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了蒋琬能够接任自己下了多少功夫,姜维又是什么角色?

诸葛亮为了蒋琬能够接任自己下了多少功夫,姜维又是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点儿历史事 访问量:3875 更新时间:2024/2/18 18:55:36

诸葛亮为了蒋琬能够接任自己下了多少功夫,姜维又是什么角色?

诸葛亮死后,蜀国权力出现了很大的权力真空带。

他的去世,甚至比先祖蜀汉昭烈皇帝的驾崩对蜀国的影响还要大。

那诸葛亮又是怎么安排的后事,使得蜀国在他去世之后还能够进行平稳的权力过渡的呢?

1.诸葛亮对蒋琬进行了有意的栽培。

诸葛亮为了蒋琬的能力培养,不仅让他长期陪在自己身边,还对其言传身教。

2.安排蒋琬做留府长史。

大家别看这个官职比较陌生,但其实他的重要性非常大。

PS:丞相府中长史有两个,征战时一个随军出征,一个留在府中处理日常政务。

而所谓的留府长史,就是在诸葛武侯起兵讨伐曹魏的时候,代替他行使处理全国事务的权力。

而且大家还要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诸葛亮时期的丞相府是能够“开府执政”的,刘禅本人就是个“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蒋琬在蜀汉的地位可以说得上是“监国太子”,这对蒋琬是极度信任的,也是对蒋琬最大的历练。

因此,哪怕蜀汉最核心的人物诸葛丞相去世之后,蒋琬几乎可以直接上任,没有产生较大的权力真空期,更没有产生动乱(除了魏延杨仪那档子破事)。

3.诸葛亮早就秘密上疏刘禅“后事宜以付琬”。

这绝对是最好的推荐方式,也是最好的“铺路”行为。

如果早早确立“储君”,那么蒋琬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嫉妒,甚至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

著名的大将魏延、蜀汉功臣杨仪都不会对此满意,甚至他们可能会给蒋琬“穿小鞋”。

这对蒋琬的上任绝对是不利的。

而且刘禅的才能虽然较诸葛亮相去甚远,但他也绝对不是一个傻子。

于是他等到杨仪诛杀了魏延,并把军队顺利带回蜀汉之后,刘禅才公布了这个早就做好的决定。

这个时候,就算杨仪等人再不满,再嫉妒,他们也无计可施。

这也是蒋琬“继位”最好的时候。

4.诸葛亮为蒋琬在军中找到了根基。

蒋琬此人虽然才华出众,但由于北伐事宜过大,所以诸葛亮并没有心力另外给蒋琬在军中铺路。

但这并不是蒋琬的缺点,而是他的优点。

如果军权过重,后主刘禅把握不住,蜀汉甚至可能等不到魏国灭蜀的那一天,就提前在内乱中消弭了。

为了能够使得军权和平过渡,国舅吴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诸葛亮去世的第一年,蒋琬被升任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但这个时候的蒋琬没什么根基,并不能够使得众人信服,因此国舅吴懿在此时站了出来。

蜀汉的主力当时驻扎在汉中,就是由他率领的。

图为蒋琬

3年后,吴懿去世,蒋琬在军队里的威信也正好确立了起来,时机刚刚好。

综上所述,为了蜀汉政权能够顺利完成“交接仪式”,不论是“千古丞相”诸葛亮还是后主刘禅都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那蒋琬是一个好的继承人吗?

事实证明:是的。

哪怕诸葛亮对自己的身后事考虑的再详细,再彻底,终究还是空的。

绝对核心诸葛武侯去世之后,蜀汉发生了很明显的震动,最突出的就是:魏延、杨仪谋反案。

但蒋琬继位之后,他把所有的矛盾都处理的很好,让风雨飘摇中的蜀汉政权重新回归了正轨。

《三国志》中,对蒋琬的评价是:

“神守举之,有如平时”

蒋琬在蜀汉政权中的角色很像曹参在西汉时期的样子。

如同“萧规曹随”一般,蒋琬也将诸葛亮时期的基本国策延续了下来,为蜀汉的和平与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而且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蜀汉政权不可能再出现一个诸葛亮,也永远不会。

