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琬激进的东征计划,让蜀汉的北伐事业进入一个低迷期

蒋琬激进的东征计划,让蜀汉的北伐事业进入一个低迷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搜狐说娱乐 访问量:1022 更新时间:2024/2/18 19:13:36

诸葛亮进行了频繁的北伐,亲自上阵一共有五次,规模频率和过程都比较可观。等到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的北伐事业似乎进入了一个低迷的阶段。在诸葛亮去世后,又经历了蒋琬费祎两个人,最后到姜维。是蜀汉名义上的二把手。直到费祎被刺,姜维摆脱掣肘,又得到尚书令陈祗的支持,蜀汉的北伐事业重新振起。费祎是一个反战派,他执政时期蜀汉北伐事业自然受到压制;而蒋琬没有大规模的北伐的动作则恰恰相反,他是因为太过于激进,反而被蜀汉压制住。

蒋琬时期的北伐活动

蒋琬时期肯定是存在北伐活动的,连费祎时期也没有彻底断绝姜维的北伐,刺杀费祎的郭循就是姜维北伐获得的俘虏,就是规模小了一些。蒋琬也进了过一些北伐,但是首先蒋琬没有像诸葛亮亲自出征过,都是其他的蜀汉将领;其次蒋琬时期的北伐规模都不算太大,唯一一次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的、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东征计划,因为太激进而被蜀汉枪毙掉。这个后面会详细提到。

蒋琬时期的北伐,可以考证的有三次。一次在蜀汉建兴十三年、曹魏青龙三年(即公元235年),蜀汉将领马岱进行北伐,被司马懿的部将牛金击败。动辄''斩俘万计''的《晋书·宣帝纪》描述此战结果是''斩千余级'',这次战役的规模应当不会太大。

另外在蜀汉延熙元年、曹魏景初二年(即公元238年)还有一次北伐,蜀汉方面的主将就是常常被人们视为没有什么才能的廖化。但是事实上这次北伐廖化表现得十分出色,利用郭淮军事部署的漏洞,分别击败了曹魏广魏太守王赟和南安太守游奕,完成了双杀。可惜这次战役在廖化的小传中并无记载,导致他的历史形象非常单薄。

最后在蜀汉延熙三年、曹魏正始元年(即公元240年),姜维率军兵出陇右,受到郭淮的军事压力而撤军。关于这次战役胜负有争议,有人根据蒋琬后面上表中''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的内容判断为姜维获胜,不过这句话也有可能是说诸葛亮时期的''阳溪之战''。

除了这三次可以从《汉晋春秋》、《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以及《晋书·宣帝纪》当中求证的北伐以外,还有一些难以考证的北伐。比如《姜维传》中记载姜维''数率偏军西入''。不过除延熙三年那一次,其他的时间、地点、人物、规模、战果等等信息完全找不到,可以想象到这些战斗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

蒋琬激进的东征计划

蒋琬是热衷于北伐的,刘禅也支持他北伐,在延熙元年刘禅下诏令蒋琬进入汉中准备北伐,因为当时曹魏刚刚与辽东燕王公孙渊爆发战争,对蜀汉来说是一个进行战争的好时候。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蒋琬的激进程度,他制定一个有别于诸葛亮或者后面姜维时期的北伐计划,小编称之为东征计划。

在这个时期,蜀汉虽然有了武都、阴平两郡,但是汉中仍然是一个北伐的重要军事基地,直到蜀汉后期,汉中也承担着一定的进攻职能。不过汉中有一个问题,它是介于秦岭与大巴山脉之间的一个盆地,敌人越过山脉进攻汉中很困难,从汉中打出去也很困难,后勤补给都受到严重的负担。

于是蒋琬就想到另外一种计划,用汉水作为交通纽带,沿水路向东进攻魏兴、上庸等地,然后攻克襄阳。这样一来就可以为蜀汉北伐事业打开新的道路。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高风险高收益。收益就是蜀汉接下来的北伐可以从襄阳着手,配合汉中继续履行诸葛亮最开始提出的《隆中对》,从襄阳进行北伐在后勤的负担上也能够减轻一些,而且还可以与东吴的北伐配合得更紧密。

