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关羽攻打樊城,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就能威震华夏?

为什么关羽攻打樊城,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就能威震华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浮意落尽 访问量:1519 更新时间:2024/2/15 23:24:41

赤壁之战后,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集团更加复杂化,不能完全以关羽单方面攻打樊城来看待这件事,而是要基于关羽威震华夏这个事件后各方的表现,结合在一起来看,华夏肯定是要威震的。关羽在荆州的军事行动并非孤立的,而是与刘备在汉中的军事行动遥相呼应,刘备在入主荆州之后,将荆州交给关羽来打理,自己率主力入蜀,在公元215年成功夺取益州,当时正好张鲁投降曹操,于是刘备与曹操都打起了汉中的主意。

汉中地区是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枢纽,刘备如果想从益州北上攻击曹操,必须经过汉中,于是在法正的建议下,决定进兵汉中,夺取战略主动权,到公元218年4月,刘备开始与曹操部将夏侯渊与张郃发生军事对抗,到公元219年正月,刘备手下大将黄忠一举击溃曹军,斩杀夏侯渊,夺取汉中之战的主动权,并且占据有利局面。随后,曹操从关中由斜谷道派军来支援,刘备则采取防守措施,迫使曹操无法进军,最后不得不退出汉中,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最终胜利,在战略上占据东西两川。

随后刘备派遣孟达刘封兵分两路,向东发展,又夺取了房陵和上庸,打通汉中与关羽所驻守的荆州四郡连在一起。这样,刘备集团形成以益州为战略后方,以汉中——荆州四郡为外三角的稳固关系,刘备集团形势一片大好,取得了黄巾起义以来最佳战绩,占据了最大的地盘,在当年七月自称汉中王,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

在刘备取得如此成绩的情况下,他的盟友东吴孙权自然也想有一番作为,在当年七月也想要率军攻打合肥,关羽攻打樊城的时间也是在当年七月,这必然要让曹军阵营十分紧张,如果搞不好,这将是一场全线大溃败。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很多同学认为荆州是一座城,其实是三国类游戏玩多了,荆州包括大概八个郡左右(东汉末年辖区发生变动是常事),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主要占据江北几个郡,而其他部分都被刘备接收了,在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为了安抚孙权,以湘水为分界线,将长沙郡、桂阳郡以及江夏郡的部分划给了孙权。

正因为如此,关羽很是气愤,毕竟划出去的都是自己的辖区,尽管孙权为了弥合这种关系,想要与关羽联姻,但却遭到了关羽的拒绝,刘备和孙权双方的关系应该还算可以,但是关羽作为刘备集团中相对独立出来的派系,跟孙权关系并不好。等到关羽发动攻击,进攻襄樊,对曹操来说压力很大,如果关羽得逞,那么无疑是曹魏的南大门向蜀汉阵营敞开,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正符合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策略。

当时曹操最害怕的敌人应该是孙权,为此曹操南线主力部队都调到淮南,防备孙权,对于关羽的进攻没有放在眼里,襄阳和樊城两座城池其实都很坚固,又有曹仁防守,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关羽在攻打曹操政权半年多的时间里,并未取得进展。为了快速解决战斗,曹操在孙权一方停止攻势后,派遣以于禁庞德为首的大军救援襄樊,准备彻底击溃关羽,在曹操看来,击败关羽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刘备政权的精锐都在益州,并没有精力支援到荆州的战事当中,关羽的折腾无疑于钢丝上跳舞,很危险。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当年八月,关羽利用汉水直接掩了于禁所率领的七军,获得降兵三万,于禁投降,斩杀庞德,自然是威震华夏。这里面有两方面的意外,第一个意外是,曹操认为关羽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能是败退,不可能坚持住;另一个意外是,曹操颇为信赖的大将于禁竟然投降了,这是曹操所无法接受的。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认为他就是曹魏阵营的一般将领,实际上于禁作为曹操五子良将,是整个曹魏政权中炙手可热的将领,随着曹操四处征战,曾经在官渡之战,以两千人阻挡袁绍数万大军,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立下大功。可以说,于禁投降关羽这个事对曹魏阵营来说,本身就让人无法接受,更别提关羽又俘虏了三万降兵的事。

随后荆州刺史胡修(应该是曹魏政权任命的)、南乡太守傅方在不久后也投降,按照《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当地很多贼盗、变民都投靠了关羽,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蔑称,所谓盗贼应该是类似割据一方的小军阀势力,或者是反魏军事力量。如果关羽将这些军事力量全部吸收掉,那么关羽的兵力可能有七八万之众,这在当时是极为恐怖的事情,如果关羽乘势北伐,估计曹操真的要迁都以避其锋芒了,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关羽威震华夏。

只不过在达到人生威名巅峰的时候,关羽应该也是被胜利冲昏了头,没有提防吴国的不轨之心,在关羽与曹仁血战之时,曹操以江南之地拉拢孙权出兵从后背袭击关羽,在曹魏与东吴的联合夹击下,关羽最终失败。现代人分析三国时期的事件,往往喜欢用理性的思维来做考量,喜欢以数据以及综合实力来分析战争成败,认为关羽北伐是以卵击石(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实际上,三国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一些大神级的人物,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创造让人无法想象的成绩,这应该也是我们喜欢三国的原因吧!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

标签: 关羽庞德于禁曹操刘备孙权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投降,人们对姜维和于禁态度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客馆历史官方标签:姜维,于禁,庞德,关羽,曹操,诸葛亮