所以说,蒋琬最重要的角色还是一个过渡者,是辅佐刘禅能够处理国事的人。

在蒋琬的不懈努力下,扶不起的阿斗才终于有了几分国君的样子。

蒋琬死后,“禅乃自摄其政”

当然,哪怕刘禅亲自执掌了政权,费祎的地位仍然很突出。

但正因为蒋琬的人格特点,才使得刘禅最终能够“独当一面”。

那么蒋琬能成为下一个“诸葛亮”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蜀汉政权永远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诸葛亮。

蒋琬曾有这一观点:诸葛武侯北伐相持不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岭的阻隔作用。

他认为沿着沔水而下,攻占上庸,然后再取得荆襄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蜀汉其他的“掌权者”都觉得不靠谱,刘禅甚至还让姜维、费祎等人前去劝阻。

蒋琬最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调整了方案。

说完蒋琬,我们再来说说姜维。

姜维也是诸葛亮生前最为器重的武将,诸葛亮生前曾经对他委以重任,但姜维并不是接班人的人选,他的定位应该是:军事辅佐人

图为姜维

姜维虽然文韬武略,但却出身于“凉州上士”。

我们大家都清楚,蜀汉的高层是由“荆州派”牢牢掌控的,而中坚力量大部分又是“益州派”或者“东州派”。

如果诸葛亮死后姜维想要接班,那么他面临的会是“四面楚歌”的境地。

因为无论哪一派,都不会是他的盟友,更不可能是他的朋友。

姜维无论在人脉资源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有明显的不足,因此,他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凝聚人心,更不可能让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稳定下来。

但是姜维在军事上的出色能力和他强大的军事地位,能够让他在军政上如鱼得水,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辅佐人”。

而且姜维虽然富有军事天分,但他不像魏延那么“居功自傲”,也更加忠心。

因此,在蒋琬的调度下,姜维屡次率军北伐,都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蒋琬、费祎时期,姜维的北伐虽然那没有动摇曹魏的根本,但大都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而且没有伤及自身国力。

但后来蒋琬、费祎相继去世后,姜维北伐的规模就开始逐渐失控了,这也是后来蜀汉高层包括刘禅在内都不想北伐的原因。

这个事实也像“铁证”一般证明了:姜维作为军事辅佐人来说,绝对是优秀的,但他作为全局掌控者来说,却是不合格的。

诸葛丞相的智慧,非我等宵小可以揣测。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三国志》《晋书》《三国那些事儿》《三国演义》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蒋琬激进的东征计划,让蜀汉的北伐事业进入一个低迷期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蒋琬,蜀汉,曹魏,费祎,姜维,诸葛亮

    诸葛亮进行了频繁的北伐,亲自上阵一共有五次,规模频率和过程都比较可观。等到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的北伐事业似乎进入了一个低迷的阶段。在诸葛亮去世后,又经历了蒋琬、费祎两个人,最后到姜维。是蜀汉名义上的二把手。直到费祎被刺,姜维摆脱掣肘,又得到尚书令陈祗的支持,蜀汉的北伐事业重新振起。费祎是一个反战派,

  • 姜维、夏侯霸、王平都是魏国人,为何会被蜀汉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姜维,夏侯霸,王平,蜀汉,刘备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的武将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其中,就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人,在蜀汉武将中都具有较高的地位。比如姜维最终做到了蜀汉大将军这一官职,王平曾长期镇守,而被蜀汉后主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同时,对于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位大将,还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原本都是魏国人。特别是

  • 姜维担任“卫将军”时,为何能指挥“车骑将军”夏侯霸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姜维,夏侯霸,卫将军,蜀汉,曹魏

    在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基本沿袭了东汉时期的制度。彼时,武将的官职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卫将军一职,排名无疑在车骑将军之下。汉制,车骑将军授予金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

  • 三国后期,夏侯霸为何忘却杀父之仇,而投降死敌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夏侯霸,司马懿,曹爽,曹操,曹叡,蜀汉,刘备,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曹操麾下

