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临终前,为何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而不是吕蒙呢?

周瑜临终前,为何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而不是吕蒙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叶秋故事专刊 访问量:1410 更新时间:2024/3/14 22:23:34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临终前向孙权表示:“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对此,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帅部队。周瑜的部曲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那么,问题来了,周瑜临终前,为何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而不是吕蒙呢?换而言之,“反刘派”的周瑜,为什么推荐“亲刘派”的鲁肃接替自己呢?

首先,就周瑜和鲁肃来说,在对待刘备上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周瑜是反对东吴联合刘备的,甚至想要消灭刘备势力的。另一方面,鲁肃则是坚定支持孙刘联盟的,在归还荆州等问题上,鲁肃也是主张对刘备先礼后兵,也即以孙刘联盟为大局的。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周瑜在临终之际,不应该让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与此相对应的是,和周瑜秉承同样立场的吕蒙,似乎应该是周瑜的合适继承人。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临终前,周瑜之所以选择鲁肃,而不是吕蒙,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就周瑜和鲁肃来说,存在非常深厚的友谊。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周瑜在做居巢县令认识了鲁肃,认为他非同寻常,就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除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周瑜和鲁肃在战略谋划上,其实也有相同之处。就周瑜来说,曾经提出了二分天下的主张,也即消灭刘备、吞并益州,以此和北方的曹操分庭抗礼。在周瑜生前,曾经计划率军攻打益州的刘璋。不过,因为英年早逝,这一计划和目标最终没有实现。至于鲁肃,其实在《榻上策》中,也主张全据长江。

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对孙权提出了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发生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长远规划。当然,在《榻上策》中,因为刘备势力的崛起,鲁肃又做了一定的调整,也即主张和刘备、曹操三足鼎立。不过,从根本上来看,不管是联合刘备,还是主张消灭刘备,鲁肃和周瑜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强大东吴势力的。因此,虽然观点不同,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周瑜和鲁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鲁肃的能力,也是周瑜选择他接替自己的重要原因。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大将——邓禹。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

最后,从孙权的这些行为来看,无疑是对鲁肃能力的高度认可。换而言之,孙权本来就是将鲁肃作为周瑜接班人来培养和器重的。因此,对于周瑜来说,选择鲁肃来接替自己,自然也是符合孙权想法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吕蒙这位将领,还没有积累足够的战功和资历,也即不在周瑜继承人的考虑范围之内。在周瑜去世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而这,才让吕蒙成长为东吴的高级将领。所以,在周瑜去世时,吕蒙显然无法和鲁肃相提并论。综上,周瑜临终前,明确指定鲁肃接替自己,促使鲁肃成为东吴第二任大都督。

文/情怀历史

标签: 周瑜鲁肃吕蒙孙权刘备曹操三国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 诸葛亮草船借箭,鲁肃直接被吓蒙,曹操中计上当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灰娱乐标签:诸葛亮,鲁肃,曹操,周瑜,张辽,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电视剧),古装剧,曹操麾下

    十万只箭,莫说3日就是30日,也难以造齐,汝不立军令状还可免去一死,事已至此,还望子敬救我。鲁肃本来是替周瑜来来打探消息的,没想到诸葛亮却向自己求救。事情是诸葛亮自己答应的军令状是诸葛亮自己签下的。鲁肃是真的无能为力,可这件事情也确实是因鲁肃而起,如果不是鲁肃把诸葛亮的话告诉周瑜,周瑜也不会想尽办法

  • 鲁肃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能继任东吴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鲁肃,刘备,孙权,周瑜,东吴,诸葛亮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在周瑜的引荐下投奔孙权。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鲁肃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都是一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的形象。但实际上,这是对鲁肃的严重误解,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其实是一个最顶级的战略家。鲁肃在东吴政权的出场次序,其实非常

  • 多国劝和,普京是否应妥协?服软的下场,鲁肃已跟孙权说得很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亮亮刊娱标签:普京,鲁肃,孙权,东吴,三国,汉朝,俄罗斯,乌克兰

    俄乌战争仍在继续,但是俄罗斯和普京目前的状况并不太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俄罗斯与乌克兰缠斗多时,但依然未分胜负,人员折损已经达到数万之多。在战场上,俄军打得难说好看,甚至多次使用人海战术,被乌克兰的强大火力杀得尸横遍野。在此之前,俄罗斯已经损失了数以千计的坦克以及数十架先进战机,甚至连黑海舰队的旗舰

