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力士被后世称赞,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高力士被后世称赞,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76 更新时间:2024/2/20 1:53:0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力士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历朝历代都有宦官,而且宦官对于各朝代都存在一定程度或大或小的影响,有的祸国殃民,有的擅权乱政,有的聚财比国,还有的宦官地位堪比太上皇。总之,提起宦官,几乎难有好的印象。可是在古代史上却出了一位宦官,他也曾权倾一时,也曾聚敛财富,但作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后人对他的评价却更倾向于褒扬,此人就是大唐时期的高力士。

高力士是潘洲人,原名冯元一,出身还不错,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乍这么一看,高力士出身在一个想当不错的家庭里面,按说犯不着去做宦官的。因为在史上,大部分的宦官和太监都是因为家中贫寒没有好出路,才被迫无奈去当太监的,以此来为家中贴补家用,但是高力士却不一样,那么高力士为何出身官僚之家,家庭富足,为何却做了太监?原因还得从他老爸说起。

高力士的父亲是冯君衡,曾经担任潘州刺史。后来有人报告岭南流人谋反,武则天就派遣酷吏代表人物万国俊去广州调查此事。结果事情原本没有多严重,可是万国俊为了邀功,就残忍地冤杀上千人。作为潘州刺史的冯君衡也没逃脱万国俊的魔掌,其中原因大概是没有给万国俊送银子或送足银子。冯君衡被冤杀,家产被抄没。当时还年幼的高力士,无依无靠,就成为岭南讨击使李千里的政治“礼品”。

当时,恰逢武则天为了巩固权力进行大洗牌,尤其对李唐皇室的人毫不留情,李千里作为李恪的大儿子,身为李唐皇室子孙,他为了自保,给武则天献了好几次“符瑞诸异物”。后来,李千里知武则天笃信佛事,又见冯元一机敏聪明,就为其改名“力士”,与另一个唤作“金刚”的阉童,一块进献武则天。高力士,这个名字就这样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高力士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当然最重要的是特有眼色,聪慧还乖巧。对于太监来说有眼

色真的太重要了,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武则天才会夸他“黠惠”。也正是因此,高力士才有机会去“习艺馆”学习骑术和文化。而且让高力士侍奉在武则天的左右,作为太监阶层,这算是万分荣幸的事情了,要知道有的太监一辈子都没有靠近武则天的机会呢。更重要的是皇帝身边的太监看似无官品,或官品不高,但却比朝中许多大臣有面多了。但是,如此良机,却让高力士给丢掉了。原因是什么?

其中原因说来也很可笑,有一日正好轮到高力士值晚班,结果因为武则天晚上睡觉蹬被子,高力士没有及时的去把被子盖好,第二天武则天感冒,结果高力士被一顿暴打逐出宫去。那么高力士的人生就这么完蛋了吗?不,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一个贵人的出现把高力士从人生的低谷给提了起来。

此贵人便是宦官高延福,高延福不仅收留了高力士,还收高力士做了他的义子。高力士的命运,从高延福这里再次改变。太监都没有传宗接代的能力,所以,收养子作为一种间接解决香火延续的办法,在太监中是比较流行的。因此,高延福既然收高力士为义子,那么其中的想法是不言而喻的,于是,被李千里改名为“力士”的冯元一,到高延福这里最终连姓也改了,跟了高延福的“高”姓。

可以说,高力士的姓名经历了两个转折,原姓名为冯元一;被李千里改名力士后,为冯力士;最后被高延福改姓后,为高力士。

高力士在高延福那里,经过一年的调教和成长,变化非常大,外形越来越英俊,办事越来越有眼力价,整个人自然是越来越机灵。武则天听说后,立即又把高力士召回身边,封为“宫帷丞”。

不过改变高力士命运的,应该说还是他自己。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看你怎么做了。在目睹了神龙政变那样的宫廷争斗后,高力士也越来越成熟,办事也越来越老道。尤其是李显继位后,高力士看着这个被老婆女儿控制的皇帝,就知道这皇帝是做不长的,因此,高力士后来才会把目光投向临淄王李隆基

