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肃真的是个文弱书生吗?盘点鲁肃英雄的一面!

鲁肃真的是个文弱书生吗?盘点鲁肃英雄的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47 更新时间:2024/1/26 1:39:52

鲁肃真的是个文弱书生吗?盘点鲁肃英雄的一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忠厚、老实,近乎于傻,儒弱胆怯,手无缚鸡之力,一辈子似乎只忙了一件事——孙刘联盟,这是大多数世人眼中鲁肃的形象。这一忠厚老实的文弱书生形象,来源于尽人皆知的小说《三国演义》。可是历史上真实的鲁肃绝不是这样的。鲁肃原本有胆有识,英勇果敢,是豪杰,更是好汉。

鲁肃是文弱书生?非也,鲁肃原本是英雄

历史上,有人评价鲁肃是战略家,这一点也不假。对于天下之大势,鲁肃看得非常清楚,曾多次向孙权提出过富有远见的战略意见。

但今天我们重点谈谈鲁肃作为好汉的一面。

鲁肃绝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也是武艺高强,胆气过人的英雄。甚至因为过于英雄气,在初到东吴之时,一度招致东吴重臣张昭的非议,认为鲁肃年少粗疏,不可用。幸亏孙权慧眼识人,英雄才有了用武之地。

英雄鲁肃是这个样子的

作为英雄的鲁肃有两个典型的特点:

·处事为人大方

·遇事有勇有谋

随手一仓,足见大方

先说第一点,处事为人大方。

鲁肃家是临淮东城有名的大户,家富于财。鲁肃从小就乐善好施,出手大方。天下大乱之时,鲁肃更是大散财货,赈济穷苦,结交士人,甚得乡人之心。

周瑜做居巢长(巢湖地区的行政长官)之时,曾经率领数百人路过鲁肃老家,并向鲁肃求取军粮。鲁肃家当时一共有两囷米(两谷仓米),每一囷三千斛(约合90万斤),鲁肃当即随手指向其中的一囷,送给了周瑜。这可是90万斤粮食啊,鲁肃得有多大方啊!就算是鲁肃慧眼识人,与周瑜惺惺相惜,心灵相通,可是一见面就把家中一半的粮食给了周瑜,您说鲁肃大不大方?

为人如此大方,说明鲁肃的心胸极其宽广,眼界也非常高远,所以能看大事,也能做大事。

回首一箭,智勇双全

下面说第二点,遇事有勇有谋。

鲁肃不但有谋,更不缺勇。据《三国志·鲁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记载,鲁肃身材魁梧,样貌清奇,少有壮节。

预感到天下将乱,鲁肃开始学习击剑和骑射,经常召集乡中少年,供给他们衣食,往来南山之中射猎。实际上偷偷地操练,讲武习兵。不明真相的父老乡亲纷纷叹息:

“老鲁家这一代算是衰败了,生了这么个疯狂不干正事的孩子!”

后来,天下果然大乱,群雄并起,中原也不得安生。鲁肃家所在,正是那位昏聩的袁术袁公路所管辖。鲁肃认为中州(现今的河南)扰乱,袁术无能,不足与之共图大业,于是带领家人及从属,投奔江东。

出发之前,鲁肃让体弱单薄之人在前,强壮者在后,男女老幼共三百余人徐徐上路。

没走多远,州里派来的追兵便追了上来。鲁肃见状,毫不慌张。一面让老幼继续慢慢前行,一面让断后的精壮一字排开,手持弓箭,弓上弦,刀出鞘,弓弦拉满,作势以待。追兵见状,也都停下了脚步,丝毫不敢造次。

这时鲁肃伫立阵前,高声对众追兵喊话:

“诸位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应该能明白天下的大道理。现如今,天下兵荒马乱,作为州兵,你们有功得不到赏赐,不追赶我们也不会受到惩罚,干嘛还要苦苦相逼呢?”

说完,鲁肃又将手中的盾牌插在地上,从容不迫走到远处,突然回头,引弓射箭,弓弦响处,羽箭应声洞穿盾牌,紧接着,连射数箭,尽皆洞穿,见者无不惊骇。

追赶的骑兵们见此情景,回想鲁肃刚才的喊话,觉得确实有理,再看鲁肃如此精湛的武艺和那些一字排开怒目而视的鲁家兵壮,更觉得没有把握制服鲁肃这一行人,于是便不再追赶,相率而还。

