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三国里面蜀汉的名将之一,外表高大威猛,是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一直以来被后世广为称赞,美髯公,关公,武圣以及壮六后都是指的他,可见后世对他评价之高。另外在东吴也有一位名将叫做吕蒙,虽然也是能征善战的将领,但是比起关羽来还是差的不止一点儿半点儿。但是关羽最终还是被吕蒙生擒杀害,吕蒙的主公孙权曾再三强调不要杀害关羽,但最后吕蒙还是命令部下将关羽杀害了。
那为什么吕蒙一定要置关羽于死地呢?首先来梳理一下关羽兵败被擒的历史脉络。这一段历史被称为兵败麦城。公元219年末,关羽率众将士攻打樊城的曹仁。曹仁自知自己不敌关羽,于是向于禁求助。这一年秋天,大雨连绵,洪水泛滥,于禁全军被大雨淹灭。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樊城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紧迫关头。曹操以分封江南为条件,让孙权从背后出兵攻打关羽,同时自己派遣徐晃,赵衍火速救援樊城,也做好了亲自攻打关羽的准备,但因为路途遥远而放弃。当时关羽在围头四种都有兵驻守,于是曹操又派重兵救援徐晃。徐晃使用了声东击西的战略,即徐晃故意走漏风声,说要攻打围头,于是关羽就放松了四种的防守,但是徐广出其不意,秘密攻打了四种。关羽见大事不妙,便亲自带领部队5000余人救援四川。但是徐广早有准备,关羽兵少,且长途跋涉不敌徐广败退。关羽一路退走,但是他的水军船只都在免水,无法乘船去襄阳。再加上关羽的粮草供应由糜芳士人负责调度,他二人本就对关羽不好,再加上孙权趁机诱降,二人于是反水。正此时,孙权命令吕蒙偷袭荆州,镇守荆州重镇的将领与关羽有嫌隙,故也投降吕蒙。第二年初,关羽大势已去,率兵卒寥寥十余人从麦城出逃,中了东吴部将马忠的埋伏,连同自己的长子关平被擒。吕蒙的主公孙权曾再三强调,为了不和蜀汉彻底撕破脸皮,千万别杀关羽。但吕蒙执意要把关羽杀了,这又是为何呢?一,目光短浅孙权作为东吴的主公,考虑的当然要长远一些,他虽然知道关羽是能以一敌百的名将,若是不杀,将来必定是个难以去除的祸根。杀掉了关羽,解决了战胜蜀国的一个大患,关羽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战将,留下后东吴很危险,但是他知道,在目前的这个状况下,关羽还杀不得。刘关张三人在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关羽若是被杀,刘备就找到了攻打东吴的理由了。最可怕的是,在当时这个三足鼎立的情形下,若是东吴和蜀汉交战,最后曹操一定会趁虚而入,闹得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局。
但是吕蒙一介武夫,哪能想到那么长远呢?他只顾及当前,想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除掉蜀汉一员猛虎大将。从后面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孙权的考虑是正确的。吕蒙鼠目寸光,杀掉关羽之后,刘备起兵为关羽兄弟报仇雪恨,率领八万多士兵东征东吴,发起了夷陵之战。二,为了自己出名众所周知,关羽的战斗力在蜀汉乃至整个三国都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吕蒙在此之前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将领,而且还被扣上了吴下阿蒙的外号,吕蒙心里肯定不甘,忍气吞声,也想有朝一日成为天下赫赫有名的将领,若是能战胜关羽,那必然会名气大增,那此时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关羽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想要再次抓到关羽就难上加难了。何不借此大好机会杀掉关羽呢?一来可以为东吴除掉祸根,二来能使自己成为战胜关羽,名扬天下的人,此乃一举两得的美事。当然,后来吕蒙也因此遂得人愿,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名将。三,私人恩怨关羽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号称武胜,而且对自家兄弟也有情有义。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也有性格方面的缺点,关羽傲气很重,能看得起的人很少,都是刘备,曹操之辈的,对于东吴的人都不放在眼里。在此之前,曾多次在言语上重伤侮辱东吴的将领,甚至是孙权。有一段著名的桥段常常被人提及,孙权曾向关羽提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
