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掉陈宫之后,为何还要供养他的一家子,曹操不怕报复吗?

曹操杀掉陈宫之后,为何还要供养他的一家子,曹操不怕报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点儿历史事 访问量:3545 更新时间:2023/12/19 7:32:14

曹操杀掉陈宫之后,为何还要供养他的一家子,曹操不怕报复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声明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被《三国演义》所欺骗了。

在真正的历史中,陈宫为曹操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之所以能够在北方称霸,号称“三分天下有其二”,绝对有陈宫的功劳。

而在《三国演义》中,陈宫因为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而对他彻底死了心,并走上了反抗“曹操暴权”的道路。

虽然陈宫后来确实和曹操闹翻了,甚至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

但实际上,陈宫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陈宫之所以反叛曹操,最重要的是因为曹操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做心腹。

成功帮助曹操成功入主兖州之后,却发现曹操根本没打算重用自己,于是陈宫一怒之下,有了反叛曹操的念头。

之后曹操还杀害了名士边让,更是让陈宫这些士大夫寒了心,并且人人自危了起来。

为了自保,也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陈宫有了“毁灭”曹操的念头。

曹操杀掉陈宫之后,却没有选择赶尽杀绝,而是善待了陈宫的儿子。

这个操作对于一生“杀伐果断”的曹孟德来说,着实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史料如下:

《典略》: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ps:曹操入主兖(yan)州之后,当地名士对于这个“太监孙子”出身的人很是不屑一顾。

曹操因此大怒,对当地世族开始了大肆杀戮,而陈宫一向与当地世族关系极好,与名士更是多有交情。

曹操的这些行为让陈宫觉得曹操并不是好人,反而是一个暴虐的“魔头”。

之后曹操杀害了边让,更是让兖州名士人人自危。

陈宫一开始拥立曹操是为了给兖州带来和平的,结果曹操不仅不尊重名士,还嗜杀成性,因此陈宫便有了反抗曹操,投靠吕布的想法。

这也为陈宫的身死埋下了伏笔。

那问题来了,曹操一生杀伐果断,为何唯独在陈宫面前选择了网开一面?

他难道就不害怕陈宫的儿子长大之后报复自己吗?

1.陈宫对曹操有恩

曹操最初的时候只是北方众多军阀势力中不起眼的一个,势力也不大。

只靠曹操自己的人马,他是根本没有资格入主兖州的。

最要命的是汉朝一开始给曹操的官职也不大,曹操周边势力比他强的军阀数不胜数。

曹操之所以能够从这么多军阀中“脱颖而出”,陈宫功不可没。

后来陈宫反叛曹操之后,也没有拼死抵抗,而是选择了投降。

陈宫既然已经败了,那么曹操也就没有理由再为难他的家人了。

2.边让的前车之鉴

陈宫和吕布虽然已经被曹操击败了,但陈宫在兖州的名气和人情可都还在。

曹操杀掉边让之后,早就引起了兖州人的不满了。

只不过由于曹操势力强大,他们才不得不低头的。

陈宫在兖州的名气很高,根本就不是边让所能相提并论的。

曹操当初杀了一个边让,就差点让兖州来了一场“大地震”,现在他又杀了陈宫,自然更需要安抚人心。

如果真的对陈宫赶尽杀绝的话,相信兖州的有志之士绝对不会旁观不动,他们甚至会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曹操不能也不敢再冒这个险了。

3.陈宫的个人智慧

陈宫兵败之后,一心求死,曹操便问他:“你死了之后,你的家人怎么办呢?你的老母亲谁来养呢?”

曹操之所以这么做,为的就是强迫陈宫乖乖和自己合作,共同治理好兖州。

否则陈宫死后,没有人能保护他的家人,最终他的家人只能和陈宫一起遭殃。

没想到陈宫非但不害怕,反而反将了曹操一军。

陈宫说: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

陈宫这些话说得很高超,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将曹操和自己的家人捆绑到了一起。

曹操如果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施行仁政、顺从民意,安抚苍生。

陈宫把自己的老婆、孩子的性命都交给了曹操,为的就是让曹操以后实行“以孝治天下”的政策。

曹操要是心怀天下,那就一定要保护好陈宫的家人,否则曹操就是一个“不忠不孝”的人。

做不了天下人的“榜样”,那么曹操自然也就没有了“统治天下”的资格。

陈宫将自己的家人和“大义”联合在了一起,反将了曹操一军,让曹操再也没有理由,也不能对自己的家人下手了。

而且曹操也真的不害怕陈宫儿子的报复。

曹操作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三分天下有其二”,他的出行都是有贴身侍卫严密保护的。

陈宫的儿子根本没有资格,也不能进入曹操的身边。

而且曹操一生南征北战,仇人加起来绝对有一个“加强连队”,根本不缺陈宫儿子这一个。

最后,曹操心胸宽广,胸怀天下,也根本不会害怕这么一个毛头小子。

总结

其实曹操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杀陈宫,只是陈宫作为一个名士,是有自己的“气节”的。

他一心求死,曹操根本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阻拦。

终究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而且曹操从一开始也不担心陈宫儿子报仇,原因有两点:

其一、陈宫本身一心求死,和曹操其实关系不大,陈宫儿子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去找曹操报仇。

