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禁的权力比张辽大,为什么“五子良将”之首不是于禁?

于禁的权力比张辽大,为什么“五子良将”之首不是于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2848 更新时间:2024/1/17 18:45:03

本是大将军何进部下的张辽为什么会沦为吕布麾下的将领?

》中曾提到:曹魏“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不过有些人对此表示质疑:“五子良将(张乐于张徐)”中权力最大的将领明明是于禁

根据史书记载,于禁人生高峰的权力在“五子良将”中位居第一,是曹操麾下唯一“假节钺”的非曹姓和夏侯姓的将领,被称为“古之名将”。那么既然于禁的权力比张辽大,为什么“五子良将”之首不是于禁呢?

“五子良将”出自《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编撰者陈寿在该传记的最后评价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位名将是“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五子良将”也是按照《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排序的。

《三国志》人物合传的排序不是简单看一时的权力或者官位高低,而是根据人物一生的历史总体评价排序的,属于盖棺论定。比如关羽生前的官位比张飞、马超都低,但在列传《关张马黄赵》中却是第一。

于禁虽然一度是“假节钺”的外姓将领。权力大于张辽。但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战败的于禁投降了关羽,曹操得知后都哀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大意失荆州”后,于禁被带到了东吴,后来又被孙权送回了曹魏。但由于樊城下的惨败和晚节不保的投降,于禁在曹魏的权势地位一落千丈。曹丕更当面羞辱于禁,最终导致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羞愤而死。

于禁死后,曹丕追谥于禁为“厉侯”,这是一个很不好听的谥号,也反映了曹魏对于禁的官方评价。正因如此,于禁的历史总体评价不如张辽,甚至不如乐进,在“五子良将”中位居第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于禁被关羽俘虏后到底有没有投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关羽,于禁,庞德,曹操,孙权,东吴

    历史上,曹操的大将于禁投降关羽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还有他到底有没有真的投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一探其中的秘密。公元219年,关羽猛攻樊城,于禁与庞德奉命去救援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与庞德大战,俘获了庞德、于禁等七军三万余人。庞德大骂关羽,宁死不降,被关羽当场斩杀

  • 襄樊之战,如果司马懿代替于禁出战,他能击败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司马懿,关羽,于禁,曹操,诸葛亮,蜀汉

    三国中,有一场大战,将关羽的声望直接推向了顶端,自此以后没人再敢说关羽的军事能力不行。这场大战便是襄樊之战中的水淹七军,此战关羽击败了曹魏名将于禁,俘虏三万精锐曹军,震惊华夏,连曹操都被吓得差点迁都。那么,假如此战是司马懿出战,他能够成功的击败关羽吗?水淹七军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想要攻下樊城,结果曹仁

  • 三国中的多次易主之人都有谁,为何吕布与于禁被骂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吕布,于禁,刘备,曹操,董卓,张郃

    “叛将”与“降将”估计没有哪个时代会受人尊敬,在名将辈出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同样如此。如鼎鼎大名的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就是一个有名的叛将。他多次易主,从丁原,董卓,再到偷袭刘备,鸠占鹊巢霸占徐州,无不充实着自私自利的小人行径。所以这样的人就算是猛将,人才,或者是什么诸侯都会受到世人的唾弃。而在东汉末年的乱

  • 同样是降将,为何于禁的评价比较差,黄权却没有这么差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权,于禁,蜀汉,曹魏,刘备,刘璋,曹操,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是袁绍的手下,两人最终归降了曹操,并位列曹魏五子良将。至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傅士仁、麋芳等人则投降孙权,以降

  • 于禁认怂的四个原因,尤其第四个,看完你就知道于禁到底多倒霉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于禁,曹操,关羽,曹仁,曹丕,庞德,孙权,曹操麾下

    他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他刚毅厚重,战功赫赫,是曹魏众将都为之振服的左将军,不出意外的话,他才应该是五子良将之首。结果败给了老天爷,败给了自己心中最后的求生欲望,没能全节而终。曹操听到于禁投降,庞德却不肯屈节被杀这个消息时,哀叹了好久说我任用于禁30年,没想到他在最后关头变节投降,反而不如庞德

  • 秋水暴涨于禁全军覆没,风雪中关羽父子被擒,襄樊战役打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关羽,于禁,刘备,诸葛亮,曹操,赵子龙

    无论是《三国演义》原著还是经典版电视剧,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秋水暴涨于禁全军覆没,风雪中关羽父子被擒,襄樊战役打了多久?细看《三国演义》的时间轴,我们就会发现襄樊战役至少打了四个月:水淹七军是建安二十四年八月,而关羽被擒遇害是在同年十二月,这期间关羽还抽空进行了一次刮骨疗毒。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既

  • 曹操的五子良将中,为何于禁排第一?其他人为何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曹操,于禁,张辽,张郃,徐晃,关羽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因为在襄樊之战中投降关羽,所以,这导致其在个人印象上严重受损。换而言之,很多人提到于禁这位武将,往往会给出负面和消极的评价。但是,综合于禁的一生来说,确实当得起名将的

  • 此人多次反叛曹操,仍被官复原职,最后被同乡于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曹操,于禁,臧霸,袁绍,吕布,刘备

    泰山诸将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东汉末年,兖州泰山郡以及青、徐二州的山海地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以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为首的所谓“泰山诸将”在这里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劫掠州郡,并参与曹操、吕布、袁绍之间的混战,成为这个特殊地区的特殊势力。曹操与吕布交战时,臧霸等人一直依附吕布

  • 曹魏降将众多,唯独于禁横披骂名,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于禁,曹操,张辽,关羽,庞德,张郃,曹丕,曹魏,曹操麾下

    曹操手下的大将,除了宗族武将之外,很多外族的武将,都是从别人阵营里投降过来的,但是都受到了曹操的栽培和重用,由此可见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拘一格了。以举世闻名的五子良将为例,其中张辽是从吕布阵营中投降过来的,张郃是从袁绍阵营中投降过来了,徐晃是从骑都尉杨奉阵营里投降过来了,于禁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

  • 于禁的滑铁卢之战,曹操为何不派别人领兵?要么没空要么没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曹操,于禁,张辽,孙权,关羽,曹仁

    于禁此人绝对是曹操时期外姓大将第一人,襄樊之战前于禁风光无限,位居左将军而且还拥有战时生杀予夺的假节钺特权,当时除了曹操自己和夏侯惇之外军中无人地位可以高过他,就连曹仁也不如他。可是一场堪称于禁滑铁卢之战的襄樊之战后一切都变了:于禁战败投降,关羽没空理他在孙权擒杀关羽后于禁到了东吴,孙权对他倒是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