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的两位夫人倾国倾城,廖化、杜远要抢来做压寨夫人?

刘备的两位夫人倾国倾城,廖化、杜远要抢来做压寨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4135 更新时间:2023/12/7 10:53:23

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长得“倾国倾城”是小说家凭空编造的,所谓“廖化、杜远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的更是《三国演义》里面无中生有的情节,史实上不存在的。 《襄阳耆旧记·卷二》记:“廖化,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即廖化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家世清白,人家没做过山大王。 罗贯中之所以设计“廖化、杜远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的情节,大概是因为《三国志·邓宗张杨传》记“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即要为廖化投关羽帐下虚构出一个合理的故事。

至于杜远,完全是个“乌化先生”,是罗贯中头脑里构想出来的人物。 实际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也是虚构的,并且,关羽离开曹操、投归刘备时,《三国志·关羽传》记的是:“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没提到关羽带有甘、糜两位夫人,即关羽是单身脱逃的。 那么,《三国志·先主传》中明明说:“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即建安五年(201年),“衣带诏”事件爆发后,关羽和“先主妻子”是一并被曹操擒获的,则关羽单身脱逃后,“先主妻子”哪里去了呢? 我认为,应该是被曹操给杀了。 有人会问,有依据吗? 有依据。 我们先来捋一捋“先主妻子”指的都是谁吧。 《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记:“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

即兴平元年(194年),刘备为豫州牧时,在小沛纳了一个妾——注意,这个甘皇后当时仅仅是妾,只因她后来生了后主刘禅,被后主刘禅追尊为皇后。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甘皇后,就是《三国演义》中说的“廖化、杜远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的甘夫人。 甘夫人是否在建安五年与关羽一同被曹操擒获了呢? 应该没有。 前面提到关羽脱逃曹操“千里走单骑”时,是只身一人脱逃的。而《三国志·二主妃子传》里的记载:甘夫人“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即全须全尾地跟随刘备到了荆州,还顺利生下了刘禅。后来在长坂坡“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 还必须注意,文中在“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之前,还有这样一句:“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即由于刘备多次丧妻,甘夫人才得以以小妾之身主持内室事务。 那么,刘备入荆州之前,又娶过哪位正妻呢? 话说,建安元年(196年),吕布乘刘备与袁术僵持之时,趁机偷袭下邳。刘备只好退驻广陵郡海西县。期间,为了得到大富豪糜竺的资助,娶了糜竺的妹妹糜夫人为正妻,结果获得了麋竺赞助的两千士兵及大批金银货帛。 这个糜夫人,史书也只在这里提了一下,并且没有收入《三国志·二主妃子传》,再结合《三国志·先主传》中那一句“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来看,她应该就是被曹操擒获的那位。

并且,“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和儿子。 即糜夫人应该是已经生有儿子的,甚至可能不止一个——毕竟,从建安元年(196年)到建安五年(200年)有四五年时间,生个二三四胎还是很正常的。 但史书只记载甘夫人了个儿子叫刘禅;吴懿之妹穆皇后生了两个儿子叫刘永刘理,没说糜夫人所生儿子的名字,那么,可进一步确信,糜夫人和她所生的儿子们就是死在曹操之手了。 当然,《三国演义》是不可能写糜夫人和她所生的儿子们被曹操惨杀这一事实的,要这样写,就显得武圣人关二爷太没义气了、太窝囊、太没用了。 所以,罗贯中做了巧妙的安排和设计,假装不知糜夫人有子,写她与甘夫人一同落在曹操的魔爪里,然后由关二爷救出,让关二爷上演轰轰烈烈的千古绝唱:“护皇嫂寻兄记”。 于是,就有了“廖化、杜远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这一无稽的情节。 那么,如何让糜夫人在后面的故事中合理退出,以解释她不入《三国志·二主妃子传》的尴尬呢? 罗贯中还是拿长坂坡做文章,写赵子龙七进七出,其中,赵子龙先在乱军中先救出了甘夫人,再冲入曹军中,找到了糜夫人和幼儿刘禅。赵子龙只有一人一马,糜夫人为了不拖累他,就把刘禅交给他,自己投井而死。 梳理过这一段,可以来聊聊甘、糜两位夫人的“倾国倾城”问题了。 《三国志·二主妃子传》对于甘夫人的记载里,一字不提她的容貌,那么,她的容貌应该是乏善可陈的。而糜夫人也只是刘备为获取糜家襄助的一桩交易,她的容貌应该也美不到哪儿去——您想想看,又要对方是女富豪,又要对方貌若天仙,这种美事的机率,应该很小吧?!

