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唐宣宗李忱因立储纠结带来的严重后果

唐朝唐宣宗李忱因立储纠结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87 更新时间:2024/1/3 23:17:42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所托非人,因此造成兄弟觊觎帝位,给了宦官得以私自拥立新君,重新执掌权柄的机会。就这样,唐宣宗自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小贞观”之治,很快便土崩瓦解了。也正是唐宣宗这一人生最大的遗憾,让大唐朝的最后时刻,真的很快就到来了。

唐宣宗共有十二个儿子,他在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登上皇位后,便封长子温为郓王、二子李渼为雍王(大中六年薨,追册为靖怀太子)、三子李泾为雅王、四子李滋为夔王、五子李沂为庆王。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月,户部魏侍郎进言:“如今天下无事,惟有未立储君,是臣下最为忧心的大事。”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起来,群臣也都很看重立储这件事,可英明的唐宣宗却未置可否。

原来,因为唐宣宗不愿意立皇后,所以太子也就一直未进行册立。又因为他素来不喜欢长子李温(其他儿子都住在宫中,只有李温住在宫外的十六王宅),因此他也没有立李温为太子的打算。他喜欢的是四子夔王李滋(雍王死后,成为三子),因为李滋的性格和他类似,故而想立李滋为储君。但又担心废长立小,乱了次序,会遭到群臣的反对,也会造成兄弟反目。这让他十分纠结,因而东宫久未建立。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唐宣宗让宰相裴休畅所欲言谈谈当前的时政大事。裴休提出,早立太子,便是天大的事。宣宗说:“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资治通鉴》语)吓得裴休再也不敢对立储君的事发言了。立储之事就这样一直延宕了下来。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唐宣宗因服丹药中毒,疽发于背,而且已经非常危重了。一个多月来,宰相与朝臣都无法见到皇帝。弥留之际,唐宣宗密嘱内枢密使(宦官)王归长、马公儒及宣徽南院使王居方,一定要立夔王李滋为太子。这三人与右军中尉(宦官领禁军)王茂玄都是宣宗皇帝平日所器重的,唯有左军中尉王宗实不和他们一条心。三人担心王宗实会从中作梗,便定计先调他去当淮南监军。于是,王归长派人王宗实宣读伪造调左军中尉为淮南监军的圣旨。当时,王宗实已经受敕,即将出城。左军副使对王宗实说:“圣上病重,已经逾月,中尉平日只能隔门请示起居。今将中尉调至淮南监军,实在真伪难辨,何不见圣上一面,以辨真伪,再走不迟。”王宗实顿时大悟,重新入宫,此时诸宫门已增派卫士,王宗实带着副使从侧殿直入寝殿。哪知寝殿里面传来哭声,原来皇帝已经殡天,正位东首,众嫔妃环绕哭泣。王归长、马公儒及王居方三人正在寝殿安排后事,准备拥立夔王李滋继承皇位。

王宗实大声喝斥道:“圣驾已崩,为何不先诏告天下?却这般鬼鬼祟祟,在背地里搞阴谋诡计,你们到底想做什么?”说到这里,便从袖中取出调动敕旨,掷给王归长等三人,喝道:“皇上大渐弥留之际,哪里来的这道圣旨?显然是你们在搞鬼。你们自己考虑清楚,假传圣旨,该当何罪?”王归长等只有管理内侍的权力,却无法调动禁军,能调禁军且与他们同心的右军中尉王茂玄又不在现场。因此,当王归长等忽然看见王宗实闯进寝殿时,已经惧怕了三分,又被他一顿喝斥,揭露矫诏隐情,越发觉得心虚畏罪,当时便吓得面无人色。三人齐齐跪在地上,捧着王宗实的脚,请求饶命。王宗实假意道:“立嫡以长,古今使然。汝等既已知罪,速即起身,往迎新皇,以便稍图自赎。”三人连滚带爬地站起来,往迎新君去了。其实,迎接新君的差使哪里还有他们的份!

这里有一个无法解开的谜,既然手握右军禁军的王茂玄与王归长等三人同心,为何他未参与此事并留在现场呢?分析起来,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唐宣宗病情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二是准备调王宗实去当淮南监军,若王茂玄留在寝殿,怕引起王宗实的怀疑;三是王归长三人不想让更多人分享拥立之功。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越是担心的事情,往往越容易发生,唐宣宗的纠结终于被王宗实打破了。

王宗实派宣徽北院使齐元简去迎接居住在十六王宅的李温,不到一时,李温已到,至御榻前大哭一场。王宗实随即召人拟诏,立郓王李温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并更名为李漼。次日,唐宣宗大殓,灵柩停在寝殿中,皇太子李漼柩前即位,是为唐懿宗。李漼皇帝随即召见百官,封令狐绹为代理宰相。才过不久,又下一道圣旨,捉拿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归案,当日处斩,罪名为伪造圣旨(而夔王李滋死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八月,原因不明)。

