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打仗还得靠专业人才:吕蒙庐江皖城大败曹军始末

打仗还得靠专业人才:吕蒙庐江皖城大败曹军始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史 访问量:3606 更新时间:2024/4/19 13:02:49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31

魏吴双方在淮南反复拉锯的过程中,其主要争夺的焦点便是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水道,也就是九江郡。

不过,在淮南郡西边的庐江郡,虽不是两国交战的主战场,但作为侧翼战场,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双方在庐江郡的争夺。

当初孙策对庐江是非常重视的,从他积极帮助袁术攻打陆康以谋求庐江太守一职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然而,初出茅庐的孙策尚对人心之险恶的认识尚不透彻,结果为袁术所欺骗,白忙了一场,因此他只能凭自己的力量夺取庐江了。

袁术死后,手下势力分崩离析,孙策趁势出击,赶跑了袁术部将刘勋,占据了庐江,并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只不过李术在孙策遇刺身亡后趁江东政局不稳叛乱自立了。

李术还是太小看孙权了,孙权不仅很快稳定了内部,还和曹操达成了默契,很快将孤立无援的李术消灭。

然而,在对待庐江的态度上,孙权却和孙策所有不同。

首先,在孙权执政初期,江东的国策是和曹操缓和关系,不在江北过度深入,而将主要力量投入到荆州去讨伐黄祖,这也是孙策临终时的意思。

其次,庐江在陆康、刘勋和李术三人统治时期,都经历过激烈的战争,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盗贼横行,实在不是一块好治理的地方。连扬州刺史刘馥这样的能臣也只能以安抚为主,无法在此地建立有效统治。

最后一点,就是庐江并不是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在地理位置上有些鸡肋。

由于以上这几点原因,孙权没有在庐江久驻的打算,而是在收编了李术的三万部曲后就撤离了,将防线收缩到了长江边的皖口。

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没什么问题,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孙权不得不重新审视起庐江的问题来。

赤壁之战后,曹操将南征的主要方向转移到东线,为了将来的战争做准备,他打算把淮南百姓全部迁移,以免被东吴掳走。

对此蒋济虽苦劝,但曹操不为所动。祸不单行的是,消息在不经意间泄露出去,结果引起百姓恐慌,十余万人逃到了东吴境内,导致刘馥多年的苦心经营除了合肥城以外毁于一旦,从此淮南一带就更加是盗贼的乐园了。

对于九江郡,孙权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在合肥城下碰了一次壁后,意识到强攻九江的难度,这样一来,庐江作为侧翼战场,就开始凸显它的意义了。或许江东无力在这里站稳脚跟,但至少要阻止曹操发展庐江。

正好曹操也对之前的错误决定进行了反思,打算重新建设淮南,而建设淮南的前提就是要消除以庐江为根据地的盗贼的威胁,而这就成了孙曹双方展开了对庐江的背景。

首先动手的是曹操,当时庐江贼寇主要分为三部,分别是陈兰、雷绪和梅成,面对曹操的巨大压力,三人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其中陈兰是一边抵抗一边求救于孙权;雷绪是一边抵抗一边准备跑路;而梅成则打算诈降。

对策不同,结局自然不同。首先雷绪很快被夏侯渊击败,随后去投了刘备;而梅成用诈降之计骗过了于禁,等于禁走后就翻了脸,率部与陈兰合兵一处,退守灊县(今安徽六安市霍山县一带)。

灊县南部有天柱山,又名潜山,是大别山余脉,这里地势险峻,陈兰等人在此固守,成为他们最后的根据地。

曹军平叛的主将是张辽,以他的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剿灭这伙贼寇。孙权自然清楚这一点,若不尽快行动,庐江就和他没关系了,于是令韩当为先锋前去救援,而自己则统率主力大军数万人马在后压阵。

