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初大臣韩宜可是个怎样的人?敢打脸朱元璋

明初大臣韩宜可是个怎样的人?敢打脸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1/19 16:54:33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韩宜可。

御史这个官职,从秦朝开始就是监察性质,此后历朝历代都沿而用之,只是细节处进行改造。御史的监察职能不只针对官员,同时也针对皇帝,但皇帝贵为九五至尊,是你一介小官想说就能说的吗?往往御史们并不敢放开了指责皇帝的不是,只能拐着弯提醒,皇帝不改他们也没办法。

不过在有些时候,御史是真的很敢骂人,比如明朝,经常是皇帝都挨骂。凡事总有个源头,虽说是朱元璋定下了不杀言官的规矩给了御史们依仗,但真正开明朝骂皇帝模式的,还是明初那些胆子特肥,连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敢多次打脸的牛人,比如说韩宜可!

韩宜可,字伯时,元朝至正年间就被行御史台征召为属官,但他没去。洪武初年,韩宜可受人举荐,被任命为山阴教谕,随后转任楚府录事,不久又提升为监察御史,从此,朱元璋的烦人插曲开始了。

这位山阴教谕出身的小官,自从就任御史工作,火力是出奇地生猛,一旦发现不法行为,别管对方是多牛的功臣勋贵,立刻暴烈开骂。而且他骂得还很有水平,每次都能准确命中对方软肋,让对方恨得牙痒却不敢还嘴。

韩宜可从来只认真理不认人,朱元璋正宠胡惟庸时,他就敢蹿到朱元璋面前,大骂胡惟庸奸佞险恶,而当时胡惟庸还在场。这事被胡惟庸恨得咬牙切齿,很快就加以报复,韩宜可差点没被胡惟庸罗织罪名害死。

朱元璋还当场送了个绰号:快口御史。放到今天,就是喷子的意思,当然,他并不是喷子,因为事实证明他说的对,胡惟庸还真不是什么好鸟,只不过最后被更狠的朱元璋整没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凤阳人,他还是很关心家乡发展的,甚至把凤阳定为中都,给与政策扶持。不过凤阳这地方穷啊,朱元璋为了助力家乡发展,把当时犯罪的官吏,凡是笞刑以上的,都贬到凤阳屯田,数量庞大。

按说这是洪武大帝的思乡之情,已经外调为陕西按察司佥事的韩宜可管不着,但他还是关心了一把,上奏朱元璋说皇上你这方法不好,犯罪应该按罪量刑,而不是全都赶去屯田,这样对小人而言便宜了他们,对君子而言则害了他们。朱元璋看了奏折,很满意,立刻就改了。

不久后,韩宜可入朝述职,正好碰上朱元璋赏赐籍没入官的妻女赏赐给各衙门官吏,估计是之前奏折的关系,朱元璋记住了这个外官,所以韩宜可也有一份,但他却坚决拒绝,还上书大骂朱元璋严刑峻法,不合圣朝,随随便便就株连家人。

韩宜可的大骂却令朱元璋颇为赞赏,如此花样打脸,却打出了朱元璋对韩宜可的至高评价:清正股肱之臣!自此以后,韩宜可也一度成了朱元璋反贪行动的急先锋,以至于贪官们听到他的名字就哆嗦。

不过韩宜可这么直,难免得罪人,那些人随便使几个绊子来,韩宜可就掉进里面去了,判了罪正要行刑,结果朱元璋对这个”快口御史“所犯罪行来了兴趣,亲自前去审讯,这才问明白,还了韩宜可一个清白。

接下来韩宜可又接连上奏二十多件事,都得到朱元璋的认可。不知怎地不久,如日中天的韩宜可突然辞官归乡。

不过不久,朱元璋又将其召回,命他撰写祭祀钟山、大江的祭,以及晓谕日本、征讨乌蛮的檄文。韩宜可写得令朱元璋很满意,被任命为山西右布政使。

但最后韩宜可不知道犯了什么事,给朱元璋整到云南临安去了,要知道当时那地方可是蛮荒之地,到那边基本就是很严重的贬斥了。然而韩宜可没有自暴自弃,在那边又开起了学堂,十几年后,临安的读书人基本都得喊他一声先生。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韩宜可为云南参政,随后又任命其为左副都御史,韩宜可最后就死在这个任上。据说他去世的当晚,有一颗大星陨落,引发战马惊嘶,人们都说这是韩宜可归天了。

标签: 韩宜可明朝

更多文章

  • 王保保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保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保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蒙古语意为“青铁”,蒙古伯也台部人,母亲是元末颍川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成年后随舅舅组织地主武装,历戎马间,事必属之,所向皆如志。在讨伐红巾军的诸多次战斗中,王保保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

  • 唐朝开国风云背后的真相!“晋阳宫逼宫”事件根本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唐朝开国风云背后的真相!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得无数人为之赞叹,唐太宗李世民和“贞观之治”更是为人津津乐道。但历史往往不仅有我们看见的一面,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一面——在《唐开国》一书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于赓哲先生为我们揭

  • 富察·马齐:曾在雍正面前推举八阿哥胤禩,为何却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富察·马齐,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富察·马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富察·马齐,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其祖父哈什屯曾任宫中侍卫,多次随同皇太极出征立功,顺治时期跃升为内大臣,列议政大臣,其父米思翰任内务总管、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他的

  • 朱纯臣:祖先是靖难第一功臣,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纯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纯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纯臣,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他的祖上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靖难功臣,朱能。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

  • 岳飞为何会被冤死?岳飞犯了赵构哪些忌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岳飞,赵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飞为何会被冤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岳飞为何遇害?这个问题从岳飞被杀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被广泛的讨论,为什么这个问题能经久不衰,时不时就被提起呢?因为岳飞被杀这件事十分反常,用表面的理由并不足以解释赵构为什么在金军压境的时候斩杀己方大将。无论是对岳飞死因

  • 商鞅、孔子和孙武都在他国出仕,为什么不说他们“叛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孔子,孙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商鞅、孔子和孙武是叛国贼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商鞅是卫国人,战国时期,卫国是魏国的附属国,所以商鞅从名义上来说,也是魏国人。可是他却在秦国实行变法,帮助秦国走向强盛。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宋国人,祖上都是宋国人,为了避祸才来到鲁国为官。孔子在鲁国出生,此后在鲁国为官,

  • 乾隆退位当太上皇是心甘情愿的吗 嘴上说禅让,身子却还坐着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嘉庆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太上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乾隆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血流成河,皇子为了皇位甚至可以不择手段,造成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悲剧。乾隆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迟迟不退位,可把他的继承人嘉庆给等坏了。后来嘉庆终于等到了乾隆退位的时候,乾隆还只

  •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徐渭为何自尽了九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渭,明朝

    徐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徐渭,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但徐渭的仕途却始终不如意,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后因“自负才略,

  • 关羽的墓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为何墓地千年来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的墓,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皇帝贵族的陵墓都有很多珍奇古玩,因古人有“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这些高贵富有的人死后,陵墓中各类陪葬一如生前一般豪华。历史上,很少有皇帝的陵墓是“穷陵”,大都是富有的,能彰显主人高贵身份的,陪葬品都不会少,有时还会有活人殉葬,以免死

  • 庞德和关平交手战成平手,为何关羽出马却输给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关羽,关平,庞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庞德的武力值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襄樊之战,曹仁被关羽击败,龟缩在樊城,不敢出战。他向曹操求援,曹操于是派于禁和庞德两人,带领七军驰援曹仁。于禁是主将,庞德是先锋,两人来到前线后,于禁主张稳妥点,先避避关羽的锋芒,而庞德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等人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