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62年,姜维蓄意北伐魏国,廖化大声训斥,果然如廖化所料

262年,姜维蓄意北伐魏国,廖化大声训斥,果然如廖化所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赵林云教授 访问量:2419 更新时间:2023/12/21 16:47:37

262年,姜维蓄意北伐魏国,廖化大声训斥:“如今军队力量很弱,用兵却不知收敛,且太过于消耗国库必然大败。” 不久,果然如廖化所料。

廖化这位老将军一生戎马,可谓是历史上的传奇风云人物,世人有着“廖化作先锋”的评价,他见证了蜀汉的兴衰。

廖化和荆州的关羽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当年,廖化给关羽当主簿,就相当于现在给关羽当秘书,经常参与机要,深得关羽器重。

219年,关羽领兵讨伐曹操孙权趁虚而入,关羽大败被害,荆州落入孙权手中,廖化也被孙权俘虏。

廖化“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降于孙权,但是他十分思念故主,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无时不在想他应该怎么逃出去,卧薪尝胆暗自谋划出逃计划

终于,他设计自己诈死,让母亲为自己办了场轰轰烈烈的葬礼,当人们信以为真时,他偷偷带着母亲逃回蜀汉。

在逃亡的路上,廖化恰逢赶上刘备兴兵为了给关羽报仇,亲自率军征讨孙权,于是,君臣二人在秭归相遇。廖化哭诉这些天他的经历,刘备被他的忠君之心所感动,对他大为赞扬,并且任命他为别督。

但此次战争蜀军大败,廖化只能跟随刘备逃回了成都。

259年,曹魏在洛阳内讧,姜维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机带着廖化攻打魏国,结果魏国将军邓艾识破了姜维偷袭的计划,率先进入洮城,以致姜维无法攻城,只能灰溜溜退兵回去。

后来,经过连年的战争,廖化已经官拜右车骑将军,曾经的主簿成为了蜀汉重要的将军,成为了国家的核心重臣。

262年,姜维想率军攻打曹魏,这是姜维第11次北伐,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北伐。廖化曾批评姜维:“连年征战,国库损失严重,应该休养生息,而且如今军队力量比敌人弱得多,如果用兵却不知收敛,必然大败。”

但姜维并没有听从廖化的意见,义无反顾出兵讨伐魏国。

十月,姜维率军北上,魏国应战的将军仍是邓艾,邓艾将军抓到了姜维的弱点,利用地理优势大败蜀军,蜀军损失严重,实力大减。

263年,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廖化跟随姜维出征,将钟会大军拦在剑门关外,使其无法行进。

邓艾将军绕道直逼成都,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刘禅无法反抗只能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廖化跟着姜维投降。

从历史来看,姜维数次北伐,胜多败少,消耗也比魏国少。但也因为姜维一意孤行,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加快了蜀汉的灭亡。

第二年,廖化前往洛阳的途中,突然病逝,至此,一位传奇老将军落幕了。

回顾他这一生,当初兵败千辛万苦投奔刘备回到蜀汉,逐渐成长,蜀汉后期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是一国之顶梁柱。敢于批评姜维,见证了蜀汉的兴衰。

作者:木南谦

编辑:长庚

标签: 姜维廖化蜀汉魏国关羽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三国时蜀汉将领廖化如何北伐建功?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思考这个世界标签:廖化,姜维,邓艾,刘备,刘禅,钟会,时蜀汉,古装片,历史片,三国(电视剧)

    作者:西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实力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廖化,关羽,姜维,诸葛亮,魏延,大将,夏侯霸,三国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似乎充满了对廖化的歧视。意思好像就是:只要稍微有一个有本事的人,就轮不到廖化来担任蜀军的先锋官了。用廖化做先锋,实在是无人可用了,也算是矬子里边挑将军了。事实证明,廖化的能力绝对非同一般。既然这句话谚语来自民间,我们就以《三国演义》来展现一下廖化的人生历程。廖化开始是

  • 关羽嫂子被山贼捉住,廖化将其搭救后表示要追随关羽。关羽:不收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关羽,廖化,刘备,姜维

