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纵观刘备的一生 刘备真的是一个伪君子吗

纵观刘备的一生 刘备真的是一个伪君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4/3/8 6:19:3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伪君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刘备,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善良之人,毕竟一个在临终前还在教导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刘备之所以在三国口碑俱佳,完全是他自己挣的。纵观刘备的生涯表现,绝对是三国群雄中最值得尊重的那一批。

当初参军平乱,刘备虽然是一介布衣,但是却可以拉起一支自己队伍。当地的豪杰志士,纷纷依附刘备,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也愿意为其投资。

这是极其难得的,在当时那个世道,在不造反的情况下,想要自己创业,那基本上都得要背后有人支持,曹操、袁绍他们,哪个不是官宦子弟?哪个不是世家大族?还有后来陶谦将徐州托付给刘备,这更加说明刘备的能力和人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荆州,刘表去世,曹操大军南下,刘备退往江陵。一路上百姓依附追随,竟然是数万人。然而百姓不比军队,其拖家带口,辎重过多,还有老弱病残,行军缓慢。当时曹操大军迫近,军中许多人都担心到时候走不掉,于是劝刘备丢下百姓,带兵先走。可刘备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这些人既然追随于他,那么他就要对他们负责。

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当然,不仅仅是对百姓,刘备对于部属也是仁至义尽。当初徐庶弃刘备而投曹操,虽说是为了尽孝,但当时刘备兵败当阳,被曹操近乎逼入绝境,徐庶作为军师,此时离开投曹操,对于军心的打击不可避免。可是刘备为了成全徐庶的孝道,硬是放他走了。

还有夷陵之战中的黄权,因为刘备败得过于突然,自己退路被截,不得已投降了曹魏。虽说是情有可原,但毕竟是投敌了。按照军法,对于投降敌国的叛将,是要收押其家眷以做惩罚的。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可是刘备没有这样做,不仅没有怪罪黄权,还善待其家眷,对于其子依然留用军中。

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旁观之人很难理解黄权的境遇,但刘备理解他。乐只君子,保艾尔后。读到那一瞬间就忽然明白孔明为什么会说“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了。

以上例子,都在证明刘备的魅力。当然,有人会说刘备是作秀,是伪君子,对于这些,我不排除刘备此举有着收揽人心的嫌疑,但是至少他做了,没有杀孽可言。在那个草菅人命的乱世,这样的表现本就难得。即使是作秀,刘备能从头至尾做几十年,也便是真的了。

虽然我们常说成王败寇,但是中国毕竟礼仪之邦,凡事都要讲个礼义廉耻,大义凛然。而刘备的一生恰好奉行的就是君子做派,有仁义之风。刘备如此人品,自然会得到尊重。

当然了,除了人品,还有实力,刘备奋斗多年,虽然经常创业失败,多次跳槽。但是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位有眼光的军阀,都不会吝啬对于人才的尊重。

当初刘备第一次创业失败了,转业回来仅仅混了一些小官儿,没有前途不说,还受人欺辱。

于是就撂了挑子,带着部曲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去了。当时且不说二人有着同门师兄弟这么一层关系,刘备好歹军旅出身,后来又当过不少地方的地方官,身后还有一些追随者。对于公孙瓒来说,是增强实力的好机会,自然礼贤下士。

最为重要的一点,刘备与公孙瓒不是单纯的主仆关系,而是合作的同事关系,只是以公孙瓒为主而已。这就好比公孙瓒要开公司,刘备找到他入股,当了一个小股东,可以分红,但是没有公司决策权。当然,他也在集团内部有职位,比如平原令,平原相等等。

这也是为何后来刘备能够入主徐州,却无人跳出来指责他背叛。否则,即使刘备做了徐州之主,那么也依然应该是在公孙瓒麾下,成为了公孙瓒势力的一部分,就像田楷那样。

总之,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公孙瓒这里,刘备混得挺舒服,实力得到进一步扩展。而且由于公司股东的身份,他可以借助公孙瓒集团的力量,去救孔融,完成了名望积累,为后续入主徐州埋下伏笔。

公元194年,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求援公孙瓒麾下的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带着刘备来救徐州,陶谦成功挖角刘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田楷本身就是来帮助陶谦的,双方属于同盟关系,所以这事,必然是陶谦和田楷双方达成的结果,所以谈不上背叛,自然也就没有负面评价。所以公孙瓒那边不会说什么,陶谦见到了一员大将更不会说什么。

而成为徐州之主以后,刘备这个身份就变了,他是乃是一方诸侯,正儿八经的徐州牧,这时候再配上他刘姓宗室的身份,那就是一个金字招牌啊。虽说比不上刘表、刘璋,但性质却是一样的,必须得礼遇。

