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无忌担任宰相后是怎样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的

长孙无忌担任宰相后是怎样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48 更新时间:2024/1/14 2:02:16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又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当时,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

唐太宗将密表出示给长孙无忌,以表明君臣无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对无忌的信任,但长孙无忌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恳请辞去相位,长孙皇后也为之极力劝说,唐太宗无奈,只得改任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册拜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上表推辞,被驳回后,又通过高士廉再次提出请求,认为以外戚担任三公,会招致“圣主私亲”的非议。

唐太宗仍旧不许,表示授官是以才德为标准,长孙无忌又亲自上表辞让,唐太宗批复道:“我为秦王时,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辅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内,君临天下,以你的功绩、才干、声望,完全能胜任三公之职,你就不要再推辞了。”他特意撰写一篇《威凤赋》,赏赐给长孙无忌,追思自己创业之艰与无忌的佐命之功。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

他认为实行分封有害无益,便上表反对,并道:“臣等披荆斩棘的侍奉陛下,如今四海一统,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这跟流放有何不同?”

唐太宗叹道:“分封功臣,是要让你们的后代世代捍卫王室,你们却把我这山河般庄重的誓言看得淡薄,反而心有怨言,我又怎能勉强诸位到封地去。”分封之事因此作罢,贞观十六年(642年),长孙无忌进拜司徒。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同年四月,唐太宗命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萧瑀、李勣,会合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同审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不久,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长孙无忌与岑文本杨师道一同随军出征,并代理侍中之职,在围攻安市城的战役中,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精兵埋伏在山北峡谷中。

作为奇兵冲击敌后,并拆毁所有桥梁,断绝高句丽援军归路,迫降敌军主帅高延寿、高惠真。

贞观二十年(646年),长孙无忌与太子太傅房玄龄、太子太保萧瑀一同辞去三师官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长孙无忌又遥领扬州都督;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中书令马周病逝,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

标签: 唐太宗李世民长孙无忌唐朝

更多文章

  • 北齐文宣帝高洋是个怎样的皇帝?高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齐,高洋,皇帝,南北朝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29-559),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

  • 揭秘:乾隆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嘉庆帝永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嘉庆,皇帝,清朝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长、立嫡”的皇位传承原则,排行靠后且是庶出的永琰,几乎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乾隆最初也确实没有把他列入考虑范围。但老天似乎总是故意与乾隆过不去,嫡次子永琏、嫡七子永琮相继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14个兄长中有8个已

  • “昏君”隋炀帝其实大有作为 将青海纳入中国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隋炀帝,国家,

    隋炀帝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在中国的皇帝中是少见的。平陈一统,二巡突厥,破吐谷浑,经略西域,开拓台湾,三征辽东,又遣使波斯、南洋诸国和日本。有的古代史家称赞他的武功“过于秦、汉远矣”。今天重新评价隋炀帝,有的学者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结束南北对峙实现中国再次统一开皇八年(588年)

  • 三国历史上的名将们:谁堪称是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名将,赵云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这是在老百姓心中三国英雄的座次。陈寿《三国志》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五虎上将,说他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

  • 秦昭襄王嬴稷是怎么死的?秦昭襄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昭襄王,嬴稷,秦朝,春秋战国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不能攻克。于是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于是围攻邯郸,赵国震恐,向各国乞求援助。楚国派大将黄歇营救赵国,魏国派大将晋鄙营救赵国。秦昭襄王嬴稷派遣使臣对魏安厘王魏圉说:“敢有参战的人,我会把兵力移过来一起打。”魏圉害怕了,命令晋鄙将兵力屯积在邺

  • 秦昭襄王嬴稷是怎样的皇帝?秦昭襄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昭襄王,嬴稷,春秋战国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 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着名的、决定

  • 揭秘:在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的野史《越绝书》。西施在灭吴后追随越国的谋士范蠡隐居于五湖烟水之中,陶然忘世。据说后来范蠡还成为了富商,西施自然也成了老板娘。这是大团圆的结局。但古人似乎更欣赏“美的毁灭”这一模式。早在《墨子》一书中,便记载了西施被沉江的命运。《墨子•亲士》篇说“西施之沉,其美也。”西施之所以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一个大脚一个竟有狐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四大美女

    古人曾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我国古代四位倾城女子,她们容貌极致的美,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有关美的遐想。然而,身为凡间女子,难道她们个个都是完美的化身?在她们身上,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缺憾吗?这四大美女身上,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你又知道多少?据史书上记载,一向有着“沉鱼”之誉的西施,天生长着一双大脚

  • 五代第一名将李存孝:因听信谗言而走上死亡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名将,李存孝

    李存孝,母亲原本给他取名叫安敬思。正巧晋王李克用在北方扩大地盘,偶然间遇到了他,看他勇敢又有武艺,爹妈都在不久前去世了,便将他留在帐下,收为义子,给他取名为李存孝。李存孝常常跟随在晋王左右,凭借一身武艺,风头无人能出其右。李克用是唐末至五代初期的大军阀,他一手打下了后唐建国的基业,他的名字被载入了史

  • 揭秘:为何说是慈禧太后促进了中国电力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太后,清朝,中国

    颐和园乐寿堂正中,悬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北京使用电灯的第一人。有电之前,皇宫的室内照明多用蜡烛,间或使用油灯。清代晚期,国外的蜡烛进入中国,被称为“洋蜡”,和本土的自产蜡烛混用。当时清宫不同等级的嫔妃享用“洋蜡”有固定的数量和规格。让电灯照亮颐和园这件事开始于光绪十六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