为何都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商鞅,吕不韦,李斯,秦国,秦王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的吕不韦、李斯等。正是这些人的辅佐下,秦国才日益强盛,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

  • 央视有个李斯璇

    历史解密编辑:娱影一直在哦标签:李斯璇,央视,北大,欧阳夏丹,撒贝宁

    央视有个李斯璇(随笔杂谈)(七星桥上的作品)(李斯璇)好久没见李斯璇出现在财经新闻主播台上了。她去哪儿了?李斯璇,财经新闻频道中的欧阳夏丹。欧阳夏丹去哪儿了?也好久未有出现在《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优秀的播音员,总是让人牵挂。让人牵挂的,并非她们美如花,而是她们的优秀优雅。李斯璇,若论姿色,稍逊一筹

  • 李斯的著作:探索他的思想体系和政治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李斯,赵高,皇帝,张良,韩信,秦朝,书法家,政治哲学,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唐风荡漾意难平, 传承文化几千秋。武将戎装保国土, 源义经诗句永留。平清盛执政强治, 音乐舞蹈千古存。敬畏崇拜神明力, 效仿来者再接续。李斯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是秦朝的丞相,也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才华和手腕让他在秦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却败于宦官赵高之手,这是为什么

  • 韩非之死:一个天才的陨落,秦始皇,李斯、姚贾皆有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韩非,嬴政,李斯,秦国,姚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变法以后,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到秦始皇时期,已经基本有了统一六国的实力。而在秦始皇执政时期,还是重用法家学说,李斯、韩非等法家著名人士纷纷登台亮相,尤其是韩非原本能够一展胸中抱负,但是他却过早的陨落,这是因为什么?韩非其人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后人称韩

  • 李斯丹妮穿白色卫衣搭配黑色马甲现身,劲酷满满

    历史解密编辑:七分时尚爱穿搭标签:卫衣,马甲,穿搭,唱片,牛仔裤,李斯丹妮,音乐专辑,身材比例

    李斯丹妮现身机场。李斯丹妮穿搭了一件白色的卫衣,搭配的是一件黑色的小马甲。李斯丹妮的裤子是一件牛仔裤,头戴了两个帽子很严实。李斯丹妮的一袭穿搭劲酷满满,很有风格。你喜欢这样的李斯丹妮吗?

  • 《大秦赋》中李斯为什么抱着羊羔去见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斯,吕不韦,周天子,大秦赋,羊羔,甘罗,古装剧,书法家

    《大秦赋》的第十三集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李斯抱着一只小羊羔去拜见相邦吕不韦,在被门吏引入府中之后,发现里面还有很多先生也都抱着小羊羔等在房间里。李斯看到眼前的人群和他们怀中的羊羔,还说了一句话:“怪不得酒肆的炖羊肉如此之贵,原来全在相府。”相信很多看过这个片段的朋友都对这个片段记忆犹新,并会产生

  • 如果李斯成了诸葛亮,刘备还能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斯,诸葛亮,刘备,嬴政,曹丕

    历史为什么能成为历史?它看似毫无章法,可是冥冥之中又像是早已经注定。笔者认为当世人经常会假以伪命题猜测,如果当初的历史轨迹有一点的偏移,今天的历史会不会完全被重写。纷乱如三国,一代霸主秦始皇,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再加上历史上两位最为杰出且富有争议的谋士:李斯、诸葛亮。他们的搭配放今天绝对是1+12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