且说李显登基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后,皇后是武则天的忠实粉丝,一直坚信女人治理天下也是有一手的,所以韦家的事业越做越大,在一旁的高力士实在是束手无策,一边看着毫无作用的李显,另一边是韦家政权,想好好看看李家的后人,但剩下的多是歪瓜裂枣不中用的,唯有李隆基有帝王之才干,从这一点来,高力士还是很有眼光的。

但是想帮助李隆基上位,也是需要把握时机的,毕竟宫廷争斗胜负都是瞬息万变的。710年李显暴毙,韦皇后因为非常崇拜武则天,所以她也想效仿一下武则天,想把偌大的唐朝资产划归到自己名下,让李唐变成韦唐,可是想更换江山的董事长,哪有那么容易?何况韦皇后的智商比武则天差远了。

就在这时,李隆基和姑妈太平公主联手,在高力士的帮助之下,他们发动政变,带兵入宫杀死了韦皇后。帝位经过李旦短暂的过渡之后,顺利来到了李隆基的手中。李隆基做皇帝,高力士的显贵人生也跟着开始崛起。

当然,高力士也似乎铁了心要跟李隆基。所以,李隆基登基后,他还积极帮助李隆基对付其政敌,比如太平公主。正因此,李隆基对高力士的信任也随着这些大小事的经历而变得更加深厚。以至于到了后来,朝中的奏折,李隆基也都让高力士看,甚至让高力士给出处理意见。按说这是一个独揽大权的机会,但高力士没有,他只是就事论事,妥善处理,让李隆基万分满意。故此李隆基对高力士的行为进行了一个评价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

后来高力士因李隆基之恩宠,找他办事的人很多,送钱的人也很多,高力士这人很有意思,谁送钱他都收。看来高力士也是很爱钱的,但是他敛财有道。拿钱归拿钱,你的事如果合理,不伤国体,不伤皇帝,那么好办,但如果拿钱求办伤害国家和皇帝的事,一切都面谈,但钱也不会退还给你。

当然高力士的敛财手段还很多,比如在公元748年,高力士建造宝寿佛寺,其寺中的大钟铸成之日,高力士搞了一个庆祝活动,朝中大小官员基本全到,敲一下要支付很高的价钱,有的官员为了巴结和讨好高力士,故意敲好几十下,等于变相给高力士送钱。

但高力士的辉煌也是有时间的,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李隆基逃到蜀中,太子李亨登基称帝,李隆基就成了没权的太上皇。后有李辅国发迹,陷害高力士,无人能保,被流放黔中道。走到巫州,高力士写了一首诗:“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这首诗看不出什么文采,意思也很简单。荠是一种野菜,很多南方人喜欢用它包馄饨吃,现如今的很多人都不认得这种黑黑的小东西。在开元盛世,吃野菜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穷人吃它为了果腹,富人吃它为了换口味。

所以,在富者云集的长安城,荠菜论斤卖,而在人少地广的农村遍地都有,需者自掘。高力士在诗中自喻为荠,相当贴切:他在长安很高贵,而在流放地巫州却无人理睬,即便如此,他的忠心依如荠菜那样“气味终不改”,他的心时时向着玄宗。

所以,他的死也相当壮烈:“高力士遇赦还,至郎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民间传说更加绘声绘色,说高力士听到玄宗死亡的消息后,恸哭不已,绝食七天,最后呕血而亡。民间如此传说,无非是想进一步拔高高力士的忠诚之心。但在古代,作为一个太监,高力士的忠诚和品格,确实是值得称赞的。

结语: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高力士的本职工作是很出色的,把玄宗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深得玄宗宠幸,玄宗专门在自己的寝殿旁的帷幕后置一小床,让高力士睡在那里,以便随时差遣,并感慨地说:“力士当上,我寝乃安”。

在工作上,高力士无疑是个优秀的太监。他的聪明不但表现在工作上,还表现在能揣摩皇帝的心思,并且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判断力。上面也说过这句话,但是这里又一次提及也正是因为高力士对于工作的尽职尽责。历史上的高力士是一个懂政治、有能力、有原则的人,把宦官做到如此境界实属罕见。

