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承乾与父亲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越积越深?

李承乾与父亲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越积越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82 更新时间:2024/1/17 3:27:49

说到李承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二月初八,料峭严冬,寒风阵阵,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是日,千家万户温汤沐浴,洗祛一年风尘,除却千障万病。相传这一天尝百草的神农氏会下凡赐药,拯救被病痛摧残折磨的孕育众生。这天,皇帝会赐给臣子红雪、紫雪、面脂、口脂、澡豆等物,受赠臣子亲笔撰写“谢上表”,感谢皇恩浩荡。

红雪“消宿食,爽精神,除毒热,抑狂躁”。紫雪“清热开窍,止痉安神”。两种药物装在黄金盒里,高端奢华。中唐诗人王建《宫词》写道:“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敕字,中官送与大臣家。”面脂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闷不乐。口脂就是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诗圣杜甫《腊日》写道:“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位于西南僻隅的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一座府邸内,一位年轻人仰卧在竹床上,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服侍的奴仆婢女都站得远远的,袖手而立,嬉笑自若,漠然无视。年轻人全身肥胖,面容臃肿,毫无人形。渐渐的,他的呻吟之声越来越轻,越来越弱,最后扯着嗓子喊着“称心”“称心”,呜然气绝。奴婢们对视一眼,齐声哭嚎,边哭边喊,太子殡天了,太子殡天了。

死的年轻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废太子,庶人李承乾。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初春,李承乾出生于长安城太极宫承乾殿。这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第一个孩子。二人大业九年(613年)就结婚了,一直没有子嗣,这成了夫妇俩一块心病。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历尽艰辛,擒斩伪秦皇帝薛仁杲,改编了薛氏父子留下的精锐骑兵,声威大震。这是李唐立国第一战,也是最艰难凶险的一战。如果此战失败,薛举父子便会攻入长安,李氏父子也就玩完了。李渊非常高兴,封李世民为太尉,节度诸路兵马。过了年,李承乾就出生了,可谓双喜临门。因为孩子出生在承乾殿,李渊遂给孩子起名李承乾,字高明。

有人说承乾有“承继大统,总领乾坤”之意,纯属胡扯。李家第三代都是承字辈,李建成六个儿子,分别叫承宗,承道、承德、承训、承明、承义。李元吉五个儿子,分别叫承业,承鸾,承奖,承裕,承度。如果说承乾是承继大统,那么承宗便是承继宗庙,承业便是承继大业,这不乱套了么。意思李渊从一开始就不想让三个儿子好好过?再说李建成是太子,即使承继大统,也只能是李建成儿子李承宗,轮不到李世民儿子。

高明意即“贵宠之人。”《扬雄》:“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刘良注:“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隋书·裴肃传》:“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就是说,富贵之家出生的人,因为占尽人间繁华,所以会遭来鬼神嫉妒。为了躲避灾害,就得减损其“满盈之志”,凡事低调点,谦逊点,不要让鬼神注意到。所以富贵之家的孩子,都会起个贱名,比如李世民三子李治,小名雉奴。《红楼梦》里贾宝玉起了贵名,贾母不仅让府中丫鬟直呼其名,而且用纸写了贾宝玉名字,让下人乱踩,作“压胜”之用。只有咱们斗升小民,才起各种富贵名字,图个念想,反正这辈子也富贵不了。

初为人父,李世民的欣喜可想而知。古代贵族子弟,都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父母是不亲自教育孩子的,三岁之前由乳母保姆教育,三岁以后,会说话了,便会请博学鸿儒陪他读经读诗,但不叫老师,叫侍读,也就是陪读。李承乾的第一个侍读是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六岁,李世民又将长孙家庆的胞弟长孙祥派到李承乾身边,兄弟俩一起陪外甥读书。

如果一切顺利,李承乾会成为一个知书达理,文武双全的世子,等李世民死后,承袭李世民秦王之位,度过普通富贵的一生。但是一个人的命运啊,不仅要看个人怎么努力,还得看父亲是怎么努力的。很多时候,父亲的努力比个人的努力更重要。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顺便把李建成五个儿子(长子李承宗早夭)和李元吉五个儿子都杀了。十月,李世民即皇帝位,八岁的李承乾被封为太子,成为日后大唐帝国的承继者。

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拜李纲为太子少师,辅佐李承乾。这位李纲是非常出名的“废太子辅导专业户”,最初辅导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结果杨勇被废掉了。后来辅导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啥下场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李世民又让他辅导李承乾,我也就纳闷了。古人说,殷鉴不远,又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都是告诫人们,前面有个坑,有人已经掉进去了,咱们小心点。李世民给孩子请老师难道不调查履历的吗?