    200年,关羽的嫂子被山贼杜远捉上山,廖化诛杀了杜远,拎着他的脑袋去投奔关羽,关羽却说道:我不收留你。廖化明明救了关羽的嫂子,关羽为何不收留他呢?廖化,字元俭,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天下纷纷,廖化上山当了土匪头目。一日,廖化和另一头目杜远在山下巡哨时,抓到了两个女子,一打听得知,这两个女子是刘备的两

  • 被视为“蜀中无大将”的典型的廖化,曾经两度击败曹魏名将郭淮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郭淮,廖化,姜维,蜀汉,夏侯霸,刘备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 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有句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意思是蜀汉后期人才匮乏,只能用廖化这样的庸才。虽然网络上一度将这句话的意思进行所谓的“反转”,但我们看这句话产生的语境(出自清末小说《扫迷帚》第

  • 廖化真的活了一百多岁吗?他投降吴国之后,又是如何逃回蜀汉的?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廖化,蜀汉,关羽,刘备,糜芳,姜维,魏延,杨吴,三国,曹操手下

    廖化劫刘备妻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前,曾有这么一个小插曲。当时关羽刚辞别曹操,骑着赤兔马独自北上,准备去寻在河北的刘备,突然路上被数百人拦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这个少年虽然身后有数百人,但是一看到独行的关

  • 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讽刺的其实不是廖化,而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廖化,姜维,刘备,关羽,曹魏,大将,刘禅,三国,曹操手下

    引言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对廖化这个人并不陌生,一句出自清末反迷信文学作品《扫迷帚》的话,就是与廖化有关,这句话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很多人一看到这句话,就觉得是在讽刺廖化这样一个老将去担任本应该是年轻人担当的前锋,从而凸显出蜀国无人可用的窘境,但其实,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在讽刺廖化,而是在

  • 《三国演义》中投降的蜀将严颜,却怎么成了千古川军的忠烈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严颜,刘备,张飞,刘璋,太守,诸葛亮,历史片,古装片,三国演义(电视剧)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26)主笔:闲乐生我们前面说到,由于刘备安插在刘璋手下最高级别内应张松的暴露,使得刘璋对刘备有了防备,这让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尤为艰难,尤其是在围攻雒城(今四川广汉市区)的战役中,庞统意外战死,更让刘备对拿下益州毫无信心,刘备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去荆州让诸葛亮带领张飞、赵云前来援助,

  • 张飞义释严颜的背后,不只是粗中有细,还展现了他的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严颜,张飞,刘备,张郃,刘璋,太守,甘宁

    张飞,在《三国演义》等艺术作品的渲染之下,是一个粗猛残暴,重情重义的武夫形象。其实历史上的张飞,敬爱士大夫,善于书法、绘画,而且是一个比较有谋略的将领。《三国演义》为了表现张飞的“粗中有细”,形象地描述了在攻取巴郡之后义释严颜的桥段。其实张飞本来就不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比如长坂坡据水断桥,关键之处在

  • 为报复男友,丢弃尊严颜面“报复行为”背后,实则是“弱者思维”

    历史解密编辑:天下知a标签:恋爱,一心,尊严,背叛,报复行为,弱者思维,一个女人

    为报复男友,丢弃尊严颜面“报复行为”背后,实则是“弱者思维”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的身体受之于父母,必须好好善待和珍惜,因为这是对父母的敬孝。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人抛弃尊严、自轻自贱,丝毫不懂得洁身自好、爱惜身体。比如,湖南长沙的这位妙龄美女,为了报复男朋友“太

  • 三国时期,名将张飞义释严颜,那么严颜后来干什么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白惠谈财经标签:严颜,张飞,张达,刘备,三国演义,东吴

    西蜀名将严颜,巴郡被张飞所败,以:三国演义一书中,为壮其“后面还有一句后面还有一句:刘备继承汉统第二年,便发动了东征东吴的战争。但是兵马未出之前,张飞因为急于兄仇被部下范疆张达害死。如果此时严颜还在而且同守阆中。以张飞对严颜的尊敬,交往关系密切。严颜定然会加以规劝,张飞也不会犯这种独裁性的错误。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