其二、曹操胸怀天下,并且出入都有贴身侍卫保护,根本就不害怕陈宫儿子的刺杀。

再说了,曹操的仇人那么多,也真的不缺他这一个。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三国志》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三国志:曹操过中牟被抓,解救他的人并非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盐邑大兔标签:陈宫,吕布,中牟,陈寿,曹魏,诗人,三国志,曹操手下

    历史上,曹操出逃过中牟被抓,是谁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记载:“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可见,当时确实有人认识曹操并设法救了他;否则,历史上的曹操早被诛杀。确有人解救曹操既然此人是曹操救命恩人,没有理由不记载他,哪怕留下一个大名也好。然而

  • 张邈为什么要和陈宫一起背叛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张邈,陈宫,曹操,袁绍,吕布

    导读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平定后,天下也并未因此安定,反而更加的混乱不堪。十八路诸侯争霸,割据地盘的局势开启了,天下的时局变得更加诡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晦暗不明。友情与利益,忠义和背叛,一段混乱的三国历史记录下了这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曾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却不曾想被朋友插了两刀。张

  • 三国投资野史,陈宫篇

    历史解密编辑:格隆汇标签:陈宫,吕布,刘备,袁术,董卓,献帝,古装片,历史片,三国投资,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以确立权威。眼看大汉集团就要ST,各地股东联合起来,组成十八路联军,誓与空头决一死战。可惜的是,联盟面和心不和,内讧不断,谁也不肯全力注资,吃了大败仗。经过这次失败,曹操看透了人性的薄凉,只带着500人,辗转来到东郡落脚,决定成立公司自己单干,只是苦于启动资金不足。这不

  •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供养陈宫一家老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操,陈宫,吕布,董卓

    曹操与陈宫,这两个人在演义里的故事耳熟能详。曹操因刺杀董卓而被捕,然而在狱中却遇到一位清士,没有将他献给董卓求得利禄而是协助他逃出生天,而且还打算与他一同成事。然而路上在吕伯奢家中,曹操因为多疑杀了好心招待两人的吕伯奢全家,激起陈宫的愧疚之心也就罢了;曹操展露为人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

  • 三国枭雄多如牛毛,陈宫为何会选择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陈宫,吕布,曹操,董卓,枭雄,三国

    文/寂寞的红酒陈宫,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是三国里数得着的杰出人物。陈宫最初跟随曹操,和曹操是至交好友。早年陈宫曾救过曹操,为了曹操不惜放弃官位和曹操亡命天涯。曹操起家时,陈宫没少给他出谋划策,他为曹操的崛起出了不小的力。不过由于利益冲突以及陈宫看不惯曹操为人,所以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当时天下枭雄

  • 陈宫与曹操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历史解密编辑:让风替我保密标签:陈宫,曹操,吕布,董卓,三国演义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主角之一,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出神入化之能。“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他,更是把自己的理想付诸于行动,达到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顶峰!但上帝给你开一扇门的同时,自然也就要关一扇窗,有些能人异士一辈子不愿意与其为伍,也因此,他并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霸业。这其中,陈宫和他的羁绊最深,也

  • 吕布关键时刻都不听陈宫,陈宫做错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就是我呦呦标签:吕布,陈宫,曹操,袁绍,董卓,刘备

    吕布作为一方诸侯,曾经因和王允一起诛杀董卓名动天下,后因郭汜李榷进攻长安,被迫逃走,投袁绍、张扬、张邈。在张邈出遇到了陈宫,当时的陈宫是张邈的谋士,陈宫给张邈出谋,趁着曹操进攻陶谦的时候,袭击曹操的老家山东,张邈便派陈宫和吕布一起去攻打山东。这一仗开局不错,打的曹操丢盔卸甲。其实这个时候,陈宫和吕布

  • 陈宫为何与曹操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孔夫子旧书网标签:陈宫,曹操,吕布,太守,袁绍,张邈

    作者 | 莫雨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陈宫都是个与曹操密为可分的悲剧性人物,先与曹操志同道合,后与曹操分道扬镳,跟随吕布逐鹿,落得身首两异。《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陈宫与曹操的首次交集,是在初平三年(192年)夏。《武帝纪》裴注引《世语》说:刘“岱既死,陈

  • 聪明过人的陈宫, 为何要屡屡害人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宋岚说生活标签:陈宫,曹操,吕布,刘备,董卓,袁术,陶谦,汉朝

    陈宫无疑是三国舞台上的配角,貌不出众,位不显贵,但在坑人上,却造诣颇深,效率甚高,他先后坑过曹操、张邈、刘备、吕布等,将其列为三国首席坑人专家也毫不为过,陈宫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坑人?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据称也是个“官二代”。陈宫自小就喜欢舞文弄墨,交结名士。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在与

  • 三国顶级谋士阵营,为何没有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陈宫,曹操,吕布,三国,周瑜,关羽

    三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天才的时代。除了魏蜀吴的三个诸侯国之外,更多的是文臣武将在这个社会舞台上的表现。将军系列,有吕布,典韦和关羽等一系列著名将领展示了他们的能力。文臣代表呢?人数不会少,可以轻松做一个长滑单。当然,这里所谓的文士,主要是关于谋士的。三国初期,有这样一位谋士,名叫陈宫。武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