  • 孙权为什么认为鲁肃劝借荆州是个错误?只因他不具备鲁肃的高超战略眼光。

    历史解密编辑:燃烧的岛群标签:孙权,鲁肃,刘备,曹操,周瑜

    历史系列原创号,每周二、五上午10:30准时更新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添加星标方法: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前文在这里百年东吴系列目录(1-33章)后文待续百年东吴(三十五)借荆州周瑜去世后,随着鲁肃上位成为荆州地区最高负责人,江东对刘备的外交政策开始出现转向,双方之

  • 鲁肃在赤壁一战后,说服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究竟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鲁肃,孙权,刘备,荆州,曹操,汉朝,三国,赤壁一战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孙权与刘备因荆州而发生了不少冲突,刘备最终也因荆州而衰落,孙权一方也因为前期没有整合荆州的资源,一直没有一统天下的想法。赤壁一战之后,刘备向孙权暂借荆州,东吴都督周瑜极力反对,想要在曹操无法南下的时候,说服孙权把刘备关起来,独占荆州,然后夺取益州,拿下整个南方再与曹操争天下

  • 襄樊之战时,如果周瑜鲁肃还在,天下大势会如何?比吕蒙强万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周瑜,鲁肃,吕蒙,关羽,刘备,孙权

    公元219年是三国时的关键一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而且每件大事对魏蜀吴三方都有很深远的影响。1,这一年,刘备称王,曹操派满宠为使联合江东孙权攻取刘备。蜀吴联盟面临挑战,而关羽又怒喷孙权抛出的橄榄枝:“虎女焉能嫁与犬子!”2,这一年,关羽奉命北伐襄樊,攻占襄阳后围困樊城。关羽斩庞德,擒于禁,

  • 鲁肃有眼光,周瑜有手腕,刘备有胸襟。孙刘联合但是暗中较劲

    历史解密编辑:追本溯源晓声漫谈标签:鲁肃,周瑜,刘备,孙权,曹操

    赤壁大战(一)鲁肃来访,连接东吴208年9月,刘备遭虎豹骑追击,于当阳大溃。鲁肃此时赶到当阳见到了刘备。鲁肃是东吴集团的重要人物,也是孙权的核心助手。具备全局视野又是卓越的执行者。鲁肃鲁肃听到刘表的死讯,立刻向孙权建议: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太重要了。物产丰饶,士民富庶。地势又处于我们的长江上游位置。如

  • 刘备骗他、诸葛亮欺他、关羽瞧不起他,他便是三国最有本事的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刘备,诸葛亮,关羽,鲁肃

    三国这个混乱的时期,人才辈出。要说聪明有本事的人,诸葛亮当仁不让,但是他聪明绝顶吧,还是被司马懿气个半死。所以最聪明的是司马懿吗?毕竟他司马家才是这场旷日持久混战中最后的胜利者。但是,司马家最后能胜出,还不是因为他们是跟曹操混的,所谓和蚌相争,渔翁得利,司马家其实就是那个渔翁而已,什么基础都是曹操一

  • 鲁肃作为三国中最有城府之人,其城府展现在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鲁肃,孙权,刘备,曹操,蜀汉,孙策,周瑜,三国,汉朝

    公元217年,东吴谋士鲁肃病逝于家中,这个噩耗传到吴宫之后,吴主孙权匆忙赶往鲁肃府中对其进行悼念,悼念完毕之后,吴主孙权亲自为这位昔日的东吴功勋之臣举办了葬礼,让鲁肃能够风风光光地下葬。我们都知道鲁肃有东吴“第一谋士”之称,但是他却始终以一种老实本分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那么正史中的鲁肃到底是

  • 鲁肃、诸葛亮、关羽一人包圆,这位京剧老生有“文韬武略”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诸葛亮,关羽,鲁肃,京剧,林冲夜奔,状元谱

    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蓝天。 《群英会》中憨厚的鲁肃,《借东风》中睿智的诸葛亮,和《华容道》中的忠勇关羽,三个迥然不同的角色,在一晚上的大戏里,被上海京剧院青年艺术家蓝天一人“包圆”。10月15日晚,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在逸夫舞台上演,这是“风华正茂”上海京剧院拔尖人才系列专场的首秀,也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