从江东前往天柱山是没有完整水路可行的,小部队走陆路没问题,但是主力大军还得水陆并进才更稳妥,因此韩当和孙权两路人马走的是不同的路线。

韩当是从长江进入皖水,随后弃船登岸,走陆路向北前往天柱山;而孙权主力则走濡须水进入巢湖,随后向西进发。

面对孙权的强大攻势,曹军压力不小,前线将领经过商议决定分工合作,由张辽负责继续攻打陈兰,争取尽快结束战斗,而臧霸负责阻击孙权,给张辽争取时间。

臧霸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吴军先锋韩当。韩当是当初分别跟着孙坚和孙策创业的老将,屡立战功。这次行动挟赤壁大胜之余威,本来信心满满,可当他沿着皖水北上时,却发现臧霸已经在皖城严阵以待了。

韩当立即发起进攻,双方在皖城附近的逢龙交战,初次交锋不分胜负。

由于臧霸难缠,韩当打算从东路迂回,走夹石口去抄魏军的后路。然而此计亦被臧霸识破,夹石口一战韩当失利,臧霸的打援行动初战告捷,不过后面孙权主力大军的到来对臧霸才是更大的“考验”。

为了阻击孙权,臧霸将驻兵地点设置在孙权进军的必经之路舒县,在这里驻军可以阻止孙权前往天柱山,即使孙权像韩当一样去北面抄后路,臧霸也可以通过夹石口迅速转移,这个部署非常灵活机动。

今天舒城县一带有一条杭埠河,自西向东注入巢湖,而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因此龙舒水汇入巢湖的水口便称作舒口。

当时孙权到了舒口后,听说臧霸已经在舒县等着他了,结果一下就打退堂鼓了。

哎,手握几万人,又不担心退路被断,到底怕什么呢?不知道犹豫就要败北吗?

臧霸可不管这个,他连夜追击,一夜竟狂奔百里以上,随后兵分两路夹击孙权。

见魏军神兵天降,吴军顿时丧胆,根本无力抵抗。

从这就可以看出孙权的军事素质是什么水平,兵法有云:“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臧霸虽然出现得突然,但以他这支疲兵,再加上兵力劣势,正经打起来绝对是有败无胜。

然而,吴军在孙权的低劣指挥下竟然混乱不堪,争相上船逃命,许多士卒在拥挤中落水溺死。这或许便是后来在诸将就修建濡须坞一事以“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为由和吕蒙争论时,孙权最终站在吕蒙一边的原因,从这个角度看倒也不完全是坏事。

这次失败虽然不算伤筋动骨,但援救陈兰的目的没有达成,孙权进军庐江的计划破产了。不过没关系,日后他还有一次机会。

在平定了庐江贼寇后,曹操任命朱光为庐江太守,在皖城一带屯田,重新恢复当地建设。而这引起了吕蒙的警惕。

吕蒙年轻时依附姐夫邓当,生活条件不怎么好,没有读书的条件,因此他最初虽然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却对理论知识所知甚少。

这样的人作为先锋大将带队冲锋或许可以,但是作为主将就不行了,然而吕蒙的命运就在这时发生了改变。

孙权看出了吕蒙的潜力,劝他多读书深造一下,主要读史书和兵书。史书可以提高谋略和大局观,兵书则能提高战场上临阵决断的能力,这些是作为主帅不可或缺的素质。这也可以看出,孙权已将吕蒙作为独当一面的统帅来培养了。

吕蒙毕竟有天赋,在经过一阵刻苦研读之后,他的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已经成为周瑜去世后东吴综合素质最高的将领,属于他的表演时刻即将到来。

为了摧毁曹操在庐江的势力,吕蒙做了精心准备。当时在庐江屯田的除了朱光以外还有谢奇,此人的官职是蕲春典农都尉,因此虽然史料中说他也在皖县屯田,但他的根据地应该在蕲春郡。

蕲春本在荆州江夏,孙权在消灭黄祖后将其设为郡,因此当时此地应该是孙曹双方各占一部分的状态,而吕蒙决定先解决谢奇,剪除朱光的羽翼。

很快谢奇就被吕蒙打跑了,他的手下纷纷归降,曹操在蕲春郡的势力被彻底瓦解。

拿下蕲春郡除了削弱朱光以外还有另一个意义,因为这里是庐江到江夏唯一的陆上通道,而关键地点就是寻阳,当初刘勋被孙策打成丧家之犬时,也是经过寻阳逃往江夏的。

因此控制了这里,便可以阻止曹军从江夏方向救援皖城。由此可见吕蒙的战略眼光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了,孙权劝学确实很有效果。

