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历史解密: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

三国历史解密: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3/12/30 23:19:51

孙峻长得十分英俊潇洒,作为皇族近亲,孙权十分信任他。这个家伙虽然长了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却是个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他在东吴后宫出出入入,借机勾引孙权的侍妾,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只瞒住了孙权一个。

赤乌十二年(公元二四九年)正月,孙权之女孙鲁班的第一任丈夫全琮病逝(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周瑜之子周循)。

与自己意见不统一的丈夫总算是死了,全公主孙鲁班松了一口气。这时她已四十来岁,再嫁高位权臣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她干脆不做再嫁的打算,而是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情夫。

孙鲁班看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堂侄儿侍中孙峻(孙峻是孙坚的弟弟孙静(孙权的叔叔)的曾孙,孙峻曾“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这位鲁班公主是孙权的长女,乳名大虎,是个极厉害的女人,她与孙峻私通,害死自己的妹妹小虎。从辈分上排,她比孙峻高一辈,应该是孙峻的堂姑妈)。

孙峻长得十分英俊潇洒,作为皇族近亲,孙权十分信任他。这个家伙虽然长了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却是个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他在东吴后宫出出入入,借机勾引孙权的侍妾,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只瞒住了孙权一个。

孙鲁班虽然年纪已不轻,却风韵不减,而且在大帝孙权处说话很有分量,因此她稍一示意,孙峻立即很识时务地跟堂姑厮缠在了一起。这对乱伦的男女很快就在废太子一事上达成了共识:孙峻的姐姐就是全尚的妻子,孙亮订下的小全氏就是全尚之女。如果孙亮登基为帝,孙峻不但是小皇帝的侄儿,更是小皇帝的外家舅父了,立即鸟枪换炮,晚辈做了大舅爷了。

在切身的家族利益方面,孙峻比全琮要有觉悟得多。

孙峻也开始大肆攻击太子的过失,并且力主更换太子了。孙权对同宗重臣的意见十分重视,终于下定了决心。

公元二五零年,孙权幽禁太子孙和,废为庶人并赶出京城。同时遭殃的还有孙和的胞弟鲁王孙霸——孙霸曾经为了与胞兄夺嫡,在朝中结党钻营、坑害臣工。当时孙权还在宠爱琅琊王夫人和孙霸,不但不予追究还帮他出头。现在孙权变了心意,孙霸的劣迹也就变得令孙权无法忍受,于是清算旧帐,说孙霸是“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得立,安得不乱?”这样的大帽子盖将下来,可想而知,孙霸还能有活路?不久便被处死。兄弟相煎,结果是便宜了别人。

同年,孙权年仅十岁的幼子孙亮被立为太子,他的生母潘氏成为东吴帝国活着登上后座的第一人,孙峻更当上了武卫将军,升官发财。

孙亮当上了太子,潘皇后和全公主孙鲁班的第一桩事情,就是为孙亮和小全氏完婚。茫然无知的一双孩童就这样结成了夫妻。

潘氏当上了皇后,立即趾高气扬。她从前身份卑贱,在后宫中经常被人嘲弄,现在她终于翻了身,就变本加利地向从前敢于对自己不够恭敬的宫人报复,宫女内侍们经常被她借故处罚,不但要受皮肉之苦,还常有性命之忧。

除此之外,潘氏对孙权也不象从前那么柔顺了。更离谱的,当孙权再一次卧病时,潘氏居然喜上眉梢,迫不及待地向中书令孙弘请教吕后执掌实权的手段,想要在吴国也来个依葫芦画瓢。

孙权渐渐发现了潘氏的本来面目,追悔不及,想要以“侍父疾”的名义,重新召回废太子孙和。

孙鲁班怎么会让老父亲又重弹旧调呢?孙和要是回来复位了,这位全公主只怕死无葬身之地。于是她再次联合孙峻和孙弘,阻止了孙权的行动。不久后,更通过孙权的手,颁下了这样的旨意:废太子孙和为南阳王,贬居长沙;另一位南阳王夫人所生的儿子孙休为琅琊王,出居丹阳;还有仲姬所生的儿子孙奋为齐王,出居武昌。

好了,现在所有比孙亮年长的皇子们都被轰远了,孙鲁班和潘皇后的目的也就该达到了:孙亮可以安安稳稳地准备做吴国皇帝了。

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

后宫中的侍丛们眼看孙亮登基已成定局,他们恨之入骨的潘皇后就要临朝称制做皇太后了,不禁对未来深感恐慌。

怨怒积得久了,总是要爆发的。一天,侍丛们趁着潘皇后熟睡之机,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将她勒死了。

这个消息极大地打击了孙权。老皇帝这时未见得还对潘氏有什么情意,但是奴仆居然敢在自己眼皮底下谋杀自己的妻子,老头儿不能不感到愤怒悲伤,兴起英雄末路之叹。

潘皇后的横死,在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孙权意欲更换孙亮的想法——看在暴亡的少妻面上,老头彻底打消了再次易储的念头。

不久,古稀之年的孙权真正到了他人生的末路。神凤元年四月,曾叱咤一时的东吴开国皇帝孙权去世了。

后人评价三国群英,有这样的感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却很少有人提及,晚年的孙权是如此昏庸自大,为后来者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他既开创了吴国,也为覆灭它埋下了炸药,更把自己的家族和儿孙放在了炸药引线口上。若是想要家和业兴,象他那样的儿子,还是不要生的好。

孙鲁班终于如愿以偿地将小弟弟兼侄孙女婿的孙亮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她的奸夫孙峻也当上了辅政大臣。孙鲁班更为所欲为了。

