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这首诗,黑了刘邦项羽1000年,坑了国人几十年!

唐朝这首诗,黑了刘邦项羽1000年,坑了国人几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史 访问量:156 更新时间:2023/12/29 8:00:55

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草莽英雄的代名词,现在还成了网上反智主义的宣言,好像知识越多越反动,只有文盲才能建功立业。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

刘项原来不读书,本出自唐人章碣的《焚书坑》,其全文为: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大意其实就是,秦始皇害怕别人读书读多了有造反的念头,所以把书都烧了,结果没想到跳出来造反的刘邦和项羽都是不读书的。以此来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政进行嘲讽。

也就是说,这里的“刘项原来不读书”,其实是对秦始皇焚书进行反讽而进行的文学创作。

那么,刘邦和项羽到底读不读书呢?

01

刘项原来皆读书

刘邦因为《史记》留下的无赖印象,以及他讨厌儒生,喜欢在儒生帽子里撒尿等行为,让大家以为他是一个地痞、文盲,但实际上他深藏不露。

还在少年时,刘邦就跟发小卢绾一起读书,《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载:

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他们的老师,按《丰县志》的记载,名叫马维。刘邦虽然读书不是很认真,但他天资不错,学到不少东西,张良后来就对刘邦的学习能力很震惊,感叹说“沛公殆天授”。

那么他究竟学到了些什么呢?

刘邦在张耳门下游侠几年,回乡后,打算安家立业了,于是去应聘秦王朝的吏。

在秦朝当吏要什么条件呢?一是要有一定的家产,避免因为贫穷而贪污;二是要通过测试,测试的内容包含书、算两项,因为识字才能看懂行政文书,会算才能统计赋税。

那么识字要识到什么程度呢?萧何根据秦律制定的汉代《尉律》,要求如下:

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

“讽籀书九千字”,这句话解释很多,综合几家的解释,是要背诵《史籀篇》九千字,才能当吏,而刘邦当上了。

《史籀篇》是编成韵语的字书,当然背九千字是对廷尉属吏的要求,可能比较高一点,但普通的吏因为要处理文书,要求肯定也低不到哪里去,刘邦能一次性背几千字出来,今天很多大学生貌似都办不到的。

至于刘邦对儒生很不客气,那是因为他主要受秦国法家思想和楚地黄老道家思想的影响,对儒家思想不太感冒,但统一以后在陆贾的影响下也开始重视儒家的作用了,刘邦的异母弟楚元王刘交就是一代大儒。

所以汉高祖刘邦的文化水平,远超我们的印象,绝不是流氓地痞四个字可以概括的。

那么,西楚霸王项羽呢?

《史记》里面说项羽学书、学剑都不成,学兵法只是略明其意,好像文化程度不高。但细看历史,这是太史公为了体现项羽的个性,使用了文学手法。

项羽“学剑不成”,却能以一敌百,一骑当千,还要怎么样才叫“成”呢?所以他学书、学剑都是有“成”的,学剑的成就有史实作证,学书的成就同样有:

项羽在《汉书·艺文志》中有留下兵法《项王》一书。

能够著书立说,识字和写作当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项羽都有兵法著作传世了,太史公还说他学兵法只是“略明其意”,还真不拿他当外人啊。

另外,彭城项羽妾室的墓,北齐时被掘,出土了《道德经》、《孝经》等各家典籍,也可以从侧面说明项羽家的书香氛围。

北宋英国公夏竦《古文四声韵》序中载:

唐贞元中,李阳冰子、开封令服之有家传古《孝经》及汉卫宏《官书》两部合一卷,授之韩愈。……又有自项羽妾墓中得古文《孝经》。

南宋谢守灏记述老子神话的《混元圣纪》载:

今检他书,所引《老子》,……文字微有不同。唐傅奕考窍众本,勘数其字,云: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得望安丘之本。

西周以来,“礼、乐、射、御、书、数”是华夏贵族必修的六艺,其中书就是识字和书写。虽然楚国属于南蛮,但从春秋后期开始已经华夏化了,项羽身为贵族子弟,虽然是亡国之人,但贵族教育是不会落的,绝非如我们想象的只是一介勇夫。

其实别说刘邦和项羽,就连那位一直被称为农民领袖的陈胜,也是读书识字的,甚至一般秦人可能识字的也不少,否则,在鱼肚子里塞什么小纸条会有什么用呢?

