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过了乌江能否东山再起?

项羽过了乌江能否东山再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超说历史 访问量:798 更新时间:2024/1/22 23:03:01

当年项羽如果渡过乌江,他能否东山再起?这个问题,从汉朝一直讨论到了现在,争论不休。北宋的王安石认为,项羽即便渡过了乌江,他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了。唐朝的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其实啊,从项羽拔剑自刎这个动作就已经能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那就是大势已去,不可能逆风翻盘了。

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为什么说他即便渡过了乌江,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了?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项羽任人唯亲,不懂得使用人才。我们来数一下,从项羽身边一共流失了多少人才。首先是韩信,秦末大乱之后,韩信首先投奔的是项梁,项羽的楚军参加了东阿之战、定陶之战,项梁死后,韩信归属到项羽的麾下,担任了郎中,相当于是警卫员。韩信是熟读兵书、雄才大略的人,但是自从参军之后呀,一直是个大头兵,一肚子的本事没地方施展,现在当警卫员,有机会接触领导了,就趁机给项羽提出了很多的军事建议,但是项羽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一个淮阴穷鬼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眼瞅着发展空间受限,韩信就有了跳槽的想法,鸿门宴之后,他就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被提拔为集团,其实是陈平。陈平这个人呀,是个天生的阴谋家,高级特工,策反、收买、监视、搞情报,那都是一流的。刘邦反攻三秦后,迅速攻破了项羽在黄河两岸布置下的四道防线,此时项羽正忙着收拾齐国,没有精力去管刘邦,就派陈平去救援。陈平过去以后,施展自己的特长,策反了殷王司马昂,兵不血刃的解决了黄河北岸的问题,没想到陈平前刚走,司马昂后就反悔了,再次投靠刘邦。项羽很生气,陈平多狡猾呀,不等项羽问罪,直接脚底抹油溜了,也投奔了刘邦。再次是英布,英布和彭越、韩信三人一起被称为灭楚三杰,但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项羽的盟友和手下大将。

巨鹿之战的时候,是英布带人先行渡过黄河,切断了王离军团的后勤补给,项羽才敢破釜沉舟。彭城大战的时候,英布没有出兵救援,导致项羽怀恨在心。正是担心遭到项羽的报复,英布才接受了刘邦的策反,正式加盟刘邦集团。这三个人呀,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年薪千万级的高级人才,很可惜都被项羽给逼走了。第二,项羽太小家子气,不舍得给钱给股份。史书上记载,项羽在决定给手下人封赏的时候,总是犹犹豫豫的,刻好的印章攥在手里,始终也舍不得发下去,最后把印章都给磨烂了,这打工人图的是什么?无非是。

升职加薪,职业经理人图的是什么?无非是入点小股,有个归属感。可惜呀,项羽始终都没有领悟当老板的诀窍。项羽为什么带着8000子弟兵起家,就能打下整个秦帝国,无非是赶上了好的风口,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灭亡后,这个风口呀就没有了,项羽跌下神坛那也是早晚的事儿。第三,项羽独断专行,早已失去人心,坑杀20万秦军将士,放火烧毁整个咸阳城,屠戮秦国王室后人,让他失去了秦国的人心,破坏怀王之约,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分封,硬生生的把原来的七国给拆分成了19个诸侯国,让他失去了诸侯的人心,擅自杀害义帝楚怀王,以霸王的身份发号施令,破坏了千年以来的游戏规则,让他失去了天下的人心,别看项羽号称西楚霸王,威风凛凛,但其实呀,大家都是口服心不服,别的不说,就说分封的时候,他把最好的土地全部都化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大部分人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到了乌江边上的时候,项羽其实已经把这些问题啊都给想明白了,所以即便是乌江亭长已经准备好了船,他也不肯坐船离开,因为他知道老天爷已经不会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了,人心归汉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了。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即便是项羽不能东山再起,他也可以渡过乌江隐姓埋名的生活,为什么非要自刎呢?因为他是楚国从春秋以来贵族阶,信奉的是宁可欲碎不可瓦全,翻开左端看,动不动就拔剑刎,以死殉捷的人皆是。

如果换成是刘邦被逼到了吴江边上,不用问,他早就坐船开溜了。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项羽这个人呀,其实就是个大男孩,身上的孩子气太重,做事全靠心情,打大全靠勇猛。他是一个天生的破坏者,但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更多文章

  • 项羽的悲剧历史和悲壮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最时尚穿搭标签:项羽,项梁,秦国,韩信,英布,汉朝,秦朝,楚汉战争,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项羽悲壮的人生。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梁之侄,24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成为陈胜武广农民起义之后最大的起义军力量,在他人建议下托名拥立楚怀王为统领,项梁死后,被楚王委派抗击秦兵,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勇猛善战,打败秦国的主力军队,确立了项羽的威信和地位。此后连续取得胜利,屡立战功,势如破竹,