但是风险也非常高。从汉中顺流直下便于进攻,那么一旦攻势受挫呢?这个时候与东汉末年被豪强势力把控的''东三郡''已经完全不同,它已经成为曹魏这个强大又稳定(这个时候还没有爆发''正始之变'')的政权的领土。如果曹魏及时支援,蜀汉军队撤军时需要逆流而上,十分不方便,很有可能在撤军的时候遭遇曹魏的追击而大幅度减员,可以参考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

蜀汉军队出现大量伤亡,汉中就会有危险;汉中如果丢失,那么别提北伐了,能不能保住蜀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风险是蜀汉政权难以接受的。蒋琬的东征计划并不是说说而已,事实上已经开始做筹备工作,比如制造战船。不过最后还是被蜀汉群臣叫停,费祎、姜维、马忠等人接连到汉中宣达政令阻止蒋琬,加上蒋琬身体原因,这次东征计划就胎死腹中了。

东征计划之后,是蜀汉北伐事业的消沉

蒋琬的东征计划失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蜀汉北伐事业的消沉。因为在这件事之后,蒋琬将自己的大本营从汉中南迁到涪县。我们看《后主传》的记载:蜀汉延熙五年(即公元242年),数次北伐的姜维率军转移到涪县;延熙六年(即公元243年)大司马录尚书事蒋琬随后转移涪县,王平成为汉中都督;而尚书令费祎升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虽然名位低于蒋琬,但是二者均有录尚书事的权力。

姜维、蒋琬等人从汉中转移到涪县;反战派的头号人物费祎上位,这些信息可以说明此时的蜀汉正在一个北伐曹魏和保境安民的交替的过渡时期。蒋琬驻军涪县,他表示的理由是涪县水路交通发达,可以应对各个方向的情况。

然而对于一个北伐派来说,汉中的价值明显要远高于涪县。蒋琬的东征计划刺激到蜀汉政权,他退而求其次,也是避免再刺激到蜀汉高层的神经。毕竟有这样一个激进北伐派在汉中,还是手握军政大权的蜀汉二号人物,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怎么放心的。

我们再来看蜀汉这个阶段的北伐事业。蒋琬的上表中提出让姜维西入羌中吸收愿意归附蜀汉的羌胡人,表姜维为凉州刺史,作为北伐的先锋部队。《姜维传》中也确实记载姜维在延熙六年迁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然而后续的北伐则一点记载也没有找到。

《姜维传》中从延熙六年一竿子支到延熙九年(即公元246年),这个时候蒋琬已经病逝;《后主传》、《三少帝纪》中记载唯一一次蜀汉和曹魏的战争,是曹爽主动伐蜀的''兴势之战''。

蒋琬执政时期,曹魏雍州、凉州都督分别是司马懿、赵俨夏侯玄。除《晋书·宣帝纪》中记载的早期马岱北伐以外,《赵俨传》、《夏侯玄传》都没有对抗蜀汉北伐的记载。可以证明在蒋琬执政的后期阶段,蜀汉北伐事业几乎陷入了沉寂,甚至不如费祎时期。而这种主战和反战的转折,小编以为就来源于蒋琬这次因太过冒险被紧急叫停的东征计划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中国历史地图集》

标签: 蒋琬蜀汉曹魏费祎姜维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姜维、夏侯霸、王平都是魏国人,为何会被蜀汉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姜维,夏侯霸,王平,蜀汉,刘备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的武将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其中,就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人,在蜀汉武将中都具有较高的地位。比如姜维最终做到了蜀汉大将军这一官职,王平曾长期镇守,而被蜀汉后主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同时,对于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位大将,还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原本都是魏国人。特别是

  • 姜维担任“卫将军”时,为何能指挥“车骑将军”夏侯霸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姜维,夏侯霸,卫将军,蜀汉,曹魏

    在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基本沿袭了东汉时期的制度。彼时,武将的官职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卫将军一职,排名无疑在车骑将军之下。汉制,车骑将军授予金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

  • 三国后期,夏侯霸为何忘却杀父之仇,而投降死敌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夏侯霸,司马懿,曹爽,曹操,曹叡,蜀汉,刘备,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曹操麾下

    夏侯霸投降是逼不得已啊!夏侯霸是谁?提起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说起他的老爸你就非常熟悉了。他就是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渊,曹操早期奠定基础的数次大战,如灭吕布、灭袁绍、打刘备等,皆有他的身影,可谓是战功赫赫。可是,最后却在汉中与刘备对峙时,遭到黄忠部队偷袭,中乱箭而亡。他的死倒是成全了大器晚成的黄忠。