不仅刘、项其实是读书的,通观二十四史,就没有几个开国皇帝是不读书的。

02

满腹经纶的开国之君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有史记载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对《尚书》是“略通大义”。

《尚书》为当时的五经之一。五经为当时西汉朝廷官方认可的最高学位,特设五经博士以讲学。而当时的儒生只要能够通晓一门,便可以经学鸣世,作为经学家而受人尊重。

那么刘秀为何略通《尚书》呢?

因为他除了是南阳土豪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太学生。放在今天,那就是清华北大的在读生,甚至比清北还牛。毕竟当时的太学生通往仕途的路子,比之今天可要通畅太多了。

到了三国时期,开国君主们也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学霸。比如孙权,自个喜欢读书就算了,还劝吕蒙读书,并且给吕蒙开了一个书单。

从吕蒙读了半年书就让学富五车的鲁肃刮目相看这点来看,孙权开的这个书单的品质,肯定是非常之高的。

能开出如此高品质书单的,其学识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至于曹操曹老板就更不必说,虽然有着宦官之后的黑历史,但人家可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和自己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其写的《观沧海》《龟虽寿》等诗歌更是千古名作。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备。罗贯中仅仅因为一句“织席贩履”就把人家黑成鞋贩子,误导了一大群人。

确实刘备是曾经“织席贩履”不假,但根据史书记载,那仅仅人家小时候帮老妈的忙,补贴家用而已。

而且考虑到刘备家有刘元这个大土豪当赞助人,加上当时品评士人以孝道作为首要标准的情况下,他老人家是不是在作秀给自个履历贴金也未可知。

总之,可以很明确的是,刘备自小就和其他宗族子弟一起,在村里的村学里读书。

东汉时期的学校管理很严格,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刘备因为贪玩,没少被老师责罚。但肯定不是什么目不识丁的文盲。

在村里读完书的刘备就更牛了,跑去给卢植当学生了。

卢植什么人?当时名闻天下的大儒,年轻时和经学大师郑玄拜入大儒马融门下,凭借勤奋很快得到侍讲的待遇,成为马融的高徒。后来因病归乡,但依旧为世人所重。

刘备在卢植门下,不仅学了五经,还学过《荀子》《韩非子》。也就是说,在曹、刘、孙三人里,刘备可以说是学阀背景最为浓厚的。

他日后之所以能闻名天下,其实并非因为他那个不靠谱的皇族身份,而是因为他实打实的学阀背景。

由此可见,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都是实打实的学霸,根本不是什么目不识丁之人。

其实这个名单还能开得很长很长,比如前秦皇帝符坚便以通晓儒家经典而著名。出身下级士族的刘裕则自幼好学,通晓五经。

萧梁一家子更不用说了,虽然治国能力不大行,但一个个都是书虫学霸,萧衍的太子萧统,更有“最完美太子”的称号,死后被儒家封圣。

至于宋太祖兄弟,更是崇儒好学,特别是宋太宗,成天就和赵普等儒生混在一起。

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除去少民政权,文盲是极少的。即便有个别君主真是文盲,也都努力学习,或者尊重文化。

其实,就算黄巢、洪秀全也都不是文盲。

洪天王的知识水平可能差了点,但人家黄巢可是考过秀才的,一首不第后赋菊更是霸气侧漏。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所以你看,还是得多读点书,不然连别人怎么忽悠你都看不出来!

