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90 更新时间:2024/1/5 2:59:40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派出一支以车令为首的使者团,带着金银财宝和一匹用金子制作的马,前往西域大宛国(现土库曼斯坦境内)换取汗血宝马。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杀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

消息传到汉朝之后,汉武帝刘彻大怒,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决定派兵攻打大宛,以雪此恨。

这时,深受武帝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便成为统军的首要人选,因为武帝想通过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树立李夫人兄妹的威信。于是,武帝调拨精骑6000、步卒数万,由李广利统率,浩浩荡荡开赴西域征讨大宛。

然而,以武帝为首的大汉王朝打错了如意算盘。因为中原距离大宛路途遥远,加之没有协调好沿途西域城郭诸国的外援,李广利所率士卒人数众多,后勤供应出现了极大困难,绝大多数人员不堪大漠恶劣环境和长时间缺衣少食而成批死去。待部队到达大宛时,讨伐大军减员惨重,士气十分低落,很快就落败而归。回到敦煌时仅剩十之一二的人员。

武帝刘彻对不争气的大舅子李广利甚为恼火,认为他的失败简直是奇耻大辱,恨不得诛杀方才解恨。李广利得知武帝要杀他,慌忙通过妹妹李夫人撮合,找了一个机会澄清原委。李广利在给武帝上书汇报失败原因时称:“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也就是说,这次战争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士兵不能打仗,而是路途过于遥远,粮草供应不上,大多数士兵被饿死了,所以导致了失败。

汉武帝针对李广利的汇报,经过认真思考之后,认为他说得也很有理,就决定不杀他了。同时,一贯穷兵赎武的武帝心中也有了另外一个打算:一方面决定再次征讨大宛,带足粮草,并与沿途西域城郭诸国协调好关系,另一方面则在西域地区开始设置屯田校尉,负责组织官兵“屯田积谷”,为征讨大军和过往汉使提供后勤保障。

李广利上书汇报的“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以及讨伐大宛的惨败,可谓是古新疆归属中央,以及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实施屯垦戍边战略的主要因素和起点。

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开始在西域地区的渠犁(现库尔勒西一带)开设屯田。汉昭帝时,渠犁屯田进一步扩大到相邻的轮台,还增加了伊循(若羌县境内)屯田。汉宣帝为了完成统一西域的大业,开始屯田于车师前部地区。公元前60年统一西域以后,汉王朝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派郑吉为首任都护,先后又在北胥鞯(今图木舒克一带)、赤谷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汉时西域城郭国乌孙国都)屯田,自此,逐步掀起了西汉王朝在西域屯垦戍边和管理的高潮,也为以后西域归属中央奠定了基础。

标签: 汉朝,西域

更多文章

  •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后来还建了一座亭子感谢司马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上官尚光,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基本上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这个故事讲的是,只有七岁的司马光能在这么慌乱的时刻,如此迅速地寻找到解决办法实属不易,的确值的大家钦佩。但在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司马光身上的时候,似乎漏掉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从水缸里出来的孩子是谁?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和司马光同岁,是司马光从小

  • 满清名臣孙嘉淦的生平简介,孙嘉淦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乾隆

    初入仕途孙嘉淦早年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任庶吉士,随后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敢言直谏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登基之初,大臣们皆不敢直言进谏。孙嘉淦首先上疏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孙嘉淦的上疏颇有含沙射影的嫌疑,雍正帝闻之,大怒,并斥责翰林院掌院

  • 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李嗣源最后为什么能坐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嗣源

    李嗣源之所以能够当皇帝,那就是一部大戏。唐庄宗李存勖是一代战神,打下一片江山,称帝建立后唐。但是他当皇帝不久,就开始贪图享乐,宠幸宦官,并经常和优伶一起唱戏厮混,朝政渐渐变得非常混乱。比如有一件混乱事,就是派遣魏州军去戍守瓦桥关,戍守期满,士兵本来应当回魏州,却不让士兵回来。结果士兵不干了,以皇甫晖

  • 乾隆那么信任钮祜禄·讷亲,只因一句话就把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钮祜禄·讷亲,清朝

    清朝名臣钮祜禄·讷亲,是乾隆最为倚重的大臣。虽然年轻,却排在顾命大臣张廷玉之前,可谓显赫之极。但为何乾隆听到一句话后,立刻将他赐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讷亲是满洲镶黄旗人,他是清朝开国功臣、恩封一等公的额亦都曾孙,康熙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父亲尹德,官居领侍卫内大臣。康熙的教昭仁皇后,是他的姑母。早

  • 叱咤风云一生的君王最后竟然是被饿死的?历史上被饿死的三位“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齐桓公;赵武灵王;梁武帝

    饿死这个词语本来以为是百姓的专属,但仔细梳理历史,被饿死的王者、皇帝竟然多达数十位以上,这一数字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起初我想尤其那些最后落得悲惨下场的皇帝无非都是些傀儡,或者毫无政治能力的青年或者儿童,但仔细一看完全不是这样。在饿死的王者之中,赫然写着“齐桓公、赵武灵王和梁武帝萧衍”的名字。这三个人无

  • 足利义满有过篡位的想法吗?足利义满是被暗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足利义满,日本

    田中义成、今谷明等学者认为足利义满有篡夺皇位的企图;而受到此说法的影响,作家海音寺潮五郎、井泽元彦等人认为义满是由于皇室为了阻止其篡位而被暗杀的。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期间,曾长期流传着一首名叫《野马台诗》的预言诗。相传这首诗是由中国南朝梁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所作,后来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该诗

  • 为什么古代妃嫔就不能生双生子 不能生双生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欢,后宫

    看过《中华上下五千年》后,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古代中国皇家很难发现双生子,史书里面基本上就没有有关妃嫔们为皇帝生下双生子的记载,这就后人非常奇怪了,因为在现代我们常常都能听到有关双胞胎,甚至是三四五胞胎,特别是三胞胎及以上的,总会受到大众们的关注。古代明明也有妇人生下双生子的记载,为什

  • 明朝皇帝的一道圣旨 为什么专家看了直呼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圣旨,明正德

    在古代,圣旨就是皇上下发的政策,而且是所有听到的人都要保持对皇上的尊重,都要下跪接旨。虽然这仅仅只是一样物件,但是却彰显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这见圣旨就像是见皇帝一样。我们在电视中就能够得知这圣旨的重要性,而且这圣旨不遵从的人,或者不接圣旨,或者毁坏圣旨的人都需要被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样以来就知道

  • 张嫣:从五千美人中脱颖而出的明朝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嫣

    张嫣这个名字,更多人应该都会首先想到汉惠帝刘盈的"处女皇后",其实,在这个张嫣的一千多年之后,还有个和她同名同姓的皇后,她就是从五千美女的海选中脱颖而出的明熹宗朱由校的懿安皇后。张嫣,字祖娥,小名宝珠。张嫣从小温柔娴静又能吃苦耐劳,七岁就开始打扫庭院,洗衣做饭,母亲去世后,她就开始亲自照顾弟妹,没事

  • 乾隆帝贵妃:庆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庆妃,清朝

    庆恭皇贵妃陆氏(1724年-1774年)陆士隆之女,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生。比乾隆小十三岁,乾隆五年被封为贵人,十六年封庆嫔;二十四年晋庆妃;三十三年晋庆贵妃。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薨,年五十一,无子女。葬于裕陵妃园寝第二行正中。嘉庆帝即位后念其养育之恩,关怀备至,继位四年后追尊为庆恭皇贵妃。庆恭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