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襄樊之战中,为何于禁兵败后投降,而庞德却一心求死?原因很简单

襄樊之战中,为何于禁兵败后投降,而庞德却一心求死?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4201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6:16

在汉中之战刚结束之时,关羽就挥兵北上,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在早期的时候,关羽军一路势如破竹,樊城岌岌可危;曹操命于禁为主将,庞德为先锋,领七路精兵去救援镇守襄樊的曹仁

这于禁乃是曹军老将,原是鲍信部将,在鲍信被杀后投靠了曹操,以带兵严明著称,颇通兵法韬略;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之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被誉为早期“五子良将”之首。但同时于禁常以军法处理下属,不得士卒欢心。

而这个庞德也不是无名之辈;庞德原为马腾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后来马腾担任卫尉,庞德留在马超部下。在马超兵败后,庞德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张鲁

而在汉中之战前,马超便已降了刘备;故而在曹操平定汉中之时,庞德随众投降了曹操。曹操素来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于是拜庞德为立义将军。这庞德备受曹操恩宠,故而在曹操命人前去救援曹仁的时候,庞德自荐为先锋。

当时曹军诸将对庞德都有猜忌,认为庞德先主马超已在刘备麾下为将,而且庞德的兄长庞柔也在汉中;庞德对众人说:“我身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亲身自击关羽。今年我不杀他,他亦必杀我。”

在两军交战之时,庞德作战极为勇猛,一度让关羽也颇为忌惮,关羽军皆谓之白马将军;但终究关羽计谋更胜一筹,这也是于禁棋差一着,不知江南的天气地理,扎营驻军于低谷之处,被关羽用水计攻破。

全军覆没之后,于禁很干脆的就投降了,而庞德宁死不从,关羽欣赏其勇武,想招降庞德,但庞德一心求死;无可奈何之下,关羽也只得下令斩了庞德;其实对于于禁投降,而庞德宁死不从,后世多有人说是于禁贪生怕死,而庞德忠义,其实不然。

其实在三国时期,武将被俘后,投降是很正常的事;当初在徐州之战时,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就曾降过曹操,并为曹操于万军从中偷袭刺杀了袁绍军先锋大将颜良,毕竟都是汉人江山,打来打去也都是汉人而已,投降并不可耻。

而于禁在很早的时候就归了曹操,算是曹军老将,立功颇多,而且见事不可为投降而已,并不算背叛曹操,在此战结束之后曹操将来肯定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将于禁赎回去的;于禁最大的悲剧就是有了庞德这个对比。

而庞德为何不能投敌?因为马超、庞柔皆在刘备处,如果庞德投降了,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说不定会猜测,这是庞德里通外敌,所以才导致了于禁军兵败;事后,曹操肯定会将庞德留在许都的家小全部斩杀;庞德投降的代价,比于禁大太多了。

此番兵败,即便庞德侥幸回去了,下场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还不如一死了之;果不其然,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而于禁就惨多了,就连曹操都哀叹良久,说:“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而且如果襄樊之战,关羽胜了还好,但偏偏是东吴趁机夺取了荆州,于禁又成了东吴的俘虏,在东吴备受侮辱;换句话说,即便于禁在曹操在位之时被赎回曹魏,那也还好,曹操并不会过多的责怪于禁,但偏偏于禁回曹魏之时,已是曹丕掌权。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关羽攻打樊城,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就能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关羽,庞德,于禁,曹操,刘备,孙权

    赤壁之战后,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集团更加复杂化,不能完全以关羽单方面攻打樊城来看待这件事,而是要基于关羽威震华夏这个事件后各方的表现,结合在一起来看,华夏肯定是要威震的。关羽在荆州的军事行动并非孤立的,而是与刘备在汉中的军事行动遥相呼应,刘备在入主荆州之后,将荆州交给关羽来打理,自己率主力入蜀,在公

  • 同样都是投降,人们对姜维和于禁态度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客馆历史官方标签:姜维,于禁,庞德,关羽,曹操,诸葛亮

    喜欢三国的人们都知道,里面的厉害人物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好结局,比如张关这些人,基本上都死了。但是,最让人可惜的应该是于禁,他在大战中被水冲得只能跟了关羽;关羽死了以后,他又跟了东吴;最后回到曹魏后,曹丕就耻笑他,最后只能郁闷而死。原因一,于禁有庞德给他衬托,姜维是一个人。在于禁第一次投降的大战里,他被