当然,同样好景不长,因为吕布的反复无常,偷袭了刘备大本营下邳,导致刘备不仅兵败袁术,而且无家可归,最终只能是投降吕布。

这段日子应该是刘备最憋屈的时候,一方面他寄人篱下,不得不对吕布这个罪魁祸首俯首称臣。一方面,他虎落平阳,连纪灵都敢来欺负他。要知道往前面数半年,刘备可是还在与纪灵的主子袁术争高下。

很显然,这种憋屈刘备受不了,最终和吕布闹掰,投了曹操。当时曹操正和吕布对抗,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于刘备自然是欢迎得不得了。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击败吕布之后,面对被俘的吕布,向来仁厚的刘备,第一次落井下石,不顾被曹操猜忌的危险,出言提醒曹操除掉吕布,气得吕布大骂刘备。

再后来,衣带诏事件败露,刘备出逃,投奔袁绍。由于刘备是为汉献帝出头,所以他不是背叛曹操,而是为国尽忠。当时袁绍正和曹操对敌,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袁绍自然也不会对刘备冷眼相待。

当然,袁绍这个扶不起的阿斗,终究是输给了曹操,刘备只能是转投刘表。对于刘表来说,刘备好歹也是宗室子弟,不管之前真假与否,在见过汉献帝之后,这个刘皇叔的名头将坐实了。

汉室衰微,自家人于情于理都该抱团,哪怕是做样子。况且刘备好歹是有点家底,可以为自己所用,所以,刘备依然是得到礼遇。再往后,那就是赤壁之战了。经此一战,刘备大业初成,谁也不敢小瞧,强者自然能赢得尊重。

所以,纵观刘备的一生,人品与实力并重,这样的一代枭雄,自然应该受到礼遇和尊重。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为什么袖手旁观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渊

    任何一个理智的君主,都应该明白一点: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古代君主选择继承人其实能力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稳定,能够确保皇位平稳传承有序。所以,必须要尽可能遵守皇位继承的标准,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常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司马炎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啊?朱棣这么喜欢朱高煦,为什么最后还是传位朱高炽了

  • 董卓本来只是个边地官员,为什么能造成了汉朝的分崩离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卓,东汉

    董卓,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董卓假如处在一个王朝控制力强的时期,他可以成为一方边境要员,再如果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政权政策得当,他可能也是一个地位相当的边地行政长官,但无奈汉朝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没有力气控制这个魔头,以至于让他挣脱了绳索,跑出来

  • 项羽攻进咸阳之后 项羽为什么不自立为帝而是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巨鹿之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称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之后先是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大封刘邦、章邯等十八个诸侯王。这点令人非常奇怪,当时秦国统一六国已经十几个年头了,“皇帝”的概念既然已经出现,那风头一时无两的项羽为什么不选择自立为帝,

  • 赵国名将李牧为何会遭到小人诬陷?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牧,战国

    大家好,说起赵国名将李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就一个字:战 ,各个诸侯国打来打去,一直打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灭六国之战中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隔壁的赵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后,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国家,后来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

  • 吴起有哪些傲人的战绩?他是否称得上春秋第一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起,秦国

    吴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说明,标题中所说的春秋时代,始于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东迁的那一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也就是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的这段时间。(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故而司马光将其列为《

  • 如果多尔衮强行称帝会是什么下场?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清朝

    你们知道如果多尔衮强行称帝会是什么下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古代王朝中,皇位争夺历来都是十分激烈的,亦是残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当然也不是每个参与皇位争夺最后失败的人,都是落得不好下场的,也有成为了皇帝之下,万臣之上的摄政王,多尔衮便是大清历史上有名的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

  • 多尔衮身份高贵,他死后为何会被顺治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多尔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一代枭雄多尔衮,英年早逝。消息传回京城,顺治立刻下诏,命令大清臣民为多尔衮“易服举丧”。接着,清廷又以帝王之礼将多尔衮安葬,还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并让其元妃“同祔庙享”。以多尔衮生前为

  • 光绪帝如若成功夺权的话,清朝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光绪帝,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晚清时期,或许有着不少的官员和仕子,都期盼着慈禧太后能完全地退居二线,还政于光绪帝。因为他们大多都觉得,光绪帝有能力有魄力,可扶大清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但是百多年后的今日,我们再作回顾。倘若当年光绪真能成功夺权并废掉慈禧,是否就能

  • 赵匡胤向七品小官赔罪,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宋朝

    历朝历代大多会设置史官,来记录本朝的历史。史官的职责就是秉笔直书,不过因为皇帝过问的缘故,许多史官大多不敢这样,他们怕掉脑袋。不过在北宋初年,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却对史官非常尊重,贵为天子的他甚至不惜向七品小官赔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

  • 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没人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万历皇帝,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万历皇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皇帝,可以说是明朝最具争议性的一位皇帝。他创造了多个明朝皇帝的记录:冲龄继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时间 ,是明朝享国最久的皇帝,超过了他明太祖朱元璋;另外一个记录是长达28年不上朝,超过了这一记录的保持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