其实李世民即使不调查,也知道,因为李纲对自己的辉煌过往迷之自信,逢人便说,慷慨激昂:“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所以说混职场,工作经验很重要,哪怕依靠这些经验没干成过一件事。因为即使啥都没干成,起码你干过啊,别人没干过,你就比别人强。这就叫: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别人连猪长啥样都不知道。

李纲脚疼,不能走路,李世民特赐一乘步舆,让人抬着进宫。李世民隔三差五让李承乾跟着自己学习如何处理朝政(只是个八岁孩子而已),李纲便以太子之师跟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平起平坐,共同探讨。李纲只辅导了李承乾一年便病逝了,李承乾亲自给恩师立了碑。

李世民当了皇帝,基本上不怎么出门,偶尔去九成宫避暑,便让李承乾监国,好多小事都交给李承乾处理,不用跟他汇报。李承乾搞得有模有样,“颇识大体”,得到满朝文武一致称赞。此时的李承乾,不论在谁看来,都是大唐王朝当仁不让的下一代明君。

李唐家族出身于北魏六镇的鲜卑族,陈寅恪先生说,北魏六镇是胡人汉化的反动。当年魏文帝拓跋宏把族人迁往洛阳,推行汉化,留了一部分人驻守在朔方六镇,依然保持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跟满清入关在关外留了八个铁帽子王差不多。后来中原大乱,这帮人占了长安,形成关陇贵族集团,也把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大部分保留下来。大体三样:吃肉,喝酒,打猎。

李世民非常喜欢打猎,所以几个儿子纷纷效仿他,李承乾,李泰,李恪,都是文武双全,英姿飒爽。唯独李治不喜欢打猎,喜欢读书写字,所以被李世民认为“柔懦,不类我”。打猎么,风餐露宿,当然各种生活不规律,有一顿没一顿的,打到猎物,一帮人围在一起,胡吃海塞,纵情欢笑,此中乐,不可为外人道也。

但是乐极生悲,这种常年不规律的生活最终把李承乾毁掉了。贞观九年(635年),李承乾十六岁,生病了,而且是直到现在都治不好的顽疾:痛风。痛风的主要诱因便是吃肉喝酒,过量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李承乾全占了,李唐家族有遗传的心脑血管疾病,王朝前一百多年发生的各种事,都跟他们这种病有关系,包括武则天称帝事件。

痛风先从脚趾头开始发病,所以李承乾腿瘸了,不能正常走路。这对于一直以来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李承乾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脚疼以后,不能运动了,但是饮食习惯没改,照样吃肉喝酒,导致体重逐渐增加,不仅脚疼,腿也开始疼了,恶性循环。

人生病以后,性格也就变了。被病痛折磨的李承乾再没有曾经礼贤下士的风姿及雍容宽和的气度,他易怒易躁,看谁都不顺眼,动辄打骂下属奴婢,听不进良言相劝。李世民恨铁不成钢,先后派了包括但不限于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刘洎、岑文本、马周等鸿儒重臣,前往东宫规劝李承乾,让他好好学习,听老爸的话,现在做个好太子,将来当个好皇帝。

但是李承乾疼啊,他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着脚怎么才能不疼。就在此时,一个小孩出现在他的生命里。

东宫有个俳优,十二三岁,乖巧伶俐,能歌善舞,李承乾每次发病,就让小孩过来,唱唱跳跳,转移一下注意力。小孩也是善解人意,唱完跳完,就跟李承乾唠嗑,倾听李承乾诉说,排解李承乾烦恼,时间一长,两人便发生了不言而喻的感情,李承乾对他大加宠爱,起名“称心”。没过半年,此事便传入李世民耳中。李世民龙颜震怒,马上下令把称心拉出去杀了,还杀了李承乾身边几个知情者。