按理来说,孙权是东吴的主公,关羽只是一个将领,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和孙权之子同心结婚也是脸上有光了,但是关羽居然拒绝了,还大骂道虎女焉能嫁犬子,不同意结婚就算了,竟然还说出这种话,把孙权的儿子说成是犬子,岂不是让孙权难看吗?除此之外,关羽也和吕蒙有过过节,这也并不奇怪,关羽连孙权都不放在眼里,怎能看得起一个区区的吴下阿蒙呢?当初蜀汉和东吴在结盟的时候,关羽和吕蒙还有业务上的往来,隔三差五的还会有机会接触。然而关羽却看不起吕蒙,还嘲笑他。关羽第一次见到吕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就是吴下阿蒙吧。吕蒙因此也和关羽结下了梁子。吕蒙也一直想找个机会嘲笑一下关羽,也好咽下这口恶气。如今关羽落到这步田地,也正正好修理修理他。四,为周瑜报仇东吴大都督周瑜对吕蒙有知遇之恩,吕蒙一直记在心里。当时周瑜相当于东吴的军事大总管,权力仅次于孙权,而吕蒙还只是一个一般的将领。首先,他们是上下级关系,其次,周瑜就是吕蒙活生生的偶像。吕蒙最开始是一个目不识丁,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的文盲,被人戏称吴下阿蒙。吕蒙以周瑜为偶像,知耻而后勇,立志成为像周瑜一样的军事家。周瑜也有意无意地给吕蒙一些施展才能的机会,想提拔他成为一代名将,所以说他们私底下的关系还是挺好的。周瑜在生前也曾率军攻打荆州,但是被关羽击退。周瑜一生和诸葛亮围绕荆州斗智斗勇,只可惜每次都失败了,最终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所以吕蒙对蜀国的将领都是咬牙切齿。对周瑜来说,此生作为东吴大都督,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未能为东吴取回荆州。
大帝在周瑜去世后,吕蒙对周瑜的遗憾也是感同身受,加上周瑜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于是等掌管兵马之后夺荆州,杀关羽,也是为了报答周瑜对自己的提拔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吕蒙杀死关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仅仅是因为目光短浅,急于成名,他是为了彻底阻止东吴和蜀汉结盟。在东吴有两大阵营,一方以鲁肃为代表,想要极力劝孙权和刘备联盟,一起攻打曹操,另一方以周瑜为代表,想要夺回荆州,对刘备宣战,之后再和曹操一决雌雄。当然,吕蒙等武将是站在周瑜这一方的。在吕蒙看来,只是夺回原本属于东吴的荆州,可能还不足以让刘备对孙权宣战,因为刘备还没有正当的理由,但若是杀掉了刘备的一员大将,而且还是他的拜把子弟兄,刘备必然会对东吴宣战,所以关羽必须死,刘备也是心知肚明的,要不然就不能顺理成章的攻打孙权了。不管吕蒙杀掉关羽是目光短浅还是深思熟虑,已经无法考究了,但吕蒙终结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毋庸置疑的。杀掉关羽使得诸葛亮连吴抗魏的构想落空。孙权和刘备原本有共同的敌人,但是当二者之间分歧大于利益,那么原本的朋友关系就会打破。荆州是三国时期的军事重地,刘备没有荆州,三国不可能鼎立。刘备失去荆州,那就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诸葛亮的隆中之策不能说不对,但也有致命的失误。蜀占人格,不占地利,未占天时,分久必合,天意如此。
所以吕蒙是否是因为私人恩怨,而是深思熟虑而杀掉了关羽,在整个三国历史中已经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夺取荆州,斩杀关羽,确实是削弱了刘备的军事实力,为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最终东吴也灭亡了,但是三分归晋是历史的选择,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