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范蠡从越王勾践的骨相中看出啥致命一点

揭秘范蠡从越王勾践的骨相中看出啥致命一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38 更新时间:2023/12/25 6:40:17

从本质上说,相术是占卜的一个分支,而占卜的根本目的,是预测将来,从而趋利避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面貌各不相同。经过漫长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累积,人们透过一个人的相貌神色,可以大致揣测他的性情,高明者甚至能够预测一个人的福祸寿命。这类技能出现得很早,比如春秋时期的音乐家师旷,与周灵的太子晋之间有过一段对话,当时太子晋只有十五岁。师旷根据他的声音与气象,断定他寿命不长,说:“汝声清浮,汝色赤火,色不寿。”

网络配图

不到三年,年轻的太子晋果然死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种两个人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亡吴国。胜利之后,范蠡辞官不受,离国而去。到了齐国的地面,范蠡给依然留在越国的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您为什么还贪恋权位?范蠡认为,越王勾践是那样一种人,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享乐。范蠡在信中提到他如此判断的依据,就是越王勾践本人的相貌。

范蠡对勾践的认识,可谓精准。在他的提醒之下,文种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决定隐退,对外称病。可惜这些来得太晚了一些,关于文种想要造反的言论已经流传开来,于是勾践赐给文种一柄利剑,说:“当初,关于对吴征战的计策,先生一共献出七条。我只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把吴国灭亡。另外那四条,请先生替我献给亡去的先王。”勾践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逼迫文种自杀,此时的文种,别无选择。

网络配图

从范蠡的描述来看,勾践的相貌特征是“长颈鸟喙”,脖子细长,唇吻前突,像鸟嘴一样。这与后世相书中的“鹤形”相近,参考一下《太清神鉴》中对此形的定义:三才相等,眼细眉长,鼻尖而小,身长垂口,身体上下一般,细长而正,地阁小,五官俱好,正鹤形也。标准的鹤形是一种贵相,勾践最终能够实现志愿,诸多因素之中,除去贤臣的辅佐和他自身的隐忍与努力,天生的禀赋也不应该被完全排除。至于长颈鸟喙之人,不可以同甘共苦,属于道德范畴。

站在勾践的立场上,他肯定不喜欢别人都像范蠡那样,透过他的外貌窥见他的性情,准确预知他的未来。所以,有些时候那些高明的相士并不受人欢迎。相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骨相的把握,汉代王充在《论衡》的“骨相篇”中说: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

网络配图

骨相之外,还要兼看一个人的气质性情,内外兼顾,声形并重: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贵贱贫富,命也。操行清浊,性也。非徒命有骨法,性亦有骨法。惟知命有明相,莫知性有骨法,此见命之表证,不见性之符验也。

标签: 范蠡

更多文章

  • 揭秘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邬思道

    雍正王朝这部影视作品一出让人深深的记住了邬思道,不禁有人问到邬思道,历史上真有其人吗?这个答案显然至今都没有得出结论。这个拄着拐杖的瘸子却成为了师爷的标杆人物,成为了行业的一个准则,其究竟是一个什么身份呢?其邬思道结局如何呢?网络配图邬思道是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每每参加科举考试均没有上榜

  • 晚清胡林翼:恶人陷害他谋反差点"证据确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林翼

    晚清时期,太平军横扫天朝,八旗子弟酒囊饭袋,朝廷只能让汉人来建立地方武装维持大清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清朝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有荣誉就会有诽谤,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曾受到过一些保守人士和蔑视他们的人的攻击,胡林翼自然也不例外,可他却非常幸运。原因很有戏剧性。胡林翼字贶生,号润

  • 李自成攻破京城在即 为何崇祯不学赵构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

    很多历史爱好者在看待明朝的历史时,都会发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年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崇祯皇帝为何就不迁都南京?众所周知,明朝开国时定都南京。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是南京一直是陪都的地位。要知道在当时东南沿海还没有严重的农民起义问题,这里经济富庶,加上长江天险,短时间内满清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 崇祯是个好皇帝,为何明朝依旧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

    说起古代的几百位皇帝,那故事可就多了,有开国的先驱,有治世的明君,也有亡国的昏君。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他不是无能,只是在大势面前,他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而已。网络配图崇祯皇帝,是一位悲情的主啊!崇祯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皇帝,他不好色不好财,英明能干又勤政爱民,想想这样的皇帝,历史上能有

  • 揭孙权与勾践的小同大异:都曾经用过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之主。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称帝时已经有多少岁了

    在李治称为唐朝的皇帝之后,武则天先是成了李治的昭仪,后成了李治的皇后。在李治驾崩之后更是登基为帝,那么武则天称帝时多少岁呢?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在十四岁的时候便被唐太宗招入宫中成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十二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才人。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武则天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

    首先我们得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君弑父得到的。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一举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网络配图这场政变的起因是:唐高祖李渊即位以

  • 揭秘: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生竟有四大共同嗜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秦皇汉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可比肩的风云人物。一个扫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中央集权国;一个内修文治,外用武功,统治整个西汉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秦皇汉武毕生还有着共同的四大"嗜好"或曰激情:秦始皇无疑是一个血性汉子,凭着他与生俱来的血性与刚烈,凭着他的一股霸王气概,面对

  • 穿越人王莽的另类”高考“在宫门听听鸟叫就可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

    历史其实是可以用来娱乐的,如此,是可以让人收获快乐的,而快乐是人们共同需要的。今年高考,有一道作文题叫预测,预测是一种我具有科学精神的卓远见,对王莽我们没法做到“预”,但也可以测测他的穿越的。顺便在王莽的宫门放几只鸟,直接对付“策问”,一起乐呵乐呵。两条蛇,是传说的一白一红《史记》中说,刘媪(刘邦的

  • 那些细思极恐的历史一代名将霍去病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

    骠骑将军霍去病,作为一代名将,在历史上留下了彪炳乾坤的战绩。但就是这样一个战神级的名将,却在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然而,随着他的死却引来了一个谜团,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司马迁在记述这一段的时候,连他的葬礼如何隆重都写得非常清楚,但单单对他的死因却一笔带过,不得不让人生疑。霍去病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