称心死后,李承乾非常悲痛,因为再没有人陪他抵御病痛了,发病了只能一个人死撑。他不顾李世民很可能生气的严重后果,给称心在东宫专门盖了一个房子,请良工按照称心的样子雕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木像,将木偶车马排列在木像前,令宫人朝暮奠祭。李承乾有空便来,徘徊流涕。从此对李世民心生怨恨,称病在家,好几个月不上朝。

李承乾生病,让另一个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便是他的亲弟弟,魏王李泰。

李泰文武全才,礼贤下士,身边也有一帮名士大儒辅佐。李承乾脚疼,上朝要乘坐步辇,李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李世民)令乘小舆至于朝所”。李世民“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皇太子”。雷霆雨露,皆为天恩,李世民身为大唐王朝的御宇者,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因此《韩非子》说,国君的一件哪怕旧衣服,即使扔了,都不能随便赐予臣下,以免生出是非。

现在李世民把李泰的待遇规格提高到超越了李承乾,这是什么意思,明眼人一猜便知,因此李泰身边很快聚集了刘洎、岑文本等大臣,李泰还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相继摄魏王府事,二人俱为李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文武群官,各有附托,自为朋党。

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夺嫡局面,李世民不仅不加阻止,反而推波助澜,又令李泰入居武德殿。诏令到了魏征手里,魏征赶紧入宫跟李世民说,当年李元吉就住在武德殿,李元吉啥下场你不知道吗?你既然疼爱李泰,怎么能把他置于危险之地呢。明天不上班,我怕你今晚就把诏书发了,所以饭都没顾上吃,就来劝谏你,你要三思啊。李世民听了,便没有下发诏书。

但是李世民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那便是逐渐培养李泰,最终取代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其实从李世民而言,此举无可厚非。毕竟李承乾身体不好,将来承继大统,没法正常工作,大权肯定旁落。李承乾死后,如果他的继任者懦弱无能而且年幼,很可能便会被权臣篡夺,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就玩完了。杨坚和李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殷鉴不远。

后来明太宗朱棣也遇到了这个问题。长子朱高炽肥胖脚疼,身体不好,次子朱高煦英武多才,跟他很像。他也想换掉朱高炽,但是解缙说,你不要就看太子有病,你还有“好圣孙”朱瞻基呢。太子没了,圣孙能把大明江山稳住啊。朱棣一听也对,才把朱高炽保住。如果朱高炽没生下好儿子,早被废掉了。

面对李泰咄咄逼人,李承乾只好步步反击,终于酿出大祸。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联合侯君集等人图谋发动兵变,效仿李世民故事。此前为了除掉李泰,他雇佣了一个刺客,名叫纥干承基,他跟纥干承基说,我承乾殿宫墙离大内只有二十步远,(逼宫弑君)非常好下手。没想到纥干承基没杀李泰,却向李世民举报,于是事发。

李世民对李承乾谋反一事痛心疾首。他把李承乾叫来,大加斥责。李承乾说,我都是太子了,夫复何求?(不用像你当秦王时为了谋夺太子之位发动兵变)。只是被李泰逼得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谋求自安之道。要是李泰当了皇帝,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李世民于是废李承乾为庶人,贬居黔州;改李泰为顺阳王,徙居均州;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谓侍臣曰:"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传之子孙,以为永制。"即使太子无道,也得等皇帝废了他,另立太子,各位藩王不能生觊觎之心。如果被查出来,两人全部废掉。

李承乾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九月徙居黔州,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二月便死掉了。对于身患重病的他,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李承乾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想起了慈祥宽仁的母亲。贞观十年(636年),也就是李承乾刚得病那会儿,长孙皇后不幸驾鹤西归。长孙皇后生病期间,李承乾朝夕服侍,请求大赦天下,找道士和尚入宫做做法事,消灾祛难。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如果祈福可以延生,我一辈子没干坏事,有啥福可祈?如果干了好事也不能延生,那还折腾啥?李承乾不敢坚持,将此事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将此事汇报了李世民,李世民下令大赦天下,长孙皇后力争不可,李世民不想拗了妻子之意,遂罢。

