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历史上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强吗

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历史上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88 更新时间:2024/1/21 18:22:43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郭嘉故事,欢迎关注哦。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一定了解“颍川”这个地名,其特产就是名士。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位来自颍川的名士“郭嘉”,一个连老天爷都妒忌他才华的人物。

想必很多人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说明了两个观点,一是郭嘉的实力在诸葛亮之上,其次,郭嘉死的有点早了。但在历史上,郭嘉死的是早了一些,可在个人能力方面上,郭嘉真的要比诸葛亮强吗?

颍川名士

郭嘉出出生在颍川,虽然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名士的标签,但因为郭嘉为人比较低调,所以他的知名度并不是很好,到了二十余岁的时候,郭嘉去投奔了袁绍,决定发挥一下自己的潜力。但袁绍大家都清楚的,多谋而少决,外加刚愎自用。郭嘉这么明眼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留在袁绍身边,于是便弃袁绍而去,因为心中暂时没个合适的人选,郭嘉干脆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在郭嘉隐居了六年后,一个改变他一生的机会找上了门,公元196年,曹操帐下最受重用的一位谋士戏志才不幸世了,为了填补上这个空缺,曹操让荀彧给他推荐一位能与戏志才相当的人,荀彧就将颍川老乡郭嘉推了出来。正值郭嘉也属于下岗待就业的状态,便去见了曹操,两人谈论了一番国家大事、军事政要,发现双方竟然互为知音,默契度极高,于是年轻的郭嘉就此加入了曹操。

《三国志》——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十胜十败论

郭嘉在加入曹操阵营后,可谓是算无遗策,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嘉完全配的上“曹魏最佳谋士”的称号。其与曹操的关系也是好的不能再好,如同兄弟一般。

公元197年,曹操和袁绍的矛盾愈演愈烈,双方之间有一场战斗是无法避免的了,而这场战斗直接关乎到了生死存亡。面对袁绍实力,外加自己刚在张绣那里吃了亏,曹操心中很是没有底,更不要提他手下的那一批大臣了。在这犹豫之际,郭嘉站了出来,解决了曹操的心病,也让曹操下定了与袁绍一战的决心。

郭嘉为了让曹操安心,一连列举出了十条理由,证明了曹操在十个方面是完胜于袁绍的。这十条理由分别包含了政治、法令、人为因素等等,涵盖中国兵法里的各个方面,言简意赅,直中要害,放在今天,也是兵家致胜之道。

次年,刘备投靠曹操,鉴于刘备在世间的威名,曹操一度有意借此机会杀死刘备。但郭嘉却指出了,在刘备走投无路时将他杀害,有损曹公您招贤纳士的名声,世间名士以后会很难在信任您了。之后郭嘉又想到刘备确实有不甘人下之心,便建议曹操在不杀刘备的同时,将其彻底控制起来。但曹操没有听从这条建议,果不其然,公元199年时,刘备瞅准了机会,借阻拦袁绍之名,脱离了曹操。当时郭嘉等人均不在曹操身边,不然刘备是绝对走不了的。

这期间,曹操还和吕布发生了战争,因为吕布坚守不出,曹操有了退兵之意。郭嘉却提出了“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认为这场战役是可以获胜的。曹操采纳了郭嘉的观点后,开始猛攻下邳城,并防水淹下邳。面对曹军的猛烈攻势,吕布兵败被杀。

到了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的战争一触即发,但此时,曹操因为刘备占据了徐州,而处在了被动的地位。郭嘉觉得袁绍一向优柔寡断,若是先消灭刘备,袁绍并不会马上支援刘备,外加刘备才得徐州不久,人心不稳。于是曹操剑指徐州,打败刘备,而袁绍那边果然什么动静都没有。

到了官渡对持时期,曹操收到消息,江东孙策准备趁着曹操大军全在外作战的机会,进攻曹操的根据地许昌,腹背受敌的这种事情还是发生了。面对袁绍的压力,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郭嘉见此情景,掐指一算,便预测到,孙策将死在刺客的手里,因为,孙策为人轻率,不知道设防备,进入江东后,又杀害不少当地豪强,被人盯上是早晚的事。也许是天意,或者真是郭嘉神机妙算,没过多久孙策就被刺杀了。

往后几年,郭嘉屡献奇谋,为曹魏的根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年纪轻轻就被封为了洧阳亭侯。可人算不如天算,郭嘉的命数还是到头了。

天忌英才

公元207年,曹操决定彻底统一北方全境,顺便剿灭袁尚袁熙两兄弟。但又害怕刘表和刘备袭击许昌,郭嘉依旧来了一个神预判,断定刘表不会让刘备这样做。有了郭嘉的这句话,曹操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大摇大摆的奔着北方和辽东就去了。

