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的产生竟是因一个玩笑 曾雄霸中原近六百余年

晋国的产生竟是因一个玩笑 曾雄霸中原近六百余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25 更新时间:2024/1/3 16:56:17

中国历史上,有个国家是开玩笑开出来的。它雄霸中原六百余年,独特得很。

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就是喜欢幽默的欧洲民族,也非常稀罕的吧。

史料说,周武王打下江山,建立了周王朝后不久就去世了,年纪尚小的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承了王位。有一个叫“唐”的地方发生叛乱,辅佐成王的大臣姬旦,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率军讨伐平息了叛乱。周成王(姓姬,名诵),虽然已做了大王,可他还是个孩子,就在这时,正在宫中与弟弟玩耍……

虽然周成王的弟弟有好多个,可此时与他玩耍的这个弟弟,与其他弟弟不一样——在他生下来的时候,手心上就有一个“虞”字,所以就给他取名为“虞”。

周成王姬诵与王弟姬虞正在梧桐树下戏耍,他将梧桐的叶子剪成玉圭的形状。然后,递给他弟弟,并装腔作势的笑说道:“朕用这个封你!”(这个用语应该是后人追述的)。

哇,就是这句不严肃的话,改变了历史,造就了一个强国!

那个时代,君王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跟了史官,便于将君王的言行随时记录下来。跟在成王身边的史官不但记录此事此言,还跪拜在地请求挑选时日册封姬虞(手心有字的弟弟)。

成王小孩子大惊,解释道:“我只是跟他开玩笑罢了(注:原话‘吾与之戏耳’)!”

史官道:“天子没玩笑话(注:原话‘君无戏言’。此话后世流传很广,盖出于此也!)”史官接着道:“天子既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史官就要记载,并用礼仪来完成,用乐曲来歌唱!”

“唐”这个地方刚好从叛军手中收回,还没封出去,成王小孩子只好将姬虞封在唐地。史称姬虞为“唐叔”,唐叔在唐地建立了一个国家。

当代戏说历史的很多。上述会不会是戏说呢?

回答:当然不是。开玩笑开出一个国家,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真真实实,的的确确存在的历史。因为在中国的正史上,就是非常严肃的记载着这个历史的故事。而且是中国最有权威的、人称太史公的、名满天下的司马迁大学者记载了这件事。司马迁所编撰的史书《史记》,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为华夏第一大史书,而上述的玩笑故事,就出于《史记•世家第九•卷三十二》,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己去找来看看。

于是有了一个结论:我们可以放心地相信,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国家真是开玩笑开出来的!

说来很熟悉,这个国家就在中国最爱吃醋的人集中居住的那个地方!——也就是出晋商的那个省(大致的地盘),那里的商人在近代史上是出了名的精明,与徽商齐头并进。

不言而喻,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

山西(大部分)在春秋战国时代称“晋”,晋的发源地就是“唐”,其老祖宗就是“唐叔”,可以说正宗山西人是唐叔的后代。后世有人分析说,唐叔聪明得怪,是他给做大王的哥哥设下圈套,让周成王钻了进去,所以才造成“君无戏言”,让自己受了封。因为成王的弟弟很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封了大片土地的。当然,这只是推论,没有史料来证明。

第二个结论:开一句玩笑,就建立了一个国家,在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中,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古代却是办得到的。晋国的来历,原来就是来自于一句玩笑话!于是,我们对中国地理教科书称山西的简称为“晋”,就有了更加深些的体会,还会讲相关的故事了。

中国的文明史有五千年,有较成熟文字的历史有三千年,而由唐叔建立的晋国,她的历史却有近七百年,占中国文明史的近七分之一,占文字史的近四分之一。晋国不是孤立存在的,周武王夺了商王朝的天下后,分封了许多国家,据说大的有几十个,中不溜秋的有几百个,小咪咪有上千个。当然,她们都是诸侯国,是周王的臣国的君主。可是到了春秋时代的末期,历史发生了变化,诸侯国向两级分化,逐渐出现了五个强大的国家,晋、齐、楚、秦、燕,其中就有“晋国”。五国的方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晋!也就是说,晋国与周王室都处在中原地带。而春秋和战国的战争,说到底就是“逐鹿中原”。后世说到“逐鹿中原”这个词是比喻,可那时真的是去争夺控制中原的主动权和中原一带的土地呢!

