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三个皇帝轮流登基,却最终让明朝跌入了深渊?

为何三个皇帝轮流登基,却最终让明朝跌入了深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71 更新时间:2023/12/31 21:25:22

公元1620年,大明朝万历皇帝咽气了,这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长达48年的执政时间里,明朝曾经经历过“万历三大征”的辉煌,也经历过“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国家曾经因为张居正变法而一度中兴,也曾经因为万历派遣太监收矿税而弄得民怨沸腾。当然万历皇帝最有名的还是他曾经三十多年不上朝,躲在宫中不与官员见面,创造中国皇帝史的一个奇迹。

万历皇帝不上朝,一方面是自己有严重的腿部残疾,1958年国家对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挖掘,发现万历皇帝右腿明显萎缩,证明他确实无法行走,因此也无法进行正常的朝会。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关于继承人的选定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这也导致了万历对朝政的厌倦,从而将自己深锁后宫,让内阁操持日常事务。

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就太子人选问题争吵了几十年,万历宠爱郑贵妃,因此希望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当太子,而百官则认为必须选他的长子朱常洛做太子。1601年,万历认输,定了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

然而圣旨下达以后,朱常洵却不愿意离开京城到封地就藩,东林党人忧心忡忡,生怕太子的事情有变故。就在此时,一件怪案发生了,一位名叫张差的平民居然手持木棍闯入太子宫,打伤了看门的太监,意图行刺太子。张差被当场按倒,太子安然无恙,然而在随后的审问中,张差却供出了幕后主使为郑贵妃。

尽管案件疑点重重,然而东林党人已经开始大造舆论,说郑贵妃与朱常洵意图谋害太子而取代之,最终太子朱常洛大方的同意只追究张差一人,案件草草收场。因为此案,太子和东林党大获全胜,而万历皇帝、郑贵妃和朱常洵输得体无完肤,朱常洵只好乖乖就藩。

1620年,万历死了,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按照《国榷》记载,泰昌皇帝朱常洛刚刚继位,郑贵妃就弄了八个美女伺候他,不到十天时间就把朱常洛身子掏空彻底躺倒。据记载,郑贵妃又指使太监崔文升为新皇帝上药,药里面含有大黄一类的泻药。皇帝吃了大黄以后如黄河泛滥一般一泻千里,以厕所为家根本出不来。

事到如今只能病急乱投医,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了一颗红丸,自称是仙丹,朱常洛本来已经开始安排后事,吃完之后居然精神了起来,吃嘛嘛香。于是当天晚上,李可灼再次进献了一颗红丸,朱常洛迫不及待将其服下,这一下就再也没起来,一直在龙床上折腾了几天,一命呜呼了。

“红丸案”一案皇帝死的可疑,但是国家的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再立一个新皇帝。这回新皇帝的人选不成问题,他就是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也就是后来天皇帝。但是东林党要找这个新皇帝的时候,却发现他被一个女人困住了。

这个女人是刚死掉的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李选侍原先是朱常洛还没当皇帝时的妃子,封号选侍,颇受宠爱,朱常洛把儿子朱由校也交由她来抚养。朱常洛答应在他当皇帝以后,就立李选侍为皇贵妃,怎奈朱常洛命短,贵妃册立仪式还没办,就先办了他老人家的葬礼。

原先朱常洛刚刚登基时,李选侍就带着太子朱由校住进了乾清宫,朱常洛一死,李选侍就慌了,她觉得自己还没当上贵妃,如果贸然让朱由校出去登基,自己权力地位恐怕不保,于是她竟然封锁了乾清宫,派了一名叫李进忠太监在门前挡驾,东林党派来接朱由校登基的人一律被李进忠赶了回去。顺便说一句,李进忠后来用了一个名字名满天下,叫魏忠贤

当然,李选侍挟持皇帝只能是一时的事情,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乾清宫到底还是被东林党人攻了进去,六神无主的小皇帝朱由校被东林党不由分说的抢了出来,按在了龙椅上登基了。大明王朝在这一年终于迎来了第三个皇帝,而李选侍则灰溜溜的移出了乾清宫。

朱常洛被刺的“梃击案”、朱常洛死亡的“红丸案”、李选侍搬家的“移宫案”,这三大案件并称为明末三大案。三大案都以东林党的大获全胜而告终,然而东林党人并没有高兴太久。随着天启皇帝的登基,大太监魏忠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最终成了屠杀东林党的刽子手。而明朝的政局就从这一年开始,渐渐堕入了无底的深渊。