此战曹军大胜,袁尚、袁熙外加踏顿单于逃往了辽东,后被辽东公孙康逐一杀死,首级被当成了礼物献给了曹操,至此曹操统一了华夏北方地区,下一步便是饮马长江。但因为许昌到辽东路途遥远,天气又十分恶劣,在返回的途中郭嘉不幸病亡了,一代英才就此殒命。

郭嘉死时年纪仅有三十余岁,曹操无比看好这个年轻人,甚至觉得将治国的大事交给郭嘉也可以放心。郭嘉的突然病亡,着实给曹操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结语

纵观郭嘉的一生,确实是没有败绩,但郭嘉的能力较比其他人而言,更倾向于对敌人内心的猜测,然后顺势而行,而且郭嘉并没有过治国和领兵的经历。若跟诸葛亮、周瑜和司马懿这样的全能型人才相比,郭嘉才华是有,但魄力不足,所以还是有所差距的。在曹操南下受挫时,曾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证明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足可以于和诸葛亮、周瑜一战,但天命即使如此,世人有能有什么办法。早亡对于郭嘉是一个不公平的结局,但同时也是最好的一个结局。

文献参考《三国志》

标签: 三国郭嘉

更多文章

  • 谦妃有多受宠?生下的儿子却被乾隆厌恶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谦妃,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雍正宠妃谦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清朝众多皇帝中,雍正算得上最清心寡欲的皇帝了。从登基开始,雍正后宫妃子的数量就迟迟不增,对待嫔妃们也都是平淡无奇,并没有特别宠爱谁。到了晚年,雍正才逐渐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后宫女人身上,除了早年的齐妃、皇后年氏,就当属谦妃

  • 朱元璋明知西汉有七王之乱 朱元璋为何还要大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藩王

    对朱元璋封藩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武大帝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清朝文献通考》提起明朝,不得不说起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这一位帝皇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特别的是,朱元璋本身并非皇族,甚至还沦落到去当和尚,后续还过上了乞讨的生活。他

  • 唐高宗真的软弱无能,毫无作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的性格导致后人很容易将他和懦弱无能的皇帝画上等号。很多人就只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武则天的丈夫,大唐最后的基业也毁在他的手上,从而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无能的人。要我说,李治的功绩并不比李世

  • 南宋最有为的皇帝赵昚,为何要把皇帝早早让给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赵昚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赵构崩于德寿宫中,宋孝宗赵昚听闻后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赵昚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昚禅位于赵惇,赵惇即为宋光宗。赵昚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后改名重华宫。群臣为其上尊号为寿皇圣帝,

  • 为人贤德的胡善祥为何会被废黜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恭让章皇后,胡善祥

    说到胡善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古代妃嫔一旦被皇帝打入冷宫,后半辈子基本职能与青灯古佛为伴,比如说汉朝的陈阿娇,不过明朝有一位皇后,虽然被废,但地位比新皇后还高,她就是被称为“明朝第一废后”的胡善祥。胡善祥,山东济宁人,公元1402年出生,是锦衣卫

  • 刘娥为什么不称帝?不称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娥,称帝

    在当摄政太后的11年间,刘娥有没有做武则天第二的念头或野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现存的史料记载来看,她肯定有。特别是在她摄政的后期,她享受的礼仪规格已经跟皇帝接近或没有区别。她甚至曾试探性地询问大臣:“武则天这个人究竟怎么样?”著名谏臣鲁宗道回答说:“唐之罪

  • 宋真宗天书运动简介 天书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真宗,天书运动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为洗刷澶渊之盟的城下之耻,而掀起了“天书降神”的泰山封禅运动。另有说法是真宗迷信道教,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件经过为了前往泰山封禅,需要有祥瑞出世,真宗去向王钦若询问,王钦若向真宗建议:”天瑞安可必得?前

  • 孝惠章皇后为何能当56年的皇太后?康熙是如何孝敬她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孝惠皇后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孝惠皇后的故事。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顺治的第二个皇后孝惠皇后因患病,死于宁寿宫,这年是她当上皇太后的第五十六个年头。对于这个并不是亲生母亲的继后,康熙可谓是孝顺至极,事事都会考虑到孝惠皇后的意愿

  • 项羽生涯最强一战是什么战役?让他一战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生涯最强一战是什么战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像彭城之战这种3万人屠杀56万人的例子,那还真不好找。这可和赤壁之战那种大火攻心不同,这是3万人迎着56万大军硬上啊,不仅仅是战士勇猛,更是项羽的临场战术指挥得当。关

  • 和珅作为一个聪明贪官和权臣 和珅为什么不早点归顺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庆,和珅

    对和珅与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清朝乾隆皇帝的身边,有个集权臣和贪官身份于一体的人物存在。此人非常聪明,不仅能揣摩出乾隆的心意,而且还能哄得乾隆越来越离不开他的辅佐。想必介绍到这里,大家一定都已经猜出此人的身份了。没错,他就是我们大家很多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