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为何出计杀韩信?他不出手帮助吕后清理韩信,他自己就要倒霉

萧何为何出计杀韩信?他不出手帮助吕后清理韩信,他自己就要倒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 访问量:517 更新时间:2024/3/15 16:21:18

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十年,“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被家臣告发谋反,当时,汉高祖刘邦在外征战,无法回来亲自处理,于是,坐镇长安的吕后和丞相萧何合谋,将韩信骗至长乐宫擒拿后诛杀,并夷韩信三族,《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记载:“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配合吕后铲除韩信的萧何,其实算是朝堂上跟韩信关系最深厚的人,正是他最早发现了韩信的才干,并在韩信准备脱离汉军时,亲自不辞劳苦“月下追韩信”,让韩信继续留在刘邦阵营中,亲自把他举荐给刘邦,并鼓动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这才有了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辉煌。

也因此,韩信才相对信任萧何,受到萧何请他去长乐宫的邀请时,并没有怀疑有任何不妥,被萧何、吕后顺利地干掉。萧何也因出计干掉韩信受到刘邦的表彰,根据《史记·萧相国世家》中的记载,刘邦回到长安后,马上给他加封:

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不过,萧何帮助吕后铲除韩信,并非是为了多些赏赐,此前,他已经是大汉丞相,享受“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举国上下,无一能比,他毫不犹豫地献计诛杀韩信,也是因为,韩信谋反证据确凿,以及应对刘邦的猜忌。

一:韩信谋反确有其事,萧何不允许别人颠覆沛县人主导的江山

世人皆说韩信很冤,或许,在他担任楚王时,并没有谋反的想法,但在被刘邦贬为淮阴侯之后,就未必了,心高气傲的韩信不可能没有怨言。这从他跟刘邦论兵时,讽刺刘邦只能带十万兵就能看出来,而且,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记载,韩信当时已经在准备谋反:

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就连陈豨(时任赵国的相国,并“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的造反,本就是韩信鼓动的,韩信曾亲口对陈豨说:“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所以,韩信因为不忿刘邦把他从王爵的位置上扒下来,很早就在谋划了。做楚王的韩信,被贬很冤,做淮阴侯的韩信,被杀不冤。

韩信要谋反,作为丞相的萧何当然会把他当成敌人,即使以前交情不错,但汉朝江山可是以刘邦、萧何为首的沛县人主导的,韩信要谋反,就是跟所有的沛县元勋为敌,对于萧何来说,任何颠覆汉朝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没了汉朝,他这个丞相算什么?诛杀韩信,萧何出大力,是立场决定的。

二:他是韩信的举荐人,又是刘邦防备的对象,要赶紧撇清跟韩信的关系

刘邦剥夺韩信的王爵和兵权,是担心他有能力颠覆和取代汉朝江山社稷,有这个能力的未必只有以韩信为首的异姓王们,其实,萧何也有这个能力,一直以来,萧何就是刘邦集团的二把手,在集团中的威望仅次于刘邦,刘邦本就对他不放心,早在“楚汉战争”期间,就开始防备萧何: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朝开国后,萧何论功第一,位居百官之首,但刘邦给予他“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这个待遇并不是什么好事,熟知历史的大概都知道,这个待遇后来都是什么人获得过的,如王莽曹操司马昭等等,刘邦是在麻痹萧何,骨子里是不放心他的,常见的一把手对二把手的猜忌心理。

汉朝开国的将军中,谁最能打?韩信。谁的政治、后勤能力最强?萧何。在沛县帮中的名望,除刘邦之外谁最高?萧何。偏巧,他们俩还最熟,如果萧何起了什么坏心思,联合韩信谋反,汉朝才是真有可能完蛋,萧何加韩信,已经年老体衰的刘邦是搞不赢的。

萧何既然无意造反,肯定要做出相应的表率,证明自己跟韩信没有勾结,出计干掉韩信,撇清自己,才是正理。杀掉韩信后,在门客的提醒下,萧何还赶紧把刘邦新的封赏全部辞掉,这才让刘邦稍许宽心,此后的萧何要不是学会了用自污来降低自己的名声,没准就被刘邦干掉了。

因此,综上所述,萧何出计配合吕后杀韩信的原因并不复杂,其一是自身的立场决定的,他需要维护沛县人主导的大汉江山,他是丞相,刘邦不在,他最大,有责任清除谋反行为。其二就是萧何跟韩信牵连太深,必须证明自己对刘邦无害,干掉最有可能跟自己联合的韩信,是比较可信的证明方法。

参考史料:《史记》

更多文章

  • 韩信被杀:自请封王何罪之有?挑动陈豨谋反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韩信,陈豨,封王,分封,齐王,秦朝,汉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96年,楚汉相争的刀光剑影消失才几年,为刘邦坐稳龙廷屡建功勋的大将韩信,却成了刘邦等人的刀下之鬼,甚至被夷三族。对此,历来的史家们虽有异议,但多数人认为,韩信企图谋反,罪有应得。包括司马迁、班固等都持这一看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的研究者不断著文,认为当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虽然再无一兵一