  • 夏侯渊被黄忠所杀,其子夏侯霸背负杀父之仇,为何会甘心投靠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夏侯渊,黄忠,夏侯霸,蜀汉,刘禅

    人生的际遇堪称无常,有很多人胸怀韬略、身怀绝技,却一直时乖命蹇,难有出头之日。黄忠堪称三国武将之中的翘楚之辈,但他一生中的黄金年华,却都在寂寂无闻中度过,直到须发如银,老之将至,他才归顺蜀国,得遇明主一展抱负,在定军山刀劈夏侯渊,一战成名天下知。那么夏侯渊既然是被蜀汉的大将给斩杀的,那他的儿子为啥还

  • 夏侯霸的跳槽之路, 从曹魏宗室到蜀汉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简生活标签:蜀汉,曹魏,魏国,猛将,夏侯霸,司马懿,夏侯渊,曹操手下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三国乱世各家人才各地跳槽的事情非常常见。不但汉末乱世的时候,这种人才流动的非常频繁,即使是后来三国鼎立局面基本稳定,各家之家还是有不少叛逃转投事件的发生。比如蜀汉在中后期就遇见了一个上门来投的人,因为他身份不一般,被蜀汉重用。此人就是曹魏的宗室子弟,当年汉中守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

  • 蜀汉后期, 为何降将姜维、夏侯霸挑大梁!

    历史解密编辑:小朵聊说生活标签:姜维,蜀汉,刘备,刘璋,三国,夏侯霸,诸葛亮,曹操手下

    刘备集团起兵于涿郡,几经辗转,最后落户益州之地。这一路走来,其派系之复杂,可谓是魏蜀吴三家之最。刘备集团最早是刘备、关羽、张飞组成的涿郡派,他们是集团的核心中的核心。到了荆州之后,许多人加入了刘备的队伍,如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这些人可称为荆州派。在荆州时,刘备的目标就是夺取益州。此时,刘璋统

  • 曹魏宗亲第二代,曹真曹休大权在握,为何夏侯霸却郁郁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曹真,曹休,夏侯霸,曹操,夏侯渊

    曹操麾下有不少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大将,曹操和曹丕时期兵权大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比如曹操时期夏侯渊掌西线兵权,曹仁掌南线兵权,夏侯惇总揽后方军事和东线兵权;曹丕时期兵权大部分在曹真、曹休、夏侯尚三人手中,这六人加上曹洪和虎豹骑统领曹纯一共八人合称曹魏八虎骑。曹丕登基之后,随着夏侯惇和曹仁的先后去世、以

  • 夏侯霸:与蜀国有杀父之仇却叛魏降蜀,为何忠心为蜀国效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夏侯霸,蜀国,魏国,魏降蜀,刘禅,司马懿

    都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强调孝道的古代更是如此。但是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将领,他原本是魏国臣子,却投降了与他有杀父之仇的蜀国,并且忠心耿耿为蜀国效力。这个人就是夏侯霸,三国时期魏国与蜀国后期的重要将领。那么他又为何选择成为叛将?杀父之仇夏侯霸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他的父亲夏侯渊曾经是魏国的征西大将军,负

  • 曹魏实力更强,为何姜维、王平和夏侯霸3位魏将,要投降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小可哎呀标签:姜维,王平,夏侯霸,蜀汉,曹魏,司马懿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将领冲锋陷阵,冒着生命危险上阵杀敌,大多是为了建些功勋,帮助主公拿下天下,以便将来能封妻荫子,过上达官贵人的显赫生活,所以大将就需要在战乱时期,为自己选择一个好的公主来投靠,实力更强的主公,赢面更大,所以更得将领的青睐。魏蜀吴三国中,曹魏实力最强,也是三国中最有希望统一天

  • 夏侯渊的养女是张飞妻,张飞女儿是皇后,刘禅和夏侯霸关系是?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夏侯渊,张飞,刘禅,夏侯霸,刘备

    汉末时期,天下动荡,很多投机者借着这混乱的状况开始浑水摸鱼,因此一场精彩的时期就拉开了帷幕。在这期间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有的成就了一番霸业,有的则身败名裂,但放在今天来看,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结果的人物,才避免了枯燥的历史,比如说曹魏的名将夏侯渊。在演义中,夏侯渊几乎是一个小丑一样的角色,这主要是因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