▼今日推荐关注

更多文章

  • 彭城之战:项羽大战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刘邦,韩信,彭越,大军,秦朝,汉朝,彭城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汉朝初年,刘邦和项羽两位霸主争夺天下,最终项羽败北。项羽虽然战败,但仍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批忠诚的将领。他率领残余部队北上,最终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附近的彭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这场战斗,

  • 别傻了,其实韩信要比项羽厉害的多,他根本瞧不起莽夫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韩信,秦军,骑兵,秦朝,汉朝,巨鹿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垓下歌充分表现出了项羽的勇猛霸气,但是也展现出了项羽那无法掩盖的巨大缺点。依小编看,项羽便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匹夫竖子而。与同时代的名将韩信相比,更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他指挥打仗简直就像市斤打架,全无任何水准。项羽的成名之战为巨鹿之战,巅峰为彭城之战。但是

  • 固陵之战,项羽最后的辉煌,刘邦包围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邦,韩信,黥布,彭越,秦朝,汉朝,固陵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邦和项羽在鸿沟议和之后,项羽便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回归彭城。当初征伐刘邦的时候,他是带着数十万大军前来的,只不过,经过两年多的消耗,兵力减少了很多,后来龙且在齐国兵败,直接损失了十万大军。最终留给项羽的也就手中的十万士卒了。十万士卒归故乡,数十万军魂却永远留在了他乡。项羽东归后,刘邦原本也想带着他的二

  • 易中天:项羽,贵族与流氓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书香阁标签:项羽,刘邦,项梁,韩信,陈胜,嬴政,汉朝,秦朝,易中天,散文家

    2023Happy Lantern Festival图片来自网络项羽一,贵族与流氓作者 易中天项羽最后还是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项羽的出身是很高贵的。他的家族,在当时即被称作“名族”。项羽一族,是很有些来头的。据史书记载,项,

  • 世人都为项羽败亡可惜,其实,项羽跟刘邦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项羽,刘邦,楚怀王,韩信,曹操

    项羽一生勇猛好武,早先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若单论主公的个人能力,项羽不知甩了刘邦几条街。然而,打天下可不是单打独斗,

  • 项羽过了乌江能否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刘邦,韩信,英布,三毛,项梁,乌江,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当年项羽如果渡过乌江,他能否东山再起?这个问题,从汉朝一直讨论到了现在,争论不休。北宋的王安石认为,项羽即便渡过了乌江,他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了。唐朝的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其实啊,从项羽拔剑自刎这个动作就已经能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那就是大势已去,不可能逆风翻盘了。项羽

  • 项羽的悲剧历史和悲壮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最时尚穿搭标签:项羽,项梁,秦国,韩信,英布,汉朝,秦朝,楚汉战争,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项羽悲壮的人生。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梁之侄,24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成为陈胜武广农民起义之后最大的起义军力量,在他人建议下托名拥立楚怀王为统领,项梁死后,被楚王委派抗击秦兵,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勇猛善战,打败秦国的主力军队,确立了项羽的威信和地位。此后连续取得胜利,屡立战功,势如破竹,

  • 项羽灭掉秦国后, 为啥不顺势称帝建国, 反而去分封十八路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明皓谈科技标签:秦军,秦国,刘邦,分封,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十八路诸侯

    咱们印象中,古代军阀打来打去,为的都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宝座,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哪怕是揭竿而起的义军,最终目标也是取代前朝君临天下,比如李自成、洪秀全等,成不成功另说,意思是很明白的。设想一下,假如曹操打败刘备和孙权,然后就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版图带兵回乡了,该有多诡异?还有李自成,他若是在终结明朝之后

  • 项羽死后,她带着项羽唯一的孩子逃离,为其留存最后的骨肉!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项羽,刘邦,鸿门宴,范增,死后,虞姬

    关于项羽跟虞姬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人们向往的爱情,尤其是现在改编成戏曲或者是影视剧播出后,更是受到大家的追捧。大家一直认为,项羽对虞姬特别的专情,而且只爱她这一个女人,然而历史真相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为什么项羽死后,还有一个女子为他留下了后代呢?图片:项羽、虞姬剧照项羽作为一个楚国落寞贵族出身的人,

  • 陈平在鸿门宴上放了刘邦,不仅给了项羽一个台阶,还受到刘邦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权湘云动物谈标签:三毛,刘邦,范增,鸿门宴,春秋战国,霸王项羽,陈平(汉朝)

    刘邦在那场鸿门宴中躲过了一劫,但是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也慢慢的走向了皇帝的道路,项羽也在这次宴会中暴露了自己的情商和智商,所以从这个宴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以后的天下肯定是属于刘邦的。项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他在带兵打仗这方面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且他的力气很大,作战也是非常勇猛的作为一个统帅。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