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刺马案朝廷到底在忌惮什么 为何漏洞百出的情况下却匆匆结案呢

清末刺马案朝廷到底在忌惮什么 为何漏洞百出的情况下却匆匆结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10 更新时间:2024/1/30 13:18:21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清廷官方在审讯凶手汶祥的时候,他的供词漏洞百出,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但是,官方却匆匆忙忙结案。很快就把张汶祥凌迟处死,又杀掉他儿子。此事在民间引起一大片议论之声,而“刺马案”也成为清末的四大奇案之一。

(马新贻被刺案)

那么,清廷官方当时究竟忌惮什么,为什么一个案件漏洞百出,便要匆匆结案呢?

我们先来看看官方是怎么说的。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张汶祥“挟私报复”。他“挟私报复”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张汶祥曾当过海盗,马新贻剿匪时杀过张汶祥不少同党。其二是张汶祥妻子被别人抢占,张汶祥告官,但马新贻不理会。其三是张汶祥曾做过一个相当于放高利贷的“小押”的营生,结果被马新贻取缔。

不过,这三个理由似乎都不能成为张汶祥冒着凌迟处死的危险,刺杀马新贻的充要理由。

而且,官方结案以后,民间还形成了广泛的议论。民间给出的理由多达五种,这些理由,似乎每一件都比上面所说到的三个理由,更可能成为张汶祥“刺马”的动机。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民间有哪些说法。

第一种说法,马新贻霸占友妻。马新贻当年在剿捻的过程中,曾兵败被俘。后来,由张汶祥牵线,马新贻捻军头目曹二虎等人结为兄弟。捻军因此把马新贻放了。此事神不知鬼不觉,接着,马新贻收编了捻军部队,但同时又强占了曹二虎的妻子。曹二虎埋怨张汶祥,因此张汶祥为朋友出气。

第二种说法,马新贻涉及回乱。马新贻的先祖本来是回族,当时正值回民闹事。回民联系马新贻,希望有所作为。马新贻骑墙态度,两面讨好。张汶祥在供词中也说到这一点,他杀马新贻,是为国锄奸。

(张汝祥剧照)

第三种说法,丁日昌雇凶杀人。丁日昌是江苏巡抚,他的儿子犯了杀人罪,由马新贻审理。当时丁日昌曾贿赂马新贻,马新贻不受贿赂,秉公办理。丁日昌很生气,因而收买张汶祥刺杀马新贻。

第四种说法,湘军雇凶杀人。当时湘军因为平定了太平军之乱,因而气势很盛,大有拥兵坐大的嫌疑。朝廷很担心,因此着力提拔马新贻,用他平衡湘军。这使得湘军非生气,因而雇凶杀掉马新贻。

第五种说法,反洋人士雇凶杀人。同治八年(1869年)曾发生了“安庆教案”,当时因洋人强占土地修教堂,反洋人生与洋人发生了大规模的摩擦,因此反洋人士打砸教堂。洋人清廷严正交涉,清廷害怕洋人,于是要求马新贻出面安定反洋人士。而马新贻则采用强硬手段,对反洋人士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这件事激起反洋人士的强烈愤慨,因此,收买张汶祥,刺杀马新贻。

很显然,这五种说法,每一种都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每一种,似乎都能找到更充足的证据来支撑这些说法。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时朝廷最终一个都没有采信,而采信了三个不痛不痒的“挟私报复”的理由呢?

(马新贻剧照)

其实,这一件事,恰好能够充分地反映清朝末年的政治生态。

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矛盾众多,复杂混乱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都在这时候交织在一起。清廷当时腐败无能,很多事情当时在解决上,都是采用息事宁人和稀泥的办法。能够把事情摆平,尽量减少不利影响,绝对不会刨根问底追查下去。

“刺马”这个案子,虽然后面五个理由更具有说服力,但是这五个理由任一个真实追究起来,都会引起极大的麻烦。比如第一个“马新贻霸占友妻”,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霸不霸占谁的妻子的问题,而是官匪勾结的问题。这实际上在当时清廷的官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要深究,牵一发就会动全身,非常麻烦。再比如第二个“马新贻涉及回乱”,那也是一个谋反的问题。如果在清朝早期,一定会一查到底。但是那时候如果还要查,就会搞得人心惶惶,完全无法解决回民叛乱。第三个、第四、第五个都是雇凶杀人,也是牵涉面众多。而关于湘军的那个,还牵涉到朝廷的阴谋。朝廷怎么会承认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息事宁人,吃个哑巴亏。