一场危机,不折一人,就此化解,鲁肃一行,终于平安抵达江东。

风雨过后,回顾来路,鲁肃堪称英雄

仔细品味鲁肃处理危机的全过程,堪称有勇有谋。

·出发之前,布置有序,说明鲁肃考虑周全,心有前瞻。

·追兵即至,临危不乱,安排得当,说明鲁肃胆略过人,心理素质极强。

·面对追兵,先展开语言和心理攻势,说明鲁肃头脑清楚,思路明晰。

·喊话之时,声音洪亮,语言简练,切中要害,设身处地,替追兵着想,摆事实,讲道理,数语中的,这也是超强心理、过人智慧和卓越口才的表现。

·武艺展示,植盾开弓,从容不迫,矢皆洞贯,足见鲁肃武艺之高强,功夫之深厚。

危难之际,面对强敌,鲁肃能不慌不乱,审时度势,从容应对,既有决死之信心与必胜之实力,又不莽撞开战,逼迫对方知难而退,不战而屈人之兵,鲁肃之有勇有谋,此一事表现得淋漓尽致。似此智勇双全,古今能有几人?智略赛诸葛,勇武似子龙!

鲁肃,真英雄也!

标签: 三国鲁肃

更多文章

  • 吴起带领的魏武卒为什么这么厉害?吴起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吴起

    吴起带领的魏武卒为什么这么厉害?吴起是怎么成功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同甘苦,问疾病,卒伍和睦,上下一心,宽也,吴起近之。——(清)黄彭年《选将才》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此时华夏大地上,虽然周王室已极其衰弱,但并没有诸侯可以取代其地位,于是天下诸侯共同推举周幽王的儿子宜臼为周王,

  • 此人是陈友谅手下悍将,还让朱元璋一只脚踏入鬼门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定边,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定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末时期南方朱元璋和陈友谅两人的对决决定了南方半壁江山,甚至是整个天下的归属,可是陈友谅作为一代枭雄,屡次决策失利,最终在鄱阳湖兵败身死,彻底丢了争夺天下的本钱,但是原本陈友谅一位极其忠心的部将,曾经和陈友谅结为兄弟,

  • 朱文正苦守洪都85天,这三个月朱元璋为什么不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文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文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末决定南方归属的一战,就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了,而在鄱阳湖之战前,发生了洪都之战,朱文正苦守洪都85天,死死地拖住了陈友谅东进的势头,为朱元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问题是,朱元璋当时的确是率主力北上救援安丰,

  • 揭秘清朝王室生育力下降之谜 为什么最后三位皇帝都绝后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晚清,皇帝

    还不知道:晚清最后三位皇帝为什么会绝后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封建社会的皇位讲究父死子继,一个皇帝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素质如何,关乎整个国家的国运。然而,清朝末期的同治、光绪、宣统三个皇帝通通绝后了,这间接导致了慈禧的弄权,导致了国家的内乱。同治是慈禧的独

  • 永璂:大清最惨的嫡皇子,生前没有任何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永璂,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永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坐拥天下、手握大权,与此同时,作为他的子女,自然也是人中龙凤,自出生起就有享不尽的富贵与权势,因此,古人人人都羡慕可以生在皇家的儿女,可惜他们有所不知,皇子、公主一生不幸的也比比皆是,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其中

  • 朱文圭:明朝历史上最惨的皇子,被囚了55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文圭,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文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文圭,堪称史上最悲催的皇子。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元璋死后,他越过二十几个叔叔直接登上皇位,肯定有不服的人,其中之首便是燕王朱棣。姜终究是老的辣,年少仁厚的朱允炆注定是斗不过老谋深算的朱棣的。经过将近4年

  • 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盛年而亡?传言跟朱瞻基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高炽,朱瞻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高炽之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大明风华》中,我们认识了梁冠华老师扮演的朱高炽,在憨态可掬的外表下,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位太子爷忧国忧民、为国家鞠躬尽瘁、敢于直言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而在历史上这位太子也确实如此,从其庙号仁宗,便可见一斑。虽然因为“腰腹

  • 乾隆一生作了多少诗?为什么只有一首被选进了现代教育的小学课本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作诗是为了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乾隆皇帝担任大清皇帝六十年,之后担任太上皇长达四年时间,其一生作诗高达四万多首,但尴尬的是,这些诗歌只有一首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这个现象的背后,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时间成本乾隆帝一生作诗四万首,时常会让人联想当代新闻媒体提到

  • 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那他有过铺张浪费的事迹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节俭。在没当上皇帝前,有次部下送他一张金床,他当场就把床毁了,并表示自己讨厌这样的奢侈。称帝后经常吃素,自己的马车还是修补过后的,皇后更是穿着褪了色的衣裳,这些历史记载的种种都表明朱元璋是一个勤俭节约

  • 清朝有哪些皇帝?分别都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康熙,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有哪些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万历十六年,女真人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各个部落,势力逐渐强大。经过几年的经营,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加强了对队伍的控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