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之所以能媲美诸葛亮,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堪比隆中对的计谋,叫作榻上策!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这个榻上策有多厉害?
和三国演义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不同,正史中的鲁肃,其实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人家那一手箭术,连盾牌都是可以射穿的,可想而知鲁肃的臂力有多强,他简直就是个猛男啊,根本就不弱!除此之外,鲁肃这个人还非常有钱,而且经常大方施舍,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和周瑜成为了好友,毕竟这么一个大方的土豪,谁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呢?
周瑜刚开始和鲁肃结交,只是觉得鲁肃这人有钱又豪爽,能占他便宜,但两人熟悉以后,周瑜觉得鲁肃这人是个人才,很聪明,所以他后来直接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周瑜对孙权夸耀,说鲁肃是那种王佐之才,希望孙权好好用他。听周瑜把鲁肃描述得这么厉害,孙权自然是要亲自接见一下了,毕竟孙策死后,是周瑜帮他稳定了周边蠢蠢欲动的势力的。
在孙权看来,鲁肃只不过是周瑜推荐的一个普通人才而已,孙权需要卖周瑜一个面子,所以孙权原本只是打算见见鲁肃,随便给他封个官就可以了。可当他和鲁肃真的交谈起来,他才发现,鲁肃不可小觑,他是那种真正的王佐之才!
一番交谈后,孙权看出了鲁肃的不凡,所以在宾客散尽之后,孙权又把鲁肃请了回来,要合榻对饮。于是,鲁肃最出名的计谋——榻上策,横空出世!
孙权率先开口,考校鲁肃,说现在汉室倾颓,天下纷乱,他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希望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但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不知道鲁肃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从孙权的这番话其实可以看到,他当时的野心其实还不是非常大,只是想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而已!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里面的两个,这说明当时的孙权,只是想要称霸天下,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这其实也正常,当时的天下,袁绍、曹操这些大诸侯都还活着,怎么看孙权也是没有一统天下的希望的,所以他只能梦想称雄天下。而且孙策刚死,整个江东就蠢蠢欲动了,连孙家人自己都不服孙权,可以说孙权面对的局面是很差的,所以说他能稳定江东,进而称霸天下,已经是他能想象的最好结局了。但接下来鲁肃的回复,却给孙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首先,鲁肃否定了孙权想要做齐桓公的想法!他说当年刘邦一开始也并非想做皇帝,他想的是尊崇义帝,自己做那齐桓公,结果项羽直接把义帝给宰了。现在曹操就如同项羽般的人物,汉献帝在他手中,早晚要被害,这种情况下,你孙权怎么可能做得了齐桓公呢?皇帝都保不住了,哪里还有齐桓公?
其次,鲁肃直接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当时虽然天下大乱,但汉室毕竟统治了数百年,所以不少人还有思维惯性,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动乱,之后汉室还是会复兴的。而鲁肃直接告诉了孙权,汉家天下完了,不要再指望着做一个齐桓公那样的霸主,继续尊奉汉室了!
最后,鲁肃又分析了当前的具体形势,并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鲁肃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除掉,为今之计,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形势!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孙权可以先剿除黄祖,然后后进伐刘表,之后占领长江以南的全部地方,最后称帝建号,进夺取天下!
《三国志》: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一家公司能发展得有多远,主要看领头人的格局,如果领头人只知道解决温饱,没有长远的目光,那么这家公司的员工再强,公司也无法做大!孙权是东吴的领头人,原本他想的只是割据一方,成就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但是鲁肃却给他描绘了一副更宏大的画卷,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格局,这是其他人所办不到的!可以说,鲁肃和孙权的这番谈话,直接改变了孙权的格局,自此以后,东吴集团也开始向统一天下的步伐迈进了。
结语
鲁肃的榻上策来,是一份非常厉害的战略规划,丝毫不输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可以说,刘备有了隆中对,所以能够成就帝业,而孙权也正是因为有了榻上策,所以才能三分天下,鲁肃之于孙权,就如同诸葛亮之于刘备,因此,说鲁肃能够媲美诸葛亮,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