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文程是什么人?清代第一权臣,大清的恩人

范文程是什么人?清代第一权臣,大清的恩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49 更新时间:2024/2/17 10:49:33

范文程是什么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怕权臣当道威胁皇权,不惜废除了宰相。还是清王朝的皇帝更聪明,他们把哪怕是最有权的大臣都变成了奴才。奴才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子手里,就像被皇帝牵着的一只风筝,让你浮你便飞升九重天,让你沉你就得入十八层地狱。权相也好,能臣也罢,除了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活儿,剩下的只能看他与皇帝的缘分了。

明有刘伯温,清有范文程,但范文程对于清王朝的贡献,比刘伯温对明朝的贡献要大得多。一般百姓无人不知能掐会算的刘伯温,而对范文程却所知甚少,除刘氏身上那层神秘的外衣外,也与人们对满清政权的敌视有关。无论如何,范文程在一个视自己为异类的政权里,既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才干,又能全身而退,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辙,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后人。

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率八旗军占领抚顺,范文程归顺后金。但是,努尔哈赤比较藐视汉人,范文程在他手下熬了8年才得到一个章京的小官。

皇太极即位后,开始重用汉人。他当然不会放过才高八斗的范文程。他一即位就立刻把范文程提拔到自己的跟前。

凡是军政大计都先和范文程商量后才做决定,范文程受到了皇太极的极大尊敬,每逢王公贝勒向皇太极报告军政大事时,皇太极第一句话就是“范章京知道吗”,他不直接称范文程,而尊称为范章京。臣子的议论奏折有了不当之处时,皇太极也总是说:“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议呢?”奏事大臣回答说:“范章京已经同意了。”皇太极就不再询问,同意执行,甚至范文程生病,有一些事情还要等到他好了之后裁断。

按清朝的规定,章京有时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开始时皇太极还要看一下范文程起草的诏书,后来干脆都不看了,直接就批准执行。

他还对范文程说:“我相信你不会有错的。”范文程也很争气,为皇太极出了很多良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施反间计除掉了明朝边关大将袁崇焕。

皇太极去世后,摄政王多尔衮之亲弟豫郡王多铎色胆包天,看到范文程的妻子长得十分漂亮,竟然要抢夺范文程之妻。多尔衮知道后,罚多铎俸银1000两,夺其15个牛录。范文程感恩图报,立即上书摄政王,奏请立即出兵伐明,夺取天下,此书讲清了四个问题:其一,明国必亡;其二,与“流寇”争天下;其三,良机难得,稍纵即逝;其四,变方针,创“大业”,禁杀掠,收人心。

范文程的建议对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促使清军进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范文程奏摄政王之后的第五天,摄政王多尔衮带领豫郡王多铎、阿济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统领满蒙汉官兵10余万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顺利攻占北京。

百务废弛,社会混乱,人心波动。范文程昼夜操劳,佐理国政。尽管当时头绪纷繁使他非常劳累。但与此同时,他始终紧紧抓住根本问题,为革除明朝弊政,与民谋利,争取人心,开国定制而艰苦奋斗。他首先致力于稳定都城局势,紧接着,他又奏请为明崇祯帝发丧。崇祯帝朱由检于三月十九自缢于煤山,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发现他的尸体,用2贯钱,买柳木棺置放,四月初四日安葬于昌平,多尔衮同意,并于五月初四日下谕:李自成原系故明百姓,乃敢弑主暴尸,“诚天人共愤,法不容诛者”,今令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著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此举深受故明官绅拥戴。

范文程还废除了明末横征暴敛的加派田赋之弊制。明末的辽饷、剿饷、练饷,平均每亩田增赋银2分多,全国共增田赋银1600余万两,比旧额增加了一半以上,地方官吏又借机勒索,闹得全国民怨沸腾,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连年战争中,农民军将明末的官府饷册通通烧毁,只剩下万历年间的旧册。范文程入京之后,即招集各部胥吏,征求册籍。以万历旧册为依据,照此征收田赋。多尔衮听从范文程之言,于七月十七谕告全国官吏军民,宣布废除三饷。