  • 韩信墓前刻有2句诗、共10个字,却写尽其一生,网友:真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国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吕雉,皇帝,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我们都知道典故“飞鸟尽、良弓藏”,表面意思是飞鸟被打完了,好弓箭也就失去作用了。后来多用来指一些开国功臣被皇帝以各种不是理由的理由加害。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都有过大杀有功之臣的记录。这些被皇帝们无端加害的功臣,人生往往是喜极而悲的。今天小编要说道的就是汉初的一员大将,"汉初三杰"之一

  • 野史:韩信被杀之前,一个狱卒去请教兵法,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韩信,刘邦,项羽,萧何,张良,狱卒

    众所周知,张良、萧何与韩信是西汉的三位开国功臣,张良负责给刘邦出谋划策,萧何则负责刘邦的后勤保障,韩信主要是在前线行军打仗,最终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可是,历史上的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奇才,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十分低能的人,张良、萧何都得到了善终,而他却看不清天下大势最终身死道消。值得一提的是,韩信在被杀

  • 俯下身子在羊圈里搞科研——记2020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教授侯生珍

    历史解密编辑:青海新闻网标签:科学,藏羊,侯生珍,青海省,重大贡献奖

    工作中的侯生珍。图片由本人提供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藏羊产业是青海省主要经济产业、民生产业、战略产业。长期以来,青海藏羊肉品牌宣传大多以‘吃冬虫夏草、喝矿泉水,无污染、绿色食品’为口号,缺乏科学标准。要实现藏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形成‘配好料、养好羊、产好肉、卖好价’的全产业链发展。”一

  • 侯家社区举办“侯生可为·智慧康养”社区邻里节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社区网标签:侯生,邻里节,体验区,便民服务,社区生活

    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里氛围是一座城市温暖的象征,从“陌邻”到“睦邻”,需要一个“社区邻里节”来连接。2022年12月14日上午,由西华街道侯家社区主办,成都市金牛区梦未马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社区医院、爱心商户协办的“侯生可为·智慧康养侯家社区邻里节”在社区广场顺利举办。据悉,本次邻里节以“侯生可为·

  • 桓楚:一度取代东晋王朝,结果只存在半年就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桓玄,桓楚,刘裕,曹操,司马道子

    众所周知,楚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巅峰时期,楚国的疆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楚国的国号,也被后来的割据势力继续采用。比如西楚、后楚、南楚等。至于笔者今天要说得桓楚,同样以楚作为国号。不过,和历时800多年的周朝楚国比起来,桓楚的存在时间极为短暂,只有半年左右。一首先,桓楚的建立者是桓玄。桓玄(3

  •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桓楚覆灭与刘裕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刘裕,桓玄,司马元显,桓楚,北府

    浙东地区乃是东晋的重要赋税来源,江东外上缴贡赋,内则府库充实,止于荆、扬二州,会稽沿海内多有湖泊,有良畴数十万顷。自从这里发生农民起义后,政府派遣部队进行镇压,进行过大肆的抢掠,还进行过屠杀,将江浙地区的经济搞得非常残破,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扬州的生产遭到了破坏,荆州的势力便超过扬州。当东晋政府财政

  • 原先吕哲以为这是任嚣压制的结果,发现恒战也是待在夷陵没动!

    历史解密编辑:可乐历史标签:任嚣,夷陵,秦军,秦国,江陵

    江吞荆楚流空闊,山入興洋翠杳冥。歲晚雲煙昏近甸,沙晴鷗鷺滿前汀。杖藜竟日窮心賞,猶自覊愁未肯醒。恐俗蝗颇渍峙绕颇返缘深山宜避暑,門戶映嵐光。夏木蔭溪路,晝雲埋石床。去去西江趁便風,这一消息的吕哲先是一愣,随后表情变得比较纠结。他比较想不通自己算是被屠睢栽培才会来到南疆军团呢,还是被屠睢坑了才来到南疆

  • 广东古墓出土一件玉璧,揭开秦末一谜团:司马迁没有冤枉任嚣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司马迁,任嚣,赵佗,玉璧,嬴政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先后集七国之力发兵80余万,发动秦攻百越之战,这是秦朝统一战争中最艰难最激烈一仗,一共打了10年,直到公元前210年才算基本稳定。因此,秦朝一统中国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21年只是一统六国。秦始皇南征百越,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时五年,秦始皇派屠睢率五十多

  • 为项羽打破僵局的司马卬,如何拿下河内郡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刘邦,秦军,章邯,韩信,汉朝,秦朝,司马仰,河内郡,司马卬,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项羽和章邯在洹水对峙,章邯便派八面玲珑的司马欣去咸阳,试图说服赵高,让章邯指挥关东所有兵力,包括内史保和赵贲的军队,好与项羽决战。韩信第二次毛遂自荐,愿率军两万,从太行山方向南下,绕到章邯的后方河内郡。如此一来,章邯进退维谷,要么投降要么败亡。韩信是从纯军事的角度考虑,项羽的想法就要复杂得多。赵王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