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的九次北伐引起众怒,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姜维的九次北伐引起众怒,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25 更新时间:2024/1/21 18:23:07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诸葛亮六次北伐,威震曹魏,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虽然搭上了并不老的命,但是也逼得司马懿做缩头乌龟,面对诸葛亮送来的女人头巾和衣服,也不敢出战。甚至最后诸葛亮死了,司马懿还心有余悸,不战而退,留下“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笑料。

诸葛亮死后,被公认为继承其衣钵的姜维,发动九次北伐,比诸葛亮还多了三次。对此深深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可是,姜维的九次北伐,却遭到大面积反对,以至引起众怒,最终导致蜀汉亡国。

这九次北伐,亲们自己判断蜀汉亡国是不是由姜维导致的。

假如姜维不北伐,蜀汉会不会多存活几年?

第一次

延熙十年(247年),雍州、凉州一带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带着廖化,率兵出陇右接应,顺利带回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部。而且,姜维在重山筑城,让廖化留守

,在与曹魏接壤的地方安插了一个钉子。

第二次

两年后的

秋天,姜维进攻雍州,在曲山修筑两城,派人驻守,让这里的将士娶妻生子,打算在此久驻。但是,蜀汉将士们还没来得及洞房花烛,就被曹魏军队包围,守将孤立无援,最终降魏。

第二次北伐,姜维辛辛苦苦筑了两座城,拱手送给敌人,还搭上守城精锐。

这一次北伐失利,直接导致蜀汉主政者费祎对姜维的反对。他对姜维说:“我们和丞相比差得太多,丞相尚且不能平定中原,何况我们呢!我们应该保国治民,谨守社稷,至于建功立业,还是等待能人出生了再说吧,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一举决成败;如果幻想落空,后来也来不及了。”

从此,只要费祎活着,姜维能调动的军队,从来超不过万人。

第三次

第二年腊月,姜维再次出兵进攻西平,未克,但是俘虏一员魏将,名叫郭脩。

三年后的大年初一,郭脩刺杀费祎。有人怀疑郭脩是姜维安排的杀手,这人总是反对,后来这人正巧被刺杀,是姜维派的人吗

第四次

费祎尸骨未寒,姜维率数万人北伐,包围南安。

第四次北伐,姜维久攻不下,军粮耗尽,无奈而返。

第五次

仅仅过了一年,曹魏狄道县长李简向蜀汉请降,姜维乘机率军北伐,大获全胜,然后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居民入蜀,安然撤回。

第五次北伐,更像是去抢劫人口。

第六次

又过了一年,曹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姜维又找到了出兵理由。

这一次,征西大将军张翼站出来,在朝堂上直接反对姜维,说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这是姜维第一次受到公开质疑。

张翼是益州本地人,他的态度,也代表了益州人的态度。刘备的到来是益州人的噩梦。刘备以武力方式夺取益州,点燃益州的连绵战火,四十多年了,益州人把子弟送上前线,连尸骨也没迎回来,把种的粮食送上前线,自己却食不果腹。

刘备复汉,可以说是忠于汉室;

诸葛亮复汉,是忠于刘备;

姜维复汉,是忠于诸葛亮。

陈瓷老师想代替亲们问一句:谁会忠于百姓?

姜维不顾反对,执意北伐。

这一次的运气有点好。姜维进攻狄道,大破雍州刺史王经,王经退守狄道城。

姜维要乘胜前进,张翼阻挡:“再进军或许会毁掉这次的大功。”

姜维大怒,一把推开张翼,冲他吼道:“你这个画蛇添足的家伙!”

第六次北伐,姜维不听张翼阻拦,执意进军,围攻狄道,城不能克,曹魏援军赶到,姜维只好率部退驻钟题。

第七次

一年后,姜维出兵祁山,与邓艾战于段谷。此战,邓艾还未发力就击败了姜维,邓艾军队就像砍菜切瓜一样地攻杀蜀汉军队,“斩首获生,动以万计”,“斩将十数”。

战后,魏帝曹芳派使者到前线犒劳邓艾军队,“犒赐将士,大会临飨,饮宴终日”。

邓艾被掌声包围的时候,惨败而归的姜维却淹没在怨责声里。

朝野怨言沸腾,姜维无奈,学诸葛亮在街亭之战的玩法儿,自贬为后将军,但是仍然负责大将军的职务。

第七次北伐,姜维一败涂地,差点儿把自己也搭进去。

第八次

次年五月,魏将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姜维以为这次又是北伐机会。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到达沈岭。

