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那场鸿门宴中躲过了一劫,但是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也慢慢的走向了皇帝的道路,项羽也在这次宴会中暴露了自己的情商和智商,所以从这个宴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以后的天下肯定是属于刘邦的。项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他在带兵打仗这方面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且他的力气很大,作战也是非常勇猛的作为一个统帅。但还是缺乏经验。就比如说项羽在获得刘邦身边曹无伤发来的一条信息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生气。立刻就封赏了士兵,第二天就率领军队去攻打刘邦了,通过这件事情咱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项羽这个人喜怒无常,根本就不会静下心来细心的思考计划。因为他在情绪的影响之下下达的军令,所以这样才会导致他的命令通常都是在一种冲动的情绪之下决定的,那么取得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身为一个军队的统战,既然下达了命令,那么就不能更改。如果说随意更改命令的话,这也会让手下的士兵非常的不适应,而给士兵们的印象就会是这个统帅,非常的不成熟。
毕竟项羽那个时候还比较年轻,所以还是缺乏经验。虽然说那个时候的项羽年轻气盛,可是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帮手就是范增。反正这个人非常的聪明,可以说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这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和司马懿相比,要是项羽一直都非常听从范增的建议,那么这天下也就没有刘邦什么事儿了。但是项羽这个人非常的任性,不管他得到的军情是真是假,所有的人都知道刘邦是项羽的对手。范增那个时候让项羽在鸿门宴的时候把刘邦给杀掉,也是给他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机会,因为在那个时候把刘邦杀掉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不仅可以把一个潜在的对手给除掉,还可以把他的部队据为己有,也可以说把项羽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但是项羽这个人太爱面子了,并不好意思在这个时候动手。这个时候范增又给他提出了第二个方法,那就是让项庄表演舞剑,抓住机会把刘邦给杀掉。谁知道这个时候又冒出来一个项伯,如果说项羽在这个时候表露自己的一个态度的话,那么刘邦也就被杀掉了。但是始终项羽都没有做最后的决定,所以他也失去了一个除掉刘邦最好的机会。其实在那场鸿门宴之上,项羽的心思已经表现的非常明确了,他其实并不想杀掉刘邦,只是在听到情报的时候,因为太过愤怒,所以下令犒赏士兵,第二天就攻打了刘邦,但是被项伯一劝说,项羽内心杀掉刘邦的这个想法也就完全消失了,因为项羽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这一点咱们从他自封为楚霸王就可以看得出来。他非常的欣赏自己,这也是他的一个弱点,所以在敌人主动向他示弱的时候,他非常的轻易就会被麻痹。比如说刘邦向项羽示弱还好言劝说,那么项羽就不再好意思把刘邦给杀掉了,再加上旁边还有人一直不停的恭维,那他就更是飘然自得了,今天就摆出了一副大度君子的姿态,但是项羽又不能直白的说放掉刘邦,这样的话会会让他觉得有伤自己的尊严,所以那一场鸿门宴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僵局。
其实如果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对于刘邦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因为项羽这个人情绪非常多变,说不定一会儿就反悔了,所以刘邦就谎称自己上厕所溜了出来,后来项羽就让陈平去找刘邦了。最后,刘邦还是抓住机会逃跑了,所以说刘邦很有可能就是陈平故意放走的,他之所以会放走刘邦,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私人的感情。陈平虽然说后来也被刘邦重用了,但是这个时候曾经还是项羽的手下,所以他那个时候放走刘邦,真正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给项羽一个台阶下,因为在项羽的心里并不想杀掉刘邦,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也不行。所以这个时候陈平把刘邦给放走,就说因为刘邦自己害怕被责罚逃掉了,这样既显得刘邦非常的胆小,又能够把项羽的气势给显露出来,其实这个结局项羽是非常满意的,除了范增比较的生气之外,这个结局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通过这件事情咱们就可以看得出来,陈平这个人的情商是很高的,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向你最后也没有作用,后来陈平是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咱们都知道刘邦在做了皇帝之后,对于那些陪他打天下的人进行了一个大清洗,却把陈平给留下了,得到了善终,所以说陈平这个人的情商非常的高。不仅仅刘邦非常重用陈平,就连吕后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对他也是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