  • 项羽灭掉秦国后, 为啥不顺势称帝建国, 反而去分封十八路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明皓谈科技标签:秦军,秦国,刘邦,分封,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十八路诸侯

    咱们印象中,古代军阀打来打去,为的都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宝座,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哪怕是揭竿而起的义军,最终目标也是取代前朝君临天下,比如李自成、洪秀全等,成不成功另说,意思是很明白的。设想一下,假如曹操打败刘备和孙权,然后就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版图带兵回乡了,该有多诡异?还有李自成,他若是在终结明朝之后

  • 项羽死后,她带着项羽唯一的孩子逃离,为其留存最后的骨肉!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项羽,刘邦,鸿门宴,范增,死后,虞姬

    关于项羽跟虞姬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人们向往的爱情,尤其是现在改编成戏曲或者是影视剧播出后,更是受到大家的追捧。大家一直认为,项羽对虞姬特别的专情,而且只爱她这一个女人,然而历史真相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为什么项羽死后,还有一个女子为他留下了后代呢?图片:项羽、虞姬剧照项羽作为一个楚国落寞贵族出身的人,

  • 陈平在鸿门宴上放了刘邦,不仅给了项羽一个台阶,还受到刘邦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权湘云动物谈标签:三毛,刘邦,范增,鸿门宴,春秋战国,霸王项羽,陈平(汉朝)

    刘邦在那场鸿门宴中躲过了一劫,但是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也慢慢的走向了皇帝的道路,项羽也在这次宴会中暴露了自己的情商和智商,所以从这个宴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以后的天下肯定是属于刘邦的。项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他在带兵打仗这方面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且他的力气很大,作战也是非常勇猛的作为一个统帅。但还

  • 项姓男子自称项羽后裔,到处招摇撞骗,学者:项羽后裔现在都姓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刘邦,项梁,嬴政,张良,王翦,项姓,后裔,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项姓男子自称项羽后裔,到处招摇撞骗,学者:项羽后裔现在都姓刘西楚霸王项羽,是秦末著名的诸侯王。此人勇猛无双,所向无敌,最终率军摧垮了大秦帝国,并多次把汉高祖刘邦逼向死地。最终,项羽还是败在刘邦、韩信的手上,不得不自刎于乌江。2000多年后,浙江台州一个普通的洗衣店老板项逢选却来蹭这位霸王的热点。项逢

  • 项羽, 古代武将之巅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深巷小野人标签:刘邦,军队,大军,彭祖,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作为古代中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武将,项羽堪称无人能敌。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一位传奇的人物。在中国古代,许多大将都有出众的武艺,但没有人能够与项羽相提并论。他的狂妄自大,勇气无比,以及统兵百万的手段,都让他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古代武将的传奇故事。项羽

  • 垓下之围, 项羽明明还有十万人马, 为何他只带800精锐骑兵逃亡

    历史解密编辑:铛蛙讲体育标签:项羽,韩信,汉军,骑兵,冒顿,汉朝,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垓下之役,韩信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的10万楚军被团团围住。当时韩信手里指挥有刘邦、刘贾(含周殷)、英布、彭越等几路大军,总兵力近百万之众。所以,从理论上讲,项羽插翅难逃。可结果是项羽偏偏连夜溜之大吉,似乎还很从容,因为他带了800骑兵,动静肯定不小,可是汉军竟然没有察觉,天亮后才知道“人去楼空”。那么

  • 千古名将霍去病, 他活出了项羽最为向往的“纯战神”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大丸子美食标签:卫青,匈奴,韩信,刘邦,汉朝,秦朝,霍去病,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纵观霍去病短暂的一生与军事履历,可以这么论定,他几乎就是照着“军事项羽”的模子刻出来的,两人在“纯战神”层面可谓高度相似,霍去病堪称“小号项羽”、“项羽第二”或“项羽转世”。如果项羽可以自由选择,他才不愿去当什么政治家、战略家,他做不来也不想做,他只想带兵打仗,纵横沙场、所向披靡,气吞万里如虎。而霍

  • 项羽自刎后,刘邦是如何处置项氏后人的?虽未灭族但比灭族还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美食奇闻说标签:刘邦,项氏,高祖,汉王,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其原意大体是人活着就应该做人中豪杰,就算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世人现在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至死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然而,乌江边上项羽虽死,但是项羽的族人、后人并没有死,为什么他们不起兵反抗刘邦的统治呢?

  • 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他的结局必然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聊史标签:刘邦,韩信,张良,萧何,虞姬,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项羽的志向不小,否则也不会说出这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话,还想把秦始皇取而代之,个人能力也不差,论指挥才能也不差,刘邦仅赢了定天下的最后一场战斗,之前一直在被项羽追着打。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妇人之仁,他每次击退刘邦大军就没有继续追击,也没有继续扩大战果,项羽想着刘邦毕竟是自己兄弟,天下打下来本来就是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