邓艾率军据守,依芒水筑城,与姜维对峙。

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坚守不出,姜维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次年春天,诸葛诞败亡,姜维彻底失去机会,无奈引军而还。

第八次北伐,就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翻版。渭滨换成了芒水,司马懿换成了邓艾,诸葛亮换成了姜维,不换的是蜀汉的劳而无功。

越来越多的蜀中子弟永远地留在了前线,越来越多的家庭失去父亲、丈夫和儿子。

当曹魏和孙吴都热火朝天地屯田时,姜维却把整个益州的农夫都变成征夫。一旦有战事,曹魏有九州之农支持前线,而益州则是牵动全境之民。

陈瓷老师认为,忽视民生,贪慕功名,是姜维的软肋。

多年的北伐行动,已经成了蜀人的灾难。在姜维回到成都后,又一个蜀人公然站出来对姜维说“不”了。他就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谯周写了一篇《仇国论》,对姜维不顾“蜀人愁苦”而执意北伐进行讽刺。文章中,谯周说当时形势是蜀弱魏强,蜀汉又未学勾践恤众,所以想以弱毙强是不可能的,蜀汉的的治国方针,应当是学周文王那样休养生息,军事路线应该是“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

谯周警告姜维不要再折腾蜀人,不要拿着别人的鸡蛋去撞石头。

刘禅对这篇攻击姜维的《仇国论》什么意见?姜维为刘家浴血奋战,刘禅会支持他吗?刘禅很显然也想做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但是,从小被刘备娇宠,即位后又被诸葛亮包办,刘禅成了一个甩手掌柜。刘禅是三国最洒脱的皇帝,做个小国皇帝也无不可,被朝臣控制也无不可,只要是别让他宵衣旰食,保证他食有美味,伴有美女、居有华宇,就一切0K。蜀汉的辅政大臣,都很强势,但是皆无叛逆之心,这与刘禅甘愿放权是分不开的。

军国大事,诸位爱卿看着办吧。

什么北伐啊,什么仇国啊,别拿来烦朕!

第九次

十时隔两年,姜维再次请求北伐。

没等益州人开口,襄阳人廖化站了出来,说蜀汉连年征伐,被折腾得不轻,士兵和百姓都不得清净,何况魏国有邓艾,虽然说话磕磕绊绊,但是打起仗来行云流水,不是个好惹的茬儿。

廖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听出来了,他是说姜维不是邓艾的对手,不要去自讨没趣。

廖化的反对,代表着姜维在失去益州本地派的支持之后,又失去了荆州外来派的支持。蜀汉各方势力大致分为三派:益州本地派,刘璋旧部,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势力。到姜维时代,刘璋旧部已经式微,几可忽略不计,只剩下益州本地派和荆州外来派在博弈。

姜维不是益州本地派,也不是荆州外来派,他是曹魏降将派。依靠诸葛亮的强推,他后来居上,成为诸葛亮之后蜀汉第一武将,这让以蜀汉纯正血统而自居的荆州派颇为不满。受诸葛亮的影响,荆州外来派是很支持姜维的,但是姜维偏偏不能战胜邓艾,一次次被邓艾搅局。

你行不行啊,不行就换人,荆州派开始质疑姜维的位置。

荆州派早就对姜维不满了,廖化的质疑更有分量。廖化是个老革命了,在关羽手下当主簿,跟着关爷浴血奋战时。姜维才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关羽败走麦城后,廖化诈降东吴,后诈死,带着母亲回到蜀汉,他那一代的武将纷纷去世后,在人才凋落的蜀汉,他算得上元宿了,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称先锋”。

人老是宝,老将廖化的告诫应该重视,但是矜持高傲的姜维,对他的话置之不理。

十月份,姜维顶着初冬的寒风,踏上了第九次北伐的道路。这一次,姜维的目标是洮阳。

廖化老泪纵横,绝望地说:“‘战争不停,就是自焚’,说的就是伯约啊。智力不比敌人高,兵力比敌人少,却用兵上瘾,怎能成事?”

