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和王莽 天生自带不要脸天赋的帝王人物

刘邦和王莽 天生自带不要脸天赋的帝王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82 更新时间:2024/1/8 7:46:21

相传事业要想成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我是相信这个道理的,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不大讲道理的国家,不要脸———据说正属情商的一种———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不要脸是一种天分

但不要脸是一种天分,未必每个人都具备。这种天分必须细心呵护,否则真叫暴殄天物。这方面,王莽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我认为王莽具备和刘邦一样的天才,就是脸皮厚得可以防弹,他本来可以像刘邦那样,做新朝的太祖,血食个几百年,然后被中国人永远当做成功的典范。可他竟把这天才给浪费了,以致成为千古笑料,真可惜。

刘邦:分一碗老爹肉汤给自己

众所周知,刘邦是以脸皮厚著称的,曾经县令请客,他一文贺礼没带,就高嚷“送礼金一万钱”,吓得贵客吕公特意出来迎接,才知道这流氓信口开河。他也没有一点愧色,当仁不让坐在上座,还嬉笑怒骂,把座上客全贬得一钱不值。这份惊人的无耻,让吕公肃然起敬,认定这家伙有出息,腆着脸皮要把女儿塞给他。在后来的岁月中,刘邦不失水准地发挥了这个天分,和部下换装逃跑,踢两个孩子下车,要项羽分一碗老爹肉汤给自己……最终成就大业。

俺只会带兵

韩信,那么牛逼的军事天才,在刘邦的防弹脸皮面前,亡魂丧胆,嗫嚅地说:“俺只会带兵,陛下却擅长使将,且陛下是真龙天子,我怎么搞得过?”可见不要脸确实是一种天才。有的人才华横溢,到了人多的场合却说不出话,在刘邦看来,肯定跟傻子一样。

谁知道读书的害处会这么大

王莽呢,正具备这种天分,史书上说他“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惭恧”。其中“处之不惭恧”一句是文眼,别人想有点什么虚矫之行,首先就过不了自己那关,四处张望,怕被人嗤笑,怎么去跟王莽竞争?不要脸,说得不好听,是流氓素质;说得好听,就是领袖素质。王莽能把事业搞那么大,绝不是靠侥幸。

但老王为啥最后又失败了呢?不是因为丧失了天才,而是因为他毕竟读过很多书,搞得有点神经质,什么都照书本来,他的一生,就这样被读书误了。这当然也不能怪他,谁知道读书的害处会这么大。

必有防弹之脸皮

改造苏轼的一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防弹之脸皮。庶几可为本文做一概括。

标签: 刘邦王莽

更多文章

  • 武圣关羽有多大的威慑力?雄主曹操一生独惧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曹操,关羽

    小时最喜长辈说三国,但逢讲到关羽走麦城,跌下了绊马索,总会平添了忧伤。又闻头颅送至曹营,曹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笑曰:“云将军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羽口开目动,瞪了曹操一眼,操惊倒。忽然又觉解气。后来也看了《三国演义》,大概知道了蜀臣头上隐隐的神明光环,如有“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而起前这出

  • 卫子夫传奇的一生 从出生歌姬到晋升皇后再到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西汉河东人氏。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她出身歌妓,却机缘巧合成为皇后,最后被诬陷自杀卫子夫出身卑贱,早年为为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去霸上祭祖。回宫路上一时兴起,前往姐姐平阳公主府上玩乐。平阳公主为讨这个皇帝弟弟欢心,便找来一帮府中歌女服侍。不过都不对武帝胃口,直到吃饭时,卫子夫

  • 李世民竟是乱伦的始作俑者 娶弟媳、后妈、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

    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中,汉朝和唐朝被后人当作两个顶峰。国势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所谓“汉唐盛世”。所以,我们把自己称为“汉人”,国外华人把自己聚居的地方命名为“唐人街”,都是这种心理的折射。可是,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说法,叫做“脏唐臭汉”。这个词语,主要说的是唐朝、汉朝皇帝的私生活比较混乱。具体来

  • 古代历史上的头号艳后是何人?她做了什么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南风,赵飞燕

    后宫常见的争宠手段,自然属“以色事君”了。男人本是好色的动物,女子们但凡有着几分姿色,总能在龙床上折腾出一番云雨。只是,美貌这玩意,一直是最不保险的,即便有着倾国倾城之貌,难免有年老色衰一日,而男人们,此时却似乎一如既往的专一,只取年轻貌美的。当然,偌大的后宫,频繁出现“新人笑、旧人哭”的场景也就不

  • 郭子仪通晓领导心理:皇帝要见无论多远马上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子仪,唐代,名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三句评语,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仪却一一做到。有句话叫“自古美人如名将,不教人间见白头。”因为美人和名将都属“珍稀动物”,古代当权者总要设法把他们“据为己

  • 北燕开国君主高云:在中国称帝的第一个朝鲜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燕,高云,朝鲜,

    两晋十六国时期,朝鲜这个地盘的政权叫做高句丽,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古朝鲜)及韩人。当时,中国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三个政权,一为前燕(337年—370年),一为后燕(384年—407年),一为北燕(407年—436年)。其中,以前燕与高句丽交战最多。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前燕与高句丽之间发生了规模最

  • 原为项羽部将之妾的薄姬 如何成为汉朝的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薄姬,汉文帝

    咱们来说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说她普通呢,因为她就是当了刘邦的妃子,然后生下一个儿子,最后自己成为了皇太后,说她不普通呢,她也确实不普通,为什么呢?咱们下面看!大家根据我上面的描述应该知道了我说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了吧!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她的那个时代有吕后呢,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 朱祁镇复辟后为何要杀于谦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祁镇,于谦

    古代皇帝,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位子,因为其拥有的权力和地位。所以皇帝总是担心有人会来抢夺自己的地位,对于臣子的戒备也就更深。明英宗朱祁镇在夺回自己的皇位后,为什么要杀于谦,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吗?两次称帝的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朱祁镇复辟后为何要杀于谦通过复辟重新登位的朱祁镇,首先的问题就是如何确立自己的皇

  • 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人孔融为什么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融,曹操

    聪明人历来是受人称颂的,所以很多的人总是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此博取他人的眼球,最终实现名利双收。孔融是三国时期的聪明人,“四岁让梨”的故事还写进了今天的教科书。《世说新语》也记录了孔融能言善辩的故事: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 揭秘:三国历史上连卧龙诸葛亮都推崇的名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诸葛亮,法正

    提起诸葛亮,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存世不多的作品《出师表》、《诫子书》等都是影响世人的名篇。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君主三顾茅庐邀请出山救民于水火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出茅庐就能够预测天下大势并能按照他的意愿改造整个世界的人。在他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