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必须废掉李严他到底怕什么

诸葛亮为何必须废掉李严他到底怕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4/1/18 22:22:43

公元231年,蜀汉大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于是诸葛亮上奏弹劾李严,在后主刘禅的同意下,李严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值得注意的是,李严在蜀汉并不是一般的大臣,和诸葛亮一样,李严也是刘备在白帝城的托孤大臣。因此,从理论上来看,李严也负有辅佐后主刘禅、匡扶汉室的重任。面对这样一位托孤大臣,诸葛亮选择将其废为平民,意味着李严的仕途彻底走到了绝路。那么,问题来了,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为什么容不下李严?

首先,诸葛亮之所以容不下李严,或者说必须废掉李严,直接原因就是李严在押运粮草上推卸责任,甚至还想要诬陷自己,而根本原因则是诸葛亮意识到李严的野心越来越大了,也即李严已经威胁到蜀汉的北伐大业了。一方面,就直接原因来说,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粮草。

因为当时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按理来说,李严可以将实情告诉诸葛亮,不过,李严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让人传话给诸葛亮,让后者撤军。等到诸葛亮撤军后,李严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李严不仅想洗脱自己运送粮草的罪责,还想趁机诬陷诸葛亮延误战机。

面对李严厚颜无耻的行为,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在此基础上,让退军的是李严,指责退军的也是李严,这下子李严知道自己要遭殃了,只得叩头认罪。但是,诸葛亮不会轻松放过李严了,在群臣的支持下,诸葛亮上奏后主刘禅,将李严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对于李严的这个惩罚,可谓一步到位,如果只是将李严贬官的话,后者完全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但是,直接将其废为平民,意味着李严在蜀汉的仕途基本上走到尽头。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诸葛亮真的容不下李严这位托孤大臣,甚至可以说诸葛亮害怕李严继续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从而危害到匡扶汉室的事业。而这,自然要引出诸葛亮必须废掉李严的根本原因了。

对于诸葛亮必须废掉李严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李严的野心越来越大了。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也即相对于丞相诸葛亮,李严掌握了一定的兵权。公元223(建兴元年),后主刘禅继位后,李严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公元226(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发兵伐魏。

彼时,汉中都督魏延已经被诸葛亮征调到麾下,所以诸葛亮就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这还不算,李严趁机狮子大开口,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众所周知,蜀汉因为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所以没有像曹魏和东吴一样存在多个州刺史或者州牧。但是,李严却想要把蜀汉分为两个州,然后自己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继续担任益州牧。

最后,进一步来说,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希望获得更大的实权,乃至于要和诸葛亮平起平坐。从这一点来看,李严更在乎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蜀汉的整体利益。对于本就实力弱小的蜀汉,如果再分为两个州的话,势必带来资源上的分散,不利于集中资源来北伐中原。因此,诸葛亮否定了李严的请求。此外,李严还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这等于是要把诸葛亮推向火坑,而诸葛亮一旦真的进爵称王,李严到时候一定号召蜀汉的文臣武将来弹劾他。

在此基础上,诸葛亮一旦倒下,获益的自然就是李严这位托孤大臣了。综上,面对李严的步步紧逼,诸葛亮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换而言之,诸葛亮害怕李严会有更过分的行为,乃至于危害到蜀汉的北伐事业。基于此,在运送粮草这一事件上,诸葛亮联合蜀汉大臣来弹劾李严,将其废为平民,目的就是彻底解决掉这一隐患。这说明不仅是诸葛亮容不下李严,上到后主刘禅,下到为北伐中原奋力一战的将士,都容不下李严了。

标签: 诸葛亮李严蜀汉刘备刘禅后主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施计灭李严,自此刘备的托孤之举彻底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李严,刘备,蜀汉,刘禅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无非有二:其一,诸葛亮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先帝因战败于白帝城悻悻而终,对于蜀汉而言失去的代价不只是一个皇帝和荆州。蜀国自刘备病逝以后,就像是天塌了一样,民心不稳,军心难振。由刘备之死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成了国家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出师表》里诸葛亮说得非常明白:“先帝知臣

  • 刘备临终前,真将兵权交给李严?李严又为何能高居辅政大臣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刘备,李严,诸葛亮,蜀汉,丞相