所以最终就以牵涉面最少的“个人问题”,来匆匆了结,不了了之。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清朝两江总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霍光一生鞠躬尽瘁,为什么他一死霍氏集团也一并覆灭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霍光,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权力之争是非常残酷的,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他势高权重为什么一死,霍氏集团就灰飞烟灭?霍光(?—前68),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武帝朝显赫一时的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霍光出身于民间,之所以能进入朝廷,后来又得顾命之托,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

  • 清河长公主为什么想让她的丈夫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河长公主,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长女清河长公主是个非常奇葩的人,她的丈夫纳妾无数,她嫉妒万分,竟然想置丈夫于死地。清河长公主是曹操的小妾刘夫人生的,她和曹操长子曹昂是同母所生,曹操很喜欢她。曹操很欣赏丁仪的才华,想把清河长公主嫁给丁仪,就和当时还担任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商量这件事。可是曹丕却反对这门婚事,他说:“女人对于男人的容貌

  • 狄青为什么会被韩琦羞辱?狄青与韩琦又是怎么结仇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狄青,韩琦,文史百科

    韩琦曾经羞辱狄青,韩琦为什么要羞辱狄青呢?狄青、韩琦这两人是如何结仇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青是宋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将,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磨难。狄青出身贫寒,19岁那一年,他代兄受过,被充为贼配军。就在狄青和他的贼配军小伙伴们套着枷锁被官兵押解着在开封街头路过的时候

  • 当初如果关羽不主动出击的话,荆州能保住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关羽声威震华夏。其忠,非兄弟之小忠,乃汉家江山之大忠,刘备称王露野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赵云原本就是作为刘备的留营司马镇守公安的,就是卖了二爷的糜芳在襄樊之战时镇守的位置。只不过刘备在益州扑街,所以跟着诸葛张飞一起入川救火了,赵云不能够震一方,魏延独领守汉中,刘备魄力亦堪足。其实不是不可以赵

  • 吐蕃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又是在什么时候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吐蕃,唐朝,历史解密

    吐蕃王朝存在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6世纪末至公元9世纪末。公元6世纪末,雅隆部落到了第30代赞普达日年西的时候,势力急剧增长,并把眼光投向了雅鲁藏布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筹划统一整个西藏高原。正待起兵举事之际,达日年西却因重病去世。在这之前,朗日松赞就已经把指挥中心从山南的琼结转移到拉萨河上游墨竹工卡的甲玛

  • 顺治帝与董小宛是什么关系?顺治帝与董鄂妃长情一生亦相随!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顺治,野史秘闻

    顺治帝与董小宛是什么关系?顺治帝与董鄂妃长情一生亦相随!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6岁登基继承大统、在母亲孝庄太后的精心抚养下,长大亲政后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是这位少年天子去世时年仅24岁,令人惋借。但是坊间传闻,顺治并未死亡,而是因爱妃董

  • 袁绍为什么不听田丰的谋划?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绍,汉朝,风云人物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占据徐州的刘备,参与议事人害怕出师之后,袁绍击他们的后方。前进吧怕营中军队不能征讨得胜,后遇吧又怕丢失了根据地。曹操说:“袁绍料事退钝又多疑,不会很快来袭击我们。多数人的心还没完全归附他,抓紧有利时机进攻他,必然能打败他。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能丢失。”终于出

  • 对于唐朝的文成公主而言,在丈夫去世后她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文成公主,文史百科

    唐朝和亲:远嫁拉萨的文成公主晚年过的怎么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开始,到最后清朝亡国,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十个封建王朝。这些王朝之中,除去秦朝、明朝因一些原因,无和亲历史之外。其他的王朝,哪怕强大如汉唐也不免送出和亲公主,对于这些和亲公主。人们最熟悉的应

  • 迫使明朝由攻转守的明清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东北哪儿?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萨尔浒之战,明朝,战史风云

    大明王朝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19年,在我国辽东地区爆发了一场大战,就是明朝和后金(清)的萨尔浒之战。这场战争明朝拥有优势兵力,却败给了后金,大明精锐死伤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争虽然不是灭国之战,但是却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努尔哈赤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后金从此开始正式崛起,直至将明朝取而

  • 努尔哈赤的长子战功赫赫,为什么没当上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偶尔会有一些因为君王的个人喜好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他们为了稳定,往往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忠实拥护者,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在长子朱标去世后,他没有选择他最喜欢的燕王朱棣做太子,而是直接选择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