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征的谏官形象是李世民的刻意塑造

魏征的谏官形象是李世民的刻意塑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3/12/24 5:23:20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作为太子洗马的魏征李建成提出建立战功的意见。他认为,李世民久居疆场,战功显赫,而且培植了一批私人势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危急太子的地位。刘黑闼一群乌合之众,如果您主动请缨,必定手到擒来,借此立功,而且还能广接山东豪杰。李建成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主动请战,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此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尖锐化。这期间,魏征曾多次提醒、建议李建成及早动手,但李建成集团仍旧没能斗过李世民集团。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事变爆发,李建成、李元吉被杀。魏征也被逮捕,李世民见到魏征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喝问他:“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魏征回答说:“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

其实魏征说的并非实话。李建成为了保住皇位,想了很多办法对付李世民。如何对付李世民,魏征也并没有提出多么高明的建议。李建成之败,更多的是因为他个人能力远远不及李世民。

但李世民并没有处理魏征,反而重用了他。先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李世民即位后,魏征任谏议大夫,后升任尚书左丞。直到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去世,他一直处于朝廷核心位置,可谓显赫。

李世民为何不杀魏征?

李世民之所以不杀魏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魏征虽然任太子洗马,但并非李建成集团的核心人物。魏征是个文化人,没有带军打仗的能力,谋略也并不见得有多高明。所以他在李建成集团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既不掌握军队,也没有笼络一批人才,李世民没有必要杀他。

第二,不杀魏征是笼络人心的需要。李世民已经除掉了自己李建成集团,玄武门事变后最迫切的是安定人心。如果大开杀戮之门,那势必会激起更大的反抗。所以,李建成、李元吉被杀,除了他们的家人及少数核心之外,并没有株连太多人。唐太宗即位后,魏徵被任命为尚书左臣。魏徵接到的任务就是前往河北安抚李建成、李元吉旧党,由此可见李世民重用魏征是有道理的。在去的路上,魏徵正好碰见原太子李建成旧党李志安、原齐王李元吉护军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在没有征求唐太宗意见的情况下将二人释放,并仍旧任命官职。他对唐太宗的解释是:这样做是让河北的太子旧属相信当今皇帝是真的要赦免他们。唐太宗“深以为然”,认同了魏征的这一做法。

第三,不杀魏征是治国理政的需要。打天下需要武将,治天下需要文臣。魏征长期从事文职工作,是个称职的文臣,李世民治理天下需要他这样的人。

为何说魏征的谏官形象是李世民的刻意塑造?

虽然李世民即位时候只有二十八岁,还是个小年青,他又是采取非正常手段上位,如何巩固统治,让众多的人服他,这是个问题。为了消除杀兄夺位带来的不良影响,他急需重塑自己的形象。他选中了魏征。魏征是个读书人,性格偏执,不阿附权贵,以前又是李建成队伍里的人。根据他的这种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李世民刻意将其树为典型,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鼓励他进谏,鼓励他提意见,而且积极采纳,并且公开承诺对犯言直谏的人绝不打击报复,从思想上、行动上打消了大臣们进谏的顾虑。这样一来,明主贤君的形象便跃然而出,从而团结了广大官员,有效巩固他的统治。君臣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开创了“贞观长歌”,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揭秘奇策善谋的司马懿离奇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司马懿

    魏嘉平三年(251年)六月,一代权谋大师、曾拒神鬼莫测诸葛亮于魏境之外的司马懿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司马懿一生为了欺骗政治对手,曾数次装病,成功化险为夷。但这一次,他是真的恶病缠身,在最后的日子里,他总是反复做一个噩梦,有两个恶鬼缠住他不放,本来病情严重,加上受此惊吓,病情更加严重,终于在两个月后,

  • 康党这三招能否令大清国迅速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清

    ​公元1898年(中国戊戌年)9月20日,这是个非常历史时刻。日本“宪法之父”伊藤博文卸任内阁总理大臣,受清国维新大臣邀请,以私人身份访问大清国,受到光绪皇帝的隆重接见。此时维新阵营对伊藤的来访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领军人物康有为,已经把日本视为大清维新的榜样和盟友。他豪情满怀地

  • 揭秘李世民通过哪些手段洗白杀兄夺位的恶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揭秘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明主,他在位期间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治世。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贤君,得位手段却不“正当”。大家都知道,在窦皇后生的四个儿子中,李世民排行老二,太子李建成也并非软弱无能之辈。在正常情况下,李世民不可能当皇帝。他的帝位,是通过政变获得的。

  • 说说李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凭什么信任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说说,李靖

    在整个武德年间,李靖既不属于秦王李世民集团,也不属于太子李建成集团。李世民虽然在危急关头为李靖说过话,但李靖却并没有进入李世民集团的核心。在秦王的文学馆中,没有李靖。玄武门之变,李靖也没有参与谋划,更没有参加行动。太子集团也没有主动拉拢过李靖。李靖是个真正忠于唐朝的人。整个武德年间,李靖都在为平定各

  • 揭秘故宫现藏家具背后鲜为人知的宫廷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故宫,故事,揭秘,宫廷

    紫檀缂丝宝座清金漆三足凭几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不久前,位于故宫南大库的故宫家具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曾经藏在深宫大库中的家具文物终于走到了人们面前。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6200多件,数量为世界之冠,其中又以清宫曾经使用家具为主。日前,记者采访了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宋永吉,他从展厅里的展品说起

  • 傅善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毁在太平天国东王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天国,中国,历史,状元

    古代中国自从隋朝开科取士,到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宣布停止科举选拔,产生了很多的万人敬仰的进士、状元。很有趣,这些迷人的硕果,几乎成为男人们追求的宝贝。对于女人们,肯定变成“旁观者”了,很可怜,她们跟这些绚丽的主题毫无关系,只能站在旁边默默地流口水了吧。(下图:东王与“

  • 揭秘中国哪个朝代的文明程度比西欧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西欧,中国,文明,朝代

    ​公元七世纪,东西世界相向而行,与东方大国唐并存的西方帝国,名唤法兰克,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原型”均含在其中。但当时法兰克帝国的文明程度,总体在唐之下。比较两个国家文明度,首先当较之以文明第一项政治文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下的中国政治,采取开明的封建文官制度,已经达

  • 揭秘混江龙李俊真的跑到泰国自立为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泰国

    众所周知,《水浒全传》中的梁山大业,最后因为宋江的一念之差而烟消云散,108条英雄好汉死的死,散的散,以悲剧收场。但凡事总有例外,水浒结尾的时候留下了三位英雄的另一条线索,给水浒读者带来了希望和慰藉。这三个人就是李俊、童威、童猛。原文写道:【且说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

  • 李成梁和努尔哈赤之间是否有过交易?有暗中交易的现实可能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成梁,努尔哈赤

    一直有人怀疑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关系不简单。客观地讲,抛开李成梁与努尔哈赤之间旧日可能存在的交情,他们之间也有暗中交易的现实可能性。李成梁第二次出任总兵官,建州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努尔哈赤的势力悄然壮大。在万历三十六年三月礼部的一份文件中说到:“更闻奴儿哈赤与弟速儿哈赤皆多智习兵,信赏必罚,妄

  • 揭秘到底是谁谋害了大都督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周瑜

    有句名言,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这话没错,但在关键时刻,改写历史的往往是少数人,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