标签: 高力士唐朝

更多文章

  • 靠山王杨林的历史原型人物是谁?靠山王杨林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杨林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靠山王杨林。靠山王杨林应该是不少人都知道的一个角色了吧,在一些以隋唐为背景的小说里面出现的人物,对他的设定是隋炀帝杨广的叔父。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有靠山王杨林这样一个人物吗?历史上的杨林是怎样的?在小说当中,靠山王杨林的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他的来头这么大,为

  • 揭秘宋高宗传位之谜 他为什么会将皇位还给太祖一脉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高宗,宋朝

    还不知道:宋高宗传位之谜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是因为高宗无后,这是大前提。如果高宗有后,他怎么会把皇位让出去呢?别说让给太祖一脉,就是让给他亲侄儿,也是不太可能的。高宗为什么无后?因为他唯一的儿子赵旉,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惊吓过度去世了。赵旉夭折后,高

  • 噶尔丹实力很强,为何康熙很轻松就把他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噶尔丹,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噶尔丹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乾隆来说,其实他除了年龄这一项活得更长一些,其它方面真的没有哪一项,能够拿出来和爷爷康熙来相提并论。虽然他也打了几场不痛不痒的战争,但无论是从战争难度还是从格局影响,都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在康熙所打的战争中,最强大的敌人,其

  • 她是乾隆专宠的贵妃,死后为何家人被乾隆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贵妃,清朝

    关于高贵妃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然而古代却有一位女子,只不过是婢女的身份,却成为后宫一大宠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个女子名叫高氏,一开始只不过是宝亲王府上的使女。当年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把选秀中除了嫔妃以外的一个相貌还算不错的她,送给了四儿子弘历。虽然她并

  • 为消灭蝗灾,皇帝为何抓起一只蝗虫就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唐朝

    关于李世民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其实这位皇帝很有名望,竟然是唐朝的太宗皇帝。当时他看到发生了蝗灾,也是寝食难安,认为天下的老百姓都在忍饥挨饿,他作为皇帝就不能等闲视之,为此就把蝗虫给生食了。当时的大臣认为不可许,毕竟这种办法很容易让皇帝得病,但皇帝还是义无反顾。从

  • 王安石出一绝妙上联,结果成千古绝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安石,北宋

    关于王安石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北宋时期,王安石和苏轼是政治上的对头。不过,两人也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彼此惺惺相惜。王安石在和苏轼的交往中,曾经出了个绝妙上联刁难他,结果千年来都无人能对得好下联,这句上联也就成了“绝对”。要说两个人是政治对头,其实也没有针锋相

  • 揭秘:清朝皇后一年的补贴有多少银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乾隆

    虽然皇帝是一国之主,但是作为皇帝的妻子,皇后也是要母仪天下的。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国家每年都要在民间收缴大量赋税充实国库,有的皇帝还有"和珅"那一类的官员经常把国库当作自己的秘密小金库,时不时地弄些珍稀物件放进自己腰包,或者是赏赐办事能力强的下属。但是以前是男子主宰的天下,皇后实际上是没有权利动用金钱

  • 孔融四岁让梨,后来长大成了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融,东汉

    你真的了解孔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以孝治国”的汉朝,孔融无疑是超级大明星!“孔融让梨”大家应该都了解,讲的是为小辈者当有的“尊老爱幼”之德,在当时也是火得不行。至于老师为何不讲后面的,第一是没那个必要,第二是这种故事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名人镀金”,往往那些历史名人,总有

  • 春秋争霸吴国本有机会,为何在鼎盛时期灭在夫差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夫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国是怎么灭亡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夫差是吴国最后一位君王,当时吴国国力强盛,在夫椒之战中大败越国,使其臣服。后来夫差又在艾陵之战击败齐国,歼灭数十万齐军,成为南方一霸。但吴国此后却逐渐走衰,因为夫差在位期间极其好战,导致国力空虚,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历史上的和珅虽是贪官,但也有能干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乾隆,清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和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事实上,不仅仅是和珅,历史上那些奸臣弄臣,或多或少都有两把刷子!比如东汉大外戚窦宪,虽然心术不正,但打仗厉害的很,当年把匈奴追得怀疑人生,还留下了“勒石燕然”的佳话!还有唐朝奸相李林甫,虽然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