    喜欢三国的人们都知道,里面的厉害人物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好结局,比如张关这些人,基本上都死了。但是,最让人可惜的应该是于禁,他在大战中被水冲得只能跟了关羽;关羽死了以后,他又跟了东吴;最后回到曹魏后,曹丕就耻笑他,最后只能郁闷而死。原因一,于禁有庞德给他衬托,姜维是一个人。在于禁第一次投降的大战里,他被

  • 明明是曹操爱将,于禁惨败关羽,为什么没有死战而选择了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操,关羽,于禁,曹魏,庞德,刘备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122期文/无常奉天玉)公元219年,对曹操而言,简直是流年不利,这一年,他接连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先是汉中争夺战,败于刘备,无奈退出陇地;之后关羽兵出襄樊,曹仁遭到围困;派出援军之后,不但七军皆没于汉水,主将于禁也直接投降了敌军。彼时,最让曹操难以置信的,不是汉中之战的失败

  • 关羽和于禁都曾投降过,为何对两人评价却有天地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关羽,于禁,曹操,刘备,庞德,东吴

    其实关羽除了做人高调一些,孤傲一些,其他方面还是非常高明的。于禁虽同乐进、张辽、徐晃、张郃并称曹营“五子良将”,也非等闲之辈,但在圆转变通上,就显得不够老到。虽都降过,情况大不相同做同一件事,用的方式不同,效果却截然不同。关羽是如何降的呢?曹操大军击败刘备,关羽在混乱之中保护甘夫人、糜夫人两位嫂嫂。

  • 三国最名不副实的将领,不但害己,更害了曹操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思情讲故事标签:于禁,关羽,蜀汉,刘备,张辽,曹仁,汉朝,东汉,古装剧,曹操麾下,三国(电视剧)

    关羽通常的形象是忠义、勇猛,《三国志》中也被程昱赞为“万人敌”。特别是关羽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摇身一变成为了佛教护法神。到了宋真宗赵恒时期,又和道教搞出来一个“关羽大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正儿八经的尊神,这无耻起来无底线呀。到了万历年间,关羽又直接被封为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甚

  • 26位功勋进了太庙,为何曹纯、于禁、荀彧、贾诩、许褚没资格进?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曹纯,贾诩,许褚,于禁,荀彧,曹操,太庙,三国,汉朝

    公元213年,曹操因功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加九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异姓诸侯。曹操为曹氏一族扬眉吐气,想到了祖先,于是在邺城立了五庙,并供奉了曹节、曹腾、曹嵩3人,这是魏武帝曹操太庙的由来。公元216年,曹操不满魏公称号,晋级为魏王,完善了太庙。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登基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将曹操

  • 三国降将无数,而只有于禁晚节不保,其实是这两点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于禁,曹操,关羽,庞德,张辽,吕布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悳不屈节而死。——三国志于禁传。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诸侯相互征讨之时,降将无数,但是为什么于禁投降之后,就会晚节

  • 襄樊之战中,假节钺的于禁可以斩杀曹仁这一级别的武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朱侦探标签:曹仁,于禁,曹魏,刘备,关羽,三国,汉朝,夏侯惇,襄樊之战,曹操手下

    曹操有个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刘备、孙权、曹操三人各自的集团中,曹操对宗室大将是最偏爱的,外姓永远是外姓,当然这和曹操起家靠的就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但是曹操时代的于禁却是一个特例,他是外姓武将中唯一一个被授予假节钺权力的,在战时状态就不必请示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

  • 关羽打个樊城,降个于禁,杀个庞德就把曹操吓到了?孙权也认怂?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关羽,庞德,曹操,孙权,于禁

    因为关羽仅此一战便足以改变三国鼎立的格局。诸葛亮的布局早在隆中之时,诸葛亮就为刘备谋划好了未来的布局。诸葛亮将物产丰富的益州,当做蜀国壮大实力的根据地。同时,诸葛亮还将汉中和荆州当做保护益州的门户屏障,以及蜀军前出伐魏的军事重镇。正是因为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才会进言刘备,可派一上将前去镇守荆州。在诸

  • 公元221年8月,孙权向曹丕上书称臣,为了表示诚意释放了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火山杂谈标签:于禁,曹丕,孙权,关羽,庞德,东吴,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此时距离于禁被俘虏已经整整两年了。于禁回来了,曹丕表现得非常高兴,并且安抚他,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于禁比作古代晋国荀林父、秦国孟明视,甚至还任命他为安远将军。正当于禁为此心中有愧的时候,曹丕交给他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让他去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高陵。当于禁怀着感恩之情来到曹操陵墓的时候,完全惊呆了:在陵园

  • 关羽被杀,孙权遣返于禁回魏国,于禁的三万降卒是否遣返了?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关羽,孙权,于禁,魏国,曹丕,曹操,降卒,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襄樊之战,于禁救援樊城,因秋雨汉水暴涨,导致兵败,所督七军三万多人成了关羽的俘虏,关羽被孙权偷袭荆州,兵败被杀后,放出了于禁,并遣返于禁回国,那么,于禁的三万多降卒,孙权是否一同遣返回魏国了呢?于禁兵败,是在曹操还在世的时候,关羽将于禁押在荆州的大牢,三万多降卒也一并押在荆州,关羽并未杀俘虏,因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