    夏侯霸投降是逼不得已啊!夏侯霸是谁?提起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说起他的老爸你就非常熟悉了。他就是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渊,曹操早期奠定基础的数次大战,如灭吕布、灭袁绍、打刘备等,皆有他的身影,可谓是战功赫赫。可是,最后却在汉中与刘备对峙时,遭到黄忠部队偷袭,中乱箭而亡。他的死倒是成全了大器晚成的黄忠。

  • 夏侯渊被黄忠所杀,其子夏侯霸背负杀父之仇,为何会甘心投靠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夏侯渊,黄忠,夏侯霸,蜀汉,刘禅

    人生的际遇堪称无常,有很多人胸怀韬略、身怀绝技,却一直时乖命蹇,难有出头之日。黄忠堪称三国武将之中的翘楚之辈,但他一生中的黄金年华,却都在寂寂无闻中度过,直到须发如银,老之将至,他才归顺蜀国,得遇明主一展抱负,在定军山刀劈夏侯渊,一战成名天下知。那么夏侯渊既然是被蜀汉的大将给斩杀的,那他的儿子为啥还

  • 夏侯霸的跳槽之路, 从曹魏宗室到蜀汉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简生活标签:蜀汉,曹魏,魏国,猛将,夏侯霸,司马懿,夏侯渊,曹操手下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三国乱世各家人才各地跳槽的事情非常常见。不但汉末乱世的时候,这种人才流动的非常频繁,即使是后来三国鼎立局面基本稳定,各家之家还是有不少叛逃转投事件的发生。比如蜀汉在中后期就遇见了一个上门来投的人,因为他身份不一般,被蜀汉重用。此人就是曹魏的宗室子弟,当年汉中守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

  • 蜀汉后期, 为何降将姜维、夏侯霸挑大梁!

    历史解密编辑:小朵聊说生活标签:姜维,蜀汉,刘备,刘璋,三国,夏侯霸,诸葛亮,曹操手下

    刘备集团起兵于涿郡,几经辗转,最后落户益州之地。这一路走来,其派系之复杂,可谓是魏蜀吴三家之最。刘备集团最早是刘备、关羽、张飞组成的涿郡派,他们是集团的核心中的核心。到了荆州之后,许多人加入了刘备的队伍,如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这些人可称为荆州派。在荆州时,刘备的目标就是夺取益州。此时,刘璋统

  • 曹魏宗亲第二代,曹真曹休大权在握,为何夏侯霸却郁郁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曹真,曹休,夏侯霸,曹操,夏侯渊

    曹操麾下有不少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大将,曹操和曹丕时期兵权大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比如曹操时期夏侯渊掌西线兵权,曹仁掌南线兵权,夏侯惇总揽后方军事和东线兵权;曹丕时期兵权大部分在曹真、曹休、夏侯尚三人手中,这六人加上曹洪和虎豹骑统领曹纯一共八人合称曹魏八虎骑。曹丕登基之后,随着夏侯惇和曹仁的先后去世、以

  • 夏侯霸:与蜀国有杀父之仇却叛魏降蜀,为何忠心为蜀国效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夏侯霸,蜀国,魏国,魏降蜀,刘禅,司马懿

    都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强调孝道的古代更是如此。但是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将领,他原本是魏国臣子,却投降了与他有杀父之仇的蜀国,并且忠心耿耿为蜀国效力。这个人就是夏侯霸,三国时期魏国与蜀国后期的重要将领。那么他又为何选择成为叛将?杀父之仇夏侯霸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他的父亲夏侯渊曾经是魏国的征西大将军,负

  • 曹魏实力更强,为何姜维、王平和夏侯霸3位魏将,要投降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小可哎呀标签:姜维,王平,夏侯霸,蜀汉,曹魏,司马懿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将领冲锋陷阵,冒着生命危险上阵杀敌,大多是为了建些功勋,帮助主公拿下天下,以便将来能封妻荫子,过上达官贵人的显赫生活,所以大将就需要在战乱时期,为自己选择一个好的公主来投靠,实力更强的主公,赢面更大,所以更得将领的青睐。魏蜀吴三国中,曹魏实力最强,也是三国中最有希望统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