十月初十,顺治帝颁行的即位诏,又再次宣布:“地亩钱粮,俱照前朝会计录(即万历年间的会计录)原额,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亩征解,凡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召买等项,悉行蠲免。”清朝田赋基本上没有加派,实奠基于此,这一利民利国的制度的确立和坚持与范文程是分不开的。范文程很注意争取汉族缙绅的归顺与合作,大力起用废官闲员,征访隐逸之士,让他们为官,治政教民。

顺治二年清年攻占南京后,范文程上疏:请于顺治三年、四年再次举行乡试、会试。顺治皇帝同意了。于是“江以南士子毕集,得人称极盛云”。范文程辛勤操劳,对清初的开国定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八月初二,这位为大清建国定制立下卓越功勋的大学士因病去世,终年70岁。

康熙帝知悉范文程病故,亲撰祭文,遣礼部侍郎黄机谕祭,赐其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谥“文肃”。其子承谟、承勋等分任总督、尚书等要职。

标签: 范文程清朝

更多文章

  • 李定国在血战磨盘山是什么贡献?击杀八旗20多位高级将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定国,明朝

    血战磨盘山,李定国抗清最后一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659年,是清朝顺治十六年。清军入关十六年来,南征北讨,已先后荡平了李自成、张献忠、弘光、隆武、绍武等多个政权。即使在战场连连取胜,清朝也还没能一统天下,明朝的残余力量势力虽然越来越弱小,却也还在坚持抵抗。这一年同时

  • 魏蜀吴三家末代君主中 为何三人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君主

    还不知道:魏蜀吴末代君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奂、刘禅、孙皓分别是魏蜀吴三家的末代君主。蜀亡之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魏亡之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吴亡之后,孙皓仅被封为归命侯。从三者的爵位上讲,曹奂最高,刘禅其次,孙皓最低。这种待遇上的不同,到底有什么讲

  • 北宋“包青天”包拯生平简介 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包拯

    1062年7月3日(农历1062年5月24日),北宋“包青天”包拯逝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包拯(包青天)是突然得病死的。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

  • 林丹汗八大福晋之首是谁?竟改嫁给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娜木钟,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林丹汗八大福晋之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称帝建元,改元崇德,建立大清国。随后,皇太极并封五宫,分别是清宁宫皇后、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和永福宫庄妃。在位五宫后妃中,有两位竟然是原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的遗孀,却被

  • 德因泽是什么人?她是怎么帮皇太极扳倒两任大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德因泽,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德因泽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大家都知道努尔哈赤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清朝的奠基人,在那个创业年代,努尔哈赤凭借祖、父所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家,驰骋于辽东各个战场之上,率领建州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创造了满文,一个崭新的

  • 大清封号相同的两位妃子分别是谁?一位主动要求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鄂氏,清朝

    大清封号相同的两位妃子分别是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说起大清历史上封号相同妃子,何止一二?比如像乾隆朝后宫曾出现过两位“海”字封号的妃子,其中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清皇子十五阿哥永琪的生母,即后来的愉贵妃。不过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讲的是“贞”字封号的两位妃子,而其中

  • 三国神童周不疑是怎么帮助曹操收复城池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不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神童周不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是历史上有名的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便涌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影响人物,比如说早期的曹操、刘备、孙策等人,还有中期涌现出来的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一批智囊。可是在他们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后,三国这场大戏便无人可再续演

  • 刘邦身边的两位谋士,张良和陈平谁更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良,陈平,刘邦

    张良和陈平谁更厉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前言熟悉刘邦发迹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刘邦的身边有三大谋士,一是萧何,一是张良,一是陈平。其中,萧何多半时间都是在后方谋划,因此,在外征战时,只有张良和陈平跟在刘邦身边。那么,张良和陈平这两位谋士谁更厉害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刘邦的原话,

  • 为何身为皇帝的雍正却经常违背自己的誓言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雍正

    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认为皇上开了金口,就是玉律。传说唐朝时,有个在长安做官的湖南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皇上有天出行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那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立刻谢主隆恩。据说皇上非但没有办他捉弄之罪,而且兑

  • 辅助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独孤伽罗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独孤伽罗,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独孤伽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独孤伽罗(544年—602年),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北周名将独孤信第七女,生母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崔氏,公元544年,崔氏诞下独孤信的第七女,尽管是第七女,但他分外高兴,因为这是他的嫡女,所以独孤信特地为女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