长孙皇后死后,李承乾唯一可以跟李世民正常倾诉的通道便被堵塞了。父子之间很容易闹矛盾,这种矛盾只有母亲可以居中调停解决。如果母亲没了,矛盾便会越积越深,即使普通百姓,父子因为沟通不畅,导致反目成仇的也很多,何况帝王之家。

最是无情帝王家。

标签: 李承乾唐朝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临死前留下了什么嘱托?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说到长孙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太宗贞观十年六月(636年)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天尚未明,善男信女们便早早起来,沐浴,更衣,供香,吃素,念《心经》。朝日初升,妇女们浓妆艳抹,盛装而出,馨香满路,结伴前往观音殿,向观音大士顶礼膜拜,祈祷菩萨降福

  • 杨国忠是怎么死的?他与张小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国忠,唐朝

    说到杨国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五日午时,黑云压城,山雨欲来,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抑郁和烦躁的氛围,令人不堪忍受。位于长安城往西一百一十里的马嵬驿,更是暗流潜涌。当日上午,大唐王朝的御宇者李隆基在五千禁军的护送下带领

  • 李林甫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如何评价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林甫,唐朝

    说到李林甫,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753年1月3日)上午,西风凛冽,华清宫上空雪花如席,随风飘舞。华清宫倚骊峰山势而筑,楼台馆殿,似锦若绣,白居易《骊宫高》诗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每年十月,唐玄宗都要

  • 汉武帝和陈阿娇的感情如何?可能只是一场政治交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和陈阿娇的感情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朝是让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朝代,它更是让每个中国女人都骄傲的朝代。因为在这个朝代,女性可以叱诧风云,女性可以裂地封侯,女性可以执掌朝政。而汉朝最大的骄傲,就是那位千古一帝——汉武帝,如果有个中国人只能记得两个皇帝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让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子午谷奇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阐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时机的成熟性。在接到刘禅同意出兵的诏书后,诸葛亮提兵汉中拉开了北伐的序幕。当时蜀汉大将魏延提出了子午谷之计,魏延称可由自己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接从褒

  • 刘邦后代被封赵王的人都有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如意,汉朝

    刘邦后代被封赵王的人都有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时期,说起最心狠手辣的那个女人,想必大家会异口同声的说:吕雉!关于吕雉,做的最著名的那件事情,便是将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除此之外,吕雉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还对刘邦的其他儿子

  • 项羽为什么要扣留王陵之母?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秦朝

    还不知道项羽为什么要扣留王陵之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时遗留的箭伤复发,回到长安后病情加重。吕雉在刘邦生命的最后一刻,询问刘邦对身后事的安排。吕雉问:“萧何死后,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刘邦回答:“曹参!”吕雉:“曹参之后呢

  • 论实力张士诚比朱元璋还要强 张士诚为什么还会败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张士诚

    对张士诚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徐达、常遇春霸占姑苏,生擒张士诚,张士诚的很多部将遵从。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在戟门召见这些降将,给他们训话。梳理一下朱元璋发言的内容,能够分为如下几点:第一,你们束手无策,我收容你们,是对你们的”膏泽“,

  • 如何准确评价唐睿宗李旦?他的一生就是一个“让”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旦,唐朝

    说到李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开元四年六月癸亥(716年6月22日)上午,皓日当空,长安城外,百姓营营,一片祥和气象。太极宫百福殿内,却是一片压抑的气氛,太上皇李旦龙体欠安,已如燃油将近的枯灯,捱不了多长时间了。李旦55岁,在李唐皇族中,这个

  • 东吴大将陆逊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陆逊.东吴

    在三国后期阶段的时候,吴国和蜀国之间的联盟断开了,孙权在曹操的支持下面,开始带着军队攻打蜀国,想要拿回来之前被蜀国占领的荆州。那个时候蜀国还有很大的势力,关羽还在那里守着,想要拿下荆州并不是特别的容易,东吴那里也有陆逊,他当时想要直接去战场,去把关羽给打败,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孙权派吕蒙和陆逊一起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