  • 明明是曹操爱将,于禁惨败关羽,为什么没有死战而选择了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操,关羽,于禁,曹魏,庞德,刘备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122期文/无常奉天玉)公元219年,对曹操而言,简直是流年不利,这一年,他接连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先是汉中争夺战,败于刘备,无奈退出陇地;之后关羽兵出襄樊,曹仁遭到围困;派出援军之后,不但七军皆没于汉水,主将于禁也直接投降了敌军。彼时,最让曹操难以置信的,不是汉中之战的失败

  • 关羽和于禁都曾投降过,为何对两人评价却有天地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关羽,于禁,曹操,刘备,庞德,东吴

    其实关羽除了做人高调一些,孤傲一些,其他方面还是非常高明的。于禁虽同乐进、张辽、徐晃、张郃并称曹营“五子良将”,也非等闲之辈,但在圆转变通上,就显得不够老到。虽都降过,情况大不相同做同一件事,用的方式不同,效果却截然不同。关羽是如何降的呢?曹操大军击败刘备,关羽在混乱之中保护甘夫人、糜夫人两位嫂嫂。

  • 三国最名不副实的将领,不但害己,更害了曹操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思情讲故事标签:于禁,关羽,蜀汉,刘备,张辽,曹仁,汉朝,东汉,古装剧,曹操麾下,三国(电视剧)

    关羽通常的形象是忠义、勇猛,《三国志》中也被程昱赞为“万人敌”。特别是关羽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摇身一变成为了佛教护法神。到了宋真宗赵恒时期,又和道教搞出来一个“关羽大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正儿八经的尊神,这无耻起来无底线呀。到了万历年间,关羽又直接被封为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甚

  • 26位功勋进了太庙,为何曹纯、于禁、荀彧、贾诩、许褚没资格进?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曹纯,贾诩,许褚,于禁,荀彧,曹操,太庙,三国,汉朝

    公元213年,曹操因功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加九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异姓诸侯。曹操为曹氏一族扬眉吐气,想到了祖先,于是在邺城立了五庙,并供奉了曹节、曹腾、曹嵩3人,这是魏武帝曹操太庙的由来。公元216年,曹操不满魏公称号,晋级为魏王,完善了太庙。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登基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将曹操

  • 三国降将无数,而只有于禁晚节不保,其实是这两点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于禁,曹操,关羽,庞德,张辽,吕布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悳不屈节而死。——三国志于禁传。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诸侯相互征讨之时,降将无数,但是为什么于禁投降之后,就会晚节

  • 襄樊之战中,假节钺的于禁可以斩杀曹仁这一级别的武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朱侦探标签:曹仁,于禁,曹魏,刘备,关羽,三国,汉朝,夏侯惇,襄樊之战,曹操手下

    曹操有个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刘备、孙权、曹操三人各自的集团中,曹操对宗室大将是最偏爱的,外姓永远是外姓,当然这和曹操起家靠的就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但是曹操时代的于禁却是一个特例,他是外姓武将中唯一一个被授予假节钺权力的,在战时状态就不必请示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

  • 关羽打个樊城,降个于禁,杀个庞德就把曹操吓到了?孙权也认怂?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关羽,庞德,曹操,孙权,于禁

    因为关羽仅此一战便足以改变三国鼎立的格局。诸葛亮的布局早在隆中之时,诸葛亮就为刘备谋划好了未来的布局。诸葛亮将物产丰富的益州,当做蜀国壮大实力的根据地。同时,诸葛亮还将汉中和荆州当做保护益州的门户屏障,以及蜀军前出伐魏的军事重镇。正是因为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才会进言刘备,可派一上将前去镇守荆州。在诸

  • 公元221年8月,孙权向曹丕上书称臣,为了表示诚意释放了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火山杂谈标签:于禁,曹丕,孙权,关羽,庞德,东吴,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此时距离于禁被俘虏已经整整两年了。于禁回来了,曹丕表现得非常高兴,并且安抚他,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于禁比作古代晋国荀林父、秦国孟明视,甚至还任命他为安远将军。正当于禁为此心中有愧的时候,曹丕交给他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让他去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高陵。当于禁怀着感恩之情来到曹操陵墓的时候,完全惊呆了:在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