孙鲁班的同胞妹妹孙鲁育,因为初嫁朱据,而被称为“朱主”,即嫁给朱家的公主也。鲁育的为人很像她的母亲步夫人,没有姐姐那么狡诈阴毒,凡事都循规蹈矩。谁知这种美德到了她的姐姐鲁班眼里,却是罪不可恕,后来更成了她的催命符。

早在谋划废除太子孙和的时候,孙鲁班就曾经向妹妹谋求支持。不用说,孙鲁育是不会同意的,不但不同意,还劝姐姐不要目光短浅,只为一些宫闱间的争风就去扰乱国家大事。这样一来,孙鲁班便将妹妹恨入骨髓,时时不忘找机会报复。

五凤二年(255年)春夏之季,吴国孙氏家族内部发生权力争斗,故太子孙登之子孙英、以及孙峻的叔父孙仪,不满孙峻荒淫残暴,先后试图杀掉孙峻,都被孙峻逃脱。

当孙峻诛杀孙英、孙仪时,孙鲁班认为报复妹妹的好机会来了。

于是,孙鲁班向奸夫举报,说孙仪的同谋就是孙鲁育。

孙峻听了情妇的话,当然“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立马就把小姑妈孙鲁育抓来杀了。

孙鲁育到死,恐怕才算是真正明白,她那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已经变得有多么可怕。

同时被杀的孙英,应该是周瑜的女儿为孙登生的儿子吧?孙鲁班既然要借这个机会将亲妹妹坑进去,又怎么可能为从前的小姑子出头,救她的孩子:盖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把几个血亲扯到一起——周循如果死而有知,知道自己曾经娶过这样一个女人,可真是要死不瞑目。

标签: 孙权三国后宫

更多文章

  • 解密:三让徐州的“老实人”陶谦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徐州,陶谦,

    提到陶谦,受三国演义三让徐州的影响,人们基本都会认为他是个“好老头”,但历史上的陶谦,却与演义中形象完全相反。《三国志》及《后汉书》均称陶谦疏远贤人、任用小人"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匿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流氓。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个列入将相传的女英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在中国传统戏曲评书中,“女将风采”素来是一个不朽的亮点。北魏有花木兰从军,隋唐有黑白夫人战尉迟,北宋有穆桂英挂帅,南宋有梁红玉破敌,诸多巾帛英豪的风采,波澜壮阔的人生,丝毫不逊于沙场须眉,更在代代读者观众中广为流传。 但上述故事,或为虚构,或是真实人生基础上的“艺术加工”,但晚明乱世,却实实在在出了

  • 千古奇闻: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美梦成真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历史,皇帝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公元前310年,即位十六年的赵武灵王游大陵时,梦见一个美貌少女鼓琴而歌。后来,他竟然迎娶了与梦中美女一样容貌的美人。于是,赵武灵王成为史上唯一美梦成真的风流君王。赵武灵王年少登基,在复杂的环境中锻炼成材,且为人谨慎务实;早年他在参与中原诸侯发起的“五国

  • 唐太宗篡改国史是为了什么?江山还是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太宗,江山,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内情历来让人生疑,而他后来的修改国史也为后人议论不休。今天花花跟大家探讨一下唐太宗修改国史的原因。在《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隋唐卷》

  • 揭秘:刘邦登上皇位后 却为何唯独不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的历史贡献,从来都是公认的:登记之后大行仁政,休养生息,废除苛政善待百姓,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无为而治。使历经战乱民生凋敝的中国,终于开始了重新爬坡。从此民生安定,经济高速增长。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的“文景之治”,正是他给打的底。套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汤恩比的评价说,刘邦就是“人类历

  • 南宋名将韩世忠的这场赤身肉搏战被永载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世忠,梁红玉

    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韩世忠任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到了楚州,韩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将士同心协力,作战备计。甚至他的夫人梁红玉也加入到建设队伍中来。军中有怯战将士,韩世忠就设乐大宴,赏女人的衣裙给他们,羞辱他们。在韩世忠的恶搞羞辱之下,楚州将士人人奋厉。韩世忠

  • 揭秘:为何北齐皇帝高湛的胡皇后喜爱青楼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皇后,青楼,高湛

    一般来讲,由母仪天下的皇后沦落到花街柳巷,历经冰火两重天的身世巨大落差,一个人失意、愤懑乃至哀伤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有那性格倔强的,宁选择生命的自我了断而不愿接受残酷现实的辱没。少数所谓坦然面对者,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强忍泪水佯装笑脸给旁人看的,凤凰落架,依然傲然独步,更多地是一时放不下习惯受人敬仰的架子

  • 揭秘:后人为啥说康熙皇帝是背信弃义行家里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保持皇位的稳定是最大的道德,在此之上不再有什么别的道德。于是,“宁杀三千,不放一个”就成为中国皇帝最执著的信条。康熙无疑也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者。靠不住的康熙 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张宏杰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吴三桂的长散文《无处收留》,我十分喜欢这篇散文。在这篇散文中,宏杰将康熙与吴三

  • 揭秘:慈禧临死说了什么话使整个大清朝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

    1908年,11月15日。凌晨时分。慈禧像往常一样,起床,即所谓“请驾”。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终日忙碌于料理光绪帝的后事,没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的好了。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时间。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譬如,专管梳头的太监。因为慈禧太后特别

  • 一代女皇武则天挑选男宠的特殊条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在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妻纳妾,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嫔纳妃;而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女人只能与其他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人,能不能分得一杯羹还两说。究其本质,还是一个“权”字。 男人打盹的时候,女人偶尔也会掌权,但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以及女性在传统观念下因长期压制生理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