姜维逼得廖化背起了《诗经》:“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姜维啊姜维,你不出生在之前,不出生在我之后,偏偏和我出生在一个时代,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廖化对姜维是敢于开口这样骂的。

姜维的不幸,还在于他和邓艾出生在一个时代,屡屡坏他北伐好事的,总是邓艾。

人的衰老是从不能突破现实开始的。这一次 ,六十一岁的姜维,在侯和惨败给六十四岁的邓艾。

这是姜维的第九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从此,蜀汉再无力量发起进攻。

标签: 姜维三国

更多文章

  • 吕雉独揽大权15年之久,她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雉,汉朝

    吕后独揽大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一介草民成长为一代帝王,他有自己的传奇。其实,吕后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她以刘邦结发妻子的身份,与刘邦同甘共苦,为家庭操劳,为丈夫牺牲,受尽辛劳和苦楚,甚至经常面临危险,朝不虑夕,然而,她挺过来了,成了汉朝的第一个皇后,

  • 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历史上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郭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郭嘉故事,欢迎关注哦。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一定了解“颍川”这个地名,其特产就是名士。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位来自颍川的名士“郭嘉”,一个连老天爷都妒忌他才华的人物。想必很多人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说明了两个观点,一是郭嘉的实力在诸葛亮

  • 谦妃有多受宠?生下的儿子却被乾隆厌恶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谦妃,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雍正宠妃谦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清朝众多皇帝中,雍正算得上最清心寡欲的皇帝了。从登基开始,雍正后宫妃子的数量就迟迟不增,对待嫔妃们也都是平淡无奇,并没有特别宠爱谁。到了晚年,雍正才逐渐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后宫女人身上,除了早年的齐妃、皇后年氏,就当属谦妃

  • 朱元璋明知西汉有七王之乱 朱元璋为何还要大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藩王

    对朱元璋封藩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武大帝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清朝文献通考》提起明朝,不得不说起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这一位帝皇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特别的是,朱元璋本身并非皇族,甚至还沦落到去当和尚,后续还过上了乞讨的生活。他

  • 唐高宗真的软弱无能,毫无作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的性格导致后人很容易将他和懦弱无能的皇帝画上等号。很多人就只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武则天的丈夫,大唐最后的基业也毁在他的手上,从而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无能的人。要我说,李治的功绩并不比李世

  • 南宋最有为的皇帝赵昚,为何要把皇帝早早让给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赵昚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赵构崩于德寿宫中,宋孝宗赵昚听闻后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赵昚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昚禅位于赵惇,赵惇即为宋光宗。赵昚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后改名重华宫。群臣为其上尊号为寿皇圣帝,

  • 为人贤德的胡善祥为何会被废黜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恭让章皇后,胡善祥

    说到胡善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古代妃嫔一旦被皇帝打入冷宫,后半辈子基本职能与青灯古佛为伴,比如说汉朝的陈阿娇,不过明朝有一位皇后,虽然被废,但地位比新皇后还高,她就是被称为“明朝第一废后”的胡善祥。胡善祥,山东济宁人,公元1402年出生,是锦衣卫

  • 刘娥为什么不称帝?不称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娥,称帝

    在当摄政太后的11年间,刘娥有没有做武则天第二的念头或野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现存的史料记载来看,她肯定有。特别是在她摄政的后期,她享受的礼仪规格已经跟皇帝接近或没有区别。她甚至曾试探性地询问大臣:“武则天这个人究竟怎么样?”著名谏臣鲁宗道回答说:“唐之罪

  • 宋真宗天书运动简介 天书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真宗,天书运动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为洗刷澶渊之盟的城下之耻,而掀起了“天书降神”的泰山封禅运动。另有说法是真宗迷信道教,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件经过为了前往泰山封禅,需要有祥瑞出世,真宗去向王钦若询问,王钦若向真宗建议:”天瑞安可必得?前

  • 孝惠章皇后为何能当56年的皇太后?康熙是如何孝敬她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孝惠皇后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孝惠皇后的故事。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顺治的第二个皇后孝惠皇后因患病,死于宁寿宫,这年是她当上皇太后的第五十六个年头。对于这个并不是亲生母亲的继后,康熙可谓是孝顺至极,事事都会考虑到孝惠皇后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