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肃有何才能,凭什么能媲美诸葛亮?他有一个堪比隆中对的计谋

鲁肃有何才能,凭什么能媲美诸葛亮?他有一个堪比隆中对的计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4/3/14 22:24:12

鲁肃之所以能媲美诸葛亮,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堪比隆中对的计谋,叫作榻上策!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这个榻上策有多厉害?

和三国演义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不同,正史中的鲁肃,其实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人家那一手箭术,连盾牌都是可以射穿的,可想而知鲁肃的臂力有多强,他简直就是个猛男啊,根本就不弱!除此之外,鲁肃这个人还非常有钱,而且经常大方施舍,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和周瑜成为了好友,毕竟这么一个大方的土豪,谁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呢?

周瑜刚开始和鲁肃结交,只是觉得鲁肃这人有钱又豪爽,能占他便宜,但两人熟悉以后,周瑜觉得鲁肃这人是个人才,很聪明,所以他后来直接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周瑜对孙权夸耀,说鲁肃是那种王佐之才,希望孙权好好用他。听周瑜把鲁肃描述得这么厉害,孙权自然是要亲自接见一下了,毕竟孙策死后,是周瑜帮他稳定了周边蠢蠢欲动的势力的。

在孙权看来,鲁肃只不过是周瑜推荐的一个普通人才而已,孙权需要卖周瑜一个面子,所以孙权原本只是打算见见鲁肃,随便给他封个官就可以了。可当他和鲁肃真的交谈起来,他才发现,鲁肃不可小觑,他是那种真正的王佐之才!

一番交谈后,孙权看出了鲁肃的不凡,所以在宾客散尽之后,孙权又把鲁肃请了回来,要合榻对饮。于是,鲁肃最出名的计谋——榻上策,横空出世!

孙权率先开口,考校鲁肃,说现在汉室倾颓,天下纷乱,他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希望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但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不知道鲁肃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从孙权的这番话其实可以看到,他当时的野心其实还不是非常大,只是想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而已!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里面的两个,这说明当时的孙权,只是想要称霸天下,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这其实也正常,当时的天下,袁绍、曹操这些大诸侯都还活着,怎么看孙权也是没有一统天下的希望的,所以他只能梦想称雄天下。而且孙策刚死,整个江东就蠢蠢欲动了,连孙家人自己都不服孙权,可以说孙权面对的局面是很差的,所以说他能稳定江东,进而称霸天下,已经是他能想象的最好结局了。但接下来鲁肃的回复,却给孙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首先,鲁肃否定了孙权想要做齐桓公的想法!他说当年刘邦一开始也并非想做皇帝,他想的是尊崇义帝,自己做那齐桓公,结果项羽直接把义帝给宰了。现在曹操就如同项羽般的人物,汉献帝在他手中,早晚要被害,这种情况下,你孙权怎么可能做得了齐桓公呢?皇帝都保不住了,哪里还有齐桓公?

其次,鲁肃直接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当时虽然天下大乱,但汉室毕竟统治了数百年,所以不少人还有思维惯性,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动乱,之后汉室还是会复兴的。而鲁肃直接告诉了孙权,汉家天下完了,不要再指望着做一个齐桓公那样的霸主,继续尊奉汉室了!

最后,鲁肃又分析了当前的具体形势,并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鲁肃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除掉,为今之计,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形势!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孙权可以先剿除黄祖,然后后进伐刘表,之后占领长江以南的全部地方,最后称帝建号,进夺取天下!

《三国志》: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一家公司能发展得有多远,主要看领头人的格局,如果领头人只知道解决温饱,没有长远的目光,那么这家公司的员工再强,公司也无法做大!孙权是东吴的领头人,原本他想的只是割据一方,成就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但是鲁肃却给他描绘了一副更宏大的画卷,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格局,这是其他人所办不到的!可以说,鲁肃和孙权的这番谈话,直接改变了孙权的格局,自此以后,东吴集团也开始向统一天下的步伐迈进了。

结语

鲁肃的榻上策来,是一份非常厉害的战略规划,丝毫不输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可以说,刘备有了隆中对,所以能够成就帝业,而孙权也正是因为有了榻上策,所以才能三分天下,鲁肃之于孙权,就如同诸葛亮之于刘备,因此,说鲁肃能够媲美诸葛亮,是毫无疑问的!

