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要用“朕”做自称,丞相李斯:把字拆开看看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朕”做自称,丞相李斯:把字拆开看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宦卿月动物谈 访问量:1618 更新时间:2023/12/4 16:21:2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德高于三皇功过于五帝于是将“三皇五帝”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另外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其他人都不能用这个字来称呼自己后来历代的400多位皇帝都使用这个“朕”自称那么秦始皇为什么用“朕”来自称呢小编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件事情

秦始皇剧照“朕”字逐渐在口语里消失了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习惯用“朕、我、吾、印、台”来表达第一人称自己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使用“朕”了从西周晚期,就开始逐渐消失了《孟子》中用了5个“朕”可是都是出现在孟子引用先人的名句不是孟子主动用的《庄子在宥》里出现8次也是出现在拟古的语句里在战国后期普通使用“我”、“吾”比较多《孟子》“我”用了158次“吾”用了122次《庄子》“我”192次,“吾”387次实际上“印”和“台”也早已经消失在口语里那为何秦始皇没有用呢

关键是这两个字消失的太早了很难使人们联想起来所以用“朕”就比较合适了即可以让老百姓少犯忌又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后世帝王多使用生僻字起名字也是这个道理“朕”在口语消失,书面语还在用周天子在下诏令时还经常用到这个“朕”字比如《左传》“敬之哉,无废朕命。”周天子在命令管仲是说“往践乃职,无逆朕命。”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虽然已经不能号令天下了但她仍然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发布诏令时经常使用此字所以秦始皇用这个“朕”字也意味着秦朝是继承了周朝的正统“朕”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是依据李斯王绾的建议而采用的“朕”字如果把字拆开,甲骨文里是“舟”和“灷”

李斯剧照“舟”此字是一个象形字舟自古就是交通工具我们的祖先选择生活的地方必须要临水祖先以采集和渔猎来获取食物而深水区就只能依靠舟舟多则获取的食物多,食物多了则财富多财富多的人逐渐变成贵族和剥削阶级所以“舟”即代表财富,也代表剥削阶级“灷”意思是火种,大家比较了解了远古时代以来火种要由德高望重的人来保管“灷”意味着地位和权利

小结:从以上分析来看秦始皇将“朕”作为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使用的自称既有先秦时期的帝王贵胄、部族首领的历史背景基础又有“朕”字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与权力意识秦始皇和君臣商议的这个“朕”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的地位和功绩

更多文章

  • 攻坚战丨李斯华:能“侦”善战多面手

    历史解密编辑:南宁警方标签:公安,破案,刑侦,侦查,李斯华

    榜样誓言全区公安机关岁末年初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开展以来,南宁市公安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坚强决心,扎实有效稳步推动攻坚战向纵深发展,全体民警、辅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 “一鼓作气、不胜不休”的闯劲,戮力同心、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攻坚战”。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前行。

  • 秦国三大名相,商鞅、吕不韦、李斯都对秦有功,为何都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商鞅,吕不韦,李斯,秦国,秦王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的吕不韦、李斯等。正是这些人的辅佐下,秦国才日益强盛,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

  • 央视有个李斯璇

    历史解密编辑:娱影一直在哦标签:李斯璇,央视,北大,欧阳夏丹,撒贝宁

    央视有个李斯璇(随笔杂谈)(七星桥上的作品)(李斯璇)好久没见李斯璇出现在财经新闻主播台上了。她去哪儿了?李斯璇,财经新闻频道中的欧阳夏丹。欧阳夏丹去哪儿了?也好久未有出现在《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优秀的播音员,总是让人牵挂。让人牵挂的,并非她们美如花,而是她们的优秀优雅。李斯璇,若论姿色,稍逊一筹

  • 李斯的著作:探索他的思想体系和政治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李斯,赵高,皇帝,张良,韩信,秦朝,书法家,政治哲学,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唐风荡漾意难平, 传承文化几千秋。武将戎装保国土, 源义经诗句永留。平清盛执政强治, 音乐舞蹈千古存。敬畏崇拜神明力, 效仿来者再接续。李斯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是秦朝的丞相,也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才华和手腕让他在秦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却败于宦官赵高之手,这是为什么

  • 韩非之死:一个天才的陨落,秦始皇,李斯、姚贾皆有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韩非,嬴政,李斯,秦国,姚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变法以后,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到秦始皇时期,已经基本有了统一六国的实力。而在秦始皇执政时期,还是重用法家学说,李斯、韩非等法家著名人士纷纷登台亮相,尤其是韩非原本能够一展胸中抱负,但是他却过早的陨落,这是因为什么?韩非其人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后人称韩

  • 李斯丹妮穿白色卫衣搭配黑色马甲现身,劲酷满满

    历史解密编辑:七分时尚爱穿搭标签:卫衣,马甲,穿搭,唱片,牛仔裤,李斯丹妮,音乐专辑,身材比例

    李斯丹妮现身机场。李斯丹妮穿搭了一件白色的卫衣,搭配的是一件黑色的小马甲。李斯丹妮的裤子是一件牛仔裤,头戴了两个帽子很严实。李斯丹妮的一袭穿搭劲酷满满,很有风格。你喜欢这样的李斯丹妮吗?

  • 《大秦赋》中李斯为什么抱着羊羔去见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斯,吕不韦,周天子,大秦赋,羊羔,甘罗,古装剧,书法家

    《大秦赋》的第十三集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李斯抱着一只小羊羔去拜见相邦吕不韦,在被门吏引入府中之后,发现里面还有很多先生也都抱着小羊羔等在房间里。李斯看到眼前的人群和他们怀中的羊羔,还说了一句话:“怪不得酒肆的炖羊肉如此之贵,原来全在相府。”相信很多看过这个片段的朋友都对这个片段记忆犹新,并会产生

  • 如果李斯成了诸葛亮,刘备还能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斯,诸葛亮,刘备,嬴政,曹丕

    历史为什么能成为历史?它看似毫无章法,可是冥冥之中又像是早已经注定。笔者认为当世人经常会假以伪命题猜测,如果当初的历史轨迹有一点的偏移,今天的历史会不会完全被重写。纷乱如三国,一代霸主秦始皇,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再加上历史上两位最为杰出且富有争议的谋士:李斯、诸葛亮。他们的搭配放今天绝对是1+12的最

  • 三城记:李斯传奇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平凡世界无尽故事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王,秦国

    年轻时的李斯, 原本是楚国上蔡一粮库小吏,他有大抱负,大志向,极具慧眼从厕中鼠到仓中鼠迥然不同的境遇,大增悟性,从此他开挂的人生:辞职去寿春(当时楚国首都)拜师于荀况,学业有成又西行秦国,助秦王嬴政一统天下,荣升丞相。最后却是mie族之祸,惨遭yaozhan,令人嘘唏。上蔡:为小吏,顿悟“厕中之鼠到

  • 一代法家大师,为何会死于同门之手,李斯在忌惮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斯,荀子,嬴政,秦国,齐国,春申君

    一、著名的老师韩非是个贵族富二代,他身处的韩国,于战国末年已相当贫弱,有鉴于此,他决定去找可以救世的学问,试图扭转乾坤,夺回韩国应有的骄傲。讽刺的是,他拜的老师就是当世大儒荀子。荀子身为战国最后一位叫得出名号的儒者,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本是赵国人,后在齐国稷下学宫称霸,三为祭酒,意思是他是当时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