    刘备临终前,确是给予了李严兵权。但是,这兵权只是统帅留在永安的刘备带去征讨东吴的中央军余部,及留守永安防备东吴的地方军,而并非是蜀汉全国的军队。《三国志李严传》载:“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试想,历代有出现过执掌全国最高军事的统帅不是留在都城,而是镇守地方的吗?显然不可能。故而“统内外

  • 刘备临死前,把兵权交给李严

    历史解密编辑:邹祥爱看电影标签:刘备,李严,蜀汉,关羽,三国,汉朝,诸葛亮,夷陵之战,曹操手下

    夷陵之战大败之后,刘备的心气已经到了衰亡的时候,他对于蜀汉的未来,实在是有心无力了。但是因为刘备始终无法接受自己的好兄弟关羽死在东吴的背信弃义之下,而自己又输给了东吴,没能给关羽报仇,一重重打击之下,刘备心力交瘁。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于是在刘备临死之前,他策划了白帝城托孤,实际上或许早在夷陵一战前,刘备

  • 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抢夺李严在蜀汉的最高兵权?李严到底有多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国强谈资讯标签:诸葛亮,李严,蜀汉,刘备,刘禅

    章武三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享年63岁,在他临终前,他将太子刘禅托孤于当时的丞相诸葛亮与尚书令李严,此后,两位托孤大臣共同掌权。但是在之后的很多战争中,二人意见时常相左,这也使得有人会猜忌说诸葛亮北伐就是为了抢夺李严在蜀汉的最高兵权,甚至有人说诸葛亮完全是出于一己私利,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李严的兵

  •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野史日记标签:刘备,李严,诸葛亮,魏延,刘表

    夷陵之败后,刘备率领残部退守白帝城,一生戎马的刘备,将人生的最后时刻留在白帝城。临终之前,刘备召来诸葛亮、李严等人,对他们最后一次嘱托,将兵权交给李严,让他在自己死后“统管内外军事”。刘备临终之际,“以李严为中都护”,将军权交给李严,委以托孤重任。然而,刘备生前一向信任诸葛亮,为何在临终前却并未将重

  • 全国公安英模 | 马忠:群众有呼声,我们有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固原交警标签:马忠,固原市公安局,车管所,公安,车驾

    全国公安英模6月2日,宁夏召开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宁夏获表彰代表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公安系统英雄模范代表,讲述“金色盾牌、热血铸就”的动人故事。以下是全国爱民模范先进集体代表、固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所长马忠的讲述:我叫马忠,是固原市公安局交警分局车辆管理所所长。车管所是公安交

  • 2022年度杰出艺术家线上展——马忠亮

    历史解密编辑:墨川书画艺术鉴赏标签:艺术家,马忠亮,中国书画家协会,国礼,书法家,清真寺

    马忠亮,现代阿拉伯语书法家,男,回族,云南省南华县人,曾在云南省多家清真寺、学校担任教师、教导主任、教长、校长职务,现任昆明市呈贡区回回营清真寺教长、世穆网云南社区版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一级书法师、国礼艺术家、国礼创新艺术家、杰出艺术家。

  • 马忠文:用心用情促和谐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马忠文,法治,杨燕,用情,法律

    从事司法行政工作10多年来,民勤县司法局四级主任科员马忠文用心用情对待工作,以出色的工作成绩促进社会平安和谐。马忠文开展法治宣传 杨燕 摄日前,马忠文荣获“平安武威建设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我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突出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和法治保障的职能作用,全力维护全

  • 国礼艺术家--马忠奎

    历史解密编辑:当代书画艺术标签:艺术家,马忠奎,国礼,书画,书法,书画家

    马忠奎,九思堂传人,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当代雕刻工艺大师,现为红色书画院副院长,中华国礼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孔子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国际艺术家协会艺委会评委,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

  • 税务干部马忠荣登中国好人榜

    历史解密编辑:金台资讯标签:马忠,中国好人,税务局,税务,循化县

    日前,中央文明办在山东曲阜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榜单,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已故税务干部马忠上榜!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榜单马忠上榜。中国文明网截图马忠,男,回族,1972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国家税务总局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税务局纪检组副组长、二级主办。2022年4月,青海省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