不过话又说回来,孙权自己也是读过很多兵书的,可惜效果不甚理想,看来天赋还是比努力更重要。

到了建安十九年(214年),吕蒙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建议孙权再攻庐江。在他看来,曹操已经在此积极建设了四五年,其态度再明显不过了,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等庐江被开发完善,粮草兵员有所储备,那就不好对付了。

庐江本是富庶之地,当初陆康能凭借此地和孙策对抗超过一年就能证明这一点,吕蒙的意思就是决不能坐视曹操将这里发展为南征的一大后勤基地。

在具体战术方面,吕蒙提出如果按照比较稳妥的策略的话,就得在城外修建土山并打造攻城器械,而这要耗费大量时日,那样魏军援兵必然赶到,最终就会功亏一篑。

另外皖水不是一条大河,只有盛水期才能加以利用,一旦战争旷日持久,到了枯水期想退回来就不容易了,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经过观察,吕蒙发现朱光在皖城虽然屯田搞得不错,但是在城防系统的建设上远不如刘馥的合肥城,因此他认为不如打得激进一点,不做那么多准备,直接四面围定进行强攻,这样必然大获全胜,而且也来得及趁着盛水期退兵。

孙权对这一方案表示认可,于是在建安十九年五月,东吴再次出兵皖城。

这一次虽仍然是孙权亲自领兵,但是具体作战时,他还是将指挥权交给了吕蒙。看来孙权也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了,毕竟术业有专攻,打仗还得靠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就是不一样,吕蒙自然不会让孙权失望,大军抵达皖城后,吕蒙推荐甘宁为先锋攻城,他自己率领精锐部队紧随其后。

拂晓之时,吴军就发起了猛攻,吕蒙亲自擂鼓助战,士气极度高涨。而甘宁果然骁勇异常,他身先士卒,手持绳索攀上城头,立下了先登大功。

这次闪电般的突袭彻底把朱光打懵了,到了早饭时间,皖城就被迅速攻破,一切正如吕蒙所料。而张辽率领的援军此时刚到夹石口,听说皖城已破,只好退回合肥。

此战东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仅朱光和他的参军董和一同做了阶下囚,他几年来苦心经营积累的数万名屯田客也全成了东吴的战利品。

孙权大喜过望之下,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又给了他大量赏赐。不过吕蒙这个庐江太守算是遥领,因为按他的规划是打赢了就撤,不求占据庐江,只是不能放任曹操顺利发展。

就这样,孙曹双方在淮南一带进入一个短暂的平衡期,曹操即将把进攻的重点转向汉中,而孙权一时也难以在淮南取得更大的突破。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前平静了许久的荆州再次成为了风暴的焦点。

标签: 吕蒙曹军孙权臧霸东吴曹操

更多文章

  • 【双“一号工程”】“1234”工作法助力打造“吕蒙商巢”

    历史解密编辑:魅力昌江标签:吕蒙,工作法,党建

    今年以来,昌江区吕蒙街道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积极探索“一条主线、两个关键、三项机制、四个融合”工作法,突出问题导向,凝聚部门优势,努力实现工作质量大提升、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改观。聚焦“一条主线”打造“吕蒙商巢”营商环境品牌,秉持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工作作风,以筑巢

  • 吕蒙杀了关羽之后,为什么突然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覃仕勇说史标签:吕蒙,关羽,孙权,潘璋,马忠,三国演义

    关羽是吕蒙杀的吗?提问问题这位网友,是从哪本书看到吕蒙杀关羽的呢?现在人们谈论三国,所依据的书籍不外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三分实七分虚,所说不足为凭。问题是,即使是《三国演义》,人家也讲得清清楚楚,杀关羽的是孙权。看,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里写的:

  • 看完小米新机曝光的瞬间,感叹像极了“吕蒙”,原因其实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音频玩机怪咖标签:吕蒙,孙权,孙策,周瑜,鲁肃,曹仁,三国,小米新机,小米集团