所以,说甘、糜美色“倾国倾城”,不过是后人的脑补想象罢了。 同理,刘备入益州后迎娶的孙权的妹妹孙夫人(注:孙尚香这个名字,是后人瞎编的);入蜀后聘娶的吴壹的妹妹穆皇后,相貌应该都不会很出众。 最后补一则野史——东晋人王嘉写的神话志怪《王子年拾遗记》中记:“蜀先主甘后”“生而体貌特异,年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但“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侧”、“夕则拥后而玩玉人”,最后“后常欲琢毁坏之”。 这故事说的是,甘夫人非常漂亮,肌肤凝雪,但有河南人进献了一座白玉雕成的美女给刘备,刘备就把玉美人置于床上,左手拥抱甘夫人,右手亵玩玉美人,最后,甘夫人忍无可忍,想把玉美人毁掉。 老实说,这种荒诞的故事真是一文不值,那么那些称赞甘夫人肤白貌美的话也就没什么可信度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刘备廖化关羽曹操刘禅赵子龙

更多文章

  • 司马懿逝世后,姜维为何还是打不赢曹军?看看廖化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曹军,诸葛亮,邓艾

    在《三国演义》里,不仅能看到关羽张飞的骁勇善战,义薄云天;还能看到曹刘孙魏蜀吴的你来我往,妙计夺权;更能看到家国大义,看到忠信之情。李曾伯做《八声甘州》“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赵蕴玉写《满江红 登姜维城楼》“斗大孤城,经几度、英雄血战。姜维为蜀国复兴,殚精竭虑,继承诸葛亮遗志,片刻难

  • 司马懿死后,姜维为何还是吃败仗?老将廖化不小心说了大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诸葛亮,曹魏,三国,汉朝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真正能明白其中意思的却是少之又少!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三个人在一起就能算得上是个诸葛亮,但这个解释很明显就是行不通的!那,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很简单,集众多之所长,补己之不足。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相当于现今的大网红李佳

  • 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为何会输给邓艾?廖化没管住嘴,说了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诸葛亮,姜维,邓艾,廖化,司马懿

    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280年),将近100历史,加上前面数十年的纷争,可谓是精彩万分。那些耳熟能详的战争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合肥之战,无不让人为之震动。但要说到最出色的人物,除了,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老板之外,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把眼光放到,诸葛亮,庞统,郭嘉,司马懿的身上。诸葛亮,庞统,郭

  • 纪念刘备白帝城托孤,纪念廖化逝世周年,纪念日何其多?有些担忧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刘备,廖化,张飞,蜀汉,汉朝,三国,纪念日,白帝城,曹操手下

    昨天偶尔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内容是准备开展一个活动,并征集歌颂文章、诗词等,还用了个流行词汇,名曰“征偶”。为谁征呢?为纪念蜀汉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征集,查了下资料,廖化逝于公元264年,1760周年就是2024年,这是提前一年开始准备了。这个活动还有个主旨:纪念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弘扬其功

  •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却战到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夕笙歌标签:廖化,黄巾起义,蜀汉,姜维,关羽,刘备

    以前和朋友讨论《三国演义》,朋友就说过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是真厉害,最开始参加黄巾军,后来跟关羽,关羽死后他跟刘备,刘备死后他又跟诸葛亮,而诸葛亮死后,他又继续与姜维并肩作战。最后姜维死了,蜀汉灭了,廖化还活着呢!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蜀汉灭亡,三分归一,廖化简直是一部活着

  • 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刘备,诸葛亮,王平,廖化,蜀汉,向宠

    历史一: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蜀汉后期原本就人才匮乏,真正有大将之才者屈指可数,不过有一人却同时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赞赏,可惜却英年早逝,导致蜀汉痛失一位良将,他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和廖化之下,此人就是向宠。蜀汉有四大派系:元从派、荆州派、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

  • 廖化出身黄巾军?做先锋是因为蜀汉无人?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廖化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黄巾军,蜀汉,刘备,关羽,黄巾起义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廖化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是有着很大的出入的。在小说第27回,廖化以黄巾军的身份首次出现,黄巾起义失败后,廖化聚众五百余人,落草为寇,以劫掠为生。之后,关羽带着大哥刘备的二位夫人千里寻兄时,二当家杜远下山巡哨时,恰遇正在休整,且无关羽守护的刘备夫人,杜远见她们

  • “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国大将廖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廖化,蜀国,关羽,蜀汉,吴国,大将

    纵观廖化的一生,他在三国所有英雄人物里,出身并不是很好的一个人物,甚至起点也不是很高 。但是后来,普通的廖化却一点一点地变得有声望。廖化勇敢地踏出了这最为重要的一步,这对于一个在战火纷争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勇敢的。身处在战火连天的社会中,哪里存在什么安稳,只有逃避才能活命,只有苟且才能偷生。而廖化

  • “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廖化真的很平庸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廖化,姜维,蜀汉,蜀国,刘备,关羽

    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武将,见证了黄巾起义、关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兵败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蜀国灭亡等全过程,武将生涯长达近半个世纪。此人就是廖化,不过,在三国时期的武将中, 廖化的名声似乎不大好。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在很多人看来,姜维北伐时,蜀国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是平庸之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姜维,蜀汉,大将,蜀中,太守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不期一日正挥毫缮写间,突来一不知姓名、宽衣博袖、满脸腐气的老儒。那人跨进书室,并不向主人致礼,便坐在那靠东椅子上,嗤的一笑道:“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一面说著,一面伸手向衣襟上又旧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