标签: 万历皇帝

更多文章

  • 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西域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派出一支以车令为首的使者团,带着金银财宝和一匹用金子制作的马,前往西域大宛国(现土库曼斯坦境内)换取汗血宝马。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杀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消息传到汉朝之后,汉武帝刘彻大怒,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决定派兵攻打大宛,以雪此恨。这时,深受武帝宠

  •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后来还建了一座亭子感谢司马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上官尚光,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基本上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这个故事讲的是,只有七岁的司马光能在这么慌乱的时刻,如此迅速地寻找到解决办法实属不易,的确值的大家钦佩。但在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司马光身上的时候,似乎漏掉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从水缸里出来的孩子是谁?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和司马光同岁,是司马光从小

  • 满清名臣孙嘉淦的生平简介,孙嘉淦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乾隆

    初入仕途孙嘉淦早年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任庶吉士,随后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敢言直谏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登基之初,大臣们皆不敢直言进谏。孙嘉淦首先上疏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孙嘉淦的上疏颇有含沙射影的嫌疑,雍正帝闻之,大怒,并斥责翰林院掌院

  • 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李嗣源最后为什么能坐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嗣源

    李嗣源之所以能够当皇帝,那就是一部大戏。唐庄宗李存勖是一代战神,打下一片江山,称帝建立后唐。但是他当皇帝不久,就开始贪图享乐,宠幸宦官,并经常和优伶一起唱戏厮混,朝政渐渐变得非常混乱。比如有一件混乱事,就是派遣魏州军去戍守瓦桥关,戍守期满,士兵本来应当回魏州,却不让士兵回来。结果士兵不干了,以皇甫晖

  • 乾隆那么信任钮祜禄·讷亲,只因一句话就把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钮祜禄·讷亲,清朝

    清朝名臣钮祜禄·讷亲,是乾隆最为倚重的大臣。虽然年轻,却排在顾命大臣张廷玉之前,可谓显赫之极。但为何乾隆听到一句话后,立刻将他赐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讷亲是满洲镶黄旗人,他是清朝开国功臣、恩封一等公的额亦都曾孙,康熙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父亲尹德,官居领侍卫内大臣。康熙的教昭仁皇后,是他的姑母。早

  • 叱咤风云一生的君王最后竟然是被饿死的?历史上被饿死的三位“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齐桓公;赵武灵王;梁武帝

    饿死这个词语本来以为是百姓的专属,但仔细梳理历史,被饿死的王者、皇帝竟然多达数十位以上,这一数字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起初我想尤其那些最后落得悲惨下场的皇帝无非都是些傀儡,或者毫无政治能力的青年或者儿童,但仔细一看完全不是这样。在饿死的王者之中,赫然写着“齐桓公、赵武灵王和梁武帝萧衍”的名字。这三个人无

  • 足利义满有过篡位的想法吗?足利义满是被暗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足利义满,日本

    田中义成、今谷明等学者认为足利义满有篡夺皇位的企图;而受到此说法的影响,作家海音寺潮五郎、井泽元彦等人认为义满是由于皇室为了阻止其篡位而被暗杀的。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期间,曾长期流传着一首名叫《野马台诗》的预言诗。相传这首诗是由中国南朝梁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所作,后来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该诗

  • 为什么古代妃嫔就不能生双生子 不能生双生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欢,后宫

    看过《中华上下五千年》后,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古代中国皇家很难发现双生子,史书里面基本上就没有有关妃嫔们为皇帝生下双生子的记载,这就后人非常奇怪了,因为在现代我们常常都能听到有关双胞胎,甚至是三四五胞胎,特别是三胞胎及以上的,总会受到大众们的关注。古代明明也有妇人生下双生子的记载,为什

  • 明朝皇帝的一道圣旨 为什么专家看了直呼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圣旨,明正德

    在古代,圣旨就是皇上下发的政策,而且是所有听到的人都要保持对皇上的尊重,都要下跪接旨。虽然这仅仅只是一样物件,但是却彰显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这见圣旨就像是见皇帝一样。我们在电视中就能够得知这圣旨的重要性,而且这圣旨不遵从的人,或者不接圣旨,或者毁坏圣旨的人都需要被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样以来就知道

  • 张嫣:从五千美人中脱颖而出的明朝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嫣

    张嫣这个名字,更多人应该都会首先想到汉惠帝刘盈的"处女皇后",其实,在这个张嫣的一千多年之后,还有个和她同名同姓的皇后,她就是从五千美女的海选中脱颖而出的明熹宗朱由校的懿安皇后。张嫣,字祖娥,小名宝珠。张嫣从小温柔娴静又能吃苦耐劳,七岁就开始打扫庭院,洗衣做饭,母亲去世后,她就开始亲自照顾弟妹,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