唐懿宗即位后,追尊生母晁昭容为元昭皇太后。封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原被唐宣宗压制的宦官气焰,因拥立之功,重又嚣张起来。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即唐懿宗即位的第二年十一月,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他父皇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但君临天下后的唐懿宗,言行举止却几乎找不到他父皇的影子。他在位期间,骄奢淫逸,宠信宦官,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无怪乎《新唐书》说他是:“以昏庸相继”。正是由于他的昏庸无能,使大唐王朝的政局更加风雨飘摇,并把他父皇重新点燃的一点希望之光给彻底熄灭了。

有历史学者在评论唐宣宗立储纠结的后果时,是这样说的:“以立储之大经,不先决定,及驾崩以后,竟为宦竖握权,视神器为垄断之物,英明者果若是乎?……无感乎唐室之天下,与阉人共为存亡也。”

且不论郓王与夔王,谁劣谁优,如果立谁又会怎样,因为历史没有如果。综上所述,正是唐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反复纠结与再三犹豫,才给宦官重新掌权提供了机会,也才使他身后会留下无数的隐患与无穷的遗憾。这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历史教训。

标签: 唐朝唐宣宗皇帝

更多文章

  • 康熙:只因得过天花而继承皇位且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帝,康熙

    清朝有一种病,几乎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怕,就连皇室也怕。那就是天花,在当时是很难治愈的,十有八九就死了。顺治帝爱心觉罗福临最宠爱的董鄂妃就是死于天花。康熙也得过天花,但是奇迹般的好了,因此留下了一脸的麻子。爱新觉罗玄烨本来没什么机会被立为储君的。顺治帝24岁病逝前,想不遵祖制,以从兄弟为继承人。但他的愿

  • 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周瑜,庞统,曹昂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

  • 薄姬曾是项羽部将之妾为儿子蛰伏多年终成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薄姬,汉文帝,汉朝

    今天呢,咱们来说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说她普通呢,因为她就是当了刘邦的妃子,然后生下一个儿子,最后自己成为了皇太后,说她不普通呢,她也确实不普通,为什么呢?咱们下面看!大家根据我上面的描述应该知道了我说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了吧!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她的那个时代有吕后呢,大家应该

  • 苏东坡是陶渊明“死忠粉” :曾作无数篇模仿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陶渊明,晋朝,

    南朝诗人大多穿着华贵的衣服,游走在园林亭台,在胭脂气味里,听着琴瑟悠扬、笙箫吹断。但有一个诗人,穿着粗服布鞋,漫步在田野垄埂,在菊花清香里,看着炊烟升起、麦浪千重。最大的乐趣是喝酒,不醉倒不停杯。生前,天下人只知道他有骨气;死后,他写的诗名气越来越大,成超一流的诗人。千古大才子苏东坡也是他的“死忠粉

  • 长平公主悲惨的最后结局: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公主,崇祯,明朝,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子。皇帝已经为她选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显为驸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势让婚礼一推再推。农民军攻占北京城的

  • 古代皇帝究竟怎么吃饭 揭秘皇帝吃饭的御膳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吃饭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

  • 著名反贼之弟宇文士及为何深受隋唐四代皇帝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士及,名将,反贼,

    唐太宗一代雄主,虽然经历过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但是继位之后的他对大唐,对中国历史都是有贡献的,所以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好的君王。不过再好的君王,也都有敢于,乐于去拍马逢迎的臣子。这个臣子或许并没有太多的实干才能,但是他会判断形势,也特别会揣摩君王的心思,尤其是皮厚,是典型的官场老

  • 历史上的“华妃”:为人和蔼 四个儿女全部幼年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妃,年妃,年羹尧,

    年贵妃的父亲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的年遐龄。她的哥哥则是大名鼎鼎、战功卓著的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年氏于康熙五十年,由康熙皇帝指婚为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胤禛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的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和康熙六十年十月,年氏先后为雍亲王胤禛生下第七子福宜和第八子福惠。雍正即位当

  • 揭秘:三国名将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赵云,五虎将

    在赵云辉煌的一生中有一个挺没有面子的结局,因吃了败仗,而被贬官,然后抑郁而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223年,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225年,又随诸葛亮驻汉中。后与邓芝拒曹真,失利于箕谷,贬为镇军将军,退回汉中,病卒。相对于三国男神赵云来说,这位打败了他的曹真名气会小不少,也没有多少人会喜

  • 解密:晏子为何谢绝成为自己国君齐景公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晏子,齐景公,相国,

    如果要从春秋时期齐国君臣中排出一对最佳搭档的话,那么非齐景公和晏子莫属。古代文献《晏子春秋》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们君臣二人的奇闻异事,但最令人对晏子刮目相看的,还是晏子谢绝当齐景公女婿一事。说来也巧,齐景公是一位相当糊涂且十分爱玩的国君,而晏子却是一位心思异常缜密、机智灵敏的大臣,君臣二人在性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