第三个结论:开玩笑开出来的晋国很棒,后来发展成为春秋五个强大的国家(五霸)之一。

晋国的发源地在山西何处?后来发展到多大呢?

姬虞最早的封地唐,在今山西太原附近,处于黄河和汾水的东面,有一百里范围。晋国后来的土地比初封时扩大了数十倍。在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余年间,晋国将它周围的霍、耿、魏、北虢、虞等小国,还有戎、狄国家,如赤潞氏、赤狄甲氏、留吁、铎辰、肥等统统都霸占了。

晋国总计灭掉同姓和异性的国家有二十来个,成为能够与楚国匹敌的、华夏地区的超级诸侯大国。此后,戎、狄之族同晋国长期杂居的人们,变游牧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逐渐与华夏族融合在一起。后来,晋国在周襄王赏赐了温、原、赞茅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之后,南部边境就越过太行山,达于黄河的北岸了。晋国的西境也越过黄河,到达称为“河西地”的地面。东境至河北西部与北方辽阔的燕国的边境相接。

晋国的国君,其血缘后世不纯(中途被篡权)

晋国开国的国君是姬虞,字子于,是周王室的嫡亲。姬虞(唐叔)之子名“燮”(音xie),改唐为晋,首称国君为“晋侯”。晋侯的儿子名“宁族”(号:武侯),其子名“服人”(成侯),其子名“福”(厉侯),其子名“宜臼”(靖侯)。晋靖侯之后,晋国的大宗(国君的嫡传)和小宗(国君兄弟的后代)之间争夺君权的政治斗争开始。到了唐叔的第十七代,晋国的小宗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坐上了国君之位,他就是晋武公。

按血缘论,其后晋国君主血缘的纯度,已经大大地打了折扣——从宗法的角度看,这是小宗夺了大宗的权——对于《周礼》是粗暴的践踏。

晋国的小宗也出人才,它的第二十二代君主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让晋国雄视天下的是这一届的晋君,就是大家熟悉的“晋文公”,名“重耳”。在晋国历史中,最能让后代人记得起的人物他是其中之一。晋文公影响了中国春秋历史的发展,他的故事在后世流传很广。晋文公重耳年轻时,由于国内动乱,逃到国外流亡十几年,后来终于回国做了国君,成为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春秋霸主,他的儿子继承父亲之志,延续了晋国的霸业。文公手下的五名贤士:赵衰、狐偃先轸、贾佗、魏武子也跟着名扬四海,并演绎出许多故事,比如赵氏孤儿就是从赵衰这一姓来的。

据史书记载,重耳这个人很异,因为他的眼睛是双瞳的,而在历史上是双瞳而又有记载的人并不多,上古有舜帝,近代的孙中山也算是一位。另外,重耳的肋骨有一根是重叠的。不知道是著名历史人物的身体都有异呢,还是正好赶上他因为著名才让他的身体之异也成为传奇?大约从公元前1061年(周成王三年)到前369年(周烈王七年),晋国经历了三十七位国君,主宰了山西那一块地方的政权约有六百九十三年的历史(依据的资料不一样,会有出入)。一部波澜壮阔的晋国历史,成为了周朝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华夏历史的一长段闪光的链条。这是再正统不过的中国正史了。

晋国的灭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君的权力被大臣掠夺;第二个阶段,就是彻底断了香火。第一阶段发生在公元前453年(周贞定王十四年,晋出公二十年),赵、魏、韩三家打败智家后,三家分晋。第二阶段是公元前369年,晋静公被贬为平民,名存实亡的晋国连名也没了,终于断了香火。