更多文章

  • 鲁肃究竟有何能耐当上东吴大都督?这三大特点周瑜都不具备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鲁肃,周瑜,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

    三国历史之中,是个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诸葛亮、庞统、周瑜……在东吴,武要数周瑜,而文要数鲁肃。但鲁肃是有何才能,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鲁肃在一般人的认知之中,只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在三国演义之中,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借谁的呢?吴国;

  • 诸葛亮借东风,借回10万余支箭,鲁肃为什么要帮助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鲁肃,周瑜,东吴,东风,三国,汉朝,诸葛亮,赤壁之战,天文学家

    赤壁之战有一环节最为重要,诸葛亮巧借东风,借回10万余支箭,但是东吴都督周瑜之前并不认同他的计划,后来鲁肃为何要帮助诸葛亮?第一点原因是此次是联合作战,是因为这一战是吴蜀联军与魏国作战,鲁肃为了大局着想,私下里出手相助诸葛亮。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魏国挑起,吴与蜀两国共同抗魏。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肃一心

  •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江东对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拓跋腾标签:鲁肃,刘备,蜀汉,孙权,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广为人知,其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奠定了三国的基础,早在隆中对提出的七年前鲁肃就向孙权提出了塌上策也被称之为江中对,隆中对的核心是跨有荆、益二州,两路大军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鲁肃的塌上策是在稳固扬州的基础上,夺取荆州,跨有荆、扬尽长江之所极,和曹操分庭抗衡建立江东的霸业,隆中对和江

  • 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是谁?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周瑜,而是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周瑜,鲁肃,赤壁之战,曹操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转折点,此战曹操惨败,一统天下的步伐受阻,孙刘组成联盟,三足鼎立之势逐渐形成。那么正史上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是谁?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周瑜,而是鲁肃。不是诸葛亮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罗贯中为神化诸葛亮而创作的,正史上根本没有这些事。舌战群儒也是被演义

  • 为什么说袁绍的病逝间接导致鲁肃“吴中对”战略的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鲁肃,袁绍,曹操,孙权,吴中,刘表

    孙权在继位后与鲁肃进行了一次长谈,鲁肃在这次长谈中为孙权制定了被后世称为“吴中对”的战略规划。不过与“中道崩殂”的“隆中对”相比,鲁肃的“吴中对”则是只完成了一步半就宣告破产了。有意思的是,袁绍的病逝间接导致鲁肃“吴中对”战略的破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鲁肃的“吴中对”分为四步:

  • 周瑜临终前,为何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而不是吕蒙呢?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周瑜,鲁肃,吕蒙,孙权,刘备,曹操,三国,汉朝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临终前向孙权表示:“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对此,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

  • 三国演义: 诸葛亮草船借箭,鲁肃直接被吓蒙,曹操中计上当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灰娱乐标签:诸葛亮,鲁肃,曹操,周瑜,张辽,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电视剧),古装剧,曹操麾下

    十万只箭,莫说3日就是30日,也难以造齐,汝不立军令状还可免去一死,事已至此,还望子敬救我。鲁肃本来是替周瑜来来打探消息的,没想到诸葛亮却向自己求救。事情是诸葛亮自己答应的军令状是诸葛亮自己签下的。鲁肃是真的无能为力,可这件事情也确实是因鲁肃而起,如果不是鲁肃把诸葛亮的话告诉周瑜,周瑜也不会想尽办法

  • 鲁肃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能继任东吴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鲁肃,刘备,孙权,周瑜,东吴,诸葛亮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在周瑜的引荐下投奔孙权。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鲁肃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都是一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的形象。但实际上,这是对鲁肃的严重误解,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其实是一个最顶级的战略家。鲁肃在东吴政权的出场次序,其实非常

  • 多国劝和,普京是否应妥协?服软的下场,鲁肃已跟孙权说得很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亮亮刊娱标签:普京,鲁肃,孙权,东吴,三国,汉朝,俄罗斯,乌克兰

    俄乌战争仍在继续,但是俄罗斯和普京目前的状况并不太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俄罗斯与乌克兰缠斗多时,但依然未分胜负,人员折损已经达到数万之多。在战场上,俄军打得难说好看,甚至多次使用人海战术,被乌克兰的强大火力杀得尸横遍野。在此之前,俄罗斯已经损失了数以千计的坦克以及数十架先进战机,甚至连黑海舰队的旗舰

  • 孙权为什么认为鲁肃劝借荆州是个错误?只因他不具备鲁肃的高超战略眼光。

    历史解密编辑:燃烧的岛群标签:孙权,鲁肃,刘备,曹操,周瑜

    历史系列原创号,每周二、五上午10:30准时更新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添加星标方法: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前文在这里百年东吴系列目录(1-33章)后文待续百年东吴(三十五)借荆州周瑜去世后,随着鲁肃上位成为荆州地区最高负责人,江东对刘备的外交政策开始出现转向,双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