    这是第三期,关于手机界的“三国”那么这一期的主角是什么?毫无疑问从标题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人物是:吕蒙那么手机是什么呢?小米13 Ultra而关于小米13 Ultra这台手机,绝对是人人眼中的新机,所以由此得出它确实符合目前广泛用户看待手机的基本想法,叫做“买新不买旧”,那么小米13 Ultra究竟哪

  • 关羽威震华夏后被吕蒙所杀, 为何吕蒙却背了骂名, 不被人们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聪老板的菜标签:关羽,吕蒙,孙权,鲁肃,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说到三国中吴国的大将,那么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吕蒙。他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后,成功的用计夺取了荆州,并且将关羽擒杀,可谓一鸣惊人,但是在民间,很多人对吕蒙却十分不待见,这又是为何呢?从客观角度来看,吕蒙的个人经历是十分励志的,小时候家里很穷,就依附于姐夫邓当,十五六岁就偷偷的跟着去打仗,后来因

  • 吕蒙:《孙权劝学》背后是江东的权力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天下标签:吕蒙,孙权,孙权劝学,孙策,鲁肃,张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以常见的自然景象,揭示了事物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发展的真理。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也曾有过一篇文章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那便是《孙权劝学》。其中孙权与江东猛将吕蒙的对话十分的耐人寻味,它在学生时代激励着我们有付出必将有所回

  • 《蜀汉中兴英雄传》第4回:袭荆州关羽摛吕蒙

    历史解密编辑:乐凝娱乐标签:关羽,吕蒙,马超,孙权,曹操,蜀汉中兴英雄传

    且说关羽率关平、周仓围攻宜都,韩当畏惧关羽威名,不敢出战,下令紧守城池,坚守待援。关羽下令将宜都包围,准备攻城,忽接马超密令,令其率军奇袭荆州城。关羽大悦,立即挑选五百勇士先行,关平继续围困宜都,等待马超援军至宜都,再率军赶赴荆州会合。当下关羽带周仓与五百勇士星夜直奔荆州城。一路上轻车熟路,早有细作

  • 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自己也突然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关羽,吕蒙,孙权,周瑜,曹操,刘备

    公元219年,一个历史之中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年之中,中国人心目之中的武圣就此陨落。来自于东吴地区的吕蒙白衣渡江轻易的就取得了孙权梦寐以求的荆州,关羽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最后被数十个小兵团团围住,不得已而自杀保全最后的名声。这个时候是关羽的人生低谷,但一个人的低谷往往会造成另外一个人的巅峰,这个

  • 历史上吕蒙为何在杀死关羽之后就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关羽,吕蒙,孙权,东吴,三国,汉朝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他最为出彩的一笔就是设计奇袭荆州,与魏军夹击,一举击败关羽,成为杀死关羽的幕后黑手。然而,在他刚杀死关羽之后,他也一命呜呼。那么,他到底是死于关羽的索命,被孙权害死,还是有其它的原因呢?关于吕蒙死亡原因的推测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关羽死后,阴魂不散,于是找吕蒙索命。传说在东

  • 高新区棚改项目(吕蒙乡古城村片区)征收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魅力昌江标签:古城村,棚改,高新区,吕蒙乡,昌江区,征收

    7月25日下午,景德镇市高新区棚改项目(吕蒙乡古城村片区)征收动员会在昌江区吕蒙乡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入动员,并作具体工作部署。昌江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李龙江,副区长汪维出席会议并讲话。高新区、昌江区相关单位及属地负责人参加会议。李龙江指出,此次会议既是一次动员会,也是开展吕蒙乡古

  • 江陵之战后,夺得奇功的吕蒙是病死?还是被孙权“照顾”死?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吕蒙,孙权,关羽,刘备,陆逊,蜀汉,东吴,三国,汉朝,江陵之战,曹操手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东吴时任都督吕蒙发动了针对荆州的奇袭之战,一举全歼关羽军队、夺得荆州,并成功擒拿刚刚水淹曹魏七军、取得空前战果的关羽。由于关羽父子誓不降吴,吕蒙为永绝后患,将关羽斩杀,自此一代武圣就此悲情落幕。为何精于战事、统兵有道的关羽会被名气不及自身的吕蒙全歼军队并斩杀呢?原来关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