最后的结论:晋国历史中的一次叫“三家分晋”的政治事件,成为了中国春秋和战国划分的重大历史依据。从此,晋国再也不叫“晋国”,而改称为韩国、赵国、魏国了。晋国的历史结束了,而“晋”的大号却永远的留了下来,一直留了二千五百年,今后可能还将继续流传下去。这一个带有“太阳”的“晋”字,其中包含了幽幽六百余年的古老历史,它同时还藏有一段独步天下的玩笑故事……

标签: 晋国司马昭司马炎司马睿

更多文章

  • 唐朝唐宣宗李忱因立储纠结带来的严重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唐宣宗,皇帝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

  • 康熙:只因得过天花而继承皇位且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帝,康熙

    清朝有一种病,几乎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怕,就连皇室也怕。那就是天花,在当时是很难治愈的,十有八九就死了。顺治帝爱心觉罗福临最宠爱的董鄂妃就是死于天花。康熙也得过天花,但是奇迹般的好了,因此留下了一脸的麻子。爱新觉罗玄烨本来没什么机会被立为储君的。顺治帝24岁病逝前,想不遵祖制,以从兄弟为继承人。但他的愿

  • 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周瑜,庞统,曹昂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

  • 薄姬曾是项羽部将之妾为儿子蛰伏多年终成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薄姬,汉文帝,汉朝

    今天呢,咱们来说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说她普通呢,因为她就是当了刘邦的妃子,然后生下一个儿子,最后自己成为了皇太后,说她不普通呢,她也确实不普通,为什么呢?咱们下面看!大家根据我上面的描述应该知道了我说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了吧!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她的那个时代有吕后呢,大家应该

  • 苏东坡是陶渊明“死忠粉” :曾作无数篇模仿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陶渊明,晋朝,

    南朝诗人大多穿着华贵的衣服,游走在园林亭台,在胭脂气味里,听着琴瑟悠扬、笙箫吹断。但有一个诗人,穿着粗服布鞋,漫步在田野垄埂,在菊花清香里,看着炊烟升起、麦浪千重。最大的乐趣是喝酒,不醉倒不停杯。生前,天下人只知道他有骨气;死后,他写的诗名气越来越大,成超一流的诗人。千古大才子苏东坡也是他的“死忠粉

  • 长平公主悲惨的最后结局: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公主,崇祯,明朝,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子。皇帝已经为她选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显为驸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势让婚礼一推再推。农民军攻占北京城的

  • 古代皇帝究竟怎么吃饭 揭秘皇帝吃饭的御膳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吃饭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

  • 著名反贼之弟宇文士及为何深受隋唐四代皇帝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士及,名将,反贼,

    唐太宗一代雄主,虽然经历过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但是继位之后的他对大唐,对中国历史都是有贡献的,所以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好的君王。不过再好的君王,也都有敢于,乐于去拍马逢迎的臣子。这个臣子或许并没有太多的实干才能,但是他会判断形势,也特别会揣摩君王的心思,尤其是皮厚,是典型的官场老

  • 历史上的“华妃”:为人和蔼 四个儿女全部幼年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妃,年妃,年羹尧,

    年贵妃的父亲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的年遐龄。她的哥哥则是大名鼎鼎、战功卓著的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年氏于康熙五十年,由康熙皇帝指婚为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胤禛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的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和康熙六十年十月,年氏先后为雍亲王胤禛生下第七子福宜和第八子福惠。雍正即位当

  • 揭秘:三国名将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赵云,五虎将

    在赵云辉煌的一生中有一个挺没有面子的结局,因吃了败仗,而被贬官,然后抑郁而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223年,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225年,又随诸葛亮驻汉中。后与邓芝拒曹真,失利于箕谷,贬为镇军将军,退回汉中,病卒。相对于三国男神赵云来说,